龍應臺接受BBC專訪 稱為了解大陸擬化名開微博

2020-12-11 搜狐傳媒
龍應臺

  中新網10月16日電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當局文化部門負責人龍應臺15日下午接受BBC中文網專訪,談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兩岸交流、臺灣文化政策。她還表示,未來,她有意開設"潛水"(以化名申請)微博。

  訪談前,BBC中文網也開放網友提問,也從中選題目問龍應臺。龍應臺說,很驚訝網友的提問都很有深度,且對臺灣政治都有長期的觀察。

  龍應臺表示,之前大陸曾經出現以她為名的微博,但都是假冒的。為了解大陸網民和年輕人的想法,未來,她有意開設"潛水"(以化名申請)微博。

  訪談中也提到兩岸是否可能籤署文化協議,龍應臺表示,如果要籤署文化協議,會牽涉到"陸委會"、安全事務部門、海基會,不是"文化部"單一部門可決定。但如果真的要籤署,會主張"協議不是虛的宣示,而是要有實質的文化交流"。但她本身並不排除未來可能籤署兩岸文化協議。

  針對島內的文化政策,龍應臺指出,之後會提出版政策,包括在國際書展的拓展計劃,讓作家作品透過翻譯進入國際市場、進入版權交易平臺。而在文創、影視等產業,等待預算初步確認後,"文化部"會再對外說明相關的產業政策。

相關焦點

  • 龍應臺:臺灣前景堪憂 大陸根本無需動手
    3月2日,臺灣前「文化部長」龍應臺接受德媒專訪,她稱對臺灣前途感到非常憂慮,臺當局領導人缺乏遠見,陷入每四年一選的鬥爭遊戲中,「沒有看到大陸本身巨大的改變,以及全球新秩序的正在形成。」 就在幾天前,大陸又送惠臺「超級大禮包」,逐步為臺胞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相關舉措在島內獲得各界好評,但臺當局卻陰陽怪氣,提醒臺民眾「兩岸有差異」,「參與有風險」。
  • 民進黨"立委"大陸開微博 對大陸認識有改變(圖)
    臺灣民進黨「立委」蔡其昌對微博受關注感到意外,認為多數網友很理性,通過交流看到不一樣的大陸  ■ 對話動機  民進黨「立委」蔡其昌11月24日開通微博,成為第一位在大陸開微博的民進黨人士,他表示大陸方面的寬容態度超出了他的想像。12月12日,在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蔡其昌開微博成為熱點。
  • 龍應臺痛心:臺灣前途堪憂,大陸根本不用動手!
    3月2日,臺灣前「文化部長」龍應臺接受德媒專訪,她稱對臺灣前途感到非常憂慮,臺當局領導人缺乏遠見,陷入每四年一選的鬥爭遊戲中,「沒有看到大陸本身巨大的改變,以及全球新秩序的正在形成。」「超級大禮包」,逐步為臺胞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
  • 龍應臺開訪問大陸條件:稱「部長」才去(圖)
    臺「文化部長」龍應臺【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李柏濤】針對文化部部長蔡武已多次對龍應臺發出邀訪,希望她以適當身份赴大陸參訪,龍應臺提出2條件回應:強調自己是「部長龍應臺」,應在兩邊社會都受到足夠尊重的前題,以適當身份進行,才能落實。
  • 龍應臺:臺灣地區領導人陷入選舉鬥爭中 大陸根本不需動手
    臺灣作家龍應臺。(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3月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對臺灣的現況,島內作家龍應臺接受德媒《德國之聲》專訪時憂心說,現在臺灣地區領導人缺乏遠見,陷入每4年一度的選舉鬥爭遊戲中,未能看到大陸本身巨大的改變,以及全球新秩序正在形成,讓她對臺灣前途深感憂慮,她指出,如果臺灣早一點自我消解掉,事實上大陸根本不需要動手。
  • 龍應臺:連美國都擔憂大陸的「軟實力」擴大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中評社」報導,正在美國訪問的臺灣首位「文化部長」龍應臺28日說,「美中兩國就像兩艘航空母艦,不應當相撞」,雙方都應當明智地掌控好航線,擯棄腦子裡存在的冷戰思維,不要單純地「妖魔化中國」,將之當作敵人。龍應臺當天中午在喬治.華盛頓大學發表演講,吸引數百名臺海兩岸留學生和美國學生以及旅美僑界人士前來傾聽。
  • 龍應臺:看著大陸崛起,臺灣人有普遍的自卑(圖)
    作家龍應臺4月20日發表首部演講文集《傾聽》,書中收錄她30年來的20篇講稿。她表示,這部書是寫給臺灣、大陸、香港、新加坡…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牆」,需要用「傾聽」打破。 「演講就是面對面的溝通,雙向的傾聽和傾訴。」龍應臺自認準備演講很「龜毛」,「準備一場演講的負擔可能遠超過一篇文章的寫作。」她很少答應演講、一年多半只答應一場演講。
  • 「大陸根本無需動手」:龍應臺道出了臺灣的焦慮
    原標題:汪曙申:龍應臺道出了臺灣的焦慮自蔡英文執政以來,可以觀察到臺灣對兩岸關係的民意出現一些新變化:統降「獨」升的勢頭有一定扭轉,蔡當局鼓吹的「南向」主張很難挑戰「西進」觀念,中國大陸對臺灣民眾持續擴大開放參與獲得積極反饋。
  • 張鐵志:面向大陸的兩種可能:陳文茜與龍應臺
    張鐵志 專欄作家香港書展期間,臺灣知名媒體人陳文茜小姐批評大陸作家韓寒沒文化底蘊,尤其「對於上海世博的無知,顯得淺薄和沒文化她不斷強 調她深度採訪世博四次,所以非常了解世博的重大意義。她說,如果韓寒是批評「上海世博裡的中國人沒有功德心、不排隊,很骯髒,態度很差,我百分之百贊 成」。所以,陳文茜的意思是,應該批評中國人民,不應該批評政府。
  • 龍應臺:中國文化輸出不該落伍
    季彬攝     想聽北京話,想執教北大     有人把龍應臺最近在大陸出版的三本書——《目送》、《親愛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來》合稱為「人生三書」。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的採訪時,她說,自己很想在北京住上一年半載,一點一滴地去感受胡同、平房和楊樹等構成的「唐詩宋詞的中國」,很想聽聽字正腔圓的北京話。「如果我有在中國內陸的、真正腳踩在泥土上的生活經驗,再來寫一些題材會寫得更好。否則就不容易知道這片土地上真正的情感和痛之所在。」龍應臺說,「我也很想來北京大學講學一年。說不定北大願意我來,我絕對願意!」
  • 龍應臺:吸收大陸文化的厚實 將是了不得的文化圈
    龍應臺說,她一直在尋找大陸文學和大陸作家。當她終於來到芝麻開門、儘是寶藏的西安時,卻有一種挫折感,因為她的作品,並沒被大多數人讀過。她對實情的不諱,對文學的虔誠,很讓人吃驚。特別是談話時經過精心編碼、充滿情緒的語言,讓我們發現她原來是一位形而上的美麗女人。  上世紀80年代初,龍應臺以文學批評家的身份,出現在臺灣文壇。
  • 龍應臺網上發文稱讚瀋陽警察遠超想像 網友:大陸一天天在變好
    網友留言「大陸一天天在變好」   9月16日21時許,龍應臺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她在瀋陽街頭看到一位男子跌坐在馬路上龍應臺先後詢問對方:「要叫救護車嗎?」「要打電話給家人嗎?」「要喝水嗎?」對方都只能搖頭。與此同時,一位開著麵包車的司機、一個拉著菜籃車的女人,都先後埋怨龍應臺多管閒事。
  • 臺灣作家龍應臺:看著大陸崛起 臺灣有一種自卑導致的傲慢
    1985年,臺灣作家龍應臺的《野火集》轟動社會,她在書中寫道「你為什麼不生氣」。30年後的龍應臺卻說,「你怎麼永遠在生氣?」 據臺媒報導,臺灣「前文化部長」龍應臺卸任後,重心放在新的寫作、照顧家人和貓咪,近來從美國回臺灣,她也推出自己的新書《傾聽》。書中,龍應臺直言,「臺灣有一種自卑導致的傲慢現象,以為自己代表正義的一方,不屑於去了解大陸進步的一面」。
  • 國臺辦證實文化部長蔡武已邀請龍應臺訪問大陸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今天(1月15日)證實,文化部已經邀請龍應臺女士以適當身份來大陸參觀訪問。馬曉光說,文化部蔡武部長已經向龍應臺發出邀請。國臺辦積極支持,樂觀其成。龍應臺目前擔任臺灣當局「文化部長」一職。此前她曾表示,如被尊重,願意訪問大陸。但對於蔡武部長此次邀請,龍應臺尚未作出回應。
  • 我的空中懸停 – 與龍應臺的見面會
    龍應臺,三毛和席慕容曾是我最喜歡的三位臺灣女作家,一位寫雜文,一位寫散文,一位寫詩。現在已經想不起來我是哪一年第一次看到龍應臺的作品了。只記得八十年代末,先後看了好幾本臺灣出版的雜文,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還有龍應臺的《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後來才知道,龍應臺的這本《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在臺灣出版的名字是《野火集》。《野火集》是她在臺灣《中國時報》的專欄,專門對臺灣的環境,治安,和教育等問題進行批判,在臺灣引起非常大的社會反響,因此她成為那個時代臺灣最著名的社會批評家之一。
  • 龍應臺:站在風口浪尖上的「縱火者」
    1999年,龍應臺的預言第一次被打破,她做了臺北市首任「文化局長」。2012年,她不但再次「出仕」,而且官越做越大。2月,勝選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推出新一任行政班子名單,龍應臺赫然在列,出任「文化建設委員會」(以下簡稱「文建會」)主委,被稱為「預料中的黑馬」。由於臺「文建會」將於5月20日之後轉制為「文化部」,龍應臺若在此之前不被撤換或辭職,便有望成為臺灣首位「文化部長」。
  • 是否願意當大陸文化部長? 龍應臺:絕對不願意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前「文化部長」龍應臺19日訪問香港,在浸會大學演講時,龍應臺特別點名《我的祖國》事件當事人、浸會大學副校長周偉立,不準提問,引來現場一片笑聲。有觀眾問其是否願意去大陸當文化部長時,她回答,「絕對不願意」。龍應臺2016年10月在香港演講「一首歌,一個時代」,詢問觀眾啟蒙歌曲是哪一首時,周偉立回答「我的祖國」,龍應臺不熟悉這首歌,問他怎麼唱,結果引來全場大合唱。據星島日報報導,龍應臺19日到香港浸會大學演講,主題為「亂世中的個人修身」,浸會大學副校長周偉立也坐在臺下聆聽。
  • 韓寒微博回應李戡言語挑釁:願你在大陸順利
    「她假借『聊天』之名,問一堆早被問爛的問題,又把我表示不耐(煩)的話妄加解釋,才變成現在這樣。」——李戡     「我覺得一個真誠的文人,不該臺上臺下兩套評價標準,也不該耍小聰明,搬弄文字威脅記者……願你在大陸一切順利。」
  • 龍應臺:會要求以「文化部長」身份赴大陸訪問
    龍應臺接掌臺當局「文化部」兩周年,不滿兩岸文化交流沒進展。 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當局成立「文化部」迄今滿兩周年,臺灣《聯合報》報導,臺「文化部長」龍應臺19日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坦承,她就任迄今最不滿意「兩岸交流沒有進展」。
  • 柯文哲欲開微博遭議員痛批:那是給「黃安們」用的
    對此,北市府發言人林鶴明回應,目前還在評估中,尚未推動;王世堅則接著嗆,微博是給「黃安們」用的,「開什麼玩笑」,要柯P總質詢「走著瞧!」 他接著說,微博是「實名制」,必須備案登記,因此柯必須向大陸備案,填寫個人姓名、聯繫方式等資料,但身為臺北市長,卻接受大陸法規管制、報備,真是丟人現眼到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