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報告(2019—2020)》發布

2020-12-06 中國社會科學網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報告(2019—2020)》發布

2020年07月20日 14:5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王春燕

字號

內容摘要:7月1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報告(2019—2020)》(以下簡稱「報告」)新書發布暨「2020年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形勢研討會」以線上視頻會議形式召開。

關鍵詞:

作者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王春燕)7月1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報告(2019—2020)》(以下簡稱「報告」)新書發布暨「2020年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形勢研討會」以線上視頻會議形式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國際共運黃皮書主編姜輝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主任李慎明作主旨發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總編輯楊群代表出版方發布新書信息。發布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辛向陽主持。

  世界各國命運緊密相連

  姜輝指出,2020年對世界來說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在一場前所未有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的背景下,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在疫情管控和醫療制度方面的差異凸顯,充分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之際,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時代價值充分彰顯。歷史和現實再次證明,世界各國的命運已經緊密聯結在一起。疫情背景下,如何展望全球抗疫與世界社會主義發展新格局、世界共產黨新態勢新特點如何、抗擊疫情中彰顯的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是什麼,這些問題都值得深入思考。2020年對中國來說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脫貧攻堅戰,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目前,我國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再次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這些重大實踐成果,對馬克思主義、世界社會主義、人類發展進步有怎樣的貢獻和意義,也值得我們深入研究。2020年也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上具有重要紀念意義的一年。這一年,是恩格斯誕辰200周年、列寧誕辰150周年。我們要藉助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領導人物思想的研究,對科學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一國到多國的理論和實踐進行回顧和總結,對他們思想的現實意義進行挖掘,探討現階段世界社會主義的新發展。

  李慎明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格局、中美關係乃至全球經濟、政治、文化以及經貿、外交、軍事、教育、科技等已造成極大的震蕩與衝擊。不同的國家、種族有著不同的社會制度與經濟社會條件,此次全球各國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截然相反的應對,本質上是制度和價值觀的不同,是以資本為本還是以人民生命和健康為本的較量。通過此次疫情的測試與鍛造,中國共產黨全黨的思想、理論、組織、作風、紀律、制度建設必將登上更高臺階,我國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也必將達到更高水平。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正確領導下,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人民必然能夠敢於和善於進行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必然能承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促進人類文明進步這一光榮而又神聖的使命。

  來自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山東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十餘所高校的專家學者、國際共運黃皮書編委會指導專家組成員和課題組成員等國際共運研究領域的近百名專家學者,圍繞「2020年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形勢」展開研討,並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報告(2020—2021年)》黃皮書的選題進行討論。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研究部主任、國際共運黃皮書主編潘金娥主持研討會。

  分析與展望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本年度報告對2019年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狀況進行了全方位考察和分析,並對2020年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2019年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具有重要紀念意義的一年,適逢共產國際成立100周年、五四運動爆發100周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世界各地的共產黨舉行了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總結共產國際的歷史經驗與教訓,探討新時代國際聯合的可能;中國隆重紀念五四運動爆發100周年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回顧中國共產黨從篳路藍縷走向輝煌的歷史進程與成就,激勵中華民族繼續努力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推動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邁向新徵程。

  報告認為,新中國70年的發展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經驗為發展中國家探索本國道路提供了借鑑,引領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從低潮中復甦。回顧70年的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啟示表現在:要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結合本國國情和時代特徵,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斷在實踐中開拓創新;給其他尚在探索中的各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國家的啟示亦表現在:推進馬克思主義的本土化,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各國、各黨、各民族、各階段之具體實際相結合,在解決各國、各黨、各民族、各階段之實際問題中,「創造些新的東西」,從而豐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推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在新的歷史時期復興和發展。

  報告認為,2019年現有國外社會主義國家越南、古巴、寮國、朝鮮的改革與建設各有特色。越南共產黨集中精力謀篇布局,推動落實黨的十二大各項任務,同時積極籌備將於2021年召開的黨的十三大。古巴隆重紀念革命勝利60周年,修改憲法改革國家領導體制,選舉迪亞斯-卡內爾為古巴首任國家主席,強調全民所有制是古巴的主要所有制形式,經濟體制以計劃為主,同時考慮市場因素。朝鮮修改憲法淡化先軍政治色彩,在經濟發展和外交方面有新突破,主張實行「社會主義企業責任管理制」。寮國以幹部隊伍建設和理論建設為重點,籌劃新一屆黨代會。

  展望2020年,中國將按計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國在疫情管控方面的傑出表現將使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進一步彰顯。與此同時,越南、寮國、古巴和朝鮮等社會主義國家也將用實際行動證明社會主義制度在災難管控和醫療體制方面的優越性。相比之下,西方一些國家在本國疫情暴發前對中國的管控做法進行攻擊,待本國疫情暴發之後卻政策遲緩行動不力,導致疫情泛濫,充分暴露了資本主義政客們打著自由民主的幌子執行的是雙重標準,無端攻擊社會主義制度。疫情的泛濫,暴露了西方醫療制度的缺陷、社會管理方面的不足以及資本主義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各種弊端。

  據悉,第二冊國際共運黃皮書即《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報告(2019—2020)》已於今年6月正式出版,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A類項目「當代世界社會主義思潮與運動新進展研究」(2018—2022)的系列成果之一。課題組計劃今後每年出版《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報告》,並希望能夠出版英文版,讓世界各國共產黨和專家學者能夠通過該書了解中國專家學者視野中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進而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了解中國。

 

相關焦點

  • 《國際共運黃皮書: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報告(2019~2020)》發布,新...
    人民網北京7月18日電(劉葉婷)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在京發布《國際共運黃皮書: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報告(2019~2020)》。本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姜輝、潘金娥主編,系「國際共運黃皮書」之第二冊。
  • 恩格斯誕辰200周年《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報告》發布
    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23日電(記者 楊月)近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報告(2019—2020)》新書發布暨2020年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形勢研討會」在線上召開。
  • 第七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論壇」在遵召開
    6月1日,第七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論壇」在遵召開。論壇上,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等地的專家學者們,共同回顧一個多世紀以來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總結當下社會主義運動潮流,探索未來全球社會主義發展趨勢。
  • 科學社會主義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科學社會主義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2018-09-03 23:09 來源: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作者:
  • 《非洲黃皮書:非洲發展報告(2019~2020)》發布
    中國網11月24日訊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中國非洲研究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主辦的《非洲黃皮書:非洲發展報告(2019~2020)》(以下簡稱《報告》)發布會在京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非洲研究院副院長王林聰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總編輯楊群出席發布會並致辭。
  • 2020新手工藝運動國際論壇在蘇舉辦 中國手工藝消費市場調研報告發布
    8月1日,由中國蘇州創博會組委會主辦的「設計中的設計」——新手工藝運動國際論壇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論壇邀請國內外專業嘉賓圍繞「新手工藝運動」發展趨勢進行主題分享,配套主題展覽發布《2020中國手工藝市場消費調研報告》。
  •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文獻》出版座談會」述要
    中央編譯局和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主辦、中央編譯出版社承辦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文獻》出版座談會」近日在北京舉行,與會者圍繞會議主題進行了研討。 與會者認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在160多年跌宕起伏的發展歷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文獻檔案,深入發掘和充分利用這些文獻檔案,對於準確了解和把握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進程和各個時期的特點、科學研究和總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經驗教訓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學會章程
    中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學會章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會的名稱    本會的名稱是中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學會(英文譯名為:Chinese Association for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闢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新境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指導思想——科學社會主義的豐富發展,它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
  • 《非洲黃皮書:非洲發展報告(2019—2020)》發布
    11月2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中國非洲研究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主辦的《非洲黃皮書:非洲發展報告(2019—2020)》發布會在京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非洲研究院副院長王林聰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總編輯楊群出席發布會並致辭。
  • 《生態治理藍皮書:中國生態治理發展報告(2019-2020)》在京發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9日訊(記者李冬陽) 12月18日上午,中國林業生態發展促進會、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在京發布了《生態治理藍皮書:中國生態治理發展報告(2019-2020)》。同時,中國生態智庫揭牌成立。
  • 世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進程與未來走勢
    這70年間,世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軌跡是清晰的,內容重點是明確的,曲折性與前進性的統一是凸顯的。  第一,從1847年到1871年,世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運動中誕生了兩個最重要的組織,發生了兩次最重要的革命。這兩個最重要的組織,一個是共產主義者同盟,一個是1864年9月建立的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
  • 《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20》發布:從2019十大特徵到2020十大...
    論壇期間,由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發起並聯合國內文化產業領域眾多研究者共同編撰的《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20》(簡稱《報告》)發布。《報告》包括總報告、行業報告、區域報告、專題報告、案例報告5部分,並提煉出了「中國文化產業十大關鍵詞」「中國文化產業十大特徵」和「中國文化產業十大趨勢」。
  • 《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19——2020》在山東財經大學發布
    12月5日,山東財經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在濟南聯合發布了《海洋經濟藍皮書: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19-2020)》(簡稱藍皮書),並舉辦了「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該藍皮書是「中國海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2020年的研究成果,由課題組聯合國內外10多家涉海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共同撰寫而成。全書33萬字,共分為七部分、研究報告22章,收錄整理了國際國內海洋經濟發展年度大事記和中國海洋經濟主要統計數據。藍皮書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這是目前國內海洋經濟管理領域的唯一藍皮書。
  • 《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發布
    【環球網文旅報導】2020年12月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組織國內外相關學者共同編撰而成。
  • 《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發布
    2020年12月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組織國內外相關學者共同編撰而成。
  • 《2019-2020年東南亞地區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發布
    然而,由於東南亞各國地理環境不同,經濟發展程度迥異,基礎設施情況更是千差萬別,給想要再此布局IDC的網際網路企業帶來了很多困擾。基於此,為了幫助這些企業了解目標市場的相關政策,市場環境,以及其他關鍵要素,科智諮詢(中國IDC圈研究中心)日前正式對外發布了《2019-2020 年東南亞地區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WTO與中國教育——中國國際教育發展報告(2020)》發布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東)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研究院與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國際教育專業委員會聯合編著的《WTO與中國教育——中國國際教育發展報告(2020)》於12月15日發布。該報告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採用中英雙語編排,系統梳理了WTO與中國教育的關係;精準聚集中國加入WTO以來服務貿易的四種提供方式——跨境支付、境外消費、商業存在和自然人流動在中國的具體形式、相關法律及發展特點;在對有關數據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揭示了中國教育服務貿易過程中的發展問題並提出建議。
  • 《2019-2020年中國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發布
    那麼2019年的IDC產業具體呈現了哪些變化?對於未來又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呢?科智諮詢(中國IDC圈研究中心)日前正式對外發布了《2019-2020年中國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是基於超過2000家IDC服務商,以及10000餘家各類型客戶、數十家投融資機構進行問卷調研和訪談之後獲得了全面而詳實的數據,經過多名資深分析師的縝密研究總結後最終成型。
  • 《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20》發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4日訊 近日,由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和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發起並聯合國內文化產業領域眾多研究者共同編撰的《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