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說:不要小看了盜墓賊的智慧,其中有些人比專家還神通廣大
文/律曦
從小時候開始,我們就對盜墓這件事比較痴迷,為什麼呢?因為它很神秘,是一個很多人都接觸不到的領域。人們也經常能在電視劇裡看到某某墓被人們發現,誰誰的墓又被那個盜墓賊洗刷過。
就拿當時的秦始皇陵墓來說,被人們發現後,震驚了世界。因此人們對考古這個專業更加的痴迷。但是有一些人,他們不是考古專家,但是他們的在考古方面的專業知識毫不遜色於那些考古專家,這些人就是江湖上所說的盜墓賊。著名古董鑑賞家馬未都也說過這些人比專家還要厲害。
很多人都知道馬未都先生主講的《百家講壇》,這個節目可是十分的火熱,而他本人也是十分有名,經過他眼睛的古董,只要他看上一眼,就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作為當代著名的古董鑑賞家和收藏家,他就說過,一些盜墓賊比專家還要神通廣大,不能小瞧他們。
在我們生活中,考古的事情對於老百姓都不常見。但是大家會有意無意的說考古的就是盜墓的,貌似有貶低盜墓者的意思。
馬未都就說過:除去違反法律這一點,在很多方面,盜墓者的能力要比一些考古專家更加的厲害,他們的考古方法更加的前沿。甚至很多盜墓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獨特的考古方式。所以不能一味地貶低這些盜墓者。
當然了,馬未都是古董鑑賞家,不會一味地抬高一些人的身價,但是對於這個,確實是真的。盜墓者對於他們的專業知識,就像是中國古代的中醫,他們習慣於望聞問切,雖然沒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但是最後還是幫助病人,除去病根。盜墓者就是如此,雖然看上去他們的行為或者對於盜墓行業沒有系統的知識,但是他們的方法卻很受用。
為什麼盜墓行業到現在都很盛行呢?這要從中國古代開始,一些達官貴人死後會帶很多的金銀珠寶,或者是一些很值錢的古董文物,這個時候,一些貪財的人或者是貧苦的人沒有生活來源,只能去拿那些人的陪葬品。
古代的時候大家比較忌諱去挖掘別人的墳墓,所以朝廷不會專門設立機構或者官員去做這件事,中國近代以後,為了解歷史和古人的文化,所以成立了考古學,隨後就有考古專家出現。這個時候分工就比較明確了。
不知道大家在新聞裡面有沒有看過,馬王堆漢墓的出現和盜墓者有很大的關係。開始的時候,很多專家說那個地方沒有墓地,但是當時的盜墓者卻發現那裡有寶藏。於是兩個人開始偷偷地尋找寶藏,晨練的老人很是疑惑,就問他們幹什麼,兩個人支支吾吾半天,於是就進了派出所,進過詢問以後才知道,他們在盜墓,於是後來的馬王堆漢墓就出現了。
在這時代,很多時候那些看起來絲毫沒有科學依據的事情就是科學,在考古行業,很多盜墓者的工具甚至要比考古專家的還先進,因此他們的考古能力絲毫不輸專家。但是盜墓本來就是違法亂紀的事情,如果這些盜墓者和考古的機構合作,那麼文物出土和古墓的挖掘就輕而易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