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8月7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宣布華為麒麟1020晶片或將面臨停產,這將是一筆巨大的損失。
當高通企業得知消息後喜極而泣,在前幾年和華為的競爭中一直被碾壓,這次華為出事,自己的手機產品銷量肯定能擴大市場佔有率。那麼高通的如意算盤是否精明呢?
美國無賴般行為
中國華為的5G技求目前在世界領先,一度超越了美國在這方面的成就。美國政府面臨中國高新產業的崛起內心發怵,於是對華為企業進行技術封鎖,而華為的麒麟晶片是之前由美國的一家公司長期提供的。
這本來是一場商業較量,戰場應該是全球各大手機企業的競爭,可是美國政府倒打一耙,跳入這個領域胡亂「攪和」。從此方面足以反應華為企業在5G核心技術上的領先地位,雖然我國對華為企業的研發大力支持,不過在晶片研發方面確實存在著極大的不足,這也讓國內許多晶片加工企業愛莫能助。
麒麟晶片採用的是7nm+EUV工藝製程3,之前一部分的晶片也由臺灣企業的臺積電進行供貨。
由於美國的打壓和其他方面的原因,臺積電於今年的5月15日後停止對華為供貨。華為企業的發展在晶片上被人遏制住了脖頸,難道真的只能任人宰割?
華為麒麟晶片的處境
目前麒麟晶片1020晶片的庫存量僅僅800萬片,國內對P50和Mate50兩款手機的需求量很大,這800萬的晶片根本微不足道。
反觀蘋果A14晶片數量高達8000萬,並且能夠自我生產,仿佛蘋果已經預示到明年會大賣。
華為的競爭對手高通此時無疑是最高興的,這話怎麼說?華為企業的晶片受到遏制,消費者不會選擇低配晶片版的P50和Mate50,那麼銷量就會直線下滑,由此一來,高通手機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就會小很多,並趁勢擴展市場銷售範圍。
蘋果、高通都是美國企業,華為真的因為晶片的遏制而被壓垮?其實未必。如果華為麒麟晶片真的如預測所言,那麼華為很可能會用聯發科的手機處理器。聯發科是主打14nm、7nm晶片的公司,如果和華為合作未嘗會輸。可能這兩種晶片和麒麟的P20具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也不算太差,能完全滿足消費者對手機功能的使用。
高通算盤的忽略之處
隨著技術的迅猛發展,手機更新迭代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在某方面消費者一直是處於被動的狀態的。手機更新快,消費者一旦需要更換手機就會買新款,長此以往,好多手機功能消費者並不常用,即使是前幾年的智慧型手機的功能也足夠用。
外加目前手機外觀設計的都很潮流、手感也很舒適,功能齊全、價格實惠、性價比高的話銷量不會差,而華為完全滿足。
高通的如意算盤可能就在這一步出錯了,全球的消費者都會選擇購買性價比高的手機,如果華為想突破目前的局面,打造新款高性價比手機完全不在話下。畢竟,500強的超大型企業不會是紙老虎。
小結
中國晶片目前的發展雖然不太樂觀,處處受到他國的技術封鎖,不過中國有關晶片的研究也在一點點突破。時間是衡量最終勝者的制裁者,這把制裁之刃會斬向哪一邊不從得知,相信國企能終有一日揚眉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