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徹底斷層,是古印度的信仰走偏了?還是歷史必然?

2020-12-04 碩哥讀歷史

導語:古印度又被稱為古老的哈拉巴文明,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曾經的文明已經完全的斷層了,在現今的這片土地上,居住著的印度人也早已不是當初的那批印度人,古印度的文明早已湮沒在時間的長河裡面。

而現在的印度文化是長期以來的外來入侵者和當地的一些土著文化所混雜而成的。和曾經的古印度文化是沒有任何關係和關聯的,古印度文化已經完全的斷層。古印度文明也就是哈拉巴文明,是從公元前23世紀開始形成的。

文明的起始是在印度河流域,曾經古印度文明的創始人,也就是哈拉巴人,從他們出土的一些遺蹟上來看,他們是沒有任何兵器的,說明在當時,他們統治的國家是比較和平的,也沒有什麼大規模的戰爭。

但是從側面來看,因為沒有戰爭,也就不需要軍事必備。他們也不需要兵器,雖然在本國是十分的和平,但是,對於外面的一些入侵者來看,對他們的文明是俯視眈眈地。只要外族的入侵,他們的消亡都是不可逆的,因為他們沒有完善的軍事,也沒有武器,只要是入侵,就會被滅亡。

佛教為什麼走向覆滅?一共有以下三個原因

原因之一:婆羅門教的興起

古印度的哈拉巴人,就是因為沒有軍事化的管理制度才會被外族人輕易滅亡的。在哈拉巴和他們所創造的文明消亡後,入侵的雅利安人成為了當時印度這塊土地上的統治者。而從整體的印度歷史上來看,他們總共遭到了超過三百多次的外族的入侵,就僅僅只有孔雀王朝的時候,他們才打贏過,這說明古印度的軍事是十分的弱的。

這點一直從哈拉巴文明就開始了,他們的軍事能力從一開始都明顯不足有缺陷,特別容易被入侵者打敗,這就造成了一種循環,每次新來的入侵者,在覆蓋上面的入侵者留下的痕跡之後,又被新來的一波入侵者所打敗。

佛教的發源地是在印度,而在印度佛教早已經滅亡,佛教發源於印度,然後通過輻射影響了周邊的許多國家,甚至連中國都受到佛教的影響。佛教起源於公元前六世紀左右,消亡的時間在公元1200年左右。而佛教在印度總共經歷了四個時期,第一個時期也就是最開始的原始佛教時期,第二個時期是部派佛教時期;

而第三個時期為大乘的佛教時期,第四個時期為密教時期,在經歷了四個時期之後,佛教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滅亡。但經過印度傳到中國以後,佛教得以發揚光大,但是在印度已經找不到了佛教的蹤跡。

印度一直作為正統的宗教是婆羅門教,這個宗教也是印度文化的正統,就好比相對於中國文化的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也一直是作為中國這邊的文化正統。在婆羅門中有四大主旨,其中的高種姓制度想必大部分人都是十分的熟悉的。

擁有高種姓的人們地位都是十分的高,而平民們都在婆羅門的統治下,他們要不停地把土地、財富之類的都獻給婆羅門。

原因之二:雙方信仰的矛盾。

在這樣嚴苛的宗教制度下,印度的土地兼併是非常嚴重的,而在婆羅門神權的統治下,大部分也是苦不堪言,但都是敢怒不敢言。對於佛教的出現,其實在最開始的誕生中來看,佛教是針對當時印度主流的宗教婆羅門教的,關於佛教跟婆羅門教所對立的觀點來看。

其中,婆羅門的教徒是主張高種姓,就是人要分高低貴賤,但是佛教所提倡的是眾生平等,其次婆羅門教宣揚梵我合一論,而佛教是提倡無我的

總之,佛教跟婆羅門是十分對立的,比如說婆羅門教使用咒術,那佛教就是十分的排斥咒術。在佛教漸漸的發展起來之後,信徒也是十分之多,遍布了印度本國,甚至周邊的各國。在佛陀涅盤以後,由於佛教的一些戒律的爭執,內部漸漸的分裂,這其中也跟當時人口眾多離不開關係。

但佛教字印度最終走向滅亡是因為其中的一個小小的觀點所引發的爭論,但這個觀點看似小,其實也不小,這矛盾讓大乘佛教自身進行了一次反叛,最終整個佛教都涅磐。

原因之三:內部的矛盾。

而佛教最後滅亡的原因,還是因為佛教的分裂,提婆達多開始全面地控制了佛教,而後佛教徹頭徹尾的變成婆羅門二世,在大力的宣傳釋迦牟尼,然後大肆的修建其釋迦摩尼的雕像和寺廟之後,他們也逐漸被同化了,最終變成了跟婆羅門教相同的立場上。

佛教在印度的滅亡是註定的。

可以說佛教在印度的起源是必然的,而他的滅亡也是必然的。就如同印度一次又一次被外族摧毀的文明,然後又在文明的廢墟上重建文明。婆羅門教成為了他們文化的中心,他們信鬼神,信前世今生,卻很少關注民眾的現狀。

這也造成了印度文明的徹底摧毀,這毀滅是有原因的,也是歷史進程中的一種必然趨勢。

但佛教雖然滅亡了,但是佛教之前在對信徒的度化上,是任何宗教都無法比擬的,在如今,佛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信徒也是遍布全世界。但佛教最開始的初心是為了抵禦婆羅門教的,但是,還是沒能把部分的人們從宗教黑暗的苦海中帶離出來,婆羅門教還在是印度的中心宗教,我們對其也不能評價出他最終的好壞,只能從歷史中找出一點蛛絲馬跡。

然而,對於印度來說,他們所信仰的宗教一直都是死文化,也就是覺得人活著都是假的,所有現實所有的生存,都是為了以後能死得更好,而用我們的文化是很難理解他們的信仰的。

總結:佛法裡面所追求的無我,是一種境界。佛法裡面的一些大智慧,還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但一些比較陳舊的觀點還是應該摒棄。畢竟人活著就是往前看,人活著就是為了現在更好地活著。

或者將來更好地活著,而且活著也不是虛幻的,也不是為了將來更好地去死,就只是為了現在,而古印度的滅亡也是歷史的必然趨勢

相關焦點

  •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印度文明因為什麼而出現了斷層?
    根據歷史典籍記載,古時候存在著古中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四大文明古國。這四大文明古國不僅歷史起源早,而且每一個都有著輝煌的歷史。在他們輝煌的歷史之中,又存在著很多令現代人也為之驚嘆的偉大成就。這些成就無論放在那個時代,還是當今都是極為耀眼的存在。
  • 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印度的為何消亡,唯中國的文明卻獨存?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偉大的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國,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歷經戰爭和歲月洗禮,其它三大文明早已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中,而只有中華文明保留了下來,顯示了頑強的生命力古印度
  • 歷史神探:古印度文明為何會最終消失?
    呂海峰話說,如今只要說起古印度文明,大家就會自然聯想到印度。其實,古印度文明與現在的印度,可以說一毛錢的關係也沒有,它早已消失在了茫茫的人類歷史海洋之中。那麼,這樣一個偉大的文明,它為什麼會最終消失呢?
  • 中國文明延續至今,古印度文明卻中斷了,其原因居然是這個
    人類文明的起源就意味著人類社會將在歷史上留下痕跡,也將會在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質量向前發展。然而,說到文明,就不得不說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中國,這些都是文明的發祥地,是文明的源頭。然而,時過境遷,經過歷史長河的向前奔流,一些古文明漸漸消逝,只留下了中國幾千年的文明一直延續至今,著實讓人遺憾。
  • 四大文明古國中,為什麼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文明相繼夭折
    縱觀世界歷史,人類四大文明古國中,唯有中華文明歷經滄桑而連綿不斷,至今仍在發揮著歷久彌新的滋養作用。而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文明(以下簡稱三大文明古國)相繼斷層、衰落、夭折,留給人類發人深省的啟示,其中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
  • 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古巴比倫徹底消失?專家:缺少中國的這項能力
    在世界的文明史中,總共出現了四大文明古國,分別為中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這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一直傳承了下來,而古埃及而古印度的文明都曾經出現過斷層,而古巴比倫卻徹底消失了。在四大文明古國中,雖然古埃及和古印度出現過斷層,但是他們仍然有文明傳承了下來,為何卻只有古巴比倫徹底消失了呢?古巴比倫簡介古巴比倫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一個文明,它誕生於公元前3500年的兩個流域,建立了地球上最早的奴隸制國家,是目前已知的歷史最悠久的文明。
  • 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說只剩中國?印度和埃及不是還在麼?
    全球有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中國、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倫。但傳承下來的,只有古中國文明。▲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文明消失的相對徹底一些,如今在地理上都已經沒有具體的國家載體。可以說古埃及文明經歷了數次斷層,連埃及最地標的建築金字塔,是怎麼造出來的,都沒有準確的資料出土。古印度文明孕育在恆河之畔,當年強大的孔雀王朝,讓印度文明達到高潮。但是在孔雀王朝敗亡後,印度進入被反覆摩擦的時代,安息人、塞種人、大月氏人,一批又一批,連綿不絕來收拾印度人。
  •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為什麼在印度沒落,徹底敗給了印度教?
    其中,佛教在中國傳播的最廣,中國寺廟有很多,基本都是信奉佛教的,但是佛教並不是起源於中國,而是起源於古印度,當初玄奘去西天取經,「西天」就是指古印度。可是現在的印度人卻並不怎麼信仰佛教,相反還十分牴觸佛教,他們現在大都信奉印度教,並把它當成了「國教」,那麼,佛教到底為什麼會在印度沒落,徹底敗給了印度教呢?
  •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為什麼在印度沒落,徹底敗給了印度教?
    其中,佛教在中國傳播的最廣,中國寺廟有很多,基本都是信奉佛教的,但是佛教並不是起源於中國,而是起源於古印度,當初玄奘去西天取經,「西天」就是指古印度。可是現在的印度人卻並不怎麼信仰佛教,相反還十分牴觸佛教,他們現在大都信奉印度教,並把它當成了「國教」,那麼,佛教到底為什麼會在印度沒落,徹底敗給了印度教呢?
  • 中國成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唯一沒有文化斷層的國家,這5人功不可沒
    中國成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唯一沒有文化斷層的國家,這5人功不可沒文|曉生四大文明古國的現狀大家都知道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和中國,它們是世界歷史上最重要的人類文明發源地古印度是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地區,他們被歐洲列強入侵後,文化基本就斷了根,甚至要靠玄奘大師取回的「西經」來研究梵文。
  • 古印度文明的毀滅:在外族的輪番奴役、毀滅之下,保有的種姓制度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印度的出現對於整個亞洲地區的人類社會發展進程而言,都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在古印度文明存在期間,亞洲地區的人類發展水平都是處於一種較為領先的地位的。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古印度文明內部也曾遭遇過外族的輪番奴役,最終,這一歷史悠久的文明形式也遭遇到了毀滅。但是,即使是古印度文明毀滅之後,其內部的種姓制度也仍然存在。那麼,對於種姓制度而言,為什麼它能夠擁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呢?
  • 古印度文明的衰落:天氣是導致其衰落的原因之一
    對古印度文明有著一定了解的話就會發現,作為人類社會中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古印度文明在發展的過程中,為人類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無論是文化、宗教、政治制度還是其他領域,古印度文明內部都誕生過許多先進的內容。就當時世界而言,先進的古印度文明牢牢佔據著世界發展的主導地位。
  • 華夏文明究竟有沒有斷層?
    數千年來,華夏文明雖然歷經劫難,但依然綿延不絕、一脈相承,即使元清兩朝也並沒有使其發生斷層。本文所說的華夏文明沒有斷層,其起點便是上三代。遼的建立是我國歷史上劃時代的歷史事件,從此在長城以外有了一個和中原相似體制的政權,並最終導致了元朝農牧兩區的大一統。遼國的建立,是我國古代史上劃時代的事件,是真正的轉折點元朝之後,我國不再有類似南北朝、五代十國這樣長期的分裂局面,統一真正成為主流。
  • 從文字看四大文明:中華文明是唯一高級文明,古印度無文字歷史
    文字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它把虛無縹緲的聲音變成了能看見,能移動,能學習,能記錄,能傳承的符號,讓「文明」得以延續和傳承。文字是「文明」的必要條件,必備標準!沒有文字的「人群」,不管它有多少人,徵服了多少土地和人口,它永遠處在原始社會!人類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中國,從文字的角度看,屬於什麼層次的「文明」?
  • 從文字看四大文明:中華文明是唯一高級文明,古印度無文字歷史
    文字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它把虛無縹緲的聲音變成了能看見,能移動,能學習,能記錄,能傳承的符號,讓「文明」得以延續和傳承。文字是「文明」的必要條件,必備標準!沒有文字的「人群」,不管它有多少人,徵服了多少土地和人口,它永遠處在原始社會! 人類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中國,從文字的角度看,屬於什麼層次的「文明」?
  •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僅有中國的文明傳承下來,原因讓人自豪
    華夏的文明是經過漫長的一次又一次的戰火洗禮,最終才建立起來的。在幾千年的歷史變更中,華夏的一些文明也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但與此同時,也催生出了更多的文明,使得中國走到了今天。曾經世界上出現過四個偉大的文明古國,華夏文明就是其中之一,但是隨著歷史的變遷,其他三個古國的文明到如今已經面目全非,唯有華夏文明沒有出現斷層,將文明之火燃燒到了今天。今天的義大利人跟曾經的古羅馬人已經再也沒有關係。他們延續的是日耳曼人的輝煌,如今的埃及人民和伊拉克人民也跟古巴比倫人毫無關係了。
  • 古印度文明一二事
    古印度文明最可悲的一點就是這個文明本身並沒有修史的習慣。研究印度古代歷史,研究本土居民達羅毗茶人建立的哈拉巴文明所以靠的資料主要來自於考古發掘,而研究雅利安人建立的文明,在文獻方面,主要依靠婆羅門教的經典,希臘希羅多德的《歷史》,阿里安《亞歷山大遠徵記》 中國24史的《西域傳》玄奘的《大唐西域記》。關於印度古代文明的研究,始於19世紀,完全開始於20世紀。
  • 中國歷史的斷層在哪個時期?在「夏商周」時期嗎?還是?
    斷層斷層是指地殼受力發生斷裂,沿斷裂面兩側巖石發生相對的移位的構造。人類歷史是否有斷層呢?答案是肯定的。歷史斷層是指在所知的歷史中有些時間沒有記載或記載很模糊。中國歷史上有沒有斷層?當然也有,中國的歷史斷層又在哪一時期呢?人們都說,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是指從黃帝王朝的姬軒轅(公元前2717年一公元前2599年)時期起到現在。在這五千年中,有人說中國歷史斷層在1、三國時期。各國之間為了消滅對方,統一中國,連年徵戰,人口銳減,文明退化,導致三國統一後的晉政權很實力很弱。
  • 為什麼說古印度的歷史,就是一部被侵略的歷史?
    眾所周知,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印度河流域就出現了繁榮的文明。然而,從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400年左右,來自中亞的雅利安人越過興都庫什山脈,入侵印度,把那個最終統治了整個印度北方。
  • 古印度文明再分析
    古印度文明的發展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所有登陸後產生的文明都是局部發展的文明,都是不斷遷徙的文明,而不是由點到面擴散延伸式的文明發展,由此可見當時的文明發展環境有多麼的惡劣,一直到拜佔庭和古波斯軍隊到來之前古印度的文明發展都沒有明顯的起色和變化。孟加拉灣分支在到達蘇包爾之後,也就是進入恆河平原之後才算是最終穩定下來,才有了小規模的文明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