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歷史典籍記載,古時候存在著古中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四大文明古國。這四大文明古國不僅歷史起源早,而且每一個都有著輝煌的歷史。在他們輝煌的歷史之中,又存在著很多令現代人也為之驚嘆的偉大成就。
這些成就無論放在那個時代,還是當今都是極為耀眼的存在。所以這就讓很多歷史研究者對於這四大文明古國的歷史極為感興趣,除了中國之外,其他的三大文明古國除了巴比倫之外現在仍然存在,但是他們的文明也出現了不同程度和斷層。也就是說他們現在的文明並非是對古代文明的繼承,那麼同樣是四大文明古國,印度的文明為何會出現斷層呢?文明斷層的背後又存在著哪些有趣的故事?
在古時候,印度由於種種原因出現了極為嚴重的等級制度。在封建社會出現等級制度,這本身是沒有什麼奇怪的。但是與古中國相比,古印度的等級制度顯然要更為嚴格,並且每個等級之間幾乎存在無法逾越的鴻溝。古中國有著科舉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之上促進社會階級之間的轉換,然而印度卻沒有。
這種在21世紀仍然存在並且仍然為人們遵守的等級制度,它在古時候給印度帶來了哪些影響?這種等級制度又是如何產生的?讓我們走進鄰居印度的歷史之中,去看看在古代印度種姓制度的前世今生!
古印度文明的概況
和四大文明古國一樣,古印度文明發源於河流附近。它最早在恆河流域出現,所以現在很多印度人民就稱恆河為母親河。大約在公元前1800年到前600年,恆河文明走向昌盛,很多的氏族部落出現,印度文明正式形成。
古印度文明示意圖
公元前600年到公元800年,印度這些氏族部落開始了兼併,氏族部落之間的這種兼併活動就使得分散的印度文明走向統一,氏族部落開始向著國家化方向發展。印度的社會也在這種統一的趨勢之下,開始由奴隸社會向著封建社會轉型。在這段時間裡,很多強大的氏族部落漸漸統一恆河流域,古印度出現了著名的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
這個統一王朝的出現標誌著古印度文明正式走向封建社會時期,同時也是古印度文明發展的黃金時期。因為國家統一的原因,古印度文明原本分散的情況很快就得到改善。古印度文明出現了統一形式和發展方向,同時在這些積極因素的影響之下,古印度文明的文化事業發展速度非常之快。
古印度壁畫
古印度文明在這段時間之中創造了很多輝煌的成就,同時古印度很多主流文化也在這個時候成型。這些主流文化就成為了影響後世的重大因素,同時也深刻的影響了包括中國在內其他周邊國家,古印度文明進入黃金時期。
古印度宗教與種姓制度
對於印度宗教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因為在科技發達的21世紀,印度仍然有非常大的一部分人相信宗教,並且還在因為宗教而起衝突。可以說宗教是印度社會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這種情況很大程度就是受到了古印度文明的影響。
佛教
古印度存在著很多的宗教,佛教就是其中之一。佛教由釋迦摩尼在公元前6世紀創立,並且在古印度盛行很長一段時間。佛教的出現主要是由於當時統治階級對於社會底層人民的壓迫,人們對於生活失去了希望,同時也是對原本的信仰產生了懷疑。很多人渴望了解自己生而為人並生活在這個世界的意義,在這種背景之下,釋迦摩尼有創造性的提出了佛教的種種理論,並受到古印度人民的歡迎,佛教盛極一時。
佛教在古印度盛行的同時,很多周邊的國家也有著佛教的傳入,中國與東南亞很多國家的佛教就是那個時候由印度傳入的。同樣的,佛教的傳播範圍之廣,足可見得佛教但是的勢力是何等的強大。
只是後來由於社會現實的變化,加上古印度其他宗教勢力的反撲,導致了佛教在印度大受打擊,最終使得佛教在印度傳播受到極大阻礙。不過,佛教提倡眾人平等的思想對於古印度等級制度產生了極大的衝擊。
印度教
相信印度教很多人都熟悉,在現在的印度最為流行的就是這個宗教。印度教產生於古印度時期印度人民的自然生活,所以很多的這個宗教一開始就在古印度廣泛傳播開來。而且它也是古印度人民的精神支柱,以及畢生的信仰所在。
種姓制度示意圖
然而印度教卻是印度種姓制度的來源,當時的統治者為了將平民與貴族的身份區分來了,同時顯示自身身份的高貴,於是就採用了印度教的很多教義將社會中的人劃分為四個不同等級。每個等級都有著嚴格的規定,而且與中國不同的是種姓制度中的等級是很難變動的。很多人處於一個等級,很可能他的一生甚至他的後代永遠都處於同一等級之中。
由於每個等級都會對比自己低下的等級進行壓迫,所以這就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社會矛盾。同時也讓得被壓迫的人民對於印度教產生了懷疑,這也是佛教在一段時間盛行並取代印度教的原因。當然,印度教並未完全被取代,在吸收部分佛教教義以後徹底反擊,使得佛教在古印度徹底衰落。
種姓制度下各個等級對應的人群
宗教鬥爭雖然結束了,但是種姓制度帶來的社會問題仍然存在。由於這種等級制度極度不公,所以導致了古印度社會摩擦不斷,矛盾越來越大。同時促成了印度很多封建王朝的滅亡。可以說古印度嚴格的等級制度是哪個時期封建王朝走向滅亡的兇手之一,同時這種等級制度的影響也流傳至今,對現代的印度社會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古印度文明出現斷層原因之一:多次受外族入侵
古印度雖然存在著強大的統一王朝——孔雀王朝,但是仍然有著很多的外族想要入侵並且統治古印度。因為古印度國土面積龐大,有種姓制度引起的社會矛盾不斷,顯然是一個很好的入侵對象。
亞歷山大大帝
著名的亞歷山大大帝在自己東徵的過程之中就多次入侵古印度,雖然經過古印度軍民的反抗,這位歷史上有名的徵服者並沒有成功徵服古印度。但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入侵給古印度的打擊卻是致命的,由於戰爭,古印度社會之中很多矛盾被激化,古印度統治者的實力被嚴重削弱。因此,古印度文明在亞歷山大大帝幾次入侵的過程之中走向衰落。
波斯帝國
在亞歷山大大帝之後,由於古印度實力被削弱,所以在古印度西北方的波斯帝國也入侵了古印度。和亞歷山大大帝一樣,波斯帝國並沒有成功統治整個印度。然而波斯帝國的入侵也對古印度文明的文化產生了極大的衝擊,加速了古印度文明的衰落。
雅利安人入侵
最後,古印度文明在遭受了雙重打擊之下,被雅利安人成功入侵。古印度文明出現了文明斷層,而且由於雅利安人文化的傳入印度文明還雅利安化。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印度,就這樣出現了斷層和異化。
古印度文明出現斷層原因之二:自身文明存在的問題
我們知道,當漢朝儒家思想成為了官方正統思想之後,中國文化就有了一個強有力的載體。同時由於儒家文化生命力非常強,而且善於吸收再來思想文化不斷發展自身,所以中華文明就算也出現過多次外族入侵但是很快也被儒家文化同化了,因此中國文明沒有出現過斷層。
印度教
但是古印度不同,古印度文化基本與宗教掛鈎,然而印度教卻沒有儒家文化那種生命力以及同化其他外來思想文化的能力。所以這就導致了古印度文明的韌性不足,非常容易被其他文明同化。這就是古印度文明的先天不足之處,這也是雅利安人入侵之後古印度文明雅利安化的原因。
並且,由於種姓制度帶來的負面影響,古印度文明本身就存在著很多的不足,社會矛盾尖銳,讓得外族入侵變的非常容易。所以,印度文明自身存在的很多問題其實就是導致它最終出現文明斷層的內外因素,也是最根本的因素。
古印度文明出現斷原因之三:自然災害的影響
很多的人可能不明白為什麼自然環境的影響也能夠促使文明出現斷層,那麼就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龐培古城的消失。龐培古城之中是存在著自己的文明吧,但是由於火山爆發導致整個古城都被掩埋,龐培古城的文明直接中斷,所以說自然環境也是影響文明演進的一個重要因素。
那麼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印度又會遭受怎樣的自然災害?這些自然災害又對古印度文明帶來了哪些影響?
洪水
前面也說了,古印度文明發源於恆河流域。那麼可想而知,古印度文明必然是會面臨著洪水的災害。古印度本就處於熱帶季風氣候區,一年降水量非常多。所以恆河流域洪水肯定是時常爆發。這些洪水給古印度人民帶來的不僅僅是家破人亡,同時由於洪水的長期泛濫,古印度文明發展速度也會受到極大的限制。
而且古印度文明是由很多個小的文明組成的,而這些小的文明又在洪水之中覆滅。因此,隨著時間的一點點推移,古印度文明必然是被削弱了很多。所以說自然災害也是造成古印度文明出現斷層的一個原因,只不過是極為不明顯的一個而已。
結語:古印度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曾經創造了無數的輝煌,在世界的歷史上畫上了重重的一筆。然而,雖然印度現在仍然存在,但是很多印度人民卻已經不知道自己文明的起源。很多人認為自己文明應該起源於雅利安人統治時期,這是何等的可笑。為何印度人民會忘記自己文明的起源?這就成為了很多人想要探索的問題。同時也是困擾很多歷史學家的一道難題。若不是後來關於古印度文明的遺址被發現,也許這個偉大的文明將會被歷史遺忘,成為消逝在歷史長河的一個星辰。
外族頻繁的入侵,讓得古印度文明被嚴重削弱並最終出現斷層。文明自身存在的問題,成為了古印度文明難以發展和抵禦外來文化的入侵的根本原因。自然災害雖然直接運用於古印度人民,但是對於文明間接的破壞有些誰明白。最後,至今依然存在的種姓等級,不僅是古印度時期社會之中的一塊毒瘤,同時也是現代印度社會的一塊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