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鬥+鐵路」是「1+1>2」
12月15日,2020年鐵路行業科技創新基地正式公布,由國家鐵路局評審並認定,我國首個「北鬥+鐵路」科技創新基地——北鬥導航裝備與時空信息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成立。將中國北鬥和中國高鐵兩張「國家名片」的深度融合應用,讓中國鐵路行業孵化並提供成熟北鬥技術、產品和服務,同時,也因兩者進一步參與國際合作,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助力我國自主科技創新再賦新動能。有人可能會問了,高鐵和北鬥都不是新鮮事物,連普通人對其也可以說是耳熟能詳,但是,它們之間為什麼可以「合作」?它們之間的「合作」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其實,用處可大了。
-
北鬥+鐵路,讓「中國智造」的聲音響徹世界
12月15日,2020年鐵路行業科技創新基地正式公布,由國家鐵路局評審並認定,我國首個「北鬥+鐵路」科技創新基地——北鬥導航裝備與時空信息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成立。(華龍網)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現在有兩大「名片」,一個是「高鐵」,另一個就是「北鬥系統」。
-
新疆鐵路首次引入「北鬥」系統軌道檢查車
1月15日11時07分,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首次引入搭載「北鬥」系統的軌道檢查車,從烏魯木齊站開往格庫鐵路若羌站、依吞布拉克站,正式展開對格庫鐵路新疆段734公裡線路的精準檢查。自此,「北鬥」系統軌道檢查車全面在新疆鐵路投入使用,為護航線路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人民網:「北鬥家族」太空團聚 西安航天基地「硬核」助力
6月23日上午9時43分,北鬥三號「收官之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不久它將與其他已經在軌的29顆北鬥三號衛星完成組網,全面建成北鬥全球導航系統。 在這耀眼的成功背後,位於航天基地的航天五院西安分院和航天六院貢獻了「硬核」力量。
-
擘畫「鐵路強國」,助力民族復興
擘畫「鐵路強國」,助力民族復興 2020-12-16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鬥」耀星空!510所「四大神器」助力北鬥導航任務圓滿收官
510所:四大「神器」助力北鬥巡天最後一顆北鬥組網衛星飛向蒼穹。(電視畫面截屏)6月23日,我國最後一顆北鬥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標誌著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將為全球用戶提供更加精確、性能更優、功能更強的服務。
-
首屆空間信息軟體與「北鬥+」產業發展大會在成都舉行 開啟「北鬥+...
本次大會旨在聚焦空間信息軟體和「北鬥+」產業,打造國際化的技術和產業交流平臺,通過西部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和以「北鬥+」為主的北鬥產業集群發展,全面促進基於北鬥的技術、產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陳鯨作關於「大三元世界地球空間信息及服務產業發展與應用淺析」的主旨演講,中國科學院院士朱中梁作「北鬥領域電信技術應用」的主旨演講,楚天學者特聘教授謝忠作關於「全空間智能GIS平臺技術創新及應用」的主旨演講,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鬥絲路研究院研究員景貴飛作關於「北鬥導航與智能應用」的主旨演講,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顏陽作關於「『全域數聯』助力地方產業經濟的創新與持續發展
-
抗擊疫情有成效,鐵路部門來助力
本著列車向著市場開的原則,鐵路有關部門根據客運預售票情況和客流大數據分析預測,細分日常、周末、節假日客流差異,科學制定增開、調整列車運行方案,進一步滿足旅客出行需求。抗擊疫情有成效,鐵路部門來助力。從今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全國鐵路發送旅客8.18億人次,由於受疫情影響,同比下降53.9%。
-
中土集團助力吉布地邁進鐵路新時代
原標題:中土集團助力吉布地邁進鐵路新時代 新華網吉布地市12月31日電(記者 梁尚剛)2014年最後一天,對於地處東非之角的吉布地來說,無疑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吉布地歷史上第一條電氣化鐵路當日正式鋪軌,開啟了吉布地鐵路現代化的新篇章。
-
「動力之王」下線,科技為鐵路發展插上翅膀
7月29日晚,單機功率28800千瓦,牽引力2280千牛的電力機車「神24」在湖南株洲下線,作為全球功率最大的電力機車,它具備在千分之十二的坡道上牽引萬噸貨物列車的能力,可拉動超過一百節滿載鐵路貨車。(新聞聯播) 在科技的支撐下,中國鐵路在高速和重載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
與大數據深度融合 北鬥系統助力疫情防控
其中,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就早已融入疫情防控的各個環節。對於天上的北鬥衛星而言,永遠只做一件事:不間斷向地面發送信號,告訴人們「我在哪裡」「現在幾點」。這些信號本身意義不大,但經過特定程序的解算和分析,瀰漫在空氣中的衛星信號,就變成了對疫情防控非常有價值的「大數據」。
-
成昆鐵路五十載 風雨兼程歷久彌堅
這就是全長1100公裡、曾開創了18項中國鐵路之最的成昆鐵路。今天我們就走進這條在中國鐵路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川滇大通道——成昆鐵路。國慶期間,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站旅客激增,老鄉們的行李,除了家裡的日用品,還有很多山貨。
-
新起點,再出發,以品牌之力助力鐵路新發展
從6月6日中國青年報獲悉,當日上午9時10分,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在膠濟鐵路博物館舉行企業標識發布會,正式對外公布全新企業logo。筆者認為,由鐵路路徽、篆體漢字濟南局、字母CRJN三部分組成的國鐵濟南局企業的新logo,在帶給人們耳目一新的感官同時,將會為鐵路運輸行業注入發展新活力。
-
鐵路助力 「萬裡茶道」煥生機
2020-11-15 13:12:33來源:用戶投稿作者:鐵路乘客金秋時節,有著「最美高鐵」之稱的合福高鐵上,一列銀白色動車組在武夷山麓萬頃茶海中穿行,遊龍般掠過重重綠色波濤,呼嘯著奔向遠方,讓人心曠神怡。
-
你的旅途,竟然和「北鬥」有關!
你的旅途,竟然和「北鬥」有關!《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到2035年率先完成智能化鐵路網,高鐵列車將擁有基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5G通信技術的空天地一體化的「超級大腦」。
-
方寸講述北鬥導航的傳奇歷程 《中國北鬥文化攬萃》郵冊問世
《中國北鬥文化攬萃》郵冊揭幕。 旨在謳歌北鬥偉業、傳承北鬥精神、弘揚北鬥文化、普及北鬥知識、推廣北鬥應用的《中國北鬥文化攬萃》郵冊,1月9日在北京隆重發行。 由北京市郵票公司和北鬥天雲科技文化(北京)有限公司聯手推出、精心打造的這套精美郵冊,全面展現了以「北鬥」命名的國之重器——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發展歷程,詮釋了北鬥精神、北鬥文化的深刻內涵。
-
安六鐵路助力脫貧,任重道遠砥礪前行
5月11日,貴州安順至六盤水的安六鐵路正式開始聯調聯試。安六鐵路預計於今年內投入運營,屆時,從貴陽坐火車到六盤水,可從現在的3個半小時縮短到1小時左右。打開通道,突破格局。2020年,是我國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一年。俗話說得好:要致富先修路。
-
山推建友產品助力滬蘇湖鐵路建設
山推建友產品助力滬蘇湖鐵路建設 近日,在上海工地,山推建友2臺HZS180-3R混凝土攪拌站設備順利通過客戶驗收,開啟助力滬蘇湖鐵路建設新徵程,用優質攪拌、高精計量,為客戶打出優質的混凝土貢獻力量。
-
天上的星星參「北鬥」,地上的列車精確地走
自20世紀80年代起我國開始探索適合國情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中國北鬥為全球提供高質量的衛星導航信號)中國的北鬥從2000年10月發射第一顆「北鬥一號」衛星開始,到2020年6月23日隨著「北鬥三號」最後一顆衛星成功發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30顆組網衛星部署全部完成
-
中國北鬥再立新功,實現1米精度,助力122毫米火箭炮
中國北鬥再立新功,實現1米精度,助力122毫米火箭炮我們在發展的過程當中,現在有著越來越多的優勢,這樣的發展讓我們有了更多的信心,同時在早期沒有辦法能夠進步的領域,現在也有有了更多的進展可能。我國在大部分的一些技術發展上,現在擁有著比較多的一些優勢,而這樣的一些進展進程,就讓大家看見的更多的可能,尤其是在一些技術領域,北鬥衛星的發射讓我們有了更多的體現,而這樣的衛星定位也給現代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一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