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至 平塘人民緬懷「天眼之父」南仁東先生

2021-02-08 天眼新聞

歲歲清明,眷眷相思憶逝人。清明節,平塘縣克度鎮群眾自發到南仁東事跡館,緬懷南仁東先生。

在講解員的講解下,大家詳細了解了南仁東先生一生為一事,一事做一生的先進事跡。

「我們都是來緬懷南仁東老師,感謝南仁東老師修建中國天眼在我們克度鎮大窩凼,帶來我們的經濟發展。」克度鎮金科村群眾宋昌福說道。

群眾了解南仁東先生生平事跡

宋昌福說,曾經克度鎮是個名不經傳的貧困小鎮,因為「中國天眼」的落戶,讓克度鎮享譽全世界。「中國天眼」帶來的不僅僅是名氣,還有基礎設施建設的飛躍,當地群眾的幸福指數節節攀高。

「沒有中國天眼在這個地方,我們這些地方有很多路不通,都要走路,走4、5公裡左右才到馬路,現在有中國天眼,鄉村馬路到處通。」宋昌福如是說。

與宋昌福一起來緬懷南仁東先生的還有金科村群眾劉品軍,他告訴記者,他家曾經住在中國天眼旁的桃源洞,依託中國天眼,現在搬到了鎮上漂亮的安置小區,而自己也進入到觀測基地務工。而6年前邀請南仁東先生到他家吃飯時的情景,他仍記憶猶新。

「當時殺了土雞,我就喊他,他說來你家吃飯不開你的錢是不行的,我說是我們對不起您,我都跟他講過這些話。」 劉品軍回憶起當時的情景。

群眾向南仁東先生致敬

劉品軍告訴記者,南仁東為人很謙虛,給外人的第一印象就像一個農村的小老頭,留有鬍子,穿上一雙膠鞋,挽著褲腿,根本不像一個科學家。

「為人很平和,見到每個人都會跟你聊天,講幾句話,你是哪裡的?他都要問這些,一開始我不認識他,我在底下跟他們做實體部,他就握起我的手,問我是哪裡的,我說我是桃源洞的。」劉品軍如是說。

中國天眼,改變了克度鎮群眾的生活,曾經偏遠落後的鄉鎮,如今搖身一變成為天文小鎮,天文科普基地吸引來眾多訪客,為當地群眾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如今,家家戶戶住上了小洋樓,過上了幾代人都不曾想過的幸福生活。清明到了,大家自發前往緬懷南仁東先生,緬懷這位改變家鄉面貌的老人,以表達對南仁東先生的感恩和思念。

平塘縣融媒體中心記者:田舉 劉清潔

來源:平塘縣金盆網

相關焦點

  • 貴州詩人南鷗新作致敬「天眼之父」南仁東
    9月15日,在天眼之父南仁東先生逝世三周年的祭日,《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在貴陽舉行。據貴州作者南鷗先生介紹,本次分享會以紀念南仁東先生的書籍《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這部作品出版首發的形式
  • 緬懷!新書發布,紀念「天眼之父」南仁東
    人民網貴陽9月16日電(王秀芳) 9月15日,圍繞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先進事跡創作的傳記文學《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在貴陽舉行新書發布會。據了解,《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由貴州省詩歌學會會長、省新詩研究中心主任南鷗執筆,全書共分為10個章節,旨在通過人物傳記形式,真實展現我國著名天文學家、「中國天眼」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先生窮盡22年的生命與精力,打造國之重器、成就獨一無二項目的先進事跡。
  • 南仁東先生逝世三周年紀念日,新書《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在築首發
    貴陽網訊 9月15日,《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在貴陽舉行。該書由貴州省詩歌學會會長、作家南鷗撰寫,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採用人物傳記的文學形式,以南仁東從少年到老年、直至去世的求學、科研、訪問,以及全身心撲在打造「中國天眼」的人生經歷為線索,書寫了南仁東不懈奮鬥的一生,真實展現了其窮盡二十餘年生命與精力,打造國之重器的先進事跡。
  • 獻禮非凡的紀念|南仁東先生逝世三周年紀念日,新書《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於貴陽首發
    9月15日,《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在貴陽華聯大酒店隆重舉行。與會的省內外的作家、詩人、文藝理論家、圖書編輯等 50 餘人匯聚一堂,分享對該書的讀後感,以此緬懷、紀念南仁東先生。
  •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舉行
    2020年9月15日北京時間下午15點整,《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在貴州省貴陽市雲巖區華聯大酒店舉行。據了解,《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是由著名詩人、批評家南鷗所撰寫,由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 「天眼之父」南仁東的故事
    該書生動講述了「天眼」之父南仁東一生的故事:從成長歲月到爭取大射電望遠鏡國際項目,從向中科院提出由我國自主建設該項目到將終身精力投入這一事業,直至「中國天眼」橫空出世,南仁東病逝於工作崗位。這位科學家的一生,由這本通俗生動的傳記娓娓道來。人物傳記,顧名思義,是通過對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領域進行系統描述和介紹,以達到對人物特徵和深層精神反映的文學形態。
  • 重拾生命的重量,貴州詩人南鷗新書致敬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
    分享會現場9月15日,《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該書由貴州省詩歌學會會長、作家南鷗撰寫,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採用人物傳記的文學形式,以南仁東從少年到老年、直至去世的求學、科研、訪問,以及全身心撲在打造 " 中國天眼 " 的人生經歷為線索,書寫了南仁東不懈奮鬥的一生,真實展現了其窮盡二十餘年生命與精力,打造國之重器的先進事跡。
  • 緬懷時代楷模南仁東:生為天眼,死得其所
    寧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中國天眼!  ——南仁東  2017年9月15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南仁東辭世。他帶著對中國科學事業的執著與夢想離去,留給我們一架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
  • 張蕾、沙寶亮、李玉剛、於文華邀您緬懷故人,共話《清明》
    當我們在追思中喚起不曾遠去的真情,當我們透過清晰如昨的感動記憶緬懷逝者,清明,這個特別的日子,意味著更多深刻的銘記。《清明》特別節目將鏡頭聚焦於為了國家富強、百姓幸福和文明進步而獻出生命的仁人志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先驅周恩來、為中國文化傳承貢獻巨大的學界泰鬥饒宗頤、「中國天眼」FAST工程的發起者及奠基人南仁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第一代著名演員蘇民。
  •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20年只做一件事 西方佩服得五體投地
    遵照其遺願,人們沒有為南仁東舉行追悼儀式。 他的離開,就像他生前那般低調——在一個缺乏耐心和專注力的時代,這名始終站在「天眼」背後的科學家,傾注了生命中近三分之一的時光,只為打造世界第一大、水平第一高的射電望遠鏡。 紀念者說,他是攀登科研高峰的勇者,更是英雄。
  •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在貴陽舉辦
    2020年9月15日北京時間下午15點整,《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在貴州省貴陽市雲巖區華聯大酒店舉行據了解,《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是由著名詩人、批評家南鷗所撰寫,由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 從此,天上有一顆星星叫「南仁東」!
    昨天(9月29號)凌晨,從國際小行星組織傳來消息:一顆編號為79694的小行星正式以我國天文學家、「天眼之父」南仁東的名字命名。從此,以南仁東名字命名的這顆星,會有那麼一縷星光灑在他傾盡一生建設的那顆「眸」上——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 官方發布「天眼」總工程師南仁東訃告:喪事從簡,不舉行追悼儀式
    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網站9月16日消息,我國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北京天文臺原副臺長南仁東先生於北京時間2017年9月15日23時23分因病逝世,享年72歲。 南仁東先生是FAST工程的發起者及奠基人。
  • 南仁東,燃盡生命為國築「天眼」
    兩個月來,9名記者行程3萬公裡,一路風塵僕僕,一路風雨兼程,追尋國之棟梁的足跡。9名記者,東到位於黃海海域的江蘇連雲港開山島,西至國境線上的新疆烏恰縣吉根鄉,南到廣東汕頭,北至內蒙古四子王旗草原深處,探求20位先進人物崇高的精神世界,見證他們愛國、愛民、敬業、奉獻的非凡人生。今日,本報大型策劃報導收官。謹以此組報導,致敬大國棟梁!
  • 人物:天眼之父——一個為了夢想而窮極一生的人
    它叫"FAST",也被稱作"中國天眼"。那是世界上第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在它之前,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直徑不超過百米。它的出現出現,使得中國未來20至30年內將在相關領域保持世界一流地位。而這,離不開一個人。
  • 世界一流的中國天眼震撼人心
    「說走就走」其實誰都可以平塘湘貴雲川自駕遊DAY10平塘DAY10中國天眼從荔波到貴陽可以順路去膜拜下世界第一的「中國天眼」。從小七孔景區到「中國天眼」遊客中心二百多公裡,要3、4個小時的車程。這裡也叫「中國天眼平塘天文小鎮」,馬路對面有一排風格相同的建築群,其中有許多旅館,住在這裡很方便。FAST本體並不在天文小鎮這裡,需要坐觀光車前往,營業時間為早八點半到晚六點。最好在附近住一晚,第二天一早前來。
  • 「天眼之父」南仁東:不要叫我科學家,叫我「戰術型老工人」就行
    「天眼」是什麼它是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作品,是世界上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它也是當今探測距離最遠的望遠鏡,可達到137億光年之外它的球面反射面積有25萬平方米,相當於30個足球場大小「中國天眼
  • 南仁東:曾是吉林理科狀元、中科院博士,「中國天眼」主要奠基人
    一眼萬年,一年光年,一句玩笑之語讓他變成了現實。他就是吉林遼源的南仁東,是中國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我國的「天眼之父」。中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早至專職的天文官,再到徐光啟等著名的天文學家,但到80年代,我國在世界上的天文成就遠遠落後其他國家。
  • 南仁東:燃盡一生,他打開了「中國天眼」
    兩年前的今天一位中國科學家為崇山峻岭間的「中國天眼」燃盡了一生他打開了中國人追問宇宙的「天眼」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下新的高度他就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南仁東這就是「中國天眼」——世界上最大、最靈敏的
  • 追憶「天眼」之父南仁東:進入無垠廣袤的人生
    24載,8000多個日夜,為了追逐夢想,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心無旁騖,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下新的高度。9月25日,「天眼」落成啟用一周年。可在10天前,他卻永遠地閉上了眼睛。「天眼」所在的大窩凼,星空似乎為之黯淡。一個人的夢想能有多大?大到可以直抵蒼穹。一個人的夢想能有多久?久到能夠穿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