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生命的重量,貴州詩人南鷗新書致敬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

2020-09-15 二三裡資訊貴陽

分享會現場

9月15日,《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在貴陽舉行。

該書由貴州省詩歌學會會長、作家南鷗撰寫,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採用人物傳記的文學形式,以南仁東從少年到老年、直至去世的求學、科研、訪問,以及全身心撲在打造 " 中國天眼 " 的人生經歷為線索,書寫了南仁東不懈奮鬥的一生,真實展現了其窮盡二十餘年生命與精力,打造國之重器的先進事跡。

南仁東

記者了解到,在南仁東先生逝世 5 天后,貴州人民出版社策劃、擬定和創作提綱,邀請南鷗執筆。為創作該作品,作者歷時 3 年,跨越 5 個省(區),採訪近百人次,收集相關創作素材 100 餘萬字,廣泛挖掘鮮活的細節,通過文學化的敘述手法,將南仁東先生鮮明的性格特徵,生動而豐富地表現出來,鮮活而深刻地展現了科學家的生命意志與人格力量。

分享會現場

「還原一個鮮活的背影,重新拾起生命的重量與奧義,應該說是我創作這部傳記小說的觸點與精神性思考。」南鷗略帶激動地在分享會上回憶起自己的創作歷程:「那是 2017 年 9 月 23 日下午,也就是南仁東逝世第八天,我剛剛睜開惺忪的眼睛,就接到貴州人民出版社策劃部主任陳繼光先生的電話——南仁東逝世了,你知道嗎……」

整個回憶過程,南鷗為在座嘉賓詳細地講述了整本書的創作緣起、經過,以及在這本書中寄託的情懷。

南歐在分享會現場分享自己的創作過程

在新書分享會上,南鷗認為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轉型巨變的歷史時期。隨著中國社會政治、經濟體制的變革,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與之泥沙俱下的,是各種思潮對人們精神世界的衝擊。

南鷗相信,南仁東作為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一位普通的勞動者,他身上所釋放出來的巨大能量將幫助我們重構信仰、價值、理想、擔當、情懷等人類社會生活的最基本的元素,成為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精神元素的「燈塔」。

南歐給讀者籤名

動靜記者: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南仁東先生身上有什麼樣的精神讓您感到震撼?

南鷗:第一,把南仁東先生的身份剝掉,作為一個個體生命,他有著強烈的生命意志,這種強烈的生命意志震撼了我。第二,作為一個科學家,他的擔當精神、樸素的科學情懷,以及百折不撓的氣概,值得我們學習。

動靜記者:您希望讀者能從這本書中學到什麼?

南鷗:南仁東先生的偉大創舉,釋放出來的精神勢能的豐富與高遠,遠遠超越科學本身,超越時代本身。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重拾生命的重量,重新激活人們的心靈,重新喚起人們的信念、情懷和理想。

動靜記者:您對年輕人有什麼好的建議?

南鷗:我想告訴年輕人的建議是,生活一定要從容,要學會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性,不能被世俗意義上的財富和仕途所迷惑;不要急於求成,只有保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才能走得更遠。

來源:貴州廣播電視臺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貴州詩人南鷗新作致敬「天眼之父」南仁東
    9月15日,在天眼之父南仁東先生逝世三周年的祭日,《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在貴陽舉行。據貴州作者南鷗先生介紹,本次分享會以紀念南仁東先生的書籍《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這部作品出版首發的形式
  •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舉行
    2020年9月15日北京時間下午15點整,《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在貴州省貴陽市雲巖區華聯大酒店舉行。據了解,《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是由著名詩人、批評家南鷗所撰寫,由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 新書發布,紀念「天眼之父」南仁東
    人民網貴陽9月16日電(王秀芳) 9月15日,圍繞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先進事跡創作的傳記文學《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在貴陽舉行新書發布會。據了解,《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由貴州省詩歌學會會長、省新詩研究中心主任南鷗執筆,全書共分為10個章節,旨在通過人物傳記形式,真實展現我國著名天文學家、「中國天眼」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先生窮盡22年的生命與精力,打造國之重器、成就獨一無二項目的先進事跡。
  • 南仁東先生逝世三周年紀念日,新書《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在築首發
    貴陽網訊 9月15日,《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在貴陽舉行。該書由貴州省詩歌學會會長、作家南鷗撰寫,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採用人物傳記的文學形式,以南仁東從少年到老年、直至去世的求學、科研、訪問,以及全身心撲在打造「中國天眼」的人生經歷為線索,書寫了南仁東不懈奮鬥的一生,真實展現了其窮盡二十餘年生命與精力,打造國之重器的先進事跡。
  •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在貴陽舉辦
    2020年9月15日北京時間下午15點整,《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在貴州省貴陽市雲巖區華聯大酒店舉行據了解,《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是由著名詩人、批評家南鷗所撰寫,由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 獻禮非凡的紀念|南仁東先生逝世三周年紀念日,新書《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於貴陽首發
    9月15日,《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在貴陽華聯大酒店隆重舉行。與會的省內外的作家、詩人、文藝理論家、圖書編輯等 50 餘人匯聚一堂,分享對該書的讀後感,以此緬懷、紀念南仁東先生。
  • 「天眼之父」南仁東的故事
    作者:陳香(兒童文學評論家、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作家王宏甲、蕭雨林的新作《你的眼睛能看多遠》,是一部面向兒童的傳記文學。該書生動講述了「天眼」之父南仁東一生的故事:從成長歲月到爭取大射電望遠鏡國際項目,從向中科院提出由我國自主建設該項目到將終身精力投入這一事業,直至「中國天眼」橫空出世,南仁東病逝於工作崗位。
  • 南仁東,燃盡生命為國築「天眼」
    謹以此組報導,致敬大國棟梁!南仁東生前在「天眼」施工現場 新華社發人物檔案南仁東,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1945年生於吉林遼源,1963年進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1994年首次提出「中國天眼」構想。2016年,歷時22年的「中國天眼」工程正式完工。
  • 南仁東:燃盡一生,他打開了「中國天眼」
    燃盡一生,他打開了「中國天眼」!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兩千多年前詩人屈原深望茫茫星空不禁在長詩《天問》中發問宇宙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單口射電望遠鏡能接收到百億光年外的電磁信號是人類探索外太空進程的裡程碑在此之前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曾被譽為「人類二十世紀十大工程之首」但「中國天眼」與之相比綜合性能足足提高了約10倍2017年10月10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宣布,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 清明至 平塘人民緬懷「天眼之父」南仁東先生
    清明節,平塘縣克度鎮群眾自發到南仁東事跡館,緬懷南仁東先生。在講解員的講解下,大家詳細了解了南仁東先生一生為一事,一事做一生的先進事跡。「我們都是來緬懷南仁東老師,感謝南仁東老師修建中國天眼在我們克度鎮大窩凼,帶來我們的經濟發展。」克度鎮金科村群眾宋昌福說道。
  • 從此,天上有一顆星星叫「南仁東」!
    昨天(9月29號)凌晨,從國際小行星組織傳來消息:一顆編號為79694的小行星正式以我國天文學家、「天眼之父」南仁東的名字命名。從此,以南仁東名字命名的這顆星,會有那麼一縷星光灑在他傾盡一生建設的那顆「眸」上——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 追憶「天眼」之父南仁東:進入無垠廣袤的人生
    24載,8000多個日夜,為了追逐夢想,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心無旁騖,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下新的高度。9月25日,「天眼」落成啟用一周年。可在10天前,他卻永遠地閉上了眼睛。「天眼」所在的大窩凼,星空似乎為之黯淡。一個人的夢想能有多大?大到可以直抵蒼穹。一個人的夢想能有多久?久到能夠穿越一生。
  • 藍帆||南鷗與《南仁東傳》的絕妙走筆
    important}——簡評《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在詩歌界,南鷗是一位有影響力的詩人。 「那是 2017 年 9 月 23 日下午,也就是南仁東逝世第八天,也是距離「中國天眼」落成一周年還差兩天的日子,我午休醒來,剛剛睜開惺忪的眼睛,就接到貴州人民出版社策劃部主任陳繼光先生的電話:「你知不知道中國天眼
  • 「天眼之父」南仁東:不要叫我科學家,叫我「戰術型老工人」就行
    「天眼」是什麼它是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作品,是世界上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它也是當今探測距離最遠的望遠鏡,可達到137億光年之外它的球面反射面積有25萬平方米,相當於30個足球場大小「中國天眼
  • 緬懷時代楷模南仁東:生為天眼,死得其所
    寧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中國天眼!  ——南仁東  2017年9月15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南仁東辭世。他帶著對中國科學事業的執著與夢想離去,留給我們一架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
  •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20年只做一件事 西方佩服得五體投地
    遵照其遺願,人們沒有為南仁東舉行追悼儀式。 他的離開,就像他生前那般低調——在一個缺乏耐心和專注力的時代,這名始終站在「天眼」背後的科學家,傾注了生命中近三分之一的時光,只為打造世界第一大、水平第一高的射電望遠鏡。 紀念者說,他是攀登科研高峰的勇者,更是英雄。
  • 【新華網】進入無垠廣袤的人生——追憶「天眼」之父南仁東
    最懂「天眼」的人,走了。  24載,8000多個日夜,為了追逐夢想,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心無旁騖,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下新的高度。  9月25日,「天眼」落成啟用一周年。可在10天前,他卻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天眼」所在的大窩凼,星空似乎為之黯淡。  一個人的夢想能有多大?
  • 慎思篤行 用大窩凼聚焦世界——記「中國天眼」之父 南仁東
    FAST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裝置,是國之重器,是中國的驕傲,它凝聚了以南仁東為代表的無數中國科學家的智慧與心血,凝聚了他們對科學執著追求的精神。  1994年,敢為人先,率先提出在中國建設新一代射電「大望遠鏡」;從1995 年到2006年十多年間,他走遍了貴州上百個窩凼,只為選出一個理想的望遠鏡臺址;  從2007年立項到2016年落成啟用,他跑遍了工程現場的每個角落,即使在2015年4月確診為癌症,在他逝世前幾個月,還在參加工程例會……  他就是尊為「中國天眼」之父的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南仁東
  • 燃盡一生,他打開了「中國天眼」!
    星空下的「中國天眼」。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兩千多年前詩人屈原深望茫茫星空不禁在長詩《天問》中發問宇宙究竟是什麼樣子的?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在此之前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曾被譽為「人類二十世紀十大工程之首」但「中國天眼」與之相比綜合性能足足提高了約10倍2017年10月10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宣布,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經過一年緊張調試,確認了多顆新發現脈衝星。
  • 《中國天眼:南仁東傳》——國之重器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怎麼不可能」——這是南仁東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句話。它不是知識,它是南仁東精神裡面的一種探索的、創造的內在力量——世上一切的發明創造都是把不可能變成可能。這是長篇報告文學《中國天眼:南仁東傳》一書中描寫南仁東奮鬥拼搏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