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14歲被張學良送往蘇聯,28歲犧牲朝鮮,毛澤東勸劉思齊改嫁

2021-01-10 資深人士說文史

1950年11月25日16時,時任中央辦公廳機要室主任的葉子龍,把一封尚在朝鮮指揮抗美援朝戰爭的彭德懷的一封電報,送到了周恩來的手上,周恩來看過電報,心情複雜,他在電報上批示,讓劉少奇和朱德先看電報,因為最近毛主席的身體不太好,暫時不要讓毛澤東觀看。

就這樣,時間來到了1951年的元旦,元旦的第二天,彭德懷又發來了一封電報,周恩來讓葉子龍把電報送給毛澤東。

葉子龍後來拿著兩封電報走進了毛澤東的辦公室,看到毛澤東正在看報紙,葉子龍小聲叫了一聲:「主席」,把電報交給了毛澤東,自己則默默地佇立一旁。

毛澤東接過電報看了起來,他足足看了那封並不長的電報有三四分鐘,毛澤東頭低得很深,終於,毛澤東把頭抬了起來,他臉色很不好看,但是並沒有落淚,面色凝重,毫無表情。毛澤東向葉子龍擺了擺手說:「戰爭嘛,總會有犧牲,這沒什麼!」

不錯,這封電報的內容,正是彭德懷匯報毛澤東和楊開慧的長子,他最器重的兒子,毛岸英的死訊!毛岸英,入朝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不幸,在一次敵機的轟炸中,壯烈犧牲,年僅28歲。

毛澤東,這位中國人民的大救星,為了中國人民的革命和解放事業,先後犧牲了多位親人,但是,毛澤東都以他作為偉人的氣魄和眼界,把這些悲傷承受和打擊承受了下來,沒想到,新中國成立了,自己最疼愛的兒子毛岸英的生命又被奪走了。

白髮人送黑髮人,自古就是人間悲劇,但是毛澤東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為了他的人民,捨棄了小家,成就了大家。本篇文章,我就和大家一起回顧一下毛岸英,這位偉人的兒子的一些經歷,牢記歷史,緬懷先烈。

毛岸英,是毛澤東和楊開慧生的三個兒子中的老大,他還有兩個弟弟,二弟毛岸青,三弟毛岸龍。1922年10月24日,他出生在長沙的清水塘,隨後,在1923年和1927年,他的兩個弟弟也先後出生了。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了4.12反革命事變,那時,毛岸龍才剛剛出生八天,毛澤東和楊開慧當時正生活在武昌都府堤41號,他們帶著三個孩子,還有一個保姆叫陳玉英,和他們一同居住。

隨後,汪精衛又進行了7.15政變,由於當時政治環境十分惡劣,共產黨人都轉入了地下工作。毛澤東就把楊開慧和三個兒子送往了長沙東鄉板倉。1927年8月,毛澤東就去了長沙,準備領導秋收起義。

毛澤東到了長沙,馬上就陪同妻兒一起住了三四天;8月底,毛澤東離開了長沙,去部署秋收起義的相關事宜。沒想到,毛澤東這次離別竟是與楊開慧和毛岸龍的永別。

毛澤東走後,楊開慧和保姆陳玉英一同帶著三個孩子,居住在板倉。1930年秋天,長沙反動派對共產党進行瘋狂殘殺,同年10月,楊開慧不幸被捕入獄,毛岸英和陳玉英也跟著被捕了。楊開慧面對反動派的屠刀,英勇不屈,結果在11月14日,英勇就義了,當時,楊開慧才29歲,從此,毛澤東痛失愛妻。

楊開慧與毛澤東是自由戀愛,楊開慧既是毛澤東的妻子,又是他的戰友,1920年,他們結為了夫妻,沒想到,在1927年,他們兩個就永別了。

在1982年,在楊開慧故居臥室的牆壁裡發現了她的書信手稿,信是寫給毛澤東等親人的,可惜,他們都沒有讀到,書信的字裡行間,都表現了楊開慧作為一個妻子對丈夫毛澤東深切的愛,可惜,毛澤東始終都沒有讀到這些書信。毛澤東在得知楊開慧遇難的消息,萬分愧疚和悲痛,寫下了「開慧之死,百身莫贖」八個字。

楊開慧犧牲後,當時的毛岸英才八歲,這給他幼小的心靈裡,帶來了極深的印象。18天後,毛岸英和保姆陳玉英被親友保釋出獄,毛岸英去了自己的舅舅家住了幾天,然後,在舅舅向明卿的護送下,回到了長沙的板倉家裡。毛岸英在這裡見到了自己的兩個弟弟,還有外婆等人,他們就一起在板倉生活。

後來,毛澤民不放心毛岸英三兄弟,在1931年春節後,由李崇德和楊母護送,就把毛岸英他們秘密接到了上海。到了上海之後,他們見到了毛澤民,交談了一陣之後,毛澤民把楊母和毛岸英他們安頓好,就向周恩來匯報了相關情況,同時,他決定把毛岸英三兄弟送到大同幼稚園撫養,那裡有許多革命烈士的遺孤。

大同幼稚園的負責人是董健吾,表面上,他是上海一個教堂的牧師,其實,他是上海地下黨中央特科的工作人員。1929年,為了解決革命者的孩子的撫養問題,董健吾就開辦了大同幼稚園。

當時,這幼稚園的環境一般,於是,1931年,大同幼稚園又換了一處地點,而且孩子們還可以去法國公園裡面玩耍,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1931年3月,毛岸英三兄弟就來到了大同幼稚園,當時為了保密,孩子的家屬不能到幼稚園來看孩子,所以,楊母和毛澤民,只能在法國公園裡見了一下毛岸英兄弟,但是,不幸的是,據說就在當年的6、7月份間,毛岸龍突然重病,結果是,毛岸龍醫治無效死亡,毛岸龍此時才4歲多。

1931年4月,顧順章叛變,他的叛變,給上海的黨的領導人的安全帶來了很大威脅。為了幼稚園的革命後代的安全著想,1932年,幼稚園解散了,這些孩子們也被遣散回家了,毛岸英和毛岸青,被董健吾的妻子鄭蘭芳帶回家中撫養。

1932年8月,毛岸英兩兄弟又被送到董健吾前妻黃慧光的家中,由於擔心毛岸英和自己家人的安全,毛岸英兄弟沒有去上學,而且經常變換住處。毛岸英兩兄弟雖然生活困苦,但好歹是在危險的環境中存活了下來。他們在董健吾家生活了四年,一直到出國。

1936年,董健吾到西安見到了張學良,並借張學良的飛機飛到了延安,併到了保安,在「保安」,董健吾見到了秦邦憲、林伯渠等人,幾天以後,董健吾收到了毛澤東和周恩來寫的信,然後返回了上海,通過這次行程,黨中央和上海地下黨取得了聯繫,中共中央派出了馮雪峰到上海,馮雪峰得知了毛岸英兩兄弟的情況,就表示要把他二人送往蘇聯。

1936年,因為此前,董健吾曾經在與張學良的交談中,提及,想讓張學良幫忙把毛岸英兄弟送往蘇聯,當時只是隨口說說而已,不料,到了6月,張學良突然打電話給董健吾,說是要與他面談。

張學良說,自己有個部下李杜將軍要經法國去蘇聯,正好借這個機會帶毛岸英等人去蘇聯。上海地下黨得知此事,也同意這個方案,宋慶齡也給予幫忙,李杜將軍一行九人,準備出國。

同年6月底,毛岸英等人跟隨李杜將軍,輾轉到達法國巴黎,但是,蘇聯當時對外國僑民的控制十分嚴格,籤證遲遲不下,毛岸英他們在巴黎逗留了幾個月。

後來,籤證終於下來了,但是同意毛岸英和毛岸青二人入境,所以,一行人只有毛岸英和毛岸青二人被送到了蘇聯領事館,由康生帶到了莫斯科,隨後,他們進入了莫尼諾爾第二國際兒童院。這個時候,毛岸英才14歲。

毛岸英和毛岸青在兒童院裡學習,到了1939年夏天,他們又到了兒童院附近的一所學校裡讀書,一轉眼,時間就過去了五年,在這五年時間裡,毛岸英聰明、刻苦、勇敢、堅韌,他對政治、軍事等方面的知識十分感興趣,尤其喜歡關注國內和國際的形勢。

他在蘇聯加入了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還擔任團支部書記等職,他還四處做報告,他寫過一篇題為《中國兒童在蘇聯》的文章,還被周恩來帶回了國內,發表在延安的《新中華報》上。

身在延安的毛澤東,十分關心兒子在蘇聯的學習情況,他兩次給毛岸英和毛岸青寄去了書籍,希望他們能夠努力學習,增長才幹。1941年,德國法西斯大舉侵略蘇聯,蘇聯的衛國戰爭爆發,當時的毛岸英只有20歲,他看見戰爭的殘酷,和法西斯的野蠻,雖然他是一個中國人,但是他也主動請纓要上戰場殺敵。

1942年5月,毛岸英用俄文寫了一封信給史達林,表示自己要上戰場,替中國人報仇,請史達林一定要批准自己的請求,同時註明了自己是毛澤東的兒子毛岸英。

但是信發出去了,並沒有得到史達林的回應,後來,蘇聯政治部的副主任曼努意爾斯基將軍來國際兒童院看望孩子們,毛岸英又一次提出了自己要上戰場殺敵,但是,將軍卻並不往他參軍的話題上說,為了引起將軍的注意,毛岸英談起了對時局的分析和判斷,老將軍非常讚賞毛岸英,於是他答應幫忙。

1942年5月,毛岸英進入了伊萬諾沃蘇雅士官學校學習,後又進入了軍校學習。1943年1月,他加入了蘇共,他又進入了軍事學院深造。軍校畢業後,參加了對德國法西斯的戰鬥,哪裡有德國軍人,毛岸英的坦克連就衝向哪裡,毛岸英這種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深深打動了史達林。1945年,史達林還送給了毛岸英一把手槍以示嘉獎。

1945年底,毛岸英終於回到了自己的祖國——中國。在延安的王家坪,毛岸英終於見到了毛澤東,自己的父親,他們這一別就是18年。

毛澤東看見了毛岸英,完全認不出了,當年和毛岸英和楊開慧分別時,毛岸英才5歲,那還是個未經世事的小孩子,現在,毛岸英已經23歲了,看到了自己的兒子,經過了戰火的洗禮和考驗,如今好端端地站在了自己的面前,毛澤東心裡有說不出來的高興。

毛澤東心裡十分欣慰,和毛岸英站在一起,毛岸英的個頭好像比毛澤東還要高一些,毛澤東本身就非常高大,毛岸英並不比他遜色,毛澤東拉著毛岸英,不知說什麼好了,連連說道:「好哇,回來就好!」毛岸英看到了父親,也非常高興,他給父親敬了一個軍禮,毛澤東把兒子摟在懷裡,十分開心。

毛澤東看到了毛岸英之後,又想起了毛岸青,立刻給還在蘇聯的毛岸青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岸青,我的親愛的兒,可見毛澤東愛子心切。每天,毛澤東和兒子都會愉快地交談,毛澤東聽著毛岸英匯報自己這些年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認真傾聽。那段時間,毛澤東身邊的人都能感受到毛澤東是那麼高興,毛澤東吃飯香了,病痛好了,睡覺也踏實了,可見,朝氣蓬勃的毛岸英給毛澤東帶來的改變有多大。

毛岸英剛回來的時候,還穿著蘇聯的軍服和衣服,言談舉止還保持著蘇聯人的習慣,毛澤東給他一套自己穿過的舊衣服,儘管不太合身,毛岸英還是非常歡喜地穿在了身上,毛岸英在家裡呆了兩天,就和戰士一起吃大鍋飯了,毛澤東笑著對毛岸英說,自己可不能讓人說我毛澤東的孩子搞特殊啊。

毛岸英會英語和俄語,他就被安排搞一些翻譯和文書工作,毛岸英幹得十分出色,和周圍的人相處十分融洽。毛岸英儘管不常在父親身邊,但是毛澤東卻始終在關注著自己的兒子。

有一次,有人誇毛岸英的馬騎得非常好,毛澤東聽見後就把毛岸英叫到面前,毛岸英說他騎的是朱德總司令的馬,毛澤東就教導毛岸英,延安雖土,但是這裡是革命的聖地,到處都是你的老師,你要從認識農民開始,學習吃五穀雜糧。書本上的知識和實踐有所不同,要了解中國的革命實踐,就應該補上中國勞動大學這一課。

1946年春節後,毛澤東讓毛岸英跟著勞動模範吳滿有學習當農民。並叮囑毛岸英把乾糧和行李帶好,皮膚要曬黑,手上要磨出老繭。於是,毛岸英就帶著行李和小米來到了吳滿有的住處。吳滿有看見毛岸英,十分陽光,長相不俗,不知道毛岸英是來做樣子的,還是真想同吃同住同勞動。

毛岸英真的做到了,在吳家的棗園裡,無論幹什麼農活,毛岸英都搶著幹,而且還有給自己加碼,要背得更多,幹得更多,毛岸英的胳膊,脊背被似火的太陽曬得出了一串串的水泡,吳滿有心疼他,就用香油和雞蛋清等土辦法給他治療。毛岸英還把在農業實踐中學來的技術記在小本子上,農活忙完之後,毛岸英還和農民學習信天遊,比劃摔跤,給鄉親們講故事,和農民成了一家人。

有一回,毛岸英去延安城裡辦事,碰巧趕上有文藝演出,毛澤東身邊的人想讓毛岸英看完演出再走,但是,毛澤東卻認為毛岸英是勞動大學的學生,必須回到吳家棗園去。毛岸英從來都沒有怪過父親。

毛岸英從小就和毛澤東分別,這次終於見到了父親,他非常希望能夠待在父親的身邊,但是,他非常理解父親對自己的要求,有一次,周恩來聽說了這件事,就對毛澤東說,是不是對毛岸英太嚴厲了,毛澤東笑著說:「誰叫他是我毛澤東的兒子呢。」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了,金日成先後進行了五次戰役,想要解放整個朝鮮,可是,9月15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朝鮮,金日成開始潰敗,美軍把戰火燒到了中國邊境。

為了保家衛國,10月5日,毛澤東把彭德懷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徵求彭德懷的意見,彭德懷說自己支持抗美援朝的決策,毛澤東進一步說明,想要彭德懷領兵入朝,彭德懷同意。

10月6日,周恩來部署了出兵朝鮮的相關事宜,周恩來又讓聶榮臻和李濤從總部機關調集了一些精幹力量給彭德懷組建了一個指揮所。10月7日下午,聶榮臻告訴李濤,說本來要隨軍進入朝鮮的俄語翻譯不能去了,改為毛岸英去。

而此時的毛岸英,正在北京的機器廠做工,毛岸英得知了李濤找他,他就來到了居仁堂,李濤對他說了讓他跟隨彭德懷去朝鮮的事情,毛岸英聽說此事,表示自己願意去朝鮮。10月7日的晚上,毛澤東、彭德懷和毛岸英一起吃了一頓晚餐。8日早八點,毛岸英登上了去瀋陽的飛機。

毛岸英去了瀋陽之後,打算從安東(丹東的舊稱)進入朝鮮境內,當時,彭德懷讓他和任榮在一起跟隨三十九軍,從長甸河口進入朝鮮,任榮當時是十三兵團政治部保衛部部長,1950年10月19日,毛岸英就和任榮一起來到了大榆洞,他倆住在一起,因為平時的翻譯工作不太多,所以,毛岸英除了做一些翻譯工作之外,還和別人輪流進行辦公室的值班。

當時,毛岸英辦公室中成普、龔傑、徐畝元三人平時住在辦公室裡,而張養吾、楊鳳安、高瑞欣和毛岸英住在大榆洞附近的民房裡,後來,彭德懷和鄧華也來到了大榆洞,這個時候,大榆洞上空就不斷有零散的敵機侵擾。

10月25日,彭德懷他們來到大榆樹的第二天,有兩架敵機就在偵察大榆樹的過程中,炸毀了一輛汽車,守衛汽車的戰士都犧牲了。

10月28日,又來了兩架敵機,扔了兩枚炸彈飛走了,沒炸死人。11月14日,有四架敵機飛來,炸毀了十多輛汽車。到了11月24日下午,有4架敵機到大榆樹炸了一個變電所,飛走了,洪學智分析了敵機轟炸的情況,認為敵機很可能第二天還來轟炸,於是決定,在25日早上以前,機關人員除了值班人員,其他人都到防空洞,躲避空襲。

到了25日,大家都及時進入了防空洞,這座防空洞,是洪學智到了志願軍司令部修建的,在彭德懷的住處附近,洪學智還在防空洞裡面生了炭火,想請彭德懷進防空洞,彭德懷開始還不想去,被洪學智硬給拉進了防空洞。

這個時候,毛岸英等人都已經進入了防空洞,但是等了一上午,敵人的飛機還沒有來。到了11時,敵人的四架飛機終於來了,機關的值班人員急忙跑到屋子外面躲避,敵機直接向北飛去了,但是,這麼長的時間以來,每天都有敵機來了之後,再飛走,大家已經習慣了這種節奏。

這次敵機又飛走了,大家以為險情已經過去了,毛岸英和成普、高瑞欣等四個人又回到了屋子裡,毛岸英去烤火,突然,敵人的四架飛機殺了個回馬槍,又回來了,徐畝元和成普一前一後跑出了室內,成普突然看見飛機上扔下了密集的汽油彈,成普大喊不好,想要招呼毛岸英和高瑞欣趕緊出來。

但是,已經來不及了,一瞬間,汽油彈都落地了,房子立刻起了火,燒了起來,不久,房頂都燒塌了,毛岸英和高瑞欣,沒有及時地跑出來,後來,人們從屍體手腕上的手錶,辨認出了毛岸英的屍體,因為眾人裡只有他戴著手錶。這位毛澤東最喜愛的兒子,優秀的戰士,毛岸英同志,不幸永遠沉睡在朝鮮的這片土地上。

毛岸英犧牲之後,彭德懷茶飯不思,坐立不安,他無法面對這個事實,雖然,作為身經百戰的彭大將軍,戰場上死人的事情是家常便飯,但是,毛岸英畢竟是毛澤東的兒子,如今,跟隨自己入朝,卻把性命扔在了朝鮮,自己無論如何,難辭其咎。

彭德懷想給中央軍委匯報此事,但是筆舉起來,又放下,來來回回一個多小時。這一百多個字的電文也沒有寫出來。後來,他終於把電文擬好了,發了出去。於是,就有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1951年2月21日,彭德懷到北京向毛澤東匯報朝鮮戰場上的情況,彭德懷懷著悲痛的心情向毛澤東檢討,說毛岸英的犧牲,自己應該承擔責任,毛澤東聽完,沉默無語。

1954年12月20日,有人建議把毛岸英的遺骸送回北京,好生安葬,彭德懷在給周恩來的電報中建議毛岸英同志就埋在朝鮮,周恩來同意了,於是,1955年,毛岸英的遺骸移到了朝鮮成川郡檜倉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還立了一塊大理石的墓碑,上面刻著「毛岸英同志之墓」幾個大字。

毛岸英的妻子劉思齊,在1953年的夏天,才得知毛岸英的死訊,她非常悲痛,但是,事已至此,無論做什麼也於事無補,劉思齊與毛岸英是在1949年10月15日結婚的,毛澤東在中南海主持的婚禮,夫妻倆感情甚好。

1950年10月14日晚,毛岸英見到了妻子,只是說自己要出差,毛岸英為了保密,自己去朝鮮的事情都沒有和劉思齊說,就匆匆上路,沒想到,這一走,竟是永別。劉思齊後來去了蘇聯,毛岸英犧牲後,毛澤東怕劉思齊傷心,多次向她隱瞞毛岸英的死訊,這一瞞就是3年。

當劉思齊知道毛岸英犧牲後,毛澤東知道人死不能復生,但是又不能耽誤劉思齊的幸福。毛澤東多次對劉思齊說「戰爭,總是要死人的,不能因為他是我毛澤東的兒子,就不應該為中朝人民而犧牲。」毛澤東又對劉思齊說「今後,你就是我的大女兒。」

後來,在毛澤東無微不至的關懷下,在多次勸導下,劉思齊又重新組織了家庭,並育有四個子女。

後來,劉思齊先後四次到朝鮮,為毛岸英掃墓,到了2006年,劉思齊又一次來到朝鮮,他除了去毛岸英的墓地之外,還去了大榆洞,這個毛岸英犧牲的地方,她在一棵松樹前,立下一塊石碑,上面寫著:

「毛岸英是中國人民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長子,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於1950年11月25日,因美帝飛機轟炸犧牲於此處。劉思齊 2006年5月12日。」

藉此文章,向偉大的毛主席致敬,向革命烈士毛岸英致敬!

相關焦點

  • 毛岸英因為蛋炒飯而犧牲?時隔60年,劉思齊出面駁斥這種說法
    韓戰爆發後,身為毛澤東長子的毛岸英主動請纓前往朝鮮。  他和千千萬萬的中華好兒郎一樣,懷著一腔熱血,一心想要報效祖國。  但是在進入朝鮮的34天後,毛岸英所在的地方突然遇到美軍空襲。為了保護志願軍的重要資料,毛岸英在空襲中犧牲了。年僅28歲。
  • 揭秘:毛岸英犧牲後 劉思齊寡居、再婚生活(圖)
    為了張文秋的安全,中共地下組織迅速派人把身懷六甲的張文秋送往上海。張文秋在中共中央機關工作,不久,即在上海海格路(今華山路)紅十字醫院生下一個女嬰。劉謙初事先曾告訴妻子,不管生男生女,皆取名思齊。後來,儘管劉思齊改名為劉松林,但在毛澤東筆下卻一直被寫作思齊。遺憾的是,劉松林未曾見過生父一眼。
  • 毛岸英妻子在丈夫犧牲後改嫁他人 婚後改了名字並育有4個子女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女人她曾是毛岸英的妻子,毛岸英犧牲後她改嫁他人。為了忘記以前的生活她改了名字,婚後一共育有四個子女,個個都很有出息。這個女人就是毛岸英的妻子劉思齊,後來改名劉松林。她不僅是毛主席的兒媳,同時還是毛主席的乾女兒,毛主席一直把她當親生女兒看待。
  • 揭秘:毛岸英犧牲後 劉思齊的寡居、再婚生活
    那時,毛岸英還在蘇聯。誰都沒有想到毛澤東這位8歲的乾女兒,後來竟成了他的長媳。  第二天,毛澤東派人來接劉松林。在毛澤東的家,劉松林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  那時,毛岸英24歲,長劉松林8歲。半年之前他才從蘇聯回國,回到闊別19年的父親身邊。毛岸英是一位英俊的小夥子,長得比毛澤東還高。毛岸英給劉松林的第一印象是很隨和。
  • 毛岸英夫人劉思齊:祭毛岸英犧牲地撕心裂肺(圖)
    今天我們節目的來賓有兩個名字,現在她叫劉松林,提起她以前的名字劉思齊,相信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都不會覺得陌生,不錯,劉思齊曾經是毛澤東的兒媳婦,毛岸英的妻子。今年是毛岸英犧牲56周年,前不久劉思齊第一次來到了毛岸英犧牲的地方。  2006年5月12日,朝鮮的大榆洞迎來了一位中國客人。
  • 毛岸英犧牲,劉思齊多年後改嫁,主席送了一份禮物,讓人淚目
    引言眾所周知,毛主席最為器重的兒子就是毛岸英,但是他卻在朝鮮戰場上犧牲了。噩耗傳來,最痛苦的就是做父親的。其實,還有一個人也背負著多年的痛苦,她就是作為烈士妻子的劉思齊。多年後,她在主席公公的勸解下再嫁,還收到了他老人家送去的特殊禮物。
  • 毛岸英犧牲3年,愛妻劉思齊方知死訊,闊別12年,她才願意改嫁
    毛岸英在信裡囑咐著劉思齊一定要好好學習,有了文化才能搞好革命。 劉思齊的品行和她與毛岸英的交往被做父親的看在眼裡,毛澤東也喜歡這個聰明踏實的女孩兒,時常喊她到家裡玩。一來二去,在鄧穎超的牽線下,毛岸英和劉思齊終於在西柏坡確認了戀人關係。 二、兩心相印結連理‍ 對於劉思齊,毛主席是十分滿意的。
  • 她是毛岸英的妻子,毛岸英犧牲60周年那天,帶著四個子女前去祭拜
    毛岸英烈士是毛澤東同志最愛的兒子,脾氣秉性都和毛澤東非常相似。毛岸英在1936年被送往蘇聯學習,在那裡學習優異,表現良好,還參加過蘇聯的衛國戰爭,表現得非常勇敢!不愧是毛澤東同志的兒子!1950年10月,毛岸英主動申請以俄語翻譯和機要秘書的身份入朝參戰,參軍之前,新婚妻子劉思齊得了急性闌尾炎,毛岸英只能陪伴妻子兩天就匆匆而別,沒想到這一別就是永別!一個多月後的1950年11月25日上午,毛岸英同志壯烈犧牲。
  • 劉思齊與梅花,寒冬過後重新開放
    兒子在抗美援朝犧牲之後,主席一直都把劉思齊當作親生女兒來看待。丈夫毛岸英是劉思齊愛的人,公公毛主席席是她敬重的人,這兩個人是她生命中重要的人。一、與毛岸英的相愛,那是冥冥中的天意劉思齊是劉謙初烈士和張文秋的女兒,張文秋和毛主席是革命戰友。
  • 劉思齊回憶:毛岸英赴朝鮮之前曾特意交待四件事
    編者按:近日,《湖南日報》發表文章《劉思齊的1950》。文中記述毛岸英赴朝鮮之前曾跟劉思齊交待了四件事情。摘編如下。 劉思齊與毛澤東、毛岸英 (資料圖) 「我真的不知道他是要去朝鮮。岸英只是說,他這次去的地方很遠,很不方便,接不到信,不要著急。其實,岸英從長沙回去時韓戰就爆發了。
  • 毛岸英朝鮮犧牲,毛澤東連抽兩支煙後說出第一句話
    不滿八歲的小少林瞪著眼睛問。「你就知道吃!」劉思齊用手指輕輕颳了一下小少林的鼻子,笑著說,「你們都放心吧!蘇聯是友好國家,不會有事的。他一幹起工作來,恐怕把我們都忘到腦勺後去了。」張文秋趕忙出來打圓場:「岸英去了這麼長時間不回來,肯定擔負著重要任務。他在蘇聯一定很忙,想省點寫信的時間,抓緊把工作幹完,好快點回來和我們團聚!」
  • 劉思齊:從毛澤東的乾女兒到兒媳到大女兒;婚禮信物是毛澤東大衣
    回到延安後的劉思齊經常去看望毛澤東,有一次,在窯洞裡,劉思齊第一次見到了從蘇聯結束留學生涯回國的毛岸英。那一年,她16歲,他24歲。一個是楚楚動人的少女,一個是英俊帥氣的青年;一個失去了父親,一個失去了母親,童年時期相同的苦難遭遇讓這一對年輕人在生活上有了更多相同的話題,彼此更加珍惜這份朦朧的好感。
  • 毛岸英犧牲3年,髮妻劉思齊方知死訊,離別12年,她才願意再嫁
    毛岸英在信裡囑咐著劉思齊一定要好好學習,有了文化才能搞好革命。劉思齊的品行和她與毛岸英的交往被做父親的看在眼裡,毛澤東也喜歡這個聰明踏實的女孩兒,時常喊她到家裡玩。一來二去,在鄧穎超的牽線下,毛岸英和劉思齊終於在西柏坡確認了戀人關係。
  • 主席之子毛岸英:戰死朝鮮,妻子三年後方知真相,公公牽線改嫁
    毛岸英犧牲那年,年僅28歲,與父親相處的時光並不多,為祖國偉業奮鬥的決心卻不輸父親一絲一毫。朝鮮戰場是他主動請纓的,兇險的關頭也是他臨危不懼的,如此一位熱血少年,卻在朝鮮的土地上遇美軍空襲,長眠於那片並不熟悉的土地。
  • 毛澤東寫給子女的28封家書:溫情之外 「嚴」字當頭
    毛澤東   一九四一年一月三十一日   在這封信裡,毛澤東要兒子「少談些政治」,這在毛澤東的文稿中是十分罕見的。   給劉思齊:   視為己出 勸兒媳改嫁   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和毛澤東的老戰友張文秋的大女兒劉思齊在中南海舉行了婚禮。
  • 緬懷先烈 銘記歷史 觀 毛岸英 有感
    這也許跟該劇是由毛岸英的遺孀劉思齊女士的回憶錄改編有關吧,真實、生動。毛岸英,1922年出生在湖南湘潭縣,是毛澤東與楊開慧的長子。八歲時隨母入獄,陪母親度過了犧牲前的最後時光。母親犧牲後,被送往上海後曾與弟弟毛岸青流浪街頭。1935年在黨組織的關照下被送往蘇聯留學。
  • 毛岸英:結婚一年就奔赴戰場,埋骨異鄉,只為父親毛澤東一句話
    為了不留下遺憾,她決定給丈夫在他犧牲的地方立一塊高1.1米底座0.25米的石碑,因為11月25日正是自己丈夫犧牲的時間。石碑上寫著 「毛岸英同志是中國人民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長子。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於1950年11月25日,因美帝飛機轟炸犧牲於此處。」落款:「劉思齊 2006年5月12日。」看到這個碑文,我們的思緒不禁飛往了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
  • 毛岸英在朝鮮犧牲,主席連抽兩支煙後說出第一句話
    「聽說大哥去了蘇聯,蘇聯人過不過年?他們吃餃子嗎?」不滿八歲的小少林瞪著眼睛問。 「你就知道吃!」劉思齊用手指輕輕颳了一下小少林的鼻子,笑著說,「你們都放心吧!蘇聯是友好國家,不會有事的。他一幹起工作來,恐怕把我們都忘到腦勺後去了。」
  • 毛岸英去世6年後 劉思齊來掃墓 一見墳墓她說了7個字 所有人淚奔
    毛岸英去世6年後,劉思齊來掃墓,一見墳墓她說了7個字,所有人淚奔!文|龍少爺作為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長眠在朝鮮檜倉郡志願軍總部陵園裡。幾十年間,到朝鮮祭拜毛岸英的中國人,總是懷著特殊的感情去憑弔。彭老總曾說過:毛岸英是中國志願軍的第一個志願兵。
  • 劉思齊赴朝掃墓約法三章:不花國家一分錢
    「梧桐清霜」劉松林   毛岸英是中國人民偉大領袖毛澤東的長子,這已為幾代中國人所知,但作為毛澤東的長媳劉松林(劉思齊)在毛岸英為國捐軀之後寡居的生活片斷,卻很少為人所知。為了張文秋的安全,中共地下組織迅速派人把身懷六甲的張文秋送往上海。張文秋在中共中央機關工作,不久,即在上海海格路(今華山路)紅十字醫院生下一個女嬰。劉謙初事先曾告訴妻子,不管生男生女,皆取名思齊。後來,儘管劉思齊改名為劉松林,但在毛澤東筆下卻一直被寫作思齊。遺憾的是,劉松林未曾見過生父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