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為扇貝爆發衝突,網友:別忘了百年戰爭

2020-12-12 藍海戰艦

最近英法兩國漁民因為扇貝捕撈爆發的大規模衝突讓世人大為驚訝,不少人感嘆到:沒想到這兩個國家也有矛盾衝突啊!

英法兩國是世界上重要的兩個國家,不僅同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在眾多國際事務中,兩國多保持一致性,當然這與美國的存在有很大關係。歷史上,兩國多次站在一起參與軍事行動,尤其是近代中國深受兩國侵略,著名的圓明園就是這兩個國家摧毀的。一戰、二戰中,兩國有都站在一起,戰後兩國有都是北約成員國,許多的軍事行動兩國依舊站隊一起。兩國可以說是「親如兄弟」的關係了,這也是兩國漁民爆發衝突後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地方。

實際上,表面複雜的事情一句話就可以解釋,那就是「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當兩國因海產品爭搶上升到國家層面,就不用考慮什麼「親如兄弟」的關係了,再怎麼鐵的聯盟在利益面前都不值一提。更何況,英法兩國在歷史上也並非自始至終就親如一家。實際上,世界上最長的戰爭就爆發在兩國之間,那就是著名的百年戰爭。這場戰爭從1337年延續到1453年,斷斷續續進行了長達116年。期間兩國國王換了一位又一位,條約籤了一個又一個,最終以法國收復全部領土(加來地區除外)取勝結束。法國著名的女英雄貞德就犧牲於這場戰爭。

歷史的實例告訴我們,在利益面前,國家之間的聯合極為脆弱,這也是為何人們將外交看作刀尖上的舞蹈了。英法兩國因扇貝升級的衝突再次成為一個案例。

相關焦點

  • 英法百年戰爭前期概述,與其對英國文化的影響
    英國的愛德華三世和腓力四世的侄子都宣誓其對法國王位擁有合法的繼承權,最終導致了英法百年戰爭的爆發。英國進攻法國後,一路高歌猛進,先是在斯呂斯海戰中擊敗了法國海軍,控制英吉利海峽,接著又在克雷西會戰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攻佔了法國的加來。不僅如此,英格蘭人又在英國本土擊敗了蘇格蘭的入侵,活捉了親法的蘇格蘭王大衛二世。
  • 要看懂古代的英法關係,就要看懂百年戰爭:一戰改變了英法的命運
    提起「百年戰爭」(時間為1337—- 1453年,共116年),估計很多人陌生,但是在歐洲古代歷史上這是一段很重要的歷史,兩個國家的命運因為它而發生改變。百年戰爭01起因按歷史說的說法,一場戰爭的爆發有著複雜的政治、經濟等因素,今天咱們跳過這些,直接講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
  • 一場持續百年的戰爭,英法的宿命對決與英國的崛起,西方迎來現代化...
    百年戰爭和玫瑰戰爭幾乎長達150年,然而歷史的發展卻使英國因禍得福,在不知不覺中,走上了正確的發展道路。英法百年戰爭開始於公元1337年,結束於公元1453年,歷時116年,這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長的戰爭,百年戰爭的名號也因此而來。這場戰爭對英法兩個國家乃至歐洲,甚至全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法紹達事件:一戰前的英法從衝突走向和解
    1904年的英法籤訂協定,結成軍事同盟,形成了一戰前協約國的雛形。其實在1904年之前英法因為爭奪殖民地爆發了許多衝突,那麼是什麼原因讓英法走向和解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殖民非洲17世紀中葉西葡走向衰落,英法崛起為主要殖民非洲的國家。1659年英國佔領非洲的聖赫倫那島,自此英國開始了對非洲的殖民。1665年法國佔領非洲的留尼旺島,自此法國開始了對非洲的殖民。二,英法政策
  • 大航海時代前篇——英法百年戰爭,形成了最早的兩個民族國家
    大航海時代來臨之前的英法百年戰爭同樣如此,公元1337年-1453年,共116年。英國和法國的歷史都源自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日耳曼人席捲整個西歐。金雀花王朝是英國歷史上一個強大的政權,一度擁有自庇里牛斯山直至蘇格蘭境內的廣大版圖,英法百年戰爭便發生在英國的金雀花王朝時期。
  • 英法百年戰爭和玫瑰戰爭,促使英國民族意識覺醒的兩場中世紀大戰
    然而,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英王與法王圍繞法國王位和領地的分配一直爭論不休,並爆發了百年戰爭,最終以英國戰敗而告終。緊接著,一場圍繞英國王位的內鬥又在大貴族內部展開。在一系列外戰和內戰的推動下,英國的民族意識和社會結構初見端倪。法王繼承權問題與英法百年戰爭自諾曼徵服以來,歷代英王同時兼領法國部分領地。
  • 英法百年戰爭:奧爾良女兒的頌歌
    一場戰爭從一種性質轉變到另一種性質,即一場戰爭中對交戰雙方來說都各有兩種性質,這在戰爭史上並不多見。公元1337—1453年,英法兩國先為王位繼承問題展開爭權奪利,爾後演變為英國對法國的入侵,法國則被迫進行反入侵,戰爭性質從封建王朝混戰變化到侵略與反侵略,其結果可謂完全違背了英法王朝統治者的預料。
  • 說說英法百年戰爭
    百年戰爭中的聖女貞德但是對於歐洲,英國似乎從未拿它當作自家人。之後英王極力想擺脫大憲章的限制,自此英國陷入了無窮無盡的內亂之中,國力越來越弱,此消彼長,在英國沒落的同時,法國慢慢崛起了。兩國一直紛爭不斷,大大小小的戰爭打了無數次,法國開始慢慢收復被英國佔領的法國舊地。
  • 聖女貞德拯救法國,英法百年戰爭查理七世笑到最後
    1337年英王愛德華三世宣稱自己是法國國王和佛蘭德爾的最高領主,越過海峽進攻法國,英法百年戰爭爆發。1356年戰爭再起,英國奪取法國西南部的基恩和加斯科涅,法王約翰二世在普瓦提誒之戰中兵敗被俘,英國藉此索要大筆贖金。1360年英法停戰,法國割讓羅亞爾河以南直至庇里牛斯山脈的全部領土,還賠償英國300萬金幣的補償款。
  • 王位與利益爭奪交織的英法百年戰爭,如何促進歐洲軍事革新?
    歐洲小國眾多,國家與國家之間彼此因為領土、國際利益、甚至商業合作都可能挑起戰爭,但都是短暫的、無傷大雅的一些短時戰爭,像英法在1337―1453年持續的長達100多年的戰爭,實屬罕見。到底是怎樣的深仇大恨才能讓兩個國家之間進行如此長時間的一場拉鋸戰呢?
  • 英法百年戰爭的真正導火索:西歐商業的霸權爭奪
    【漫畫世界商業史】 英法百年戰爭的導火索
  • 英法海軍下周計劃闖南海,網友警告勿忘「紫石英事件」
    2018年6月4日港媒報導:法國國防部長在新加坡對話會上表示,法國和英國海軍軍艦近日將訪問新加波,之後便會去南海「某些區域」...這句話暗示著,英法軍艦在下周要組團來闖南海了。同時法防長說,即時如果英法軍艦遭到驅離,我們將會冷靜面對繼續航行,因為那裡是國際海域...
  • 歐洲史:英法之間的世界級對抗,具有決定性作用的衝突即七年戰爭
    歐洲史:英法之間的世界級對抗,具有決定性作用的衝突即七年戰爭歡迎來到百家號記曉葉題霜,小編了解到,印度和穆斯林日趨對立的跡象也在18世紀出現。印度教進一步融入社群加強宗教儀式方面的實踐,以此在公開場合凸顯自身的存在。
  • 印巴邊境再起衝突,重型火炮齊射,美俄英法旁觀兩不相幫
    在納卡地區衝突宣告結束之際,而作為南亞兩個最大的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再次爆發衝突。日前,印度巴基斯坦圍繞著克什米爾地區再次爆發衝突,而且雙方均投入重型武器,包括迫擊炮在內的軍事裝備,這也是印巴衝突消停將近2個月,再次爆發的最大邊境規模衝突。
  • 英法百年戰爭之前的英格蘭與法蘭西
    在浩瀚如煙海的中世紀歷史長卷中,百年戰爭無疑是難以輕易翻過的一頁。它始於1337 年法國國王腓力六世宣布沒收阿基坦公爵領,直至15 世紀中葉英國人最終被驅離這一地區為止。從表面上看,百年戰爭似乎源自一場封主與封臣間的爭執,這在當時是司空見慣的事,但隨即演化為王位之爭並最終引發兩個國家間的全力對抗。
  • 世界歷史上的世仇,英法戰爭、法德戰爭
    一,英法世仇。在德國崛起之前,英法就是一對冤家;隔著一條窄窄的英吉利海峽,相愛相殺數百年。英法百年戰爭,從1337年 斷斷續續一直打到了1453年,長達116年,是世界最長的戰爭,最後英國王室完全喪失了在歐洲大陸的領地。
  • 一個英國國王居然想當法國國王,結果引起英法百年戰爭
    百年大戰正式打響。補充:英法百年大戰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關於弗蘭德地區的羊毛貿易,因為法國逮捕了在此的所有英國商人。腓力六世第二階段(法國漸漸掌握局勢)正當愛德華三世躊躇滿志地準備對法國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在歐洲流行起來,打亂了戰爭的進程,加之法國內部政局混亂,雙方不約而同地偃旗息鼓,百年戰爭進入了短暫的間歇期
  • 英法百年戰爭中英國的契約軍,資本主義下花錢就行了
    英法百年戰爭初期,英格蘭軍隊需要渡海作戰,「一個不利條件在於要將部隊通過海 峽運輸到法國」,而英國通過海峽向法國輸送士兵的能力有限,故而軍隊在短時間內無法集結足夠大規模的軍隊。此時來自大陸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僱傭軍彌補了軍隊的不足。
  • 近代戰爭8 七年戰爭:英法全球爭霸巔峰對決,英國完勝法國完敗
    在這場戰爭正式爆發之前,由於英國政治家老皮特和奧地利國務大臣考尼茨之間的外交交鋒,導致歐洲大部分國家都被捲入到了這場戰爭中來。戰前,原先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形成的法普同盟和英奧俄同盟依舊維持著,此時,法國的死對頭英國老皮特突然想,要是把普魯士拉攏到英奧俄同盟中,共同孤立限制法國那不是很好。因此,老皮特便極力地說服了普魯士並與其結成了英普同盟,因為此時的普魯士也很畏懼英奧俄聯盟,所以普魯士便欣然的接受了這個提議,於是一個新的反法大聯盟似乎就要呼之欲出了。
  • 2020丨公元1420年:聖女貞德與英法百年戰爭
    根據條約規定,英王不僅為自己贏得一位年輕貌美的法蘭西公主,還修改了法蘭西王位繼承順序,廢黜了新娘17歲的弟弟查理的太子之位,約定當嶽父查理六世去世後由自己及子嗣繼承法國王位,英法將聯合為共戴一王的國家。中世紀對國家最常見的比喻是「政治身體」(bodypolitic),將國王比作身體中的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