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位與利益爭奪交織的英法百年戰爭,如何促進歐洲軍事革新?

2020-12-18 眼史

歐洲小國眾多,國家與國家之間彼此因為領土、國際利益、甚至商業合作都可能挑起戰爭,但都是短暫的、無傷大雅的一些短時戰爭,像英法在1337―1453年持續的長達100多年的戰爭,實屬罕見。到底是怎樣的深仇大恨才能讓兩個國家之間進行如此長時間的一場拉鋸戰呢?下面我將這場百年戰爭分為六個階段對其進行一個客觀的呈現和分析

(一)垂涎王位,矛盾激化

1328年法國國王查理四世去世,由於沒有留下男性子嗣,加佩王朝絕嗣。瓦羅亞家族的腓力被法國的三級會議推舉為繼承人,就這樣,瓦羅亞王朝開始了。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的母親是腓力四世(法王查理四世的父親)的妹妹,他認為自己是法王的外孫,並以此為理由提出了繼承法國王位的要求,但議會以法國法典中不允許女子及女子的後代繼承王位為由拒絕了他。但愛德華三世不甘心失敗,仍然堅持要求法國王位的繼承權,就這樣,兩國之間的梁子算是徹底結下了。英國國王妄想得到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卻給子孫後代留下了無盡的遺禍

愛德華三世形象

(二)領土糾紛,挑起戰爭

戰爭也不是因為國王的一己私慾說挑起來就能挑起來的,它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因為經濟。英國的諾曼王朝(1066年―1154年)和安如王朝都是由法國的封建主一手創立的,所以法國的一大片領土都是屬於英國王室的。但到了後來這些領土幾乎被法國全部霸佔,只有南部的阿基坦和加斯科尼還在英國王室手中。英國想收回自己的土地,法國想完成統一,這時候,糾紛就產生了。除此之外,法國的一個叫佛蘭德爾的地方也讓英國人垂涎不已,因為那裡毛紡織業非常發達,每年會憑藉毛紡織品出口獲得大量財富,而且也是法王腓力六世的直接領土。但非常的巧的是,那裡的編織毛紡織品的羊毛全部來自英國,再加上英王也想控制佛蘭德爾,故愛德華三世就禁止羊毛出口,對法國施加壓力。法國的財路被斷,法王也不甘示弱,下令沒收英國王室在法國的領地。兩國關係逐漸惡化,終於在1377年互相宣戰,爆發戰爭。人心不足蛇吞象,因為貪婪,造成了一個時代的悲劇。

現在的佛蘭德爾

(三)英國強勢,持續推進

戰爭剛一開始,英國就憑藉其強大的海軍力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敗了法國海軍,順利越過海峽,進攻諾曼第。1346年,克萊西大戰爆發,英國訓練了少量的民兵來做弓箭手而法國依然固守過去以騎兵為主要戰力的古老戰術,殊不知,這種陳舊的戰法早已不適應時代的發展,英軍以少勝多,法軍有1500名戰士陣亡,而英軍只損失了3名騎士和40名弓箭手。10年後,英國王長子從南部登陸法國,又在普瓦提埃這個地方打敗了法軍,這一次的結局更為恥辱,法王約翰二世和大批貴族被俘虜。屋漏偏逢連夜雨,法國對外吃了敗仗,國內又爆發了巴黎起義。不思革新的法軍被擊敗了,如果不能積極進取,未雨綢繆,那麼失敗就會不請自來。

英國長弓手形象

(四)查五即位,收復失地

1364年,法王查理五世繼位,他是一個在法國歷史上很有作為的國王。上任之後,他勵精圖治,在經濟上,整頓原有的苛捐雜稅,改革稅制;在軍事上,新建炮兵,改組海軍,淘汰了一大批老弱軍人,大膽任命蓋斯克林為指揮權,採取以守為攻的戰略和運動戰的戰術,不停地派出精銳部隊偷襲英國軍隊,這種神出鬼沒的打法讓英軍叫苦不迭。再回過頭來看英國的情況,愛德華三世比較長壽,把自己的老對手都熬死了,但是晚年的他,精力已大不如從前,再加上連年的戰爭大大的損耗了國力,英國已無力再戰。到了1380年,法國軍隊已經將失去的大部分領土都收復回來了。

查理五世形象

(五)瘋子法王,喪權辱國

1380年,查理五世之子,年僅12歲的查理六世即位,非常不幸的是,他長大後由於得了一場病瘋掉了。國家大權被貴族階層攫取,並形成了兩大派別,朝廷內部一片混亂。反觀英國,老國王愛德華三世已經去世了,亨利五世即位,他不但是個優秀的皇帝,還是一個優秀的統帥。1415年,他親自出馬攻打法國,並於阿金庫爾大敗法軍,英軍很快又攻陷了法軍的大片領土,法國在苟延殘喘了5年後,終於扛不住英軍的強大攻勢,於1420年與英國籤訂了《特魯瓦條約》。其中有兩條非常刻薄的內容,第一條,查理六世的女兒要嫁給亨利五世;第二條,查理六世死後,他的王位要由女婿女兒所生後代繼承。這簡直就是歐洲版的「賠了夫人又折兵」,1422年,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相繼死去,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的女兒所生的男孩亨利六世當了英法兩國的雙王,成了真正的天選之子。英國的老祖父愛德華三世一輩子都沒有完成的願望被後輩完成了,也算是了卻了他的遺願。若你以為事情到這裡就結束了,那你就錯了,當年亨利五世並未完成統一法國的大業,他只佔領了法國的西部和北部。那麼法國其他地區是怎樣的情況呢?你且看下文。

亨利五世形象

(六)聖女貞德,挽救法國

法王查理六世不僅有女兒,也有兒子,我們將其稱為查理王子。而上文我們提到的在查理六世當政期間爭權奪利的兩大派別,其中一派的領頭人勃墾第公爵佔領了法國的東部。勃墾第公爵野心勃勃,他妄想在英法兩國之間建立一個新的國家,所以親近英國以換取英國的支持。這對法國來說是雪上加霜,法國形勢岌岌可危。1429 年,英軍繼續進攻法國南方重鎮奧爾良,奧爾良是法國南方的門戶,一旦奧爾良失守,法國將會全部覆滅。

法國南方重鎮奧爾良

天無絕人之路,法國東北部的一個小村子裡有一個叫貞德的女子,她聲稱自己是上帝派來的,來拯救法蘭西民族。之後,她趕往什農,見到了查理王子,請求率領軍隊解救奧爾良,大量法國愛國人士被貞德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所感動,法國人民在精神上和物質上支持她,法國軍隊也跟著她衝鋒陷陣,幾個月後,貞德帶領軍隊攻入奧爾良,擊退了英軍,將奧爾良收復,這大大鼓舞了法國人民的士氣。之後,貞德勸查理王子去蘭斯大教堂加冕稱王,她則繼續帶領法軍作戰,不幸的是,貞德後來在與勃墾第派的戰爭中俘虜,並被賣給了英軍。次年,被處以火刑。

百年戰爭中的英軍

貞德雖然犧牲了,但她為促進法國民族意識的覺醒做出了重要貢獻,法國人民爭取民族勝利的決心也更加強烈。又到了對比的時候了,這時候的英國正在處於玫瑰戰爭的蓄勢階段,蘭開斯特和約克兩個派別為了爭奪王位開始了內部的勾心鬥角。內部一片混亂,英國哪裡有機會去進行對外擴張戰爭,在之後的戰爭中,英國很快節節敗退,法國終於奪回了失去的大片領土。1435年,敵對派勃墾第也結束了與英國的合作,英國沒有了外援,自己國內又忙的焦頭爛額,很快,英軍就全部撤出了法國領土。1453年,百年英法戰爭以法國的勝利告終。

聖女貞德形象

結語

在這場戰爭中,交戰雙方在軍事上創立了新的兵種,步兵和弓箭手的重要性漸漸凸現出來,騎兵的重要性逐漸減弱;開發了新的作戰方式,不再固守傳統的方陣戰;武器裝備也更加的精良,就拿盔甲來說,之前,交戰雙方都是用鎖鏈甲,而到了戰爭後期,兩軍都穿戴上了防禦係數更高的板甲,同時在攻城武器、火炮火藥的研究和發明方面也有了不少的改進。

但是,雙方百年的戰爭,不僅大大損耗了國力,最為遺憾的是,僅僅因為兩國王室之間的利益糾葛就開始了一百年的屠殺,這導致兩國人民尤其是法國人民長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很多人在戰爭中失去了家人和家園。再加上當時正是歐洲黑死病流行的之時,兩國更是民不聊生。所以,戰爭帶給人們太多的傷痛,我們一定要珍愛和平。

相關焦點

  • 英法百年戰爭前期概述,與其對英國文化的影響
    英國的愛德華三世和腓力四世的侄子都宣誓其對法國王位擁有合法的繼承權,最終導致了英法百年戰爭的爆發。英國進攻法國後,一路高歌猛進,先是在斯呂斯海戰中擊敗了法國海軍,控制英吉利海峽,接著又在克雷西會戰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攻佔了法國的加來。不僅如此,英格蘭人又在英國本土擊敗了蘇格蘭的入侵,活捉了親法的蘇格蘭王大衛二世。
  • 英法百年戰爭:奧爾良女兒的頌歌
    一場戰爭從一種性質轉變到另一種性質,即一場戰爭中對交戰雙方來說都各有兩種性質,這在戰爭史上並不多見。公元1337—1453年,英法兩國先為王位繼承問題展開爭權奪利,爾後演變為英國對法國的入侵,法國則被迫進行反入侵,戰爭性質從封建王朝混戰變化到侵略與反侵略,其結果可謂完全違背了英法王朝統治者的預料。
  • 要看懂古代的英法關係,就要看懂百年戰爭:一戰改變了英法的命運
    提起「百年戰爭」(時間為1337—- 1453年,共116年),估計很多人陌生,但是在歐洲古代歷史上這是一段很重要的歷史,兩個國家的命運因為它而發生改變。這種雙重身份,使英國國王有爭奪王位的資格,下面的事情就發生了:法蘭西國王
  • 英法百年戰爭的真正導火索:西歐商業的霸權爭奪
    【漫畫世界商業史】 英法百年戰爭的導火索
  • 2020丨公元1420年:聖女貞德與英法百年戰爭
    英法之共主兩年後,英法兩位國王先後離世,英方宣布亨利五世與查理六世之女所生不滿周歲的嬰孩為英法共主,即亨利六世,由亨利五世的兄弟貝德福德公爵任攝政。王太子查理(亨利五世的小舅子、後來的法王查理七世)從王國的核心地區被驅逐出去。
  • 英格蘭如何成為了一個「島國」?說說英法百年戰爭
    百年戰爭中的聖女貞德但是對於歐洲,英國似乎從未拿它當作自家人。可是英國並非天生就是一個島國,它也曾在歐洲大陸擁有著大面積的領地,這些領地最多時候幾乎涵蓋了大半個法蘭西,那英國又是如何被變成了一個徹底的島國的呢?那我們就來描述一下整個過程。
  • 眾國為爭奪殖民地,而多次發動戰爭,但它卻不幸的被捲入其中
    歐洲諸國在北美的競爭,乃是它們在歐洲的關係格局的反映,殖民地是歐洲競技場的延伸。英國與大陸國家在歐洲進行的每一場戰爭,在北美都有相應的反響。殖民地居民以英國當時在位的國王來命名這些戰爭。印第安人中有許多部落捲入了歐洲諸國的爭鬥,故殖民爭霸戰爭往往和印第安人戰爭交織在一起。
  • 大航海時代前篇——英法百年戰爭,形成了最早的兩個民族國家
    金雀花王朝是英國歷史上一個強大的政權,一度擁有自庇里牛斯山直至蘇格蘭境內的廣大版圖,英法百年戰爭便發生在英國的金雀花王朝時期。3、英法百年戰爭——金雀花王朝和卡佩王朝的戰爭百年戰爭的起因主要兩方面一是王位的繼承問題通過上文梳理英法兩國的歷史脈絡,我們可以看出,英國國王原本是法國的公爵
  • 英法百年戰爭和玫瑰戰爭,促使英國民族意識覺醒的兩場中世紀大戰
    11世紀中葉,作為維京後裔的法國諾曼第公爵率軍跨過英吉利海峽,入侵並篡得英國王位(即「諾曼徵服」),建立了強大的王權,進一步鞏固了封建制度。然而,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英王與法王圍繞法國王位和領地的分配一直爭論不休,並爆發了百年戰爭,最終以英國戰敗而告終。緊接著,一場圍繞英國王位的內鬥又在大貴族內部展開。在一系列外戰和內戰的推動下,英國的民族意識和社會結構初見端倪。
  • 愛恨情仇轉瞬間——英法兩國上千年的恩恩怨怨
    克裡米亞戰爭暴打俄羅斯,兩次世界大戰胖揍德意志,將挑戰兩國霸主地位的「刺兒頭」收拾的服服帖帖;第二次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一戰後排擠美國共掌國聯,攫取的利益可謂是盆盈缽滿。英法兩國雙劍合璧在世界範圍內呼風喚雨,「共」領風騷近百年,羨煞一大波後起的新興之秀。
  • 一個英國國王居然想當法國國王,結果引起英法百年戰爭
    百年大戰正式打響。補充:英法百年大戰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關於弗蘭德地區的羊毛貿易,因為法國逮捕了在此的所有英國商人。腓力六世第二階段(法國漸漸掌握局勢)正當愛德華三世躊躇滿志地準備對法國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在歐洲流行起來,打亂了戰爭的進程,加之法國內部政局混亂,雙方不約而同地偃旗息鼓,百年戰爭進入了短暫的間歇期
  • 俄國為爭奪霸權和經濟利益和奧斯曼帝國兩百年裡打了十仗
    對俄羅斯帝國來說,和奧斯曼帝國的戰爭,主要出於稱霸世界、對外擴張的需要,其背後又有著很深的經濟利益驅動。 大航海時代的海權利益驅動 16世紀初,大航海時代開啟,歐洲局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大西洋沿岸迅速成長為新的貿易中心和財富聚集地,經濟格局的變化對原有的政治格局形成了衝擊。
  • 聖女貞德拯救法國,英法百年戰爭查理七世笑到最後
    但是腓力六世的統治並不穩固,同樣要求繼承法國王位的還有兩個人同樣,一個是查理四世王后因為她正懷著一個尚末出生的嬰兒,另一個就是極具威脅性的查理四世的外甥,被腓力四世遠嫁英國的法國公主伊莎貝拉的兒子英國王愛德華三世。1337年英王愛德華三世宣稱自己是法國國王和佛蘭德爾的最高領主,越過海峽進攻法國,英法百年戰爭爆發。
  • 近代戰爭5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法國稱霸歐洲失敗,英國普魯士崛起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發生於1701年至1714年之間的一場歐洲群雄大混戰,這場戰爭極大改變了當時的歐洲格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法國從歐洲頂級強國的霸主寶座跌落,淪為普通強國,再無單挑歐洲群雄的超群實力;5.大英國崛起,從二流強國晉升為一流強國,從此與法國展開了全球範圍內的百年爭霸;這場戰爭的起因是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卡洛斯二世死後無嗣。
  • 世界歷史上的世仇,英法戰爭、法德戰爭
    一,英法世仇。在德國崛起之前,英法就是一對冤家;隔著一條窄窄的英吉利海峽,相愛相殺數百年。英法百年戰爭,從1337年 斷斷續續一直打到了1453年,長達116年,是世界最長的戰爭,最後英國王室完全喪失了在歐洲大陸的領地。
  • 英法百年戰爭之前的英格蘭與法蘭西
    在浩瀚如煙海的中世紀歷史長卷中,百年戰爭無疑是難以輕易翻過的一頁。它始於1337 年法國國王腓力六世宣布沒收阿基坦公爵領,直至15 世紀中葉英國人最終被驅離這一地區為止。從表面上看,百年戰爭似乎源自一場封主與封臣間的爭執,這在當時是司空見慣的事,但隨即演化為王位之爭並最終引發兩個國家間的全力對抗。
  • 一場持續百年的戰爭,英法的宿命對決與英國的崛起,西方迎來現代化...
    百年戰爭和玫瑰戰爭幾乎長達150年,然而歷史的發展卻使英國因禍得福,在不知不覺中,走上了正確的發展道路。英法百年戰爭開始於公元1337年,結束於公元1453年,歷時116年,這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長的戰爭,百年戰爭的名號也因此而來。這場戰爭對英法兩個國家乃至歐洲,甚至全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英法兩國的恩恩怨怨
    西方歷史上,英法兩國可以稱得上是一對冤家。數百年來,局勢風雲變幻,兩國分分合合,恩怨無數。接下來,讓我們了解一下英法兩國歷史上的恩怨情仇吧。英法兩國是西方世界的傳統強國,自中世紀開始就一直摩擦不斷,甚至戰火紛飛。
  • 近代戰爭8 七年戰爭:英法全球爭霸巔峰對決,英國完勝法國完敗
    七年戰爭,這場由歐洲群雄所引發的「第零次世界大戰」是發生於1756年至1763年之間,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結束後的第八年開始得。這也是因為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沒能解決列強之間的矛盾與摩擦,而產生的又一場更大規模的群雄大混戰,可以說這場戰爭就是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的「升級版」。
  • 英法為扇貝爆發衝突,網友:別忘了百年戰爭
    最近英法兩國漁民因為扇貝捕撈爆發的大規模衝突讓世人大為驚訝,不少人感嘆到:沒想到這兩個國家也有矛盾衝突啊!英法兩國是世界上重要的兩個國家,不僅同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在眾多國際事務中,兩國多保持一致性,當然這與美國的存在有很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