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院中外院長對談:討論語言的重要性

2021-01-10 艾瑞網

孔子學院中外院長對談:討論語言的重要性

2020年12月,新中國對外漢語教學走過70年徵程。1950年12月1日,以清華大學東歐交換生中國語文專修班5名羅馬尼亞籍留學生最早報到為標誌,新中國開啟了對外國人的漢語教學。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背景下,人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加強語言教育、深化國際理解、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意義,也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培養具有全球視野、世界情懷和跨語言、跨文化能力的下一代,是全世界語言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職責。本期我們特邀國際中文教育的全球參與者,共同探討如何建構起更加開放、包容、規範的中文教育體系,以回應時代需求、擔起歷史使命。

光明日報記者 柴如瑾

對談嘉賓

白羅米 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

艾瑞克·亨瑞 加拿大聖瑪麗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

李偉 加拿大高貴林孔子學院外方院長

高沁翔 巴西坎皮納斯州立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

尹華東 美國紐約州立布法羅大學孔子學院原中方院長

黃河 泰國川登喜大學素攀孔子學院原中方院長

馬徵 秘魯皮烏拉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

1.語言是一座橋梁

記者:如何理解中國孔子學院、英國文化委員會、德國歌德學院、西班牙塞萬提斯學院等各類語言教育機構對於深化全球合作交流的意義和價值?

孔子學院艾瑞克·亨瑞:新冠病毒在全球大流行,解決它需要全球合作,需要跨文化的知識和溝通技巧。我們共同面臨的挑戰在提醒人們,國際教育是全球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加拿大學生非常認可國際教育的價值。他們為新的機會和新的文化冒險,為學習新的語言和看待世界的新方式而興奮。現在,很多學生開始認識到中國未來將在世界上扮演重要角色。孔子學院在促進這種交流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向我們的學生傳播了世界上最古老、最受歡迎的文化之一。

孔子學院白羅米:語言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是個橋梁,能讓不同國家的人更好地互相了解,以建設一個和諧世界。從這個角度來看,國際中文教育等語言教育非常寶貴。雖然孔子學院源自中國,但是它屬於全世界。孔子學院增進了世界各國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的理解,為各國中文學習者提供了優良的學習條件,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

孔子學院李偉:最近我們做了一個調研,了解中英雙語課程對學生畢業後的事業發展有什麼影響。結果顯示,掌握中文這門語言工具,對學生事業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成為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兩種語言的學習極大程度地開發了學生的智力,這些學生中的大部分學習成績優秀。總之,學習中文是一件非常有價值和意義的事情,學生不僅學到了語言和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將會成為中加友誼的傳承人和文化使者,為中加合作交流作出貢獻。

孔子學院黃河:在全球化時代,不同文明間的交流日益增多,但不同文明間的誤解、衝突也越來越多,強勢文明侵蝕弱勢文明的現象屢見不鮮,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在這種情況下,讓世界深入了解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華文明,促進人類文明的多元發展成為中華民族義不容辭的責任。

2.教師是本土化的關鍵

記者:本土化是國際中文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對於中文教育更好實現本土化、參與並貢獻當地發展,您有何建議?

孔子學院李偉:加拿大的本土中文老師比較短缺,建立一個優秀的本土中文老師隊伍對國際中文教育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孔子學院應該在本土老師的培訓和培養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採用什麼樣的有效方法來實現這個目標是一個挑戰,各國的情況和需求又不一樣,還需細細推敲和研究。

莫斯科考生參加俄羅斯國家統一考試的中文科目考試。新華社發

白羅米:使中文教育更好地本土化是布加勒斯特大學孔子學院一直追求的目標,我們在實踐中有一些具體舉措,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推動中文教育與當地教育體系掛鈎。2016年布大孔院積極與羅馬尼亞教育部溝通,成功推動中文進入羅馬尼亞國民教育體系,使中文成為羅馬尼亞當地中小學學分課,高中生可以選擇中文作為高考的外語科目。同時,布大孔院積極推動羅馬尼亞本土初高中中文教學大綱的編寫,促進漢語在羅馬尼亞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孔子學院高沁翔:在拉美實現中文教育本土化難度較大,因為學習中文人數相對比例不高。我們的做法是在學員中培養苗子,並招聘在中國學習工作過的巴西人和有一定中文教學實踐經歷的巴西人擔任助教,通過舉辦培訓班、安排指導教師、試講與研討、開展教學環節實踐等逐步培養本土師資。經過幾個學期的培養,下學期將有5名本土教師承擔一定的教學任務。

馬徵:實現國際中文教育本土化,國內外語教學的經驗可以借鑑,即以本土教師為主,「外教」為輔。只有實現師資力量的本土化,才可以保證師資的相對穩定性。因此,培養合格的、高質量的本土教師應當成為重中之重的事業。

3.線上線下結合是趨勢

記者: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孔子學院大多採用了線上教學的形式。您認為線上教學有何優缺點和發展趨勢?疫情後,如何更好地將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以提高教學效果?

孔子學院馬徵:線上教學有它不可替代的優勢。比如,學生不再受地域限制,有興趣、有良好的網絡服務即可報名,而且省去了交通堵塞、路途奔波的辛苦;任課教師也可以非常便利地為學生提供線上答疑服務,增加老師和學生之間溝通的頻率和效率。此外,線上模式還可輕鬆實現資源共享最大化。本學期我們鼓勵學生參與別的西語國家孔院組織的文化講座,老師們也參與分享了國內外許多專家舉行的線上培訓和講座,像是一場意外收穫的饕餮盛宴。

青年教師(右)在寮國國立大學孔子學院與學員交流。新華社發

孔子學院黃河:線上教學在疫情期間發揮了巨大作用,是幫助我們渡過難關的「功臣」。然而,它也有其局限性,比如,高度依賴電子設備和網絡,教師很難監控學生學習過程,師生互動受限等等。這不僅限制了在線教學的適用範圍,也削弱了教學的效果。未來線下教學會在一定程度上回歸,科學合理地將線上線下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會成為我們工作的重點。

孔子學院尹華東:對中文學習,尤其是聽力和口語來說,線下教學中的面對面交流互動是必不可少的,因為語言本質上就是交流。因此,比較理想的模式是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相結合,取長補短。

孔子學院白羅米:學校復學之後,我們要繼續發揮線上教學對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重要作用,使其與線下教學深度融合。具體來說:一是嘗試中文翻轉課堂。讓學生在家裡完成閱讀、背誦、簡單操練、作業等內容,課堂時間主要用於師生、生生的討論、交流和合作,反饋、展示和評價居家學習成果。二是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保留線上教學中受學生喜愛的遊戲、動畫、視頻等形式,分享有效的語言教學網址,保持網課中的教學創意,以激發學生興趣。三是加強線上教學質量的監管和評價。線上教學缺少老師的監督,學生容易鬆懈,應將學生出勤、作業、測試納入最終考評,建立更有效的獎勵和懲罰制度,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

4.國際中文教育任重道遠

記者:展望後疫情時代,國際中文教育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孔子學院尹華東:後疫情時代,面對面中文教學和文化活動大幅減少,在主要依靠網絡教學的情況下,教學如何管理、課程如何設計、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學生的學習投入、家庭的配套支持等都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際中文教育效果。與此同時,網絡教學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師資不足問題,足不出戶便可擔任國際中文教師,可能會吸引更多人加入師資隊伍。

孔子學院黃河:從機遇方面說,在線教學模式會越來越成熟,最終會大幅降低國際中文教育的成本。此外,中國在本次疫情中的表現,讓很多國家的人民看到了中國模式的優越性,會有更多人希望學習中文,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和中華文化,這可能會成為國際中文教育新的增長點。從挑戰層面看,新冠疫情重創世界經濟,很多國家人民的收入大受影響,很多人可能因此無法負擔中文學習的費用;同時,新冠疫情可能會加強世界範圍內的逆全球化趨勢,帶來人口流動的減少,從而進一步導致語言學習需求的減少。

孔子學院高沁翔:世界各國越來越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國際中文教育的客觀需求在不斷上升,對中文教育教學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對具有國際視野的中文教育師資的要求也在提高。在各種意識形態交融交鋒、經濟社會活動互相影響、多元文化互動越來越錯綜複雜的情況下,國際中文教育需要有洞察全局的戰略視野,也要有直面挑戰的能力和韌勁,還要有過硬的專業能力和文化素養,任重而道遠。

師生講述:《一次幸福的結緣》《和漢語相遇、相知、相許》《新平臺 新思路 新挑戰》《中文之花在海外綻放》

(學術支持:首都師範大學語言治理研究中心)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12日 12版)

(來源:光明網)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

相關焦點

  • 孔子學院中外院長對談:語言是了解一個國家最好的鑰匙
    光明日報記者 柴如瑾對談嘉賓白羅米 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艾瑞克·亨瑞 加拿大聖瑪麗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李偉 加拿大高貴林孔子學院外方院長 高沁翔巴西坎皮納斯州立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 尹華東 美國紐約州立布法羅大學孔子學院原中方院長 黃河 泰國川登喜大學素攀孔子學院原中方院長 馬徵 秘魯皮烏拉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 1.語言是一座橋梁 記者:如何理解中國孔子學院
  • 孔子學院中外院長對談:語言是了解一個國家最好的鑰匙_讀書_中國...
    對談嘉賓  白羅米 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  艾瑞克·亨瑞 加拿大聖瑪麗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  李偉 加拿大高貴林孔子學院外方院長  高沁翔 巴西坎皮納斯州立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  尹華東 美國紐約州立布法羅大學孔子學院原中方院長  黃河 泰國川登喜大學素攀孔子學院原中方院長
  • 孔子學院:拓寬中外語言文化交流之路
    第十三屆孔子學院大會12月4-5日在成都舉行。開幕式上,一群來自不同國度的「漢語橋」比賽優秀選手、「漢教英雄會」選手、孔子學院獎學金生、「孔子新漢學計劃」博士生及「漢語橋」俱樂部成員獻上了精彩的歌舞表演,他們還用流利的漢語真誠地向世界推介中國。  孔子學院幫助這群外國人實現了學習漢語、了解中國的夢想,他們也成了名副其實的「中國通」和中外文化交流使者。
  • 孔子學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紐帶,​ 孔子學院地位不可撼動
    近期,針對美國將孔子學院列為「外交使團」,多位德國孔子學院院長聯合發文,表達對孔子學院的支持,明確表示孔子學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紐帶,孔子學院的地位不可撼動。  10名德國漢學家兼孔子學院德方院長託馬斯·海貝勒、廉亞明、朗宓榭在德中友好協會聯合會上發表集體署名文章《德國孔子學院的組織結構及其任務》,表達了對孔子學院的支持。
  • 孔子學院改名?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設立
    7月5日,微信公眾號「孔子學院」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為適應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發展需求,教育部設立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簡稱語言合作中心。
  • 俄第一所孔子學院俄方院長講述習近平考察孔子學院情形
    專訪:努力傳播中國語言文化——訪俄羅斯遠東國立大學孔子學院俄方院長古麗洛娃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習近平主席3年前對孔子學院工作的肯定,是對我們學院所有俄中教師們的鼓舞。經過大家的努力,孔子學院的聲譽正在不斷提高。」古麗洛娃女士用十分流利的漢語如是說。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出訪俄羅斯前夕,記者走訪俄羅斯遠東國立大學孔子學院,聽俄方院長、漢學家古麗洛娃回憶習近平主席當年考察孔子學院的情形,介紹孔子學院為推動中國文化傳播所做的努力。
  • 孔子學院被批學術不自由? 告訴你真實的孔子學院
    多方觀點:孔子學院學術自由,沒有受到限制  各國孔子學院院長  德國杜塞道夫孔子學院院長培高德:美國大學教授協會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中國與外國的大學共建孔子學院,採取中外合作的方式,中方沒有對孔子學院施加影響。  他表示,孔子學院是在外國的大學中建立,但主要任務是傳播語言文化,對大學的科研教學不構成影響。「我認為,美國大學教授協會的態度主要是出於政治目的。」
  • 孔子學院 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
    原標題:孔子學院 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   自成立以來,孔子學院就致力於推廣漢語言
  • 孔子學院增強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德國萊比錫孔子學院舉辦孔子學院日
    增強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德國萊比錫孔子學院舉辦「孔子學院日」近日,孔子學院為了增強中德兩國的教育合作,提高德國學生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德國萊比錫孔子學院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舉辦了「孔子學院日」,孔子學院為大家帶來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視聽盛宴和中國文化體驗。
  • 前歌德學院總院長怎麼評價孔子學院?
    在騰訊思享受會的演講中阿克曼坦承:「我知道孔子學院在中國國內有各種各樣的看法,罵孔子學院的不少,歌頌孔子學院的不多,理解孔子學院工作的就更少了。對中國來講,對外文化交流是一個比較新的事情。」阿克曼指出,歌德學院和孔子學院都是對外文化交流機構,兩個機構的任務都是在國外推廣自己的語言,在國外舉辦文化活動。第二個共同點是,兩個機構都是受國家委託的機構。
  • ...學院是民心相通的橋梁——訪巴西商務孔子學院巴方院長西爾韋貝格
    新華社聖保羅4月29日電專訪:孔子學院是民心相通的橋梁——訪巴西商務孔子學院巴方院長西爾韋貝格新華社記者宮若涵目前,巴西已經成立了10所孔子學院,它們對傳播中國語言和文化、加強中巴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誼起到了重要作用
  • 「先進孔子學院」:比利時西弗蘭德大學孔子學院脫穎而出
    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務院僑辦主任許又聲,以及來自160多個國家和地區1000多名孔子學院和中文教育機構代表出席大會。浙江工商大學校長陳壽燦教授應邀代表學校參會。今年共評選出27所先進孔子學院和3所先進孔子課堂,共30家單位獲此殊榮。孔子學院外方院長馮浩烈(Philip Vanhaelemeersch)代表孔子學院領獎。
  • 專訪法國孔子學院院長:崗前培訓要學剪紙太極拳
    4月份,國家漢辦啟動了孔子學院中方院長推薦選拔工作,擬公開選拔199人,分派到在世界各國設立的孔子學院,擔任中方院長一職。孔子學院的院長如何選拔?辦學模式是怎樣的?在海外傳播中國文化過程中又會遇到哪些難題?孔子學院的迅速增長,是否會有效提升中國「軟實力」?記者就此採訪了法國布列塔尼孔子學院的中方院長王麗萍和法方院長白思傑。
  • 孔子也看球?院長是球迷世界盃孔子學院也放假
    此前,一場關於蹴鞠的展覽就在裡約展開,而策展方就是裡約的孔子學院。昨日,記者就走進了這間孔子學院,帶您聊聊中國文化在巴西傳播的那些事兒。  院長是球迷 世界盃「孔子」也放假  在裡約天主教大學的校園內,有一排充滿中國風的校舍,這裡就是孔子學院了。這家孔子學院成立於2011年,擔當著中國文化在巴西生根發芽的重任。
  • 德國學者集體未孔子學院發文:孔子學院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
    日前,10名德國漢學家兼孔子學院德方院長聯合發文,表達對孔子學院的支持,強調孔子學院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面對爭議,近日,託馬斯·海貝勒、廉亞明、朗宓榭等十位孔院德方院長在德中友好協會聯合會上發表集體署名文章《德國孔子學院的組織結構及其任務》,表達了對孔子學院的支持。文章強調了孔子學院在中德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並詳細解釋了孔子學院的運行機制。 文章指出,孔子學院在德國建立之初就被視為中德之間科學、文化和社會交流的重要機構。
  • 巴西商務孔院巴方院長:孔子學院是民心相通的橋梁
    孔子學院是民心相通的橋梁——訪巴西商務孔子學院巴方院長西爾韋貝格新華社聖保羅4月29日電 專訪:孔子學院是民心相通的橋梁——訪巴西商務孔子學院巴方院長西爾韋貝格新華社記者宮若涵目前,巴西已經成立了10所孔子學院,它們對傳播中國語言和文化、加強中巴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誼起到了重要作用
  • 孔子學院有多少所 孔子學院發展規劃(2012—2020年)
    孔子學院是弘揚中華文化建立中外友好交流平臺的一個非營利性教育機構。目前扎全球各地都有著孔子學院的分布,對於中華文化的弘揚,中外關係的促進,世界文化的交流都有著非常友好的作用。
  • 孔子學院:踐行《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的東方典範——專訪日本立命館大學教授、立命館孔子學院名譽院長周瑋生博士
    (轉載) 《科技日報》2020年10月27日第2版發表了對日本第一家孔子學院首任院長、
  • 首屆孟加拉國孔子學院論壇探討「語言的思索」
    首屆孟加拉國孔子學院論壇探討「語言的思索」 2018年03月01日 10:18   來源:新華網
  • 孔子學院不會關閉,不會改名孔子學院只會越來越好
    前段時間,瑞典借疫情風波煽動反華情緒,將瑞典和中國文化交流的產物孔子學院關閉。消息傳到國內,卻有部分網友拍手稱快,一股幸災樂禍的態度。 而在7月5日,「孔子學院」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為適應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發展需求,教育部設立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簡稱語言合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