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院被批學術不自由? 告訴你真實的孔子學院

2020-12-19 搜狐網

  6月18日,美國《紐約時報》發表題為《美國教授集體呼籲慎與孔子學院合作》的文章稱,「為維護學術自由,美國大學教授協會本月公開呼籲美國各高校,結束與孔子學院的合作或重新談判條件」。但是,多位學者認為美國大學教授協會的態度帶著政治偏見。那麼,真實的孔子學院什麼樣?

孔子學院遍布122國 超1億老外在學中文

  2002年,中國開始醞釀在海外設立語言推廣機構。時任國務委員陳至立提議,以中國儒家文化代表人物孔子的名字將其命名為 「孔子學院」。2004年11月21日,中國第一所海外「孔子學院」在韓國漢城掛牌。

  截至去年底,全球已有12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445所孔子學院,以及665個中小學孔子課堂。全球孔子學院(課堂)註冊學員達85萬人。如今,這些數字仍在不斷增加。《孔子學院規劃2012—2020》明確指出孔子學院未來的發展目標:到2015年,全球孔子學院達到500所,中小學孔子課堂達到1000個,學員達到150萬人。

政要名人最愛 孔子學院成中外交流的橋梁

  2009年11月1日,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展開了對紐西蘭的正式訪問,李克強一行出席了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孔子學院的成立儀式。李克強在致辭中回顧了中新關係良好發展的歷史。並指出,孔子學院的成立是連結中新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橋梁。

  2013年11月,孔子學院總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為孔子學院美國中心舉行揭牌儀式,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為中心揭牌。

  2014年3月4日,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歐巴馬訪問華盛頓育英學校(Yu Ying Public Charter School)孔子課堂,與學習中文的美國學生親切交流,向孩子們了解中國,學習中文,為3月末的中國之行做準備。

  2014年5月8日,智利總統米歇爾•巴切萊特致信孔子學院總部總幹事、國家漢辦主任許琳和智利聖•託馬斯大學校長Jaime Vatter G.,祝賀孔子學院拉丁美洲中心成立。

很多國家都有類似「孔子學院」的文化推廣組織

  德國:歌德學院

  歌德學院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在世界範圍內積極從事文化活動的文化學院。 它的工作是促進國外的德語語言教學並從事國際文化合作。除此之外,通過介紹有關德國文化,社會以及政治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展現一個豐富多彩的德國。 建立於1951年的歌德學院發展迅速,目前已遍布78個國家和地區,共有分支機構144個,其中國外分支機構128家。 50多年以來,通過歌德學院、歌德中心、閱覽室、考試中心和語言學習中心組成的網絡,它一直在全球從事著以對外文化及教育交流為中心的工作。

  西班牙:塞萬提斯學院

  西班牙政府於1991年創辦的塞萬提斯學院(西班牙語:Instituto Cervantes),是世界性的非營利組織,以推廣西班牙語,以至西班牙及美洲西班牙語地區文化為目的。其總部設於馬德裡及阿爾卡拉,以紀念西班牙文學名著堂吉訶德的作者塞萬提斯。

  2006年7月14日,北京塞萬提斯學院(Instituto Cervantes de Pekin)揭幕,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工體南門甲1號,佔地3000多平方米,是塞萬提斯學院的第58所分院。

  英國:英國文化協會

  英國文化協會是英國提供教育機會與促進文化交流的國際機構,作為一個在英國註冊的NGO,英國文化協會在全球有223個城市設有辦事處,致力於積極促進思想碰撞與知識交流,構建英國與各國人民的相互融合及信任。英國文化協會的工作涉及多個方面,即藝術、英語、教育和社會,同時也包括科學與體育領域。1943年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個辦公室,現在在中國共有5個辦公室。在北京作為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開展工作。在上海、廣州和重慶作為英國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開展工作。在香港,仍作為英國文化協會運作。

  法國:法國文化協會

  法國文化協會(法語:Alliance française)於1883年7月21日由法國人創辦之非營利組織,專門推廣法語等法國文化,總部設於巴黎,並於全球133個國家,設有一千餘個同名組織或相關機構,其收入來源以法語課程收費和場地器材使用之租金為主,並接受法國政府財務上的補助,在臺灣、香港以「法國文化協會」為名,在中國大陸則以「法語聯盟」為名,在北京與法國教育國際協作署、法國文化中心、法語書店等機構互有合作。在中國大陸的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也有以法語教學為目標的「法語聯盟」。

無端指責:孔子學院「學術不自由」

  負責撰寫此次報告的美國大學教授協會學術自由和終身教職甲級委員會主席、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東灣分校名譽教授漢克•瑞克曼在接受本報記者書面採訪時稱,他不認為該協會在對待孔子學院的態度上存在「不公平」。他表示不否認近年來孔子學院在美國不斷壯大,但引起他們不滿的是,有關設立孔子學院的協議是在中國國家漢辦和美國各個大學和學院之間達成的,沒有美國政府介入。

  該協會報告提到,「除非重新商定美國的大學與中國漢辦之間的協議,否則美國的大學應終止與孔子學院的合作。」報告建議:大學應掌握單方控制權,在包括教師聘用、課程設計和教材選擇等所有學術事務上,應始終符合美國大學教授協會關於學院和大學管理的聲明所倡導的原則;大學應按照1940年出臺的《關於學術自由和終身教職原則聲明》中的規定,確保孔子學院教師與大學裡其他教師一樣享有同樣的學術自由權利;最後,美國大學與中國漢辦之間達成的協議應向大學所有人員公開。瑞克曼說,如果目前的協議或是未來重新商定的新協議能夠符合以上原則,他們將不會反對孔子學院在各個大學和學院校園裡存在。

多方觀點:孔子學院學術自由,沒有受到限制

  各國孔子學院院長

  德國杜塞道夫孔子學院院長培高德:美國大學教授協會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從他個人來看,院方在制定活動安排上擁有自主決定權,比其他文化機構更有自由度。中國與外國的大學共建孔子學院,採取中外合作的方式,中方沒有對孔子學院施加影響。

  他表示,孔子學院是在外國的大學中建立,但主要任務是傳播語言文化,對大學的科研教學不構成影響。「我認為,美國大學教授協會的態度主要是出於政治目的。」

  泰國川登喜皇家大學素攀孔子學院泰方院長楚嬌•巴維瑟斯:我不認同《紐約時報》的報導,中國的孔子學院項目是遠離和超越政治的,它在任何一個國家開展的活動涉及的領域都是語言學習、文化藝術交流等,而非政治。

  《紐約時報》以及美國機構所指責的孔子學院幹預學術自由、影響本地教育機構的獨立性,我在泰國並沒有看到這樣的情況。恰恰相反,泰國很多教育機構,通過與中國漢辦和孔子學院的合作,不僅獲得了教育資源,而且推動了漢語教學的發展,我並沒有看到任何損害獨立性或者學術自由的情況發生。

  埃及蘇伊士運河大學孔子學院埃方院長穆罕默德•扎耶特:美國一部分人關於孔子學院的觀點沒有事實根據,簡直荒唐可笑。他認為,孔子學院既沒有破壞當地的學術環境,更不是所謂的外交手段或工具,而是一個推廣中國文化的國際性學術組織。美國媒體的報導別有用心,顯得心胸狹隘。

  首爾孔子學院院長俞載星:韓國首爾孔子學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孔子學院,於2004年11月正式成立。對於一些媒體所謂孔子學院壓制學術自由的報導,他認為並不屬實。他舉例指出,在每年首爾孔子學院等機構主辦、中國使館協辦的韓中教育文化論壇上,與會各國專家學者都可以自由進行學術交流,從未遭受限制。

  孔子學院老師:

  李鵬(畢業於北京語言大學,曾任教孔子學院):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筆者在位於密蘇裡州聖路易斯市的韋伯斯特大學孔子學院任教,進行了600個課時的教學,組織了20多場文化活動;受眾從小學二年級學生到白髮蒼蒼的老人,從生活水平一般的民眾到教授、軍官、牧師、政客、商人等社會精英。筆者所從事的所有課程和活動中,從來都沒有任何「限制討論的內容」。

  語言課程上,筆者可以選用任何教材或網絡上的語言資源,選用標準是學生的語言水平和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文化性和時代性;是內容是否有利於學生學習漢語和了解中國文化,而不是所謂「可討論內容的範圍」。

  漢語課外,筆者與當地社區合作,開展中國節日、中國音樂、中國文學、中國漢字等文化活動;曾邀請知名漢學家傅高義與美國民眾暢談中國發展和改革。開展文化活動的標準是其是否有助於美國民眾全面了解當代中國,也非「可討論內容的範圍」。

  筆者還以孔子學院教師身份到當地高校與美國教授、學生交流。例如,在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布萊特•古斯塔辛教授的「別樣民主」課程上,筆者曾以「中國的民主」為主題發言,與美國學生討論「非西方」式民主。這些活動所設計的議題不設障礙,也不存在所謂「限制討論內容」。

結語:攜手辦好孔子學院才是正道

  滿足美國本土對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的需求,同時也讓一部分中國人了解美國,這就是孔子學院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所在。孔子學院在美國學生成長過程中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文化的窗戶,這對美國人民是有益的,對中美交流也是有益的。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教育處公使銜參贊方茂田表示,孔子學院在滿足美國社會學習漢語需求方面發揮了重大而積極的作用。在美國的所有孔子學院都是中美雙方本著相互尊重、友好協商、平等互利的原則建立起來的。對孔子學院「學術不自由」等指責不符合客觀事實。希望在中美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將孔子學院辦得更好,使其進一步成為中美兩國人民相互了解、促進交流、合作共贏的紐帶和橋梁。

  搜狐教育獨家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出處,嚴禁改編、改寫!

learning.sohu.com true 搜狐教育 http://learning.sohu.com/20140626/n401430394.shtml report 8491 孔子學院被斥「學術不自由」?6月18日,美國《紐約時報》發表題為《美國教授集體呼籲慎與孔子學院合作》的文章稱,「為維護學術自由,美國大學教授協會本月公開呼籲美國

");}

相關焦點

  • 孔子學院的凋落
    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孔子學院其實早已跟儒學沒有什麼關係,不過是掛羊頭賣狗肉的一個所謂學術機構,宣傳的是某種意識形態。要說本來在國外這種言論自由的地方宣傳某種意識形態並不違法,但是很多國人可能不知道,言論自由是有底線的。稍微有點國外常識的人都知道,言論自由的底線到底在哪裡。
  • 前歌德學院總院長怎麼評價孔子學院?
    但我想說,孔子學院的這個數字是一個巨大的成就——十年之內,製造一個這麼巨大的網絡。無論你對孔子學院有什麼看法,覺得它們宣傳的中國文化不是中國文化、浪費錢,可是這個成就是毫無爭論的。我知道創立一個對外文化的機構、一個文化中心、一個教本國語言的中心多麼困難,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製造這麼一個網絡,我覺得孔子學院值得為之自豪。」
  • 孔子學院——興衰之感慨
    隨後,美國又開始查辦孔子學院在本國的教學資質,緊接著賓夕法尼亞大學開始終止了與孔子學院的合作,美國境內的很多大學陸陸續續的都與孔子學院撇清關係。在歐洲和美洲,孔子學院進展得都不順利,不過自從孔子學院開辦至今的數十年以來,中國已經投入了近十億美元,隨著它的不斷關停,這些資金很可能付諸東流。消息傳回國內以後,網絡上引起一片譁然,大家紛紛覺得這是一個好現象,並為之叫好。
  • 阿克倫大學孔子學院慶祝孔子誕辰及全球「孔子學院日」系列活動
    近日,阿克倫大學孔子學院慶祝第四個全球「孔子學院日」及孔子誕辰2568年紀念系列活動在阿克倫大學學生中心舉行開幕式。美方院長林陽、中方院長劉繡華,孔子學院全體師生以及來自孔子學院下屬的2個課堂(Jackson High School, Lakewood High School)和2個教學點(STEM High School和Cuyahoga Valley Christian Academy)的4所中學的200多師生、學生家長和阿克倫大學學生志願者參加。
  • 孔子學院:讓「孔子」走向世界
    孔子學院:讓「孔子」走向世界 而今,孔子學院興起,「孔子」再次「周遊列國」。所不同的是,此番周遊列國不再是迫不得已,不再輾轉於幾個小諸侯國,也不再飽經磨難,命運自然也就不一樣了。孔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孔子學院讓「孔子」走向了世界,中國「孔子」已然成為連接世界的「大使」,現已出任近八年。  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家「孔子學院」在韓國首爾掛牌成立。
  • ——巴塞隆納孔子學院的一天
    這裡是西班牙巴塞隆納孔子學院。  一見面,巴塞隆納孔子學院外方院長賈維爾·奧爾圖納與中方院長常世儒,就帶著歉意向記者解釋,把採訪時間約到下午5點,是因為孔院提前安排了密集的日程。  當天上午,巴塞孔院召開了「大孔院」校長論壇,多所成員大學的校長和文化機構負責人參會。何謂「大孔院」?
  • 孔子學院言行一致!參與近百場訪談後,這位美國教授為孔子學院正名
    來源標題:孔子學院言行一致!參與近百場訪談後,這位美國教授為孔子學院正名 孔子學院言行一致!參與近百場訪談後,這位美國教授為孔子學院正名我參與了近百場對美國孔子學院所在大學的校領導、教職員工以及孔子課堂美方教師的訪談,大家都表示,孔子學院沒有侵犯美國的學術自由,孔子學院向學員們呈現的是全面的中國形象。孔子學院始終言行一致,它所承諾的,都做到了!
  • 我報考孔子學院教師,在孔子學院工作的那段時光
    孔子學院我曾經是一名孔子學院工作者,在國外一家孔子學院作為公派教師工作了兩年。  每年三月份,孔子學院總部(現在已更名為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孔子學院改為民營)就會在網站上發布公派教師崗位的招聘公告。看了很多年,始終沒有下定決心去報考,主要是國內的工作、家庭走不開。
  • 聖人孔子成了罪人?孔子學院被關閉怎讓孔子背黑鍋?
    孔子是中國五千年最大聖人舉世公認,而說孔子是最大罪人則是上世紀批孔運動殘留下來的歷史迷思,也受到了近年來一些西方國家關閉孔子學院的影響。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中期,我國曾經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批孔子、批儒家的極左運動。大張旗鼓地宣傳&34;思想反動」的沒落勢力和「落後保守」的儒家思想學說的代表人物。歷史證明,這是「文革」時期的政治浩劫與文化悲劇。災難已經過去,中國浴火重生,我們早已邁入了巨龍騰飛、文化勃興的新世紀。
  • 孔子學院十周年:「和而不同」的文化追求
    這是劉延東為孔子學院院長學院揭牌。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 孔子學院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展示「和而不同」的文化追求,這恰是解決當今世界很多難題所需要的思想基礎。第九屆全球孔子學院大會於12月7日至8日在廈門舉行,吸引了來自126個國家和地區的孔子學院所在大學的校長、孔子學院院長等方方面面人士,細訴動人故事,規劃未來發展。再次令人信服地說明,孔子學院在世界範圍受到廣泛歡迎。
  • 孔子學院十三載漢教路,我與孔子學院共成長
    自2006年12月起從事國際漢語教育事業,我經歷了從漢語教師志願者、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到孔子學院院長的成長曆程。多年來,能將自己和孔子學院的命運連在一起,能和孔子學院事業一起進步,我深感榮幸。這一路走來,我從個人的進步裡看到的是蘇丹孔子學院的成長。在美國的漢語教學經歷讓我體會到文化無界2011年7月,我通過孔子學院總部嚴格選拔,作為漢語教師來到美國阿爾弗萊德大學孔子學院進行國際漢語教學工作。這一去,又是四年,兒子也從7歲長到了11歲。
  • 孔子學院賦
    吾泱泱華夏、煌煌文明,以和諧世界為己任,視人類命運為一體,乘勢而起,適時亮劍,以孔子學院為前哨,吹響華夏文明走向世界之號角。 孔子學院者,借聖人之尊諱廣布中華文化於四海,用學院之形力彰學術公器於五洲。惟西元兩千零四年,歲在甲申,孔子學院總部根植於京師,繼而開枝散葉。首戶於首爾,迅衍及全球,僅十年功,已近五百所,之後蓬勃發展之勢仍銳不可當也。昔者孔子周遊列國有教無類,今夫孔院環遊世界廣結友緣,時移世易,唯仁不變,古今輝映,良可贊也!
  • 傳教士還是孔子學院,誰教會了歪果仁儒學?
    孔子和孟子是談及中國儒學避不開的標誌性人物,因此我們以Confucius+Mencius為關鍵詞作為儒家思想的具體代表在Google Ngram Viewer中的英文資料庫中進行搜索,得到其在近兩百年西方世界所有英文圖書中出現的頻率變化,並以此反映中國儒學在西方世界的影響變遷。
  • 孔子學院大量關閉,你認為誰才是中華文化主流的代表者?
    中國的知識份子或探討救世的學問,或發明各種學術以利諸侯爭霸,造就了中國思想史上最活躍的年代。這一時期產生的各學術,總稱為先秦諸子百家。以下為對中國產生最重要影響的三大學派。孔儒之學在歷史上從來就是多災多難的,而每一次批孔批儒之後,又會是重新的百花齊放的一個嶄新社會!
  • 孔子學院增強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德國萊比錫孔子學院舉辦孔子學院日
    增強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德國萊比錫孔子學院舉辦「孔子學院日」近日,孔子學院為了增強中德兩國的教育合作,提高德國學生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德國萊比錫孔子學院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舉辦了「孔子學院日」,孔子學院為大家帶來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視聽盛宴和中國文化體驗。
  • 孔子學院的世界意義:孔子學院為各國提供中國智慧
    (圖源:新華網)  本網11月03日訊 近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推進孔子學院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為孔子學院在新時代的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當前,孔子學院業已成為包容共享、和諧共生的中外人文交流品牌,525所孔子學院和1113個課堂遍布全球146個國家和地區。
  • 孔子學院有多少所 孔子學院發展規劃(2012—2020年)
    到2015年,全球孔子學院達到500所,中小學孔子課堂達到1000個,學員達到150萬人,其中孔子學院(課堂)面授學員100萬人,網絡孔子學院註冊學員50萬人。專兼職合格教師達到5萬人,其中,中方派出2萬人,各國本土聘用3萬人。大力發展網絡、廣播、電視孔子學院。到2020年,基本完成孔子學院全球布局,做到統一質量標準、統一考試認證、統一選派和培訓教師。
  • 「先進孔子學院」:比利時西弗蘭德大學孔子學院脫穎而出
    前段時間,以「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的創新和發展」為主題的國際中文教育大會在長沙召開,比利時西弗蘭德大學孔子學院從全球550所孔子學院中脫穎而出,首次獲得「先進孔子學院」榮譽。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務院僑辦主任許又聲,以及來自160多個國家和地區1000多名孔子學院和中文教育機構代表出席大會。浙江工商大學校長陳壽燦教授應邀代表學校參會。今年共評選出27所先進孔子學院和3所先進孔子課堂,共30家單位獲此殊榮。孔子學院外方院長馮浩烈(Philip Vanhaelemeersch)代表孔子學院領獎。
  • 百聞不如一見:我報考孔子學院教師,在孔子學院工作的那段時光
    我曾經是一名孔子學院工作者,在國外一家孔子學院作為公派教師工作了兩年。每年三月份,孔子學院總部(現在已更名為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孔子學院改為民營)就會在網站上發布公派教師崗位的招聘公告。看了很多年,始終沒有下定決心去報考,主要是國內的工作、家庭走不開。
  • 孔子學院被關了,為何一片叫好?
    就在孔子學院前路一片明朗然的時候,形勢仿佛出現了突轉,映入眼帘的是關於第一家孔子學院停辦的新聞: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近日宣布與孔子學院的合作協議於2014年年底到期後不再續約,將關閉孔子學院。理由是:「如今我們與中國已擁有完全不同層次的學術交流,這樣的合作顯得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