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院十周年:「和而不同」的文化追求

2020-12-08 半月談網

12月7日,第九屆全球孔子學院大會開幕式在福建廈門舉行,國務院副總理、孔子學院總部理事會主席劉延東出席開幕式。這是劉延東為孔子學院院長學院揭牌。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 

孔子學院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展示「和而不同」的文化追求,這恰是解決當今世界很多難題所需要的思想基礎。

第九屆全球孔子學院大會於12月7日至8日在廈門舉行,吸引了來自126個國家和地區的孔子學院所在大學的校長、孔子學院院長等方方面面人士,細訴動人故事,規劃未來發展。再次令人信服地說明,孔子學院在世界範圍受到廣泛歡迎。

今年,孔子學院開辦10周年。以享譽世界的中國古代偉大思想家、教育家命名的孔子學院,承載著加強中外文化交流、傳承中國人民同各國人民友誼的美好願望。目前,在全球五大洲126個國家和地區已有475所孔子學院和851個中小學孔子課堂,累計註冊學員345萬人。

一串串不斷增長的數據背後,還有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身患骨癌的波蘭雅蓋隆大學教授卡皮舍夫斯基,在其生命的最後3個月還在努力創辦波蘭第一所孔子學院,決心做好他心目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因為一段在華奇遇而下定決心學習中文、同中國朋友更好交流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巴裡·馬歇爾,如今走進了澳大利亞西澳大學孔子學院的課堂;闖過「漢語橋」比賽而得以留學中國的肯亞姑娘茹絲,在中國收穫了愛情……孔子學院行走世界的10年曆程,如同婉轉流淌的協奏曲,沁入人心。

但令人遺憾的是,西方總有一些人挖空心思,要給這和諧美好的樂曲混入刺耳的雜音。幾天前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成員克里斯多福·史密斯要求國會調查中國孔子學院是否限制了美國大學的學術自由。一派牽強附會的說辭,實則狹隘偏見的作祟。

在美國鬧出阻礙孔子學院發展的大動靜,早已不是一次兩次了,但無論怎樣竭盡抹黑、妨礙之能,都蓋不住真相的底色、攔不住中美兩國人民增進交流與理解的主流。美國所有孔子學院都是美國大學自願申請、由中國高校與美國高校合作開辦的,所有教學與文化活動全部公開、透明。中方根據美方要求,提供教師、教材等方面的幫助,從未干涉過學術自由。10年來,在中美雙方的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下,美國現已設立100所孔子學院和366個孔子課堂,267萬美國民眾參加孔子學院活動,孔子學院受到美國社會各界的熱烈歡迎和廣泛讚譽。

孔子學院是一個遠離並超越了政治差別的文化交流項目,借鑑了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國推廣本民族語言的經驗。在世界各地開辦的孔子學院,都請當地大學的工作人員加入到管理委員會當中,學員們完全可以在孔子學院裡就他們感興趣的任何話題進行討論,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孔子學院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其宗旨在於幫助各國人民學習漢語,了解中華文化,增進相互了解和友誼。孔子學院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展示「和而不同」的文化追求,這恰是解決當今世界很多難題所需要的思想基礎。如果說有些人總是固執偏見,一心琢磨要拆掉孔子學院這樣的文化和友誼之橋,那反倒說明世界需要孔子學院發揮更大作用。

安心傾聽孔子學院的協奏曲吧,那才是各國人民心聲的體現。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半月談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半月談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任何報刊、網站等媒體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連結、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靳諾書記率團訪問德國義大利 並賀萊比錫大學孔子學院成立十周年
    4月10-15日,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率團訪問德國、義大利,出席中國人民大學合作共建的德國萊比錫大學孔子學院成立十周年相關慶典活動,訪問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並看望博洛尼亞大學孔子學院教師、志願者及交換生。
  • 西密西根大學孔子學院舉辦建院十周年慶祝活動
    慶典活動現場中國日報10月10日電 當地時間10月10日晚,西密西根大學孔子學院在西密西根大學主校區舉辦了建院十周年慶典。密西根州參議員Sean McCann先生、中國駐芝加哥總領事館教育參贊陳盈暉女士、西密大教務長兼第一副校長Jennifer Bott女士、西密大副校長Jeffrey Breneman先生、西密大副教務長Paulo Zagalo-Melo先生、北語孔子學院工作處處長陳麗霞女士,西密孔院教學點學區總監與校長、優秀學員代表,西密大部分教職工及全體西密孔院教師出席了慶典活動。
  • 邊家珍:孔子「和而不同」考釋
    ●把「和而不同」與「和實生物」混為一談,是不妥當的   孔子講的「和而不同」,出自《論語·子路》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的「和」字,與《論語·學而》篇「禮之用,和為貴」的「和」的涵義相同,在周代有基於禮的原則的和順、和睦的意思。阮元《經籍籑詁》解釋說,「和,謂心不爭也」,並以「君子和而不同」為證。
  • 靳諾書記率團訪問芬蘭 祝賀赫爾辛基大學孔子學院成立十周年
    5月21日-24日,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率團訪問芬蘭,出席中國人民大學合作共建的赫爾辛基大學孔子學院成立十周年相關慶典活動,參加赫爾辛基大學孔子學院理事會,看望赫爾辛基大學孔子學院教師和志願者代表,並觀看了「多情的土地」——中國人民大學建校八十周年歐洲專場音樂會。
  • 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孔子學堂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
    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孔子學堂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9月28日上午,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孔子學堂舉行了孔子誕辰2571周年紀念活動。近年來,不少知名學者主張將教師節定為孔子誕辰,以使此節目更具有文化意義。如今,法定的教師節與孔子誕辰兩大節日並行而不悖。相信歷史會做出合理的取捨。孔子思想與主張不會因時代變化而過時,這就是聖人教訓的永恆價值。理性的社會自然會形成尊師重教、尊重文化的風氣。
  • 通訊:從語言課堂到文化橋梁--記孔子學院走進土耳其10周年
    新華社安卡拉5月12日電 通訊:從語言課堂到文化橋梁--記孔子學院走進土耳其10周年新華社記者秦彥洋 施春絲路情悠悠,漢語聲朗朗。在絲綢之路西端的土耳其,該國首家孔子學院--中東技術大學孔子學院11日舉辦建院10周年慶典,來自安卡拉十餘所大學和中學的上百名漢語學習者在詩詞歌舞中感受中國文化。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館文化參贊史瑞林在致辭中說,中東技術大學孔子學院經過10年發展,已成為被土耳其各界認同和喜愛的教育機構。
  • 孔子"和而不同"考釋:把"和"絕對化是嚴重誤讀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論語》等國學經典的持續關注,對孔子「和而不同」含義的探討也成了一個熱點。這裡,筆者根據相關經學文獻,略談自己對「和而不同」的幾點理解。  ●把「和而不同」與「和實生物」混為一談,是不妥當的  孔子講的「和而不同」,出自《論語·子路》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躬行致曲 和而不同」創建文化內涵深厚的學院
    十年來,學院以大學文化建設為引領,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養分,繼承母體學校的優良傳統,在治學理念、大學精神、校園文化、辦學定位、培養模式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探索和改革,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    學院注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地方優秀歷史文化中汲取營養,提出自己的文化理念。2011年學院新校區選址高陵鹿苑。
  • 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弟子有若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孔子亦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所謂「和而不同」也就是保留自己的意見而不人云亦云。
  • 史詩舞臺劇《少年孔子》亮相 講述「和而不同」
    史詩舞臺劇《少年孔子》亮相 講述「和而不同」   中新網北京3月22日電 (記者 杜燕) 歷時兩年多研討和創作修改而成的大型史詩舞臺劇《少年孔子》將於本月24日在京首演。
  • 和而不同 美美與共
    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際,由江蘇省委宣傳部、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江蘇省文聯共同主辦的「和而不同——中法文化藝術交流研討會」近日在南京舉行。兩國知名雕塑藝術家、專家學者圍繞中法雕塑藝術性格與民族精神、世界雕塑發展方向、從中法文化交流看當代雕塑等話題展開了深入研討。
  • 劉正成書河北美術學院十周年記冊頁以賀書法專業建立十周年
    劉正成書河北美術學院十周年記冊頁以賀書法專業建立十周年
  • 在孔子學院感受中華文化魅力
    而2016年,也恰逢孔子學院在德國成立十周年。十年來,孔子學院在促進兩國青少年交流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德國青少年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打開了一扇獨特的窗口。  體驗日活動走進德國課堂  各具特色的「體驗日」活動可謂德國各地孔子學院的重頭戲,通過參加不同的主題體驗活動,德國青少年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深厚和多元。
  • 越南河內大學孔子學院慶祝成立5周年
    新華社河內12月15日電(記者王迪 陶軍)越南河內大學孔子學院15日舉辦慶典晚會,慶祝該院成立5周年。  河內大學副校長、河內大學孔子學院理事長阮氏菊芳在致辭中表示,河內大學孔子學院成立5年來取得卓越成就,該院始終致力于越中語言文化交流和漢語文化推廣,成功舉辦「漢語橋」比賽、中華才藝大賽、中文歌曲大賽、中越翻譯技巧研討會等文化交流活動,幫助很多越南漢語教師和漢語學習者申請獎學金赴華留學。
  • 為什麼孔子學院廣受歡迎?
    首先讓我們一起來對孔子學院作一個大致了解:孔子學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營利性機構,主要是適應各國或地區人民對漢語學習的需要,增進世界人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發展中國對外友好關係,促進世界多元文化發展與構建和諧社會。
  • 俄第一所孔子學院俄方院長講述習近平考察孔子學院情形
    專訪:努力傳播中國語言文化——訪俄羅斯遠東國立大學孔子學院俄方院長古麗洛娃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習近平主席3年前對孔子學院工作的肯定,是對我們學院所有俄中教師們的鼓舞。經過大家的努力,孔子學院的聲譽正在不斷提高。」古麗洛娃女士用十分流利的漢語如是說。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出訪俄羅斯前夕,記者走訪俄羅斯遠東國立大學孔子學院,聽俄方院長、漢學家古麗洛娃回憶習近平主席當年考察孔子學院的情形,介紹孔子學院為推動中國文化傳播所做的努力。
  • 諾丁漢大學孔子學院院長:「正」是儒家政治文化最根本要素
    英國諾丁漢大學孔子學院院長郭定平。       孔子2565年誕辰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孔子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引發關注。國家最高領導人出席孔子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並發表講話,尚屬首次。中國人民的理想和奮鬥,中國人民的價值觀和精神世界,是始終深深植根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時又是隨著歷史和時代前進而不斷與日俱新、與時俱進的。       今天,針對這次「超常規紀念孔子」,復旦大學教授、英國諾丁漢大學孔子學院院長郭定平先生,與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談起了自己的見解。
  • 孔子學院的世界意義:孔子學院為各國提供中國智慧
    (圖源:新華網)  本網11月03日訊 近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推進孔子學院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為孔子學院在新時代的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當前,孔子學院業已成為包容共享、和諧共生的中外人文交流品牌,525所孔子學院和1113個課堂遍布全球146個國家和地區。
  • 戲曲孔院成立十周年!孔子學院助推中國戲曲走向海外,促進中美人文交流互鑑
    2019年10月18日,美國紐約州立賓漢頓大學戲曲孔子學院十周年慶典在大學校園舉辦。「我鼓勵大家學習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語言,並努力成為國際社會的一部分。」賓漢頓大學常務副校長兼教務長、戲曲孔院理事會主席唐納德·尼門(Donald Nieman)高度評價了孔子學院十年來的成績。
  • 南北文化 和而不同
    原標題:南北文化 和而不同  「你吃桃子削皮嗎?」成了近日的網絡熱門話題。繼豆腐腦該吃甜還是鹹,西紅柿炒蛋放不放糖等爭論後,南北網友又就吃桃子要不要削皮掀起了一場口水戰。  南橘北枳、南腔北調、南船北馬……不僅是桃子,南北方的衣、食、住、行,每一樣都差異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