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聖象控股股東現家族內訌:兄弟鬩牆、母子反目

2020-12-08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吳 凡 每經編輯:張海妮

《詩經·小雅·棠棣》有:「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兄弟之間,相親相愛很常見,即使偶爾鬧了小矛盾,但每遇外侮總能並肩相抗。但古往今來,「同室操戈」的情況也時有上演。近日,木地板行業龍頭大亞集團內部再次上演了一出「兄弟反目」,並且還新添了「母子反目」的「戲碼」。圍繞著大亞集團控制權歸屬事項,母親戴品哎及其長子陳建軍與次子陳曉龍站在了對立面。

為什麼要說「再次」?因為在去年8月,作為大亞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大亞聖象(000910,SZ)的實控人之一,並在上市公司擔任董事的陳建軍,突遭職務被解除,而提議解除其職務的竟然是大亞集團,而大亞集團背後的股東最終指向戴品哎、陳建軍、陳曉龍及戴品哎之女陳巧玲。不難猜出,當時已經出現了「家族內訌」。

時日至今,上述家族紛爭不僅未能解決,並且還有愈演愈烈之勢。「內憂未平,外患再起」。近年大亞聖象的營收增速已經出現疲態,股價也從2017年底的22.65元/股(前復權,下同),跌至目前的10.9元/股,今年還一度下探,跌破10元/股。

次子陳曉龍掌權

要將上述家族內訌「剝絲抽繭」,還原利益糾紛焦點,必須從大亞集團的股權結構說起。

大亞集團共有四位法人股東,分別為丹陽市意博瑞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意博瑞特,持股63%)、丹陽市卓睿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睿投資,持股18.87%)、丹陽市文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文達投資,持股4.588%)和丹陽市思赫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赫投資,持股13.542%)。

其中,卓睿投資又分別持有意博瑞特16.7%的股權、文達投資100%的股權和思赫投資45.628%的股權,文達投資持有意博瑞特12.4%的股權。

原本大亞集團的創始人陳興康通過100%持股卓睿投資及持有意博瑞特51%的股權,實際控制著大亞集團。然而,2015年4月28日上午,陳興康意外摔倒,經搶救無效不幸逝世,由於陳興康生前未立遺囑,因此戴品哎(陳興康的夫人)、陳建軍(陳興康的長子)、陳巧玲(陳興康之女)、陳曉龍(陳興康的次子)四人分別依法繼承陳興康在意博瑞特和卓睿投資的股權。

根據大亞科技(大亞聖象的前身)2015年8月披露的公告,戴品哎持有意博瑞特31.875%的股權和卓睿投資62.5%的股權,三位子女各自持有意博瑞特6.375%的股權和卓睿投資12.5%的股權。

同年8月,四人籤署了《一致行動人協議》(以下簡稱《協議》)。《協議》約定,如果四方難以達成一致意見,則由戴品哎按照其意見決策並執行。四人成為大亞集團、大亞聖象之共同實際控制人。

戴品哎握有大部分股權,三位子女的股權均衡,再加上協議的制衡,豪門子女奪權的戲碼應該不會上演。

但在陳興康去世後,偌大的集團也不能少了「領頭羊」。而在上述四人中,戴品哎早已退休;陳巧玲自2001年起一直在江蘇銀行丹陽支行任職。因此,候選人的範圍就縮小至陳建軍、陳曉龍兩兄弟之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不論在大亞集團,還是在大亞聖象,陳曉龍均比他的哥哥獲得了更高的職權。

2015年7月,陳建軍開始擔任大亞集團董事,而他的弟弟則擔任大亞集團董事局主席;而在上市公司體系中,陳曉龍在2015年9月擔任大亞聖象董事長,並在2017年5月獲得連任,而他的哥哥直到2017年5月才成為上市公司董事,此前其一直在大亞聖象的全資子公司聖象集團擔任總裁職務。

兄弟倆各自分管業務,外界將其解讀為大亞聖象實施家族「雙頭治理」模式:長子陳建軍分管聖象地板,弟弟陳曉龍掌管大亞人造板。

這裡有個小插曲,對於增補陳曉龍為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的議案,當時的投票結果顯示,公司董事翁少斌選擇棄權,理由是:對董事候選人陳曉龍先生的履歷情況不太了解,所以棄權。

而在2015年10月12日,翁少斌申請辭去公司董事、總裁、董事會戰略投資委員會委員職務。辭職後其仍擔任聖象集團董事長職務。不過在2018年6月,陳曉龍替代翁少斌成為聖象集團的法定代表人,且董事長也變為陳曉龍。

兄弟鬩牆

陳興康去世後,雖然外界對大亞集團內部或存在權利爭奪存在頗多猜測,但並無實際證據。直到2018年7月,大亞聖象的一紙公告將家族內訌間接地公之於眾。

彼時,大亞聖象公告稱,控股股東大亞集團提議解除陳建軍擔任的公司董事等職務。同時,大亞集團推薦吳文新為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另外,大亞聖象還公告,公司高管吳谷華、陳鋼提出辭職。

通過上邊的分析可以看出,由於戴品哎與陳巧玲並不掌權,因此這次事件也指向兄弟之間可能存在的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一連串的高管變動還驚動了深交所——公司於2018年7月24日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解除陳建軍董事職務的理由。此後公司回復稱,此舉是為了進一步加強對中小股東利益的保護,防止公司出現家族企業的詬病。

事實真的如此?

2019年7月10日,《江蘇法制報》刊登了一則「大亞集團控股股東嚴正聲明」(以下簡稱《聲明》)的文章。聲明人為戴品哎、陳建軍。

《聲明》稱,2018年7月6日,在鎮江公證處的公證下,戴品哎將其持有的意博瑞特31.525%的股權和卓睿投資54.5%的股權依法轉讓給陳建軍。

這次股權轉讓後,權利的天平正式傾斜:陳建軍持有意博瑞特37.9%的股權、卓睿投資67%的股權,這也意味著,陳建軍和戴品哎成為大亞集團的控股股東。

此後也有了陳建軍被大亞集團職權架空的一幕,前述事項最終獲得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面對弟弟的「攻勢」,哥哥陳建軍也迅速做出反擊。

《聲明》顯示,2018年8月2日,意博瑞特召開股東會通過決議,由陳建軍擔任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並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2018年8月27日,卓睿投資免去陳曉龍的公司職務,委派陳建軍擔任文達投資執行董事,為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時,意博瑞特和卓睿投資均要求陳曉龍移交公司證照、公章印鑑、財務帳冊等公司財物。

值得注意的是,《聲明》中稱,因陳曉龍拒不依據意博瑞特股東會決議和文達投資股東會決議向陳建軍先生移交相關公司的證照、公章印鑑等公司財物,意博瑞特和文達投資已依法向丹陽市人民法院提起公司證照返還訴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裁判文書網查詢發現,丹陽市人民法院對上述公司證照返還糾紛一案已進行了裁定,案號為丹陽市人民法院(2018)蘇1181民初7781號。不過,陳曉龍以管轄權異議向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此後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審議認為,一審法院對此案具有管轄權。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予以駁回。

記者查閱天眼查發現,目前意博瑞特、文達投資的法定代表人均是陳曉龍。對此《聲明》中則稱,意博瑞特、文達投資兩公司證照、公章印鑑等目前處於失控狀態,凡涉及上述兩公司用印事項時,均應附加現任公司法定代表人陳建軍的親筆籤名。

誰將掌舵大亞集團

《聲明》還曝光了更多猛料。

《聲明》顯示,陳曉龍違法使用卓睿投資作廢公章並利用掌控大亞集團和意博瑞特公章之便利,在惡意隱瞞大亞集團實際控制人、大股東戴品哎和陳建軍的情況下,兩次私自修改大亞集團章程,剝奪意博瑞特對大亞集團的董事委派權,剝奪卓睿投資對大亞集團的法定代表人委派權。非法將意博瑞特持有的大亞集團62.9%的股權轉讓給思赫投資……

上述內容中提到的「董事委派權」、「法定代表人委派權」又是什麼意思呢?

根據《華夏時報》的報導,卓睿投資在今年4月17日發布了《關於重新委派大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已在公證處進行了公證。《決定》內容為:根據大亞集團《章程》第十四條第二款和第三十二條規定,大亞集團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由丹陽市卓睿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委派,法定代表人任期三年;2015年7月10日,本公司委派陳曉龍出任大亞集團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現任期已滿。決定撤回陳曉龍大亞集團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的任職委派,陳曉龍應將大亞集團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職權全部移交給陳建軍。

《華夏時報》報導還稱,陳曉龍於4月18日在集團內部籤發了大亞集團紅頭文件,對上述《決定》做出了反擊,內容主要是根據公司法規定,公司董事長應由董事會選舉產生,而董事由股東會選舉產生,並非由「委派」產生。所以,所謂的委派文件沒有法律效力。現任董事長職位,由卓睿投資提名,經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選舉產生,並非委派。

有律師向記者表示,根據公司法的規定,董事長和副董事長由董事會以全體董事的過半數選舉產生,「但也不排除會有私下協議對董事長人選進行委派,不過形式上還是要經過董事會決議的」。

這場「權力的遊戲」最終誰將勝出,目前還無法過早地下結論。而戴品哎、陳建軍母子在《聲明》中稱,相信大亞集團的股東糾紛一定能通過法律途徑獲得公正透明、合法有效的解決。

創業難,守業更難

毋庸置疑,如今的大亞集團能成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之一、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之一,旗下覆蓋家居、包裝、汽配和轉型產業四大業務板塊,離不開創始人陳興康早年通過艱苦奮鬥夯下的堅實基礎。

時間回溯至1978年,大亞集團的前身——丹陽埤城農機拋光廠瀕臨倒閉,陳興康「臨危受命」,回到埤城接手了拋光廠。在陳興康的帶領下,這間小廠起死回生,歷經幾次名稱變更後,在1985年還引進了技術和品牌。

根據大亞集團老員工張建松撰文回憶,此後陳興康共歷經了三次創業。第一次創業是將工廠原業務五金生產甩去,轉產鋁箔紙。第二次創業是引進國外優質鋁箔紙生產線,叩響鋁箔國產化大門。

1999年,陳興康將目光投向資本市場,由大亞集團控股的江蘇大亞新型包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現為大亞聖象)成功於當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也是鎮江最早的一家上市公司。

陳興康的第三次創業則是對公司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由過去以菸草配套為主的包裝產業,轉型為以林產為主的木業產業。

2015年,大亞聖象將菸草包裝印刷、汽車輪轂、信息通信等與當前主業關聯度較低的全部非木業資產置出上市公司體系,其主營業務變為人造板和木地板的生產和銷售。

根據大亞聖象2018年年報,2018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顯示「聖象」品牌價值已達415.62億元,位居中國家居行業榜首。同時,大亞人造板以125.86億元的品牌價值榮登2018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人造板行業榜首。

但隱憂也一直存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陳興康去世當年,公司營收同比下滑了9.04%,為76.77億元。大亞聖象在2015年的年報中稱,2015年對公司來說也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公司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經受了突然失去陳興康董事長的各種考驗,公司在陳曉龍董事長領導下最終平穩過渡。

近幾年,儘管大亞聖象的營收每年都在同比增長,但營收增收卻越來越慢,公司2018年的營收僅比上年同期增長3.02%。木地板業務2018年營業收入為50.47億元,佔營收的69.50%,雖然該業務的毛利率為41.95%,但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僅增加0.71個百分點。

而從股價看,大亞聖象2017年底收盤價為22.65元/股;2018年底收盤價為10.18元/股,跌幅約55%,高於深證成指2018年度34.42%的跌幅。

進入2019年,公司股價最高曾超過16元/股,但最低也曾下探至10元/股以下,截至7月12日收盤,公司股價為10.9元/股,市值為60.39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大亞聖象總經理多個高管崗位空缺超半年 實控人兄弟內訌持續升級...
    7月27日,大亞聖象發布公告,稱大亞集團所持公司263.36萬股司法凍結,還有2.33億股被質押,質押率為91.65%。此外,大亞集團資金周轉困難,大亞集團及子公司共有3.69億元銀行借款逾期。    控股股東債務逾期的背後,是陳興康的兩個兒子內訌。
  • 大亞聖象困局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大亞聖象家族內訌的發展,公司營收也再難回到5年前的巔峰狀態,2020年更是因為疫情原因營收下滑近兩成。「一季度專賣店門店都在紅星美凱龍等大商場裡,受到疫情影響確實有所下滑。」大亞聖象董秘辦相關負責人向《中國經營報》記者坦承,下半年在努力改善,二季度公司利潤已經實現上漲,被壓抑的渠道也得到了一定程度恢復。
  • 大亞聖象:控股股東大亞集團質押250萬股
    每經AI快訊,大亞聖象(SZ 000910,收盤價:16.12元)11月2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接到控股股東大亞集團函告,獲悉大亞集團將其所持有的本公司部分股份辦理了質押手續。公司控股股東大亞集團於2020年11月26日質押250萬股,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為0.98%。
  • 大亞聖象的董事長爭奪戰
    對大亞聖象控股的董事長一家來說,不測來了兩次。2020年6月1日上午,上市公司大亞聖象(SZ.000910)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陳曉龍因突發疾病醫治無效,於5月31日不幸逝世,年僅44歲。於是在2017年5月,哥哥陳建軍當選大亞聖象董事,任期到2020年5月。這一人事變動,是在為哥哥陳建軍和弟弟陳曉龍(當時任董事長)之間的輪值做準備。然而,就在2018年7月,兄弟輪莊出現「意外」。大亞聖象突然發公告:根據控股股東大亞集團提議,解除陳建軍上市公司董事等職務。
  • 父子兩任董事長接連離去,百億大亞聖象「內鬥」戲劇性大結局
    02兄弟鬩牆之爭之前,陳興康通過丹陽市意博瑞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意博瑞特)和丹陽市卓睿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卓睿投資)持股大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大亞集團),再通過大亞集團持有大亞聖象47.65%的股權,陳興康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
  • 大亞聖象控股股東大亞集團質押1000萬股 用於自身生產經營
    挖貝網 10月21日消息,大亞聖象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000910)控股股東大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向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鎮江分行質押股份1000萬股,用於自身生產經營。
  • 誰的大亞集團?控股股東質疑現任董事長"無證上崗"
    陳曉龍現居大亞集團董事長之位,陳建軍則持有大亞集團股份超過50%,是控股股東,大亞集團是上市公司大亞聖象的第一大股東,持股45.89%。對此,陳曉龍在7月10日晚上7:50接通《華夏時報》記者電話時僅表示「還沒看到這份《聲明》」,在問清記者所屬單位後即掛斷了電話。半個小時後再打,響了兩聲後被掛斷。記者此間從大亞集團一家法人股東方證實了《聲明》存在,但未進行進一步說明。
  • 大亞聖象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解除質押1600萬股再質押1200萬股
    昨日晚間,大亞聖象(000910.SZ)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接到控股股東大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亞集團)函告,獲悉大亞集團將其所持有的... 昨日晚間,大亞聖象(000910.SZ)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接到控股股東大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亞集團」)函告,獲悉大亞集團將其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辦理了解除質押及再質押手續。
  • 老闆去世 大股東質押超90%股權 股票卻大漲:木業豪門奪權再起?
    文/華夏商訓誰都知道兄弟鬩牆是公司發展大忌,但更致命的或許是一方突然離世。不幸的是,大亞聖象全撞上了。6月1日,大亞聖象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簡稱 大亞聖象)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陳曉龍因突發疾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5月31日不幸逝世。
  • 大亞聖象董事長意外離世 三連板行情結束
    來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大亞聖象(000910,SZ)6月1日早間公告稱董事長陳曉龍先生因突發疾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5月31日不幸逝世。當日收盤,其股價在前期連續上漲三個一字漲停板的基礎上,上漲7.85%,收於15,80元。
  • 大亞聖象發變更公告,原董事長陳曉龍的妻子成實控人之一
    新京報訊(記者 張潔)9月3日,大亞聖象發布關於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的提示性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戴品哎、陳巧玲、陳建軍、張晶晶。大亞聖象原實際控制人共有4位,其中陳曉龍為大亞聖象原董事長、大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另外3位實際控制人分別是陳曉龍的母親戴品哎,姐姐陳巧玲、哥哥陳建軍。
  • 木業首富百億遺產爭奪戰,兩兄弟因此反目,曾致近4億債務逾期
    大亞聖象系國內木地板行業的領頭雁,近年來最引人矚目的是其為爭奪大亞聖象控制權而上演的兄弟「反目」的戲碼。資料顯示,生於1976年的陳曉龍此時不過44歲,而距離其父——創始人陳興康過世不過五年時間。此時,陳曉龍的逝世,也使得這場爭奪戰暫時落下帷幕。
  • 百億家產家居龍頭內訌記
    生活節儉、樸素的陳興康平日裡也是個「工作狂」,以至於即使在70歲高齡也依然身挑集團經營管理重擔,未對接班人、家族企業傳承問題做提前布局,在主政大亞集團、大亞聖象等核心企業的同時,還擔任大亞集團最大法人股東丹陽市意博瑞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意博瑞特公司」)等多家公司的董事長職務。在意外面前,家族企業接班人問題急切而又無奈地被提上日程。
  • 大亞聖象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證券代碼:000910 證券簡稱:大亞聖象 公告編號:2020---020  大亞聖象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的內容真實、準確、完整,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 多重壓力下,大亞聖象半年營收、利潤下滑
    記者 | 孫梅欣1大亞聖象公布的2020年中報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收25.4億元,同比減少17.61%;實現營業利潤約2億元,同比減少24.31%;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58億元,同比減少19.54%;每股基本收益
  • 淺談大亞聖象
    大亞聖象是我國木地板行業和人造板行業龍頭,兩塊業務雙輪驅動,共擁有年產 5300萬平方米的地板生產能力和年產 185 萬立方米的中高密度板和刨花板的生產能力。 全資子公司聖象集團成立於2002 年,前身聖象實業成立於 1995 年,是國內地板行業的領軍企業。
  • 中信建投-大亞聖象地板龍頭 基本面改善 給予推薦
    國內地板行業龍頭,19Q3業績改善公司主要從事地板和人造板的生產銷售業務,地板業務主要產品有「聖象」強化木地板、三層實木地板、多層實木地板,人造板業務主要產品有「大亞」中高密度纖維板和刨花板。公司「聖象」、「大亞」品牌知名度高,「聖象」地板被廣泛用於住宅、酒店、辦公樓等房屋裝修和裝飾,「大亞」人造板主要用於地板基材、家具板、櫥櫃板、門板、裝修板、包裝板、電子線路板、鞋跟板等,也可用於音響製作、列車內裝飾等其它行業。公司業績平穩,19Q3收入改善。
  • 大亞聖象抗疫記:不做快餐式捐贈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疫情期間,大亞聖象一直關注著抗疫進展,針對疫情變化,先後捐出3筆善款馳援一線。同時有序復工復產,用數字營銷賦能經銷商,創新開發抗菌功能產品,將疫情影響最小化的同時,謀求企業發展。
  • 回歸原木本心,大亞聖象陳建軍為熱愛奮鬥
    回歸原木本心,大亞聖象陳建軍為熱愛奮鬥 來源:壹點網      時間:2020-12-11 18:26:43 「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