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飛經》通篇一字不苟,風姿俊逸,被稱為「天下第一小楷」!

2020-12-05 有文化的小哥

《靈飛經》是唐代著名小楷之一,無名款。元袁桷、明董其昌皆以為唐鍾紹京書。鍾紹京,字可大,虔州贛人。官至中書令,越國公。書學二王,褚、薛在當時是享有盛名的書家,時號「小鍾」,也是收藏家,個人收藏名家真跡數百卷。《靈飛經》筆勢圓勁,字體精妙。後人初習小楷多以此為範本。

《靈飛經》的章法為縱有行,橫無列。由於整篇字的大小、長短、參差錯落,疏密有致,變化自然,且整篇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顧盼照應,通篇字渾然一體,雖為楷書,卻有行書的流暢與飄逸之氣韻,變化多端,妙趣橫生。

唐人寫的小楷靈飛經,筆法極其精細微妙,放大到十幾倍之後所有的筆法細節纖毫畢現。從裡面,我們可以發現怎樣的筆法奧妙呢?筆鋒在書寫點畫時不可能一樣粗細,當點畫要求變細時毛筆就要提起。因此,提與頓是相對而言的,互為依存的。提筆大多用於橫畫的中間及字的轉折連接處、露鋒出鋒時。即前人所說:「密處險處用提」。注意提不要過虛、過細。

落筆是否該藏鋒?這是已困擾書法界很久的問題了。歷來眾說紛壇,互不用讓。實際上這是一個相當簡單的問題,只要拿歷代流傳下來的大量墨跡作依據即可找出答案。從晉、唐、宋、元、明的名家作品及民間遺墨來看,幾乎沒有哪筆點畫的起筆不是露鋒的,刻工精良的《靈飛經》也證明了這一事實。

唐代歐陽詢說:凡書字最不可忙,忙則失勢,次不可緩,緩則骨痴見《傳授訣》一般地講,行筆慢的好處是點畫凝重渾厚,缺點是容易寫得痴迷遲鈍;行筆快能使點畫明利爽健,而易帶來的弊病則是輕薄浮滑。

唐太宗李世民《論筆法》說:「大凡學書,指欲實,掌欲虛,管欲直,心欲圓。又曰:腕豎則鋒正,鋒正則四面勢全。次指實,指實則筋骨均平。次掌虛,掌虛則運用便易」指出了執筆的正確方法及其意義,今人沈尹默先生精研筆法,總結出「擫、壓、鉤、格、抵」的五字執筆法,其要旨在於指實、掌虛、腕平、掌豎。

清包世臣在《藝舟雙楫·右下筆潭》中稱其:「如新鶯歌白囀之聲」,楊守敬評:「靈飛經一冊,最為精勁,為世所重」。

從這裡看出帖中頓筆的高超技巧,線條點畫要求變粗變特出時,用力下按,所謂「力透紙背者為頓」。字的收筆處或轉折處常用頓筆,其頓的力度大於「蹲筆」與「駐筆」。在書寫過程中提與頓時常交錯使用,有時提在前、頓在後,有時是先頓後提,所以要注意協調性,提按頓筆在行草中交互使用更是密切,正是由於提與頓的交互使用才形成了點畫線條的輕重粗細變化。而在楷書中,提頓表現是很明顯的,如一橫與一豎就是兩頭都用提頓法。頓筆用的好,可使點畫堅實有力,筆力充盈,但不要頓的太重,形成墨團。

《靈飛經》以其秀媚舒展,沉著遵正,風姿不凡的藝術特色為歷代書家所鍾愛。明董其昌說:「趙文敏一生學鍾紹京終十得三、四耳」。近代大書家啟功先生的書法也受益於《靈飛經》。可見《靈飛經》有著超凡脫俗的藝術感染力。

流傳作者是鍾紹京,唐朝興國清德鄉人(今江西興國),政治人物、書法家,工書法,後人將其與祖先鍾繇並稱「書家雙絕」。因善於書法而被兵部尚書裴行儉提拔,進入朝廷。後擔任「宮苑總監」,在其妻的鼓動下與李隆基等人發動唐隆之變,擁立唐睿宗,睿宗時為中書令、封越國公。

宋米芾《書史》稱鍾紹京書「筆勢圓勁」。明董其昌說:「紹京筆法精妙,回腕藏鋒,得子敬神髓。趙文敏正書實祖之。」

其字結體秀美,筆意瀟灑,全篇一筆不苟,風姿俊逸,神採飛揚。在用筆上,露鋒順入居多,流暢中求穩健,輕而不浮,重而不滯。在結體上,造型優美,結構精巧,於飄逸中見穩妥,於典雅中見遒勁。

清水識曰:昔常見之天下第一小楷《靈飛經》多自《渤海》摹刻之初拓本,「黑宣而雪字」,靈秀異出,天下無雙。後又有翻摹之「滋蕙堂」本《靈飛》,形靈飛而神不具,較渤海為差矣。另傳世43行墨跡《靈飛》乃真跡寫本,幾歷大家珍藏,傳至常熟翁氏後人,經啟功撰序,得刊行世。天下小楷,以《靈飛》第一,直令先跡羞赫,後學追步,誠一如《蘭亭》之第一行,論定書壇矣。

相關焦點

  • 天下第一小楷,風姿俊逸,神採飛揚!啟功:神來之筆
    公認的書法排名,「天下第一行書」是王羲之的《蘭亭序》,「天下第一楷書」是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天下第一小楷」當屬鍾紹京的《靈飛經》。《靈飛經》又名《六甲靈飛經》,自問世至今,一直是人們奉若圭臬的經典,當之無愧的屹立於小楷書的高峰,被譽為「天下第一小楷」,影響整個小楷的發展,包括趙子昂(趙孟頫)、董其昌、啟功等等都受其影響。
  • 天下第一小楷《靈飛經》——鍾紹京
    說到「天下第一行書」,大家就會想起王羲之的《蘭亭序》,而提到「天下第一小楷」,知道的人卻不多。並非後者遜色,兩者都是舉世無雙,前者名氣廣很大程度是因為唐太宗李世民。被譽為「天下第一小楷」的,是唐朝書法家鍾紹京的《靈飛經》(又名《六甲靈飛經》)是著名的小楷法帖。《靈飛經》乃道教的一部經。主要闡述存思之法。今道藏有《上清瓊宮靈飛六甲左右上符》,一卷。
  • 這位「小楷王」的書法,俊美飄逸,可媲美第一小楷《靈飛經》
    楷書之小者,即為小楷,歷朝歷代以來,小楷都是衡量一個書法家水平的標準。大家可以想一下,不管是以行書著名的王羲之,還是以楷書聞名於世的顏真卿、歐陽詢等人,他們都能寫得一手精美絕倫的小楷。當然了,要說天下第一小楷,那還得數大唐江南第一宰相鍾紹京的《靈飛經》。《靈飛經》雖為楷書,但整篇字的大小、長短、參差錯落,疏密有致,變化自然,所以有著行書的神韻和氣息,為世人所重。
  • 小楷《靈飛經》的美學價值
    《靈飛經》是唐代著名書法家鍾紹京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小楷經典之一。唐玄宗時鐘紹京遷中書令,封越國公。鍾氏工書畫,小楷和榜書造詣皆深。據《舊唐書》本傳稱:「則天時明堂門額,九鼎之銘,及諸宮殿門榜,皆紹京所題。」可見鍾書在當朝的崇高地位。
  • 優秀的小楷範本,《靈飛經》高清賞析
    點擊上方,關注我們~《靈飛經》是非常著名的小楷法帖之一,傳為鍾紹京所書。鍾紹京,字可大,唐代興國清德鄉人,係為三國時期魏國太傅鍾繇的後人,著名的書法家。人們後來把鍾繇稱為「大鐘」,把鍾紹京稱為「小鍾」,以表示對這兩位書法家的喜愛。《舊唐書》本傳稱:「則天時明堂門額、九鼎之銘、及諸宮殿門榜,皆紹京所題。」《靈飛經》是其代表的作品之一。《靈飛經》全篇一筆不苟,風姿俊逸,神採飛揚。其字,在用筆上,露鋒順入居多,流暢中求穩健,輕而不浮,重而不滯。在結體上,造型優美,結構精巧,於飄逸中見穩妥,於典雅中見遒勁,的確是優秀的小楷範本。
  • 《靈飛經》不愧為天下第一小楷,楷書寫出行書的味道
    鍾紹京《靈飛經》是書法家公認的天下第一小楷,因姿態優美,筆意瀟灑而著稱於世。《靈飛經》不但是小楷中的王者,也是學習行書之前的最佳範本。雖然是楷書,但脫離了楷書的千篇一律,把靈動飄逸發揮得淋漓盡致,很適合初學者攻行書之前最佳入門之選。
  • 鍾紹京的《靈飛經》,被譽為天下第一小楷,啟功先生受他影響
    歷朝歷代精研小楷的書家有很多,而有名的除了鍾繇之外,「二王」的小楷也是出神入化,還有一位更是寫出了被譽為「天下第一小楷」的《靈飛經》,此人便是唐朝的鐘紹京。說起來,鍾紹京與鍾繇之間還是親戚關係,世人將鍾繇稱為「大鐘」,將鍾紹京稱為「小鍾」,這是因為鍾紹京是鍾繇的第十七世孫。
  • 小楷《靈飛經》高清版欣賞
    靈飛經是道教經名,主要闡述存思之法。今道藏有《上清瓊宮靈飛六甲左右上符》,一卷。《漢武內傳》謂此經用於請命延算、長生久視、驅策眾靈、役使鬼神。 《靈飛經》是唐代著名小楷之一,無名款。元袁桷,明董其昌皆以為唐鍾紹京書,但啟功先生認為只是無名經生所書。
  • 近距離賞析「天下第一小楷」,飄逸灑脫、渾然天成!
    .之前我們近距離賞析了歐陽詢的」天下第一楷書「《九成宮醴泉銘》,引發了大家的濃厚興趣,楷書確實以端正之美吸引著很多的書法愛好者,很多書法愛好者一般以楷書作為書法入門字體,楷書在我國的書法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一席,今天我們來近距離賞析」天下第一小楷「,」天下第一小楷「根據歷代書法大家公認的是唐朝的《靈飛經》,《靈飛經》以筆勢圓勁,字體精妙而被後人稱為
  • 一位無名氏寫得《靈飛經》,啟功都驚嘆,被譽為「天下第一小楷」
    小楷雖始創於三國時期的鐘繇,但其審美境界卻以晉代「書聖」王羲之為代表的,臨觀王羲之的小楷作品,精緻純粹,遒勁中又不失婉約,端莊中又見窈窕之姿,意境悠遠,不媚不俗,雅致清幽。可惜王羲之所遺存的真跡寥寥無幾,但是自王羲之之後,後人在其中吸取精華,湧現出一批將小楷寫到極致的名家。尤其是到了唐朝,文化和經濟高度繁榮,小楷也是被寫到了極致。唐朝時期,因佛學文化的融入,佛學經典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因而產生了「抄經體」,唐代中寫經高手繁多,其中最為著名的表示鍾紹京。
  • 「天下第一小楷」《靈飛經》,卻帶有行書的飄逸
    關注丸子,走進書法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靈飛經《靈飛經》又名《六甲靈飛經》,被譽為「天下第一小楷」。雖為楷書,卻有行書的流暢與飄逸!比如「心字底」、「三點水」等都帶有行書的連帶與呼應,頗有韻味。跟著餘冰倩老師學習小楷《靈飛經》,老鐵們覺得我這個寫得如何呢?
  • 天下第一小楷《靈飛經》真跡冊頁和清代拓本,初習小楷範本經典
    《靈飛經》是唐代著名小楷之一,無名款。元袁桷、明董其昌皆以為唐鍾紹京書。鍾紹京,字可大,虔州贛人。官至中書令,越國公。《靈飛經》筆勢圓勁,字體精妙。後人初習小楷多以此為範本。天下第一小楷《靈飛經》又名《六甲靈飛經》真跡冊頁
  • 天下第一小楷《靈飛經》,手機版鋼筆字帖難得一見!
    《靈飛經》,被譽為天下第一小楷,本身是一卷道教經典,為唐代開元年間的墨跡寫本,秀麗清勁,神彩飛動,是寫經中的精品。作為小楷法帖,它滋養了一代又一代書法家。筆跡秀媚舒展,沉著遵正,風姿不凡,為歷代書家所鍾愛,後人初習小楷多以此為範本。
  • 《靈飛經》:少女時代心儀的書帖,居然有「天下第一小楷」的美譽
    《靈飛經》小楷書法,可以說是我在少女時代就十分心儀的書帖,只是,那時還不知道,《靈飛經》居然有著「天下第一小楷」的赫赫聲名。想想,我們國人也挺奇怪的,一方面口口聲聲地說著,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一方面又有了「天下第一行書」、「天下第二行書」、「天下第一小楷」等種種的稱號和排序。
  • 《轉輪聖王經》,天下第一小楷《靈飛經》的姊妹篇
    大家都很熟悉的天下第一小楷《靈飛經》,據說是唐代鍾紹京的大作。《轉輪聖王經》,影響和知名度雖不及《靈飛經》,但是曾長期被指認為唐鍾紹京的作品,亦被鐫入叢帖中(如清代歙縣鮑漱芳的《安素軒法帖》即收有此經),一度流傳頗廣。
  • 楷書 |《靈飛經》墨跡本放大圖集資料,初學小楷優選範本之一
    溫馨提示:該圖建議手機橫向觀看《靈飛經四十三行《靈飛經》是唐代著名小楷之一,無名款,傳乃小鍾(鍾紹京)所書。後人初習小楷多以此為範本。筆勢圓勁,字體精妙;全篇一筆不苟,風姿俊逸,神採飛揚;用筆起止之變化,用墨淡雅之可愛,讓人嘆為觀止。《靈飛經》的版本很多。除本期編選的墨跡本外,還有以「渤海本」、「望雲樓本」等為代表的刻本,且各自都不完整,有缺失。至於選哪個版本臨摹,歷來書家意見不一。啟功先生的觀點是墨跡本和渤海本配合使用,供廣大書友參考。
  • 唐朝小楷精品《靈飛經》墨跡本四十三行高清圖
    按照字的大小分類,可分為大楷、中楷、小楷。而小楷作為其中的一個分支,在書寫方法上有其與眾不同的特點。目前,小楷的書寫風格多種多樣,有的環肥燕瘦,有的濃妝淡抹。而《靈飛經》就屬於秀美一族的。《靈飛經》是著名的小楷法帖之一,其字結體俊美,筆意瀟灑,被譽為「天下第一小楷」。
  • 小楷《靈飛經》藝術欣賞
    一、何為靈飛經?(一)作為道教經典《靈飛經》是道教經名,主要闡述存思之法。今道藏有《上清瓊宮靈飛六甲左右上符》一卷。《漢武內傳》謂此經用於請命延算、長生久視、驅策眾靈、役使鬼神。(二)作為天下第一小楷《靈飛經》是唐代著名小楷之一,無名款。
  • 天下第一小楷《靈飛經》,精美絕倫,賞心悅目
    小楷就是楷體小字,由三國魏時期的隸書大家鍾繇所創。小楷脫胎於漢隸,為古代日用必需的書法,運筆圓潤、娟秀、挺拔、整齊。 小楷不僅是考驗人的功力,還有時間的沉澱才能有些收入。能寫好小楷都不是一般書家,而且功底非常深厚。
  • 「書法問集」138、自學小楷臨摹《琴賦》好還是《靈飛經》好呢?
    推崇《靈飛經》的人很多很多,其中更是把《靈飛經》奉為天下第一小楷。但是自學小楷,學《靈飛經》的難度會比《琴賦》大一些。我是一人。這兩本帖子,都值得臨,都適合學習。文徵明74歲時作小楷《琴賦》,字大1.5釐米左右,結構精準,共417個字。我們放大看看《琴賦》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