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上一回麻花說到了,鐵羅漢是四大名叢之首。
今兒,就來再續前話。
之前有不少新茶友,會好奇巖茶裡四大名叢的組成。
當今的武夷名叢裡,四大天王們分別是:
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半天妖。
看到這樣的班底組成,難免會有人不服。
憑什麼,大紅袍不屬於四大名叢?
到底當前的巖茶江湖裡,名叢裡的一哥是大紅袍,還是鐵羅漢?
且讓麻花泡一杯慧苑鐵羅漢,再來好好的掰扯。
《2》
歷史上四大名叢的列位排班裡,是有大紅袍的。
武夷巖茶裡的四大名叢,有新舊版本之分。
舊版的班底組成,是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
現如今,大紅袍從四大名叢組合裡邊,已經單飛成了茶王。
於是,巖茶版的四大天王裡,重新補進了新成員——半天妖。
繼續的以組合的形式在巖茶圈裡,不斷的發光發熱。
聊完這段新舊四大名叢的故事後,下面開始進入今天的正題。
現在的武夷名叢一哥,到底是大紅袍,還是鐵羅漢?
提到這,就不得不先來介紹一個概念。
武夷名叢,是什麼?
查閱羅老所著的《武夷名叢錄》,我們可以找到關於巖茶的準確定義。
名叢,指的是從單叢中優選優育出來的優良品種。
簡單的來說,就是在單叢裡選出性狀優異的,有典型代表的品種。
武夷山作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自然條件優越。
產茶歷史悠久的武夷山,茶樹品種資源非常的豐富。
其中,有不少適制是巖茶的優良茶樹品種。
根據林馥泉老先生在1942年的調查,武夷名叢的數目,不下千種。
這些種類豐富的名叢品種,世代相傳,爭奇鬥豔。
經過人工的精心培育下,大大的提高了巖茶的整體品質。
讓武夷巖茶不斷的發光發熱,使得巖茶的名譽,長久不衰。
那麼在這些大幾千的名叢裡邊,要想優中選優,可見難度不小。
《3》
原本上,名叢來源自武夷山裡的茶樹草根——菜茶。
菜茶,屬於有性系茶樹種類,是武夷山當地的原住民。
當地土生的茶樹品種,通過有性繁殖,個體之間自然傳粉雜交等,不斷的開枝散葉,繁衍生息。
整體上,武夷菜茶是個很龐大的茶樹群體,裡邊分離出了不少的旁系,混雜多樣。
而名叢,通過人為的長期選擇和培育,從有性系的菜茶裡,獨立出了門戶。
隨著歷史的推延,越來越多的名叢,在武夷巖茶裡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
瓜子金、不見天、白雞冠、半天妖、雀舌、醉水仙、白瑞香、白牡丹、玉麒麟、石觀音、向天梅、紫羅蘭、不知春、肉桂、鐵羅漢……
不計其數。
正如上文說的,武夷名叢的數量,有上千種之多。
到底這麼多的名叢裡,武夷山人是按什麼樣的標準去優中選中呢?
從而,選出前四強、前十強等,組成四大名叢,十大名叢。
按麻花的個人觀點,大體上分四種參考指標。
其一,是歷史知名度。
其二,是品種個性特徵。
其三,是市場認可度。
其四,是推廣的可行性。
先說知名度的影響。
何為名叢?當然是得有名,才能夠堪當這個稱謂。
且來看,入選當今四大名叢的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半天妖,哪個不是背後有一堆的故事?
在喝茶時,能夠提供上小半天的聊資。
鐵羅漢和佛緣有關,有「救死扶傷」的元素符號。
相傳有一年鬧瘟疫的時候,還救過不少人的性命。
而白雞冠,則是有名的道教練氣茶。
當年止止庵的白玉蟾真人,通過喝這個白雞冠,來輔助修煉。
而水金龜,則和一段物權法歸屬有關,是「不可思議」裡說到的正主。
再來看,品種的個性特徵。
一眾鶯鶯燕燕的武夷巖茶裡,鐵羅漢的品種特徵,是沉沉的當歸藥香。
而白雞冠,在茶樹外形特點上,它的葉脈更細、更嫩、更柔軟。
葉片的顏色就比較淺,像是白玉苦瓜的顏色。
在一眾茶樹裡邊,顯得鶴立雞群。想不引人注目,都不行!
至於到水金龜,它的品種香氣,那就更稀罕了。
是高雅的梅花香,類似白梅的香氣,很是特別。
可見,與眾不同,是武夷名叢們,很大的一個加分亮點。
再則是,市場認可度的問題。
說到這點。
巖茶品種本身的名氣和市場認可度,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
當一個茶有了名後,市場認可度越大,種植推廣的數量越多。
反觀之,如果是一直處於籍籍無名的狀態,很容易被風雲變化的歷史煙雲所淘汰。
就像這幾年,火到一塌塗地的肉桂。
不知道,這些年來,有多少的小品種茶樹,被它們的主人放棄。
毫不留情的砍掉了,改種成水仙和肉桂。
那些生存圈越來越窄的小品種茶樹,它們當前的處境,實在是岌岌可危,有絕種和淘汰的風險。
最後,來聊一聊推廣的可行性上。
武夷巖茶裡,名叢的品種有很多。
很是,並不是裡邊的所有品種,都適合廣泛推廣。
有些名叢,用茶農的話講——難做!不好做出明顯的品種特徵。
而用時髦些的話解釋,就是比較傲嬌。
對生長環境條件和栽培製作有比較嚴格的要求,一旦脫離了特定的山場環境,種出來的茶樹品質,整體都不大好。
於是乎,這些難伺候的名叢們,由於栽培難度大,不適合推廣。
自然而然的,名氣就落下去了,大不如前。
《4》
聊完名叢的概念,以及名叢的擇優標準後。
再來回到大紅袍和鐵羅漢的名叢榜首對決上。
毫無疑問,要比名氣,鐵羅漢肯定比不過大紅袍。
大紅袍現在的江湖地位,是巖茶茶王!
從歷史上看,大紅袍成名已久,幾經沉浮。
在外交史上,在當年美國總統訪華的時候,還留下一段關於半壁江山的美談。
在知名度上,大紅袍已經成為了巖茶對外宣傳的金字招牌。
甚至於,往廣了去說,所有的武夷巖茶,都可以稱之為大紅袍。
由這點上看,大紅袍如日中天的名氣,一時半會間,不會消減。
然,畫風再扭轉過來,聊到品種個性特徵上,絕對是鐵羅漢更勝一籌。
客觀來看,麻花覺得大伙兒們對大紅袍的認識,不能再局限在歷史留下來的那六株母樹上。
事實上,那六株母樹,從某種意義上,只是一種精神象徵。
經過現代科學手段的檢測,九龍窠崖壁上的六株母樹,不過是多個名叢的混合體。
隨著真正的大紅袍,消失在歷史煙雲後。
當年的大紅袍,究竟擁有怎樣的香氣和滋味,已經成了謎。
當前我們能夠喝到的,絕大部分的商品大紅袍,都是通過拼配和想像。
從而,制出來的風情各異的滋味。
於是乎,當前再去提起大紅袍,有個特別尷尬的現狀。
大紅袍有江湖地位,也有足夠的名氣,但是就是少了個性特徵。
常常是,張三和李四都喝過「大紅袍」。
但他們描述出來的滋味,就和盲人摸象一樣,完全天差地別。
所以,麻花覺得,當前的大紅袍,只能作為武夷名叢的過去,是個退了位的老大哥。
當今武夷名叢的霸主地位,應當讓位給鐵羅漢,或者其他更具備實力的品種!
畢竟,大紅袍已經是武夷巖茶裡的茶王。
再去爭一個武夷名叢榜首的名次,沒有意義。
好比在同一場競技裡,已經獲得特等獎後,再去拿一等獎的名次,就沒有意思了。
倒不如,把更多的機會,讓給後輩。
不斷的推陳出新,百花齊放,武夷巖茶才能走向更好的明天!
《5》
自古長江後浪推前浪。
江山代有人才出。
武夷巖茶江湖內,同樣是人才輩出。
大紅袍,是名叢中的名叢。
是曾經的名叢之王,是草原上曾經的獅子王。
現在,已經到了退位讓賢的時候了。
麻花覺得,當下的武夷名叢榜首,若是按照四大名叢的排位,就應當頒給鐵羅漢!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李麻花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