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有句話說得好——「食在廣州」,這句話不知吸引了多少美食愛好者來廣州「覓食」。廣州深厚豐富的飲食文化不光滿足了「老饕」的味蕾,還「養育」了大大小小數不清的美食餐飲店鋪。
餐飲業的發展不光體現在食物本身上,也體現在後勤工作上,作為國際美食之都的廣州對餐廚垃圾該如何處理,制定了詳細的規章,就請各位餐飲「老細」們仔細查看吧!
對待餐廚垃圾
應實行渣水分離、油水分離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分類管理處獲悉,按照環境保護管理規定,對待餐廚垃圾應該實行渣水分離、油水分離,且餐廚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單獨分類並密閉存放的原則,這是餐廚垃圾分類的第一步。做好這一步,將利於餐廚垃圾的後續回收和處理。
那麼,什麼是廢棄食用油脂呢?它是在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動植物油脂、從餐廚垃圾中提煉的油脂,以及含油脂廢水經油水分離器或者隔油池分離處理後產生的油脂。廢棄食用油脂經過統一回收和集中處理後,還可轉化為有用資源再次利用。
餐飲業經營者面對不同類別的垃圾還應適當處理。有害垃圾要特別將其中的易碎物品用紙或布包裹,並聯繫城管部門上門收集;可回收物在投放前應簡單處理讓其保持乾燥清潔,再聯繫再生資源回收企業上門回收;餐廚垃圾在投放前應儘量瀝乾水分,與其他垃圾一樣應交由相應運輸企業收集運輸。
用餐場所、烹飪場所、洗手間
垃圾收集容器放置各有標準
餐廚垃圾分類收集容器的設置也有講究。當前收集容器大小分為40L、60L、120L、240L等,餐飲業經營者可以參照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生活垃圾分類設施配置及作業規範》,根據日常總體餐廚垃圾的產生量、種類等實際情況,來配置相應數量、符合標準的專用收集容器。
而且餐飲店鋪的垃圾收集容器應該妥善放置在用餐場所、烹飪場所以及洗手間三類場所。在用餐場所,應根據客流量在主要出入口、樓梯間、電梯間、過道設置2類垃圾收集容器,即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在烹飪場所應設置3類垃圾收集容器,即可回收物、餐廚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而在洗手間應設置小型其他垃圾收集容器。由於餐廚垃圾往往量大,產生較快,垃圾臨時存放點也是必不可少的,可用於集中存放4類垃圾和大件垃圾,並且應做好防風防雨防臭措施。
餐廚垃圾收集與運收情況
應如實記載、及時報告
餐飲業經營者具有對餐廚垃圾收集與運收情況如實記載,及時報告的義務。
餐飲業經營者應建立餐廚垃圾的專項臺帳,包括但不限於各類垃圾清運量、清運流向、檢查情況,保證餐廚垃圾分類回收的具體情況都有「帳」可查,有據可依。在運收方面,餐廚垃圾產生者還應當與取得餐廚垃圾、廢棄食用油脂特許經營權的收運、處置單位籤訂收運、處置合同,明確收運的時間、頻次、數量以及廢棄食用油脂回收價格等內容,以保證餐廚垃圾運收環節中對接雙方達成共識,且對規定有明確的認知。
此外,餐飲業經營者還應在顯著位置設置「生活垃圾分類公示牌」,公開展示生活垃圾分類情況,包括各類生活垃圾投放時間、地點、方式等要求和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各環節負責人和保潔人員等信息。
餐飲業經營者還有義務在經營場所醒目處設置「可重複使用消費用品的推薦標識」和「不剩菜標識」,這能夠提醒消費者少使用一次性物品以及適量點菜,不浪費糧食,也能抑制餐廚垃圾的大量產生。
對於違反《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的經營者,該條例根據不同的情況,設置了5000元至50000元的罰款。
餐飲店鋪垃圾收集容器放置要求:
用餐場所:設置2類垃圾收集容器,即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烹飪場所:設置3類垃圾收集容器,即可回收物、餐廚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洗手間:設置小型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全傑 實習生張雨歆 通訊員成廣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