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鋼筆「懷舊者」:挽留筆尖上的逝水年華

2020-12-05 生活報

張國全在修鋼筆

焦茂明

張樹波

張國全和駱成

駱成在展示收藏的鋼筆

七旬老人擺地攤修鋼筆23年守護即將消失的「老手藝」

五旬電氣工程師堅持鋼筆書寫三十年寫下幾十本「工作日記」

大三學生熱衷鋼筆收藏為護筆尖曾用兩年調整書寫習慣

曾經,鋼筆是人們最普遍使用的書寫工具,文藝而莊重。用它,流暢地划過紙張,記錄下了文字,也記錄下了歲月裡的點滴。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在上衣口袋別一支鋼筆,是很多人的夢想。

可如今,鋼筆早已淡出人們視線。字裡行間尋找,能看到的使用者,幾乎只剩學生群體。修鋼筆的匠人也成了「即將消失老手藝」的最後堅守者。

喜歡硬筆書法的人常說,只有用鋼筆,才能練出一手好字。因為,在他們看來,它是有「表達感」的工具。或許正是因此,在哈爾濱,記者才能找到這樣一群執著於鋼筆書寫的「懷舊者」:他們或默默守護著筆尖划過紙張的流暢感;或痴迷於鋼筆呈現出的字跡魅力;或把鋼筆當做一件承載特殊記憶的藝術品去欣賞……

「鋼筆爺爺」擺地攤二十餘載堅持修鋼筆只為守護「老手藝」

76歲的焦茂明,在哈市南崗區紅軍街靠近哈爾濱火車站一側的地下通道附近「小有名氣」,只要跟小商小販或保潔人員一打聽「那個修鋼筆的老頭」,幾乎沒人不知道。在他們眼裡,鋼筆早已淡出人們的生活,更別說能有多少人來修筆了,因為覺得「新奇」,所以格外留意老人的一舉一動。

「我不圖賺多少錢,只為守住這門老手藝,給還有需要的人提供一點兒便利。」焦茂明老人說話時面帶微笑,但眼裡卻划過一絲悲傷。話音剛落,他立刻補充道:「其實這些人,現在已經很少了。」

據說,老人寫了一手好字。他曾在企業工作,有鉗工手藝,1995年退休後開始自己琢磨著修鋼筆。「那時,我買了很多鋼筆,自己拆裝,一點點摸索經驗。後來,覺得技術成熟了,就到早夜市擺攤,給人修鋼筆。」老人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使用鋼筆的人還很多,所以修鋼筆的人也不少,在早夜市出售鋼筆兼修筆最多時,一天能掙上百元。可現在擺攤一個月,收入也不過一兩百元。「用鋼筆的人少了,修鋼筆的人也『銷聲匿跡』了,連手藝人也都不多見了。」老人之所以選擇在火車站附近擺攤,也是因為這裡人流量大,可以讓過往的人知道「原來哈爾濱現在還有人在修鋼筆」。只是,他歲數大了,不能天天在這裡擺攤,要找到他,有時得碰運氣。

說到「還有哪些人會來修鋼筆」,老人說,除了個別鋼筆發燒友以外,醫生、老師、學生等需要大量書寫的行業中,還有人對鋼筆有著特殊的眷戀。最讓老人意外的是,鋼筆發燒友中,不僅有曾經把鋼筆當做書寫工具的中老年人,還有伴著電腦、手機、中性筆長大的年輕人。

電氣工程師愛用鋼筆書寫應聘時意外「被關注」獲印象加分

56歲的張樹波,就是一個堅持用鋼筆書寫的人。他是一位電氣工程師,家住道外區,在工地上做工程監理。因為工作中需要用筆大量記錄信息,加之童年時對鋼筆有種特殊情結,所以他直到現在還鍾情於把鋼筆當做書寫工具。

「我讀小學、初中時,老師給我們灌輸的思想是,誰寫字漂亮、有筆鋒,就能體現其文化水準。那時,為了寫一手漂亮的好字,很多人都在練龐中華字帖。當時社會上還流行這樣一種說法:在上衣口袋裡插一支筆的是中學生,插兩支筆的是大學生,插三支筆以上的肯定是修鋼筆的師傅……」說起鋼筆,張樹波滔滔不絕。他說直到現在,在自己的傳統印象裡,寫正式一點兒的東西還必須得用鋼筆。「原子筆的筆尖太滑,寫出來的字,總讓人感覺有些流氣;中性筆或碳素筆,雖然在填表格、寫材料時允許使用,但在我心裡卻少了一份誠懇。我用鋼筆,一筆一划地認真書寫,一份敬畏之心從筆尖傳遞到紙上。」

張樹波說,當年他寫入黨申請書,就是用鋼筆寫的。他在工地上做工程監理,需要給施工工人繪圖進行現場指導,並寫下一些工作重點,這時也習慣使用鋼筆。他還有一個回家整理「工作日記」的習慣,一直堅持了三十幾年,如今已經寫了幾十本,幾乎都是用鋼筆書寫的。

鍾情於鋼筆書寫,還給張樹波帶來過意外收穫。2013年,張樹波到一家企業應聘,當時在現場提交了一份手寫簡歷,他拿出鋼筆書寫,引起了人力資源經理的注意。他們之間的話題就此展開,從鋼筆聊到了書寫習慣,聊到了自己寫「工作日記」的習慣,HR認為他是一個做事嚴謹、有板有眼的人,當即表示要錄用他。

「藏身」文教店裡的修筆匠人修復老鋼筆幫一對夫婦留住「傳家寶」

在道裏區曼哈頓商城,還有一位「低調」的修筆匠人。他叫張國全,47歲,經營著一家文教店。

要找張師傅也不容易,因為他不在店鋪前掛任何與「修鋼筆」有關字樣的指示牌,就連修筆用的工具和配件也都是藏在辦公椅的後面,很難被發現。

而且,如果你不是愛筆懂筆之人,或對鋼筆有啥特殊情感,張師傅還不願意修。「修鋼筆只是我的副業,我的愛好之一。」張國全說,他是一個喜歡面對挑戰的人,鋼筆越是出現疑難雜症,他越想把它修好。但使用鋼筆卻有一個前提,鋼筆是消耗品,像汽車一樣,需要定期保養。只有愛鋼筆的人,才能善待他修好的鋼筆。

張國全已經修鋼筆十八年了,只要看一看、摸一摸,他就知道鋼筆筆尖哪裡出了問題,有沒有對方自己修理過的痕跡。

「現在還能堅持用鋼筆的人,都是對鋼筆有特殊感情的」,所以無論鋼筆貴還是便宜,張國全都「一視同仁」。而且,每次修筆,修好後他都會附贈一個鋼筆「全身體檢」,讓使用者頓感比新的還好用。

因為修鋼筆,張國全和很多愛筆之人成了朋友。幾年前,一對小夫妻拿著一支只剩下筆尖和下半段外殼的鋼筆來找張國全,說是奶奶傳給父親、父親又傳給自己的鋼筆,現在奶奶和父親都不在了,這成了他們唯一的紀念。可是,因為筆尖摔壞了、筆囊堵了,他自己修,結果越修壞得越嚴重,只剩下了兩個零部件。「那是一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生產的『英雄100』,原廠配件已經找不到了。」張國全說,他幾乎找遍了自己接觸過的廠家和文教用品經銷商,才復原了那支鋼筆。「拿到筆的那一刻,小夥子當時就哭了。」還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拿著一支1953年購買的美國原產「犀飛利」鋼筆來找張國全修理。這支筆他用了一輩子,所以當筆修好後,老人竟激動地拉著張國全的手說「咱倆做朋友吧」。

大三學生熱衷鋼筆收藏和書寫為護筆尖曾用兩年調整書寫習慣

「時代變遷,用鋼筆的人變少了,但愛鋼筆的人,一直都在。」說這話的,是在黑龍江大學就讀的大三學生駱成。24歲的他,從小就喜歡收藏鋼筆,而且是一個喜歡用鋼筆書寫的人。還是張國全的忘年交。

據說,筆尖是一支鋼筆的靈魂,由於書寫者的握筆姿勢不同,會對鋼筆造成不同程度的磨損或「傷害」,而駱成為了保護筆尖,竟然用兩年時間,反覆琢磨和改正自己的握筆姿勢。

「小駱絕對稱得上是一個鋼筆發燒友,他為了了解鋼筆的知識,還專程去上海等地拜訪過知名修筆匠人。」張國全介紹道。

說起與鋼筆之間的故事,駱成追溯到了自己的童年。「我上小學五年級時,和爸爸媽媽要的生日禮物就是一支盒裝鋼筆。」駱成說作為一個90後,雖然沒有生活在鋼筆的黃金時代,但是小時候卻常看家裡的長輩使用鋼筆。而且他還是一個文具控,打小就喜歡逛文具店。真正意義上的收藏鋼筆是從中學開始的。現在小駱手裡的名筆、老筆和對自己有紀念意義的鋼筆有上百支,其中不乏「萬寶龍146」、「派克大世紀」、「百利金M400」等。

除了收藏鋼筆,小駱更喜歡用鋼筆書寫。「鋼筆是一種有『表達感』的工具,它在紙上寫出的每一行寬度都是由人們施加到筆尖上的壓力大小決定的,你書寫的情緒,會體現在每一個字上,這就是鋼筆的魅力所在。」小駱說,除了用鋼筆書寫課堂筆記等等,他常會拿出自己心愛的好鋼筆,一邊書寫,一邊體會筆尖傳遞的軟、彈、順滑感,就像把玩一個心愛的物件。他說,也正是因為這樣,鋼筆吸引住了很多年輕人。

文/生活報記者薛宏莉 攝/生活報記者張清雲

相關焦點

  • 冰城鋼筆「懷舊者」:修復老鋼筆幫一對夫婦留住傳家寶
    修鋼筆的匠人也成了「即將消失老手藝」的最後堅守者。喜歡硬筆書法的人常說,只有用鋼筆,才能練出一手好字。因為,在他們看來,它是有「表達感」的工具。或許正是因此,在哈爾濱,記者才能找到這樣一群執著於鋼筆書寫的「懷舊者」:他們或默默守護著筆尖划過紙張的流暢感;或痴迷於鋼筆呈現出的字跡魅力;或把鋼筆當做一件承載特殊記憶的藝術品去欣賞……「鋼筆爺爺」擺地攤二十餘載堅持修鋼筆只為守護「老手藝」焦茂明。
  • 鋼筆小傳 筆尖上的品位
    考古學家曾在埃及北部發現,在第一王朝(公元前3000年)時期,蘆葦筆就曾被運用於在羊皮紙上書寫。羅馬帝國衰亡後,歐洲人很難再見到蘆葦,於是,自中世紀(7世紀)起,羽毛筆逐漸成為它的替代品,當時,為了克服羽毛筆筆尖磨損速度快的問題,人們又製造出了青銅等金屬筆尖,這些筆尖最早現世於公元79年的龐培古城遺址。
  • 蘭州鋼筆畫愛好者:筆尖勾勒懷舊風 情回「黑白時代」
    圖為蘭州鋼筆畫愛好者胡蓉生介紹「鄉愁鄉情」系列鋼筆畫作品。 閆姣 攝中新網蘭州12月3日電 (閆姣)看多了絢麗多彩的顏色,現年56歲的何軍越來越喜歡用鋼筆勾勒出的畫作,有「早期懷舊」之感,能讓人回到過去慢生活的「黑白時代」,也能感受到些許質樸。何軍現住甘肅蘭州,他經常說,他們這一代人對連環畫有特殊情感。從大學時起,他就頻繁往返於圖書館,臨摹書本裡為數不多的插圖。
  • 北京最後一處修鋼筆店:為執著於書寫習慣的「懷舊者」
    廣義修筆店,位於東四南大街的路東。「老人家,我這支鋼筆筆尖有點問題,您看能修嗎?」年輕人開口道。「我試試,修好了,收您50元,修不好分文不取。」張廣義擺弄起筆尖來。一小會兒工夫,鋼筆就修好了。「真是太好了,這要修不了,這支筆就得扔了。」年輕人說,他喜歡用鋼筆寫字,那種感覺是計算機無法替代的。那個下午,不是所有的人都如年輕人一般幸運,好幾位帶著壞掉的鋼筆趕來的人,都因為無法修理悻悻而歸。
  • 鋼筆筆尖知識介紹
    鋼筆筆尖,可以說是鋼筆的最關鍵的部分,從細到粗,各種變化都有,一般最常見的鋼筆筆尖尺寸以"B(Broad粗)、M(Medium中粗)、FM(Fine-Medium中細)、F(Fine細)以及EF(Extra-Fine特細)"為主,由粗到細是 B > M > F >
  • 鋼筆筆尖調整技巧及維護指南
    找一個紙袋,或者其他比較硬的紙面,給鋼筆上好墨水,用你平常的書寫角度和力度,不停地寫數字「8」,然後每隔幾分鐘左右就在普通的紙張上試寫一下這支鋼筆。這個方法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產生明顯的效果,並且可能不會對所有的筆尖都適用。
  • 十五秒搞定《追憶逝水年華》
    不管是三卷本還是七卷本,《追憶逝水年華》的通讀者並不多見,至少在我個人的朋友圈子裡。無論如何,知道這本書的人肯定比讀過這本書的人多,讀過這本書的肯定比讀完這本書的人多——造成以上審美疲勞的誘因,都是因為長,太長,就像廣東人講的那樣,像一匹布那麼長。誠然,年華若不似長流水,追憶又從何談起?
  • 鄧散木《鋼筆字範》中的兩種筆尖,如今用者寥寥無幾
    ①鄧散木其人鄧先生的名氣,大多來自於在治印上的成就。藝壇上有「北齊南鄧」的說法,北有齊白石,南有鄧散木。在《鋼筆字範》出版之前的二十年間,鄧散木先生曾在江南一帶,連續開了十二次展覽,成就之大,令人稱奇。
  • 生活家 寫樂鋼筆,筆尖獲勝者
    即將邁入百年歷史的SAILOR鋼筆,以其精湛的製造技術和卓越的工藝,以及對於鋼筆的熱情,成為支撐日本書寫文化最堅實的後盾。寫樂筆最出色的就是其筆尖。筆尖分為14K、18K、21k,而21k是由SAILOR公司獨自開發的一種具有強度與彈力的特殊合金,並不是21K黃金。
  • 「國民鋼筆」 浮沉之間堅守卓越筆尖工藝
    英雄鋼筆在英雄幾十年的歷史上,造就了大量在中國鋼筆界膾炙人口,甚至世界知名的好鋼筆。 品牌故事: 2016年9月,英雄廠搬離了駐紮多年的祁連山南路127號老廠房,把土地騰給建設中的桃浦科技智慧城。原本用作英雄鋼筆展示廳的一幢最有特色的蘇式歷史風貌保護建築,也成了科技感與歷史感交融的桃浦科技智慧城展示新館。
  • 兩分鐘帶你了解鋼筆筆尖
    一支鋼筆好不好用,除了握在手裡的感覺外,筆尖是最關鍵的因素。一個好筆尖,也能為鋼筆增添不少價值哦。有時候鋼筆並不是越貴就越好,適合才是最重要的。作為鋼筆使用者的我們,如何選擇適合我們的筆尖呢?百樂筆尖一般分為EF/F/M/B四種筆尖,最常使用的是F/M筆尖。EF尖:如果你是一個「極細控」,喜歡寫細字和細筆畫的話,那它一定是你的首選!F尖:如果只想要日常抄抄寫寫練練字的平常生活,推薦使用大眾款——F尖。
  • ​藏文鋼筆可通過轉動筆尖實現一筆雙用
    藏文在書寫時跟其他字體不同,需要把筆尖平面地接觸到紙上,然後再開始書寫,以達到書寫的延續性,行筆講究順轉起回,而中國現有藏文鋼筆筆尖在設計上存在諸多不足。近日,一款全新的藏文鋼筆在拉薩面世。這款鋼筆有效解決了普通藏文鋼筆在行筆延續性和保持藏文傳統性等方面的不足,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 中國夢·申城美|鋼筆匠人劉根敏:筆尖上「繡花」30年
    前不久,作為中國鋼筆製造的代表——英雄鋼筆亮相「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為元首圓桌會議用筆。有著86年歷史的英雄鋼筆紮根上海以來,頻頻出現在國內外舞臺,這背後離不開一代「筆尖」匠人的技術傳承。出生於1960年代末的劉根敏,是上海英雄金筆廠的一名工人。
  • 鋼筆筆尖打磨經驗分享
    現在大量現產的筆尖都能買到單獨的尖,但有些筆不好買,所以需要考慮自己心理和錢包能不能承受一個新的筆尖。我自己現在磨了十幾支,全都沒有壞到這種程度,但是不代表這種風險不存在。再者,打磨筆尖都是對筆尖上銥粒的損耗,理論上來說都會減少一個筆尖的壽命。但我現在用筆時間還沒長到把一個銥粒磨平的程度,所以我自己是沒法預測到底打磨筆尖會減少多少壽命。
  • 良心乾貨:性價比最高的兩款鋼筆
    一,福林812福林812世面上售價大概是100元左右,筆尖屬於大明尖一類,材質是鋼材,螺旋式上墨器,手推式上墨器,墨囊均可供墨,筆殼也是不鏽鋼製作,皮實耐造,尤其是銀色的金屬原色筆殼,好看且耐磨損。說了鋼筆配件,那麼就要說對於一支鋼筆來說最重要的,也是直接體現鋼筆書寫性能的構件——筆尖。福林系列的筆尖較特殊,它是在批量生產的超大銥粒基礎上進行的人工打磨,也就是說,它和絕大多數鋼筆尖的區別在於,它的銥粒經過了再加工,注入了中文書寫的人工製造因素。
  • 凌美(LAMY)Safari狩獵者系列鋼筆 黃色 EF筆尖 鋼筆套裝(包含EF尖...
    凌美(LAMY)Safari狩獵者系列鋼筆 黃色 EF筆尖 鋼筆套裝(包含EF尖鋼筆1支、 2017年09月15日 21:21作者:網絡編輯:網絡
  • 一枚小小的鋼筆筆尖承載著萬寶龍110多年的匠心技藝
    萬寶龍的發展簡史:眾所周知萬寶龍(Montblanc International )是歷峰集團旗下的高端品牌,萬寶龍國際是位於德國的一家精品鋼筆、手錶與配件的製造商。它們需要通過明銳的聽覺監察:筆尖寫作專家會專注聆聽每個筆尖在紙張上滑動時所發出的聲音 , 只有不劃傷或阻礙的筆尖才能通過質量檢查。萬寶龍高超的技藝,在定製筆尖方面特別突出。萬寶龍使用軟體捕獲和分析人的筆跡和個性特徵,測量他們的書寫壓力,傾斜角度和儀器的旋轉。
  • 7支鋼筆做試驗 男生發明防摔筆尖
    鋼筆摔地上,筆尖壞了沒法用;吃火鍋一些殘渣粘在鍋底,清洗起來麻煩;擦黑板時粉筆塵四處飛揚,影響室內環境……在常人看來,這些都是生活瑣事,可在綦江中學高二學生張智劍眼中,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能激發他的發明靈感。17歲的張智劍是校園裡的「小發明家」,短短兩年,他已經先後發明防摔鋼筆尖、聲波發電機等20餘項發明,其中6項已獲國家專利。
  • 薦曲之《追憶年華悲逝水》
    追憶年華悲逝水 (悼念悲歌/祭墓悲曲)附曲介紹:幽默逗趣的車車老,背後卻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往,雖因記憶封印之術使車車老遺忘這段過往,無奈地獄島生死鬼簿已留名附曲賞析:悲涼的二胡樂音響起,笛音繚繞與豎琴弦音輕播,作者用音符營造出的蒼涼樂音,令聽者不禁追憶年華悲逝水,忍不住潸然淚下。
  • 筆尖打磨
    筆尖打磨是最簡單的鋼筆改裝方式,合理運用可以改善鋼筆的書寫感受,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些不同風格的銥粒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