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吃水不忘挖井人。可是到了蔡英文這裡,卻成了喝水可以,謝謝就免了!
前段時間,福建向金門的供水工程完工,困擾了金門多年的缺水問題得以緩解。金門當地計劃舉行通水典禮,意在慶祝,更意在感謝。
可是,蔡英文當局強加幹預,搞得典禮一拖再拖。近日,蔡英文當局又要求,希望原本定於8月初的典禮延期。他們給出的理由是,臺當局受到大陸「打壓」,「損害尊嚴與利益」,此時辦理引水典禮「時機不宜」。
但是,金門縣長陳福海不吃這一套,直言「請鄉親們放一百二十個心」,8月5日的通水典禮儀式照辦、水照通。
▲金門大擔島上「反擊大陸」的標語。
其實,與這次「典禮鬧劇」一樣,這項供水工程在建設中也是一波三折。
因氣候、地質等原因,金門缺水問題由來已久。大陸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提議自福建省引水至金門,但彼時大環境並不合適;「小三通」後,金門縣政府也曾向臺當局提議從大陸引水,但適逢陳水扁執政,兩岸關係緊張,甚至有反對者聲稱「引水遭下毒」,最後只好不了了之。
直到2013年,事情終於出現了轉機。兩年後,福建向金門的供水項目合同正式籤署。如今工程已經完工,雖然說的是試通水,但金門老百姓實際上已經在使用來自大陸的水了。
▲接收大陸供水的金門田埔水庫。圖自聯合新聞網。
如此來看,此事也算塵埃落定。
可面對這麼一件大好事,卻偏偏有些人盤算著自己心裡的「小九九」,總覺得喝大陸水讓臺當局丟了顏面。於是,蔡英文當局就拿通水典禮撒氣,以此掩蓋兩岸合作之實。
直白點說就是,悄悄喝就行了,別敲鑼打鼓感謝,「面子」要緊。難怪有臺灣政客說,古有掩耳盜鈴,今有掩面引水,真是可怪、可笑,亦復可悲!
飲水問題是民生大事,從蔡英文當局對金門飲大陸水的反應來看,我們能讀出兩點--
一則,「兩岸一家親、共飲一江水」一直都是事實,這絕非人力可以改變。金門缺水,大陸解困,這是情感所系,也是現實必須,蔡英文怎麼攔得住?搞些上不了臺面的小把戲,只能暴露臺當局的無能。
二則,民進黨的執政邏輯是,政治為先,民生靠邊。即便改變不了大局,也要死守「面子」,甚至老百姓死活都可以不管。
以更大視野來看,為了一己之私而罔顧民生的事,蔡英文當局可沒少幹。
比如取消航班。今年1月,臺當局以「安全」為由,拒絕核准兩岸春節176個航班,導致數萬名臺灣同胞春節歸途變得艱難曲折。
又如限制旅遊。今年6月起,臺當局開始嚴審大陸遊客赴臺,微信聊天記錄都要審查翻看。效果怎麼樣?大陸遊客確實不想去臺灣了。臺灣旅遊業者卻哀嘆:「30年來最慘的一年」;民眾怨聲載道,連茶葉蛋都賣不動了……
近兩年,蔡英文當局喊得最多的就是「遭大陸打壓」。可是,公道自在人心,照此下去,最想打壓蔡英文當局的恐怕就是臺島民眾。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