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延後金門通水典禮遭各界批評

2020-12-18 環球網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7月31日報導,金門為解決用水問題,自大陸晉江引水,工程完工後已通水使用。引水工程通水典禮原定於8月5日在金門舉行,臺當局陸委會7月27日卻突然出聲,「建議」典禮延後。

陸委會提出的推遲理由是「時機不宜」。直接背景是近日東亞青年運動會在臺中市的舉辦權被取消,民進黨當局歸咎於大陸「打壓」。臺當局這種沒道理的阻撓和賭氣,引發當地民眾和臺灣社會輿論的強烈不滿,有評論稱,「古有掩耳盜鈴,今有掩面引水」。

阻撓

針對臺當局端出「時機不宜」四字而橫加阻撓,臺灣資深媒體人唐湘龍直接質疑「憑什麼」。他說,金門人對臺灣越來越沒有認同感,尤其民進黨執政的情況下。民進黨有沒有想過到底為金門做了什麼?唐湘龍認為,金門人不只是要水,金門跟對岸的那種感情不只是政治表演,是扎紮實實的,幾千年來都是一家人的生活。

金門縣長陳福海強調:「沒有水,金門的政策和基礎建設都會被卡住;水問題不解決,金門什麼發展都是空談。」

為解決金門缺水問題,大陸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提議自福建省引水至金門。直到2013年6月,兩岸兩會領導人第九次會談,才達成積極推動金門自大陸引水共識。2015年7月,福建向金門供水項目合同正式籤署。從泉州晉江金雞攔河閘引水至龍湖水庫,經抽水泵站抽水輸送至圍頭入海點,再經海底管道送至金門。如今終於塵埃落定,臺當局卻出么蛾子。

唐湘龍反問說,「今天基於政治上面的理由說,你們家裡面辦喜事不要讓我看到,低調一點,你們暗通款曲就好,有這種道理嗎?」臺灣另一媒體人黃智賢此前曾質疑,「恩準」金門人喝大陸的水但不準道謝,根本是猥瑣的命令。

兒戲

金門縣政府7月27日晚發出新聞稿,呼籲臺當局體察民意,同意典禮按原定時間舉行。臺灣方面陸委會則表示,由於大陸對臺「一再打壓」,盼金門縣政府「以大局為重」,不過通水時間可照原定計劃執行。

金門縣長陳福海堅持說,典禮是否能夠配合陸委會想法,要取得大陸方面的認同與體諒。他期待和陸方溝通,讓金門自大陸引水能畫下圓滿句點。

臺灣《聯合報》分析稱,民進黨此舉一方面可以「反制」大陸,同時取消被其視為「統戰活動」的引水典禮。

民進黨當局要金門推遲典禮來賭氣對抗「打壓」,可其絕口不提的是,東亞奧協之所以取消臺中舉辦東亞青年運動會,直接導火索是民進黨縱容臺灣一些政治勢力和「臺獨」分子推動所謂「東京奧運正名公投」,聲稱要以「臺灣」而非「中華臺北」名義參加東京奧運會。如今要求暫緩金門通水典禮,但這攸關金門民生的大事件,都已早在規劃之列,怎能就說翻臉就翻臉如同兒戲?

金門縣議員陳玉珍投書媒體表示,這又是一樁民進黨當局對外失利卻打自家小孩出氣的案例。她呼籲當局,這種事不要再做了,每做一次都重傷臺灣人民的情感。古代有掩耳盜鈴的故事,今世有掩面引水的新鮮事。可怪,可笑,亦復可悲。

無能

《聯合報》文章認為,金門縣若不聽陸委會的,民進黨當局後續可能不核准大陸官員赴金門與會。因為反正兩岸已實質通水,只要供水無虞,敲鑼打鼓的活動似乎可有可無。但是,金門與大陸有著特殊的聯繫,如果兩岸敵意螺旋上升,最後受苦的還是金門老百姓。

陳福海7月29日回應事件時已經表示,將照常舉行「通水典禮」。但陸委會7月30日仍然聲稱,目前「時機不宜」,希望金門縣政府推遲儀式。而且陸委會說,只有在臺當局、大陸、金門縣三方到齊的情況下,活動才能被稱為「通水典禮」。

金門縣政府隨後透露,8月5日的活動敲定為「金門鄉親見證大陸引水儀式」,不採用原「通水典禮」名稱。

臺灣《中國時報》認為,延緩典禮但又希望照常通水,美其名曰符合島內利益和社會觀點,實則顯示出當局無法單獨解決金門民眾用水需求,必須依賴大陸。但又不甘心在此時繼續彰顯兩岸合作,只好採取如此下策,徹底反映了其兩岸政策的無能與不切實際,「甚至為了貫徹意識形態,不惜拿自家民眾權益當成犧牲品、籌碼的不負責任作風」。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表示,民進黨當局應以民生為重,在兩岸關係上應有更聰明的做法,不要動輒抗議、反制,陷入惡性循環。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08月01日 第 04 版)

相關焦點

  • 金門縣長堅持兩岸通水典禮照辦,臺灣當局耍心機
    臺灣當局陸委會昨晚直接表示,出資的三方不會出席,不會有典禮,但通水時程不變。陸委會: 「水照通,典禮延後」此前,陸委會以「時機不宜」為由,建議金門暫緩8月5日的金廈通水典禮,希望金門縣「體諒政府立場,水照通,典禮延後」,以「大局為重」。
  • 臺灣當局阻通水典禮遭批:喝大陸水不準道謝? 猥瑣
    大陸通水到金門,圖為位于田埔水庫旁的受水池。(圖源:中時電子報)海外網7月29日電據臺媒報導,金門自大陸的引水工程已經完成,原定於8月5日在金門舉辦金廈通水典禮。不料,臺陸委會竟出手幹預,稱按照目前的兩岸關係,舉辦典禮「時機不宜」,下令推遲金廈通水典禮。對此,臺名嘴黃智賢29日在社交平臺發文稱,讓金門人喝大陸的水,但是卻不準他們向大陸同胞道謝?蔡當局此舉根本是「猥瑣的命令」。
  • 徐曉全:臺灣當局荒腔走板的「反制」操作只會自食其果
    臺灣的蔡英文當局日前無理阻撓金門舉行大陸引水工程通水典禮,罔顧金門人權益,引發民眾反彈和媒體批評。從大陸引水到金門1噸水的成本是45.5元(新臺幣,下同),但根據協議價,大陸1噸水僅賣臺灣9.86元,比賣給大陸本地還要便宜。這是大陸為金門同胞釋出的名副其實的惠臺措施。  通水典禮原定在6月福建「海峽論壇」上舉辦,卻遭臺灣方面陸委會以「統戰平臺」為由橫加阻撓,被迫延期至8月5日舉行。
  • 陸學者:臺灣當局荒腔走板的「反制」操作只會自食其果
    臺灣的蔡英文當局日前無理阻撓金門舉行大陸引水工程通水典禮,罔顧金門人權益,引發民眾反彈和媒體批評。眾所眾知,金門縣歷來缺水。目前金門的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1000立方米,遠遠低於國際公認的人均水資源警戒線。隨著近年來金門用水量逐年增長、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 金門缺水,大陸支援,蔡英文:悄悄地喝,不許敲鑼打鼓道謝
    前段時間,福建向金門的供水工程完工,困擾了金門多年的缺水問題得以緩解。金門當地計劃舉行通水典禮,意在慶祝,更意在感謝。可是,蔡英文當局強加幹預,搞得典禮一拖再拖。近日,蔡英文當局又要求,希望原本定於8月初的典禮延期。他們給出的理由是,臺當局受到大陸「打壓」,「損害尊嚴與利益」,此時辦理引水典禮「時機不宜」。
  • 蔡當局為金門做什麼?臺媒體人預言:金門高粱將成大陸品牌
    中國臺灣網7月31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為了表達對東亞青運停辦的不滿,臺當局陸委會日前表示「時機不宜」,希望金門縣府推遲金廈引水典禮,但目前通水則不受影響。對此,臺灣資深媒體人唐湘龍直言,民進黨當局敢這樣講,「你到底為金門做了什麼?」唐說若持續這樣下去,未來金門高粱將成大陸品牌。金門為解決用水問題,自大陸晉江引水,工程完竣後已通水使用中。金門縣府與大陸原訂在8月5日各自舉辦引水典禮,但臺當局陸委會日前表示,目前「時機不宜」,希望金門縣府推遲儀式。
  • 臺灣叫停金門從大陸引水 民眾不滿
    &nbsp&nbsp&nbsp&nbsp經過多年努力,金門從大陸福建的引水工程完工,原定要在8月5日舉行通水典禮,臺當局陸委會卻以時機不宜為由,呼籲金門縣政府暫緩通水典禮,引發當地民眾強烈不滿,批評臺當局罔顧民眾用水權益。
  • 臺灣各界熱議福建向金門供水 感受到大陸的真誠和溫情
    連日來,臺灣各界對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順利通水十分關注,反響熱烈。  「福建向金門供水,對金門老百姓是好事、大事。」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表示,福建供應的原水水質優良,除了可滿足一般的民生所需外,對於當地經濟發展大有助益,未來像金門的酒、面線、貢糖和酒店、餐飲等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
  • 臺各界持續批評民進黨當局獨禁陸生入臺就學
    新華社臺北8月11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民進黨當局開放在讀境外學生申請入臺檢疫就學,卻獨禁大陸學生的做法,連日來遭臺灣各界持續批評。臺灣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11日發表共同聲明說,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於8月5日二度通函各大學,先則表示考量目前開放應屆畢業生(含陸生)入境秩序及檢疫情形良好平順,因此進一步開放所有國家和地區在學境外生來臺就學;後又緊急改口宣稱此次開放入境之境外生不包括陸生,理由是基於兩岸情勢發展,當局大陸事務主管部門認為需要再審慎評估。
  • 劉結一主任在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現場會上的講話
    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現場會在福建晉江舉行,工程實現正式通水。(福建省臺辦 張寧 攝)劉結一主任在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現場會上的講話(8月5日,福建晉江)尊敬的于偉國書記、唐登傑省長、周學文副部長,各位同胞,各位朋友,兩岸的各位鄉親:
  • 臺當局解禁境外生唯獨排除陸生 島內各界批評「政治凌駕專業」
    中國臺灣網8月6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5日發文給各大學,稱自5日起,開放所有應屆畢業生以外的境外舊生赴臺就學,誰料當天傍晚又急轉彎,稱因「兩岸考量」,所以這波開放名單不包含大陸學生。此舉引發島內各界質疑,批評「政治凌駕專業」。臺灣「境外生權益小組」7日上午將前往臺教育主管部門抗議。
  • 允許金門人喝廈門水卻不能道謝?黃智賢送蔡英文倆字:猥瑣
    【環球網綜合報導】日前,臺當局陸委會下令推遲金廈通水典禮,引發島內熱議。臺灣政論節目主持人黃智賢29日在臉書發文痛批,陸委會此舉是為報復大陸。她諷道,「(臺當局)只恩準金門人喝大陸的水,但是不準你大聲嚷嚷?不準你道謝」,「這根本是猥瑣的命令」!黃智賢表示,之所以猥瑣,是因為「(臺當局)不讓你做一個正常的人。
  • 中天新聞臺被「關臺」民進黨當局遭各界痛批
    新華社臺北11月18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臺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18日審查中天新聞臺換發執照申請案,決定駁回換照申請。這意味著中天新聞臺被當局實質關臺。中天新聞臺11月18日節目截圖根據臺當局相關規定,廣播電視機構每6年須重新申請換發執照。中天新聞臺執照將在2020年12月11日到期,此次被駁回換照申請,等同屆時將停播。
  • 臺當局解禁境外生返臺獨排陸生 島內各界批評「政治凌駕專業」
    臺當局解禁境外生返臺卻獨排大陸學生。(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8月6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5日發文給各大學,稱自5日起,開放所有應屆畢業生以外的境外舊生赴臺就學,誰料當天傍晚又急轉彎,稱因「兩岸考量」,所以這波開放名單不包含大陸學生。此舉引發島內各界質疑,批評「政治凌駕專業」。臺灣「境外生權益小組」7日上午將前往臺教育主管部門抗議。
  • 「兩岸要相向而行,不要背道而馳」——臺各界痛批當局拒批兩岸加班機
    新華社臺北1月30日電(記者李慧穎 李凱 喻菲)由於臺灣當局以大陸東方航空公司、廈門航空公司使用M503航線及其連接線為由,一直拒不核准兩航空公司春節加班計劃,30日東航和廈門航空公司不得不宣布被迫取消176班春節兩岸加班機,引發島內社會對當局的強烈批評和質疑。
  • 美媒:金門擁抱大陸的吸引 通水將其拉近大陸軌道
    在金門以北不遠處,廈門新機場項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設之中,該項目填海工程將使大陸領土離金門更近一步。而擬建的從金門到廈門新機場的大橋將消除剩餘的「隔閡」。上個月,大陸開始通過一條新管道向金門供應飲用水。而且,金門可能很快將從大陸獲得便宜的電力。通水儀式將這個擁有13萬人口的「島嶼行星」拉近大陸的運行軌道。
  • 金門這面「照妖鏡」,照出了臺當局的敗類嘴臉
    蔡英文當日來到金門,還把「美國在臺協會」的官員帶過來,不僅如此,更獻上花圈紀念「在臺海戰役中死去的美軍士兵」。在中美交惡、兩岸關係緊張的敏感時期,蔡英文和美國駐臺官員的行為真是別有用心。"炮擊金門"62周年,蔡金門祭美軍在中美交惡、兩岸關係緊張的敏感時期,蔡英文和美國駐臺官員的行為真是別有用心。
  • 金門!回歸!通水!通橋!通電!
    在金門海灘挖蛤蜊從金門歸來,小編一直想再寫一篇有關於金門未來的文章,今天終於下決心寫下去!而更重要的是,金門可能很快會從大陸獲得更便宜的電力。戳這裡看精彩財經新聞這就是金門縣縣長陳福海口中所說的新三通:通水、通橋、通電!
  • 分析:為何大陸對金門供水總差「最後一公裡」?
    而從臺灣島運水,一次運水量不及金門一天用水的1/20,顯然是杯水車薪。因此,金門縣政府多次向臺當局提議從大陸引水以補不足,臺灣水主管部門也多次委託中介組織到福建實地考察評估大陸引水的可行性,但臺當局對引水方案一直處於研議中。
  • 大陸媒體獨家專訪新黨主席吳成典,盼臺灣「一國兩制」從金門開始
    1992年,隨著金門所謂「戰地政務」體制的正式解除,吳成典回到金門,踏上從政之路。1995年,吳成典加入新黨,在從政之初就率先提出「福建沿海與金門、馬祖地區直接往來」的政見。2001年,吳成典代表新黨參選民意代表並勝選,他與時任金門縣長李炷烽以及當時的馬祖民意代表曹原彰等人一道,頂著陳水扁當局的巨大壓力,多次前往大陸,積極協商,最終確定了廈門與金門、馬尾與馬祖間的通商、通郵、通航等三通合作事宜。協議籤署後,時任臺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將其定調為所謂「違法」籤約,一度揚言要將吳成典等人治罪,但吳成典等人據理力爭,最終讓蔡英文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