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應該怎麼樣提高自己的實戰能力?

2020-12-11 藍天白雪白蓮花

首先要有最紮實的基本功。爆發性的 力量訓練、持久性的耐力訓練、敏捷性反應訓練,是打架的根本。所謂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所謂走如風、站如松、坐如鐘;所謂樁不站馬不扎,一輩練武都白搭。指的不就是基本功嗎?

其次,不搞花拳繡腿,多練實用技擊。所謂學成千種技,不如一招鮮,此之謂也。武術發展到今天,不少裝飾性大於實戰性,表演成分多於打架成分。當年西北軍以刀禦敵,用的就是「破風八刀」,簡明而實用。

51年前的珍寶島大戰前,中國邊防軍就曾用棍棒狠狠教訓過北極熊。當時有個軍官叫小山東的,精通武術,他就教了時巳調到前線的偵察兵部隊一套刀法。等大家練熟後,換上了短而堅硬的木棍,與蘇聯邊防軍交手,打得他們滿地找牙。

後來上島的蘇聯特種兵也用上了木棍,但仍然被中國軍人打得魂飛魄散,狼狽而逃。據這些敗兵回憶,中國這些個棒子兵,將手中木棍使得出神入化,神出鬼沒,不但出手快,而且變化多端。所以,武藝貴精不貴多,學精一套,足矣。最後,武藝要高強,精神更重要。俗話說,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楞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兩軍相逢勇者勝,沒點不怕流血、敢於犧牲的精神,再高的武藝也是臭手。

傳統武術流傳於今天,不是沒有他的道理的, 大家要記住,好的東西永遠都會流傳,不好的東西肯定 會被歷史拋棄, 這樣就證明傳統武術在過去的歷史中絕對是有實戰性的。為什麼現在沒有實戰性了呢?是因為 我國崇尚和平,崇尚武德,不需要殺人伎倆來求發展。歸根結底,傳統武術只是一種類似於體操的一種運動, 它講究的是修身養性,強身健體。所以說傳統武術提高他的實戰性的可能性不大,甚至根本沒有。

傳統武術作為中華民族的是瑰寶,實戰意義不可否認,它是在冷兵器時期,形成的具有實戰意義的藝術,在冷兵器時代,武術是防身自衛的技能,商人運送貨物需要鏢局押送,鄉紳地主需要武師保家護院,這都是最好的證明。

而為什麼會出現現在很多人認為無數不能實戰的的現象,與中國古時候的傳拳方式有關,老師傅們很多都會留一手,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確實是一些老師傅的顧慮,再加上一些傳男不傳女,只傳本族等一些規矩,導致很多東西都是丟的比留下的多。我認識的一位老師總是再說他的東西和老一輩差得遠了。建國以後,傳統武術就發生了變化,體育總局將傳統武術進行收集整理,將武術分為競技與表演套路,為了追求好看,漂亮,難度大,觀賞性強,編制了一系列的的規定套路,所以我認為比賽場上的武術並不能代表真正的武術。

武術歸體育總局管,體育總局有多少人是真正連傳統武術的,無非掛著些教授,高段位,某會長,主席等虛名,其中的利益不必多說。社會在變化,社會節奏在變快,傳統武術不是短期就能有成就的,所以人們不一定能熬得住,練拳的很多,但是真正練拳的人並不多,大部分人都是以強生健體為目的。傳統武術文化是某些人鑽了空子,假大師,真騙子滿地跑。專業的訓練,結合現代運動科學。不要執迷於套路。單招練習。多交流,實戰。國家扶持。

中華傳統武術主要以套路為主,那個套路的演練,看了一下,覺得一是針對性不強,二是還是有點慢。古人那些中規中矩,姿勢端正,想必是有它的道理,但實戰千變萬化,時機稍縱即逝,得搞清楚為什麼要這樣,它姿勢不對的弱點在哪裡。而且力量速度耐力反應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招式的有效性怎麼回事,這些光靠演習一下套路得高分是解決不了的,影視劇中的那些倒有些可取,但怎麼跟實戰對接,覺得是個問題。

相關焦點

  • 傳統武術打假的背後,傳統武術的實戰能力到底如何
    自從太極大師馬保國,雷雷在舞臺上3秒被KO之後,關於傳統武術的討論就一直爭論不休,很多人說傳統武術只是花拳繡腿,沒有實戰能力,和國外的格鬥術,拳擊相比簡直就不堪一擊。也有的人說傳統武術博大精深,只是出了很多像馬保國,雷雷這樣的江湖騙子招搖撞騙,真正的高手都藏在民間。
  • 傳統武術到底有沒有實戰能力
    說到傳統武術,大家一定會立刻想到,那些十幾秒就被KO的假大師們,他們為何如此不堪首先一點是,現在我們看到的傳統武術,基本上都是在演練套路,就是花架子,怎麼好看怎麼來,都是精心設計過的,打出來確實好看,由於電影電視的需要,所以基本上都是發展套路
  • 傳統武術實戰到底怎麼樣,應該怎麼打,能不能實戰,咱們細說一下
    中華傳統武術傳承了幾千年,淪落到了現在被一些假大師黑的體無完膚。替換高清大圖大家現在所能看到的也就是擂臺上的搏擊,MMA,散打。招式簡單直接,非常有效。大部分人認為傳統武術已經沒用,最多也就是強身健體,搏鬥防身根本不存在。
  • 傳統武術有沒有實戰能力?
    自從太極雷雷和馬保國大師被格鬥狂人20秒KO之後,各傳統門派與現代搏擊又經過了數次交手,均敗下陣來,無一例外。隨後,搏擊圈、各媒體、吃瓜群眾都認為傳統武術不堪一擊,根本沒有實戰能力。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有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傳統武術以前是防身殺人的技藝,現在和平社會,已經轉化成強身健體的運動,失去了原本的殺人的招數。還有些人說傳統武術為什麼防守的時候雙手是伸展開來的,不是像現代搏擊一樣雙手護頭,因為古代戰場主要是用的兵器,拳法是由兵器的套路演化來的,所以雙手防守姿勢還是按照握兵器的姿勢,拳法也是兵器的招式套路演化過來的。
  • 傳統武術沒有實戰能力?玄甲武神告訴你並不是!
    目前,對於傳統武術的實戰能力問題,出現比較多的說法,特別是某某某為了刷存在感各種挑戰各門派高手後,給大眾造成了錯覺,覺得傳統武術不行,都是花架子。甚至某些專業人士都發出類似文章,比如:可能中國武術的出現就是為了以前冷兵器時代的拳腳交戰,而現在的中國傳統武術已經變成了一種純粹的表演形式,看上去總會給人留下一種形體美,要是真的用中國武術在離臺上和別人pk,相信中國武術應該沒有傳聞的那麼厲害。
  • 日本實戰最強空手道家:中國傳統武術花拳繡腿,實戰能力不值一提
    日本實戰最強空手道家:中國傳統武術花拳繡腿,實戰能力不值一提。說起武術,我們總會想起李小龍、葉問等人。他們是我們的驕傲,他們把中國功夫推向了全世界,發展並弘揚了我們中國的拳法。不過近些年來,我們中國傳統武術,卻受到了非常多人的質疑。
  • 傳統武術真的不能實戰麼?
    最近幾年裡,江湖中有許多的討論,傳統武術能不能實戰?這是一個無論是網絡還是在線下,被很多人關注和探討的熱門話題。有時在線下和許多民間武者共同交流時,談論最多的也是傳武到底能不能實戰,傳統武術與搏擊到底哪個的實戰性最強?探討歸探討,我們還是需要靜下心來認真地考慮中國傳統武術究竟是什麼?真的不能實戰麼?
  • 中國傳統武術實戰中為什麼不堪一擊?
    近些年,隨著一些不入流的搏擊運動員點支煙沒顧上抽的功夫就把一些所謂的「傳統武術高手」打得血光飛濺、屁股尿流的視頻的播出,「中國傳統武術在實戰中不堪一擊」的言論流傳網絡,讓廣大國人對武術這項國粹引起了強烈的質疑,網上更引起支持和反對這種說法的激烈討論。
  • 傳統武術實戰能力低?通過《葉問4》的3場打戲,或可找到原因
    最近,因為《葉問4》的熱映,關於傳統武術的實戰能力,再次成為熱議的焦點。有關傳統武術實戰能力的爭議,一直都存在,而且始終沒有定論。現在,即使有些人不願意承認,但也不得不承認,傳統武術在實戰方面確實沒有太亮眼的表現。難道,傳統武術的實戰能力真的很低嗎?
  • 我對傳統武術實戰能力的認識和探索
    那年我十六歲,半年前來到散打隊訓練,剛開始的時候都是以動作和體能為主,從來沒有打過實戰。那天我們圍在擂臺四周,和別的班打對抗,教練突然叫我上去打,我心裡一下非常緊張,也很興奮,穿好護具戴上拳套,站到擂臺上!
  • 傳統武術能不能實戰?
    近期,世人一直都在爭議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實戰,當有人說傳武不能實戰時,也有自稱傳武大師的武者怒上擂臺,誓要證明傳武能實戰,奈何事與願違,敢上擂臺的,總是被神速KO,輸了後又百般狡辨。有人說傳統武術是傳統舞術只能健身不能實戰,我不認同:我到是認同傳統武術因時代的需求,練習者不再需要十年如一日的苦練,不再需要以命相搏,已經兌變為以表演或強身健體為主的武術這一說。個人認為傳武之所以上不了擂臺,有很多原因,首先現代的擂臺競技限制了傳武的發揮,比如:戴拳套限制了傳武招式中的指點,掌戳,劈等。擂臺規則又限制了踢檔,戳眼,擊打後腦等招式。
  • 馬保國再次讓傳統武術受質疑,中國武術為何沒有實戰證明?
    馬保國以武術為名行炒作商業行為,事實上侵害了中國武術的名譽,損害了傳統武術的形象。而這些所謂「大師」也不僅僅是馬保國一人。馬保國馬保國再次讓傳統武術受質疑,傳統武術?到底有沒有?從前到現在傳統武術一直雲裡霧裡故作神秘,它真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奇那麼無敵,出來的所謂大師們一地雞毛,即刻就有人說:他們都不是真正的武術大師,是騙子,可真正的武術大師為什麼不出面呢?所謂的高手在民間,真人不露面,露面不真人就是一個流傳了幾百年的騙局嗎?中國武術為何沒有任何實戰證明?
  • 傳統武術不能實戰?不存在的
    不能實戰成為了很多人對傳武的新的認知。幾代武俠小說大家所建立起來的武術崇拜瞬間喪失殆盡。傳武真的無實戰嗎?未必!首先,真正武術自誕生之日起就是為了實戰,而不僅僅是強身健體,更不是為了表演。而且這裡說的實戰也不是單純地以頭部為目標。在古代,修習武術是為了消滅敵人,最大限度的保命護身。
  • 中國武術有無實戰能力?為何中武術已成為強身健體的運動?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除了那些經常練習武術的人外,大多數人所接觸到的武術多是在電視上吧。通過電視我們看到那些會武術的人是那麼的厲害。可如今,我們從電影或是電視劇中所感受到的武術,已經不是簡單地打打殺殺了,更多的是代表著仁與和。這是中國自古以來都所提倡的儒家思想。關於中國武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可見武術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十分有價值與意義的。因為其中所凝聚的是我們祖先們的智慧。
  • 中國傳統武術究竟能不能進行實戰格鬥?
    一開始,某雷pose擺的挺像模像樣,哪知10秒鐘就被某東KO,打的滿臉是血……後來某雷接受採訪還說自己沒使出大絕招,因為大絕招太厲害,「是要出人命的」。武功不咋地,嘴挺硬!還有一個號稱「點穴大師」的,看不慣某東到處約架跟傳統武術比武,你不可以侮辱傳統武術,讓我來教訓你吧!
  • 民國武術國考揭秘中國武術實戰能力
    由武俠小說到武俠電影、功夫電影,中國武術風行中國,堪稱中國武術的盛世。六十多年後,自認不入流的搏擊運動員徐曉冬大戰雷公太極掌門雷雷,幾乎使中國傳統武術顏面盡掃。自新武俠小說以來,由小說、電影、電視劇等累積而成的中國武術神話碎了,中國武術只是花架子的聲音甚囂塵上。中國武術究竟怎麼了?
  • 傳統武術實踐,和現代散打比起來怎麼樣?
    傳統武術中掌法應用很多,比如:八卦掌、太極拳。戴上拳套,掌法就被限制住了,尤其是內家拳,不用掌就打不出內勁來。許多民間高手戴上拳套反而不會打了。但是,不戴拳套,傷害性肯定會很大。其次,傳統武術選材很難,現在城市中有多少家長肯讓自己的孩子練武術?要練也就是健健身,很少拿它當職業。如果散打王推出新的賽事,我想對散打王比賽談點看法。
  • 反思:詠春拳為什麼不能實戰?傳統武術為什麼不能實戰?
    譯自《武術世界》詠春拳在實戰中真的有用嗎?這是個有趣的問題,不僅是外行人有這樣的疑問,更重要的是,很多詠春門人也會這樣問。這反映出了詠春在當下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首先,對於任何武術流派來說,其技法或防衛體系不會自己發揮作用,而需要使用者讓它們起作用,或者更確切地說,你必須要讓它們為你所用。在這個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要素就是壓力測試,這方面我感覺很多人都忽視了,尤其是在詠春中。人們關注的似乎都是套路和黐手的練習,而現實的對抗和防身呢?
  • 傳統武術能不能實戰?武當道人這番解釋,難為了一番苦心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對傳統武術的實戰能力表示懷疑,出於先前幾位「大師」先後在擂臺上被暴揍,使得傳統武術的在某些情況下出於一種尷尬境地,然而不少懷揣武俠夢的人還深深熱愛著這項運動,傳統武術能不能實戰呢?武當道人鍾雲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認為傳統武術要營造實戰氛圍!接下來聽聽他是怎麼說的:我們應該用傳統武術的傳承理念去營造實戰技擊這個氛圍,告訴習武者應該怎麼走,那他就培養出一批傳統武術的愛好者,使人們對技擊的東西重視起來,之後才可以去另外做一套規則去交流比賽。
  • 自學拳擊過程中,無意中找到了傳統武術實戰尷尬的原因!
    雖然對傳統武術不能實戰有很多原因,但自始至終沒有找到一個讓自己信服的理論。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自學拳擊健身過程中無意找到了傳統武術實戰尷尬的原因,總體上與絕大多數答案是一樣的,只不過我可能更能結合自己經歷解釋清楚為什麼?有什麼可以補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