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申遺項目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項目

2020-12-25 光明網

海外網12月24日電12月24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圍繞「十三五」時期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介紹了河湖長制、防洪抗旱體系、泉水保護工作、水務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情況。會上獲悉,目前,濟南市申遺工作走在山東省前列,濟南申遺項目也是全省16地市唯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項目。

據介紹,濟南市在泉水保護工作方面卓有成效。出臺《濟南市名泉保護條例》《濟南市名泉保護總體規劃》,劃定保泉「四條紅線」,封停深層自備井400眼,每年減少地下水開採近1億立方米。實施科學保泉、精準保泉,趵突泉實現17周年持續噴湧。加大泉水申遺工作力度,完成了明府城西城牆遺址、起鳳橋街、王府池子街、馬市街等遺產要素點修復保護工程。連續召開了四屆國際泉水文化景觀城市聯盟會議暨濟南泉水保護國際研討會。2020年9月,又成功舉辦了2020年中國古蹟遺址保護暨濟南泉城文化景觀學術研討會。經過不懈努力,濟南市泉水申遺工作取得積極成效,2019年3月,國家文物局將「濟南泉•城文化景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同年10月16日,遺產要素點—萬竹園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濟南市申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濟南申遺項目也是全省16地市唯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項目。

濟南市建立健全了市、縣、鎮、村四級河(湖)長制體系,各級河湖長、河管員履職盡責,巡河湖頻次始終保持在全省前列。深入開展劃線定界、清違整治、秀美河湖、精細管護、共管共享「五大行動」,在山東全省率先完成河湖劃界工作,清理四亂問題1500餘處、面積70萬平方米,市民對河湖管理滿意度達98%以上,2020年市水務局被授予「全國河長制湖長制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濟南市在水務科研方面碩果纍纍,完成了國家十三五「水專項」課題,完成30餘項檢測方法類地方標準立項及文本修訂,制定了19項省內標準,9項標準在全國同行業推廣。運用廣域電磁法開展保泉研究,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創新河長制湖長制管理,華山湖水生態修復項目在山東全省推廣。

來源: 海外網

相關焦點

  • 濟南「泉·城」申遺再近一步 已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23日,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遺又傳來好消息。今年,國家文物局新增6個項目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中,其中就有濟南泉·城文化景觀。2018年第三屆國際泉水文化景觀城市聯盟會議新聞發布上,時任濟南市泉水保護辦公室副主任的楊波曾表示, 2017年11月27日至30日,濟南完成了國家文物局組織的遺產專家現場考察評估和申報材料評估。2018年也在「泉·城」文化景觀申報世界遺產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只待國家文物局最後審批公布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 泉·城文化景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再過兩天,9月8日,第四屆國際泉水文化景觀城市聯盟會議即將拉開帷幕,今年濟南泉·城文化景觀正式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泉水文化再次受到世界矚目,泉水復湧16周年,回首濟南走過的泉水申遺漫漫長路,讓泉水文化走向世界,濟南市泉水文化保護自此迎來一個新起點。
  • 濟南泉城文化景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6月8日,是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濟南泉城文化景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暨泉水書房揭牌儀式在百花洲舉行。按照泉城申遺挖掘和延續老城居民老傳統和老習俗,講好老濟南故事的要求,積極開展老濟南口述史,老濟南故事、老物件、老照片、老書籍徵集活動,為泉城申遺和明府城項目推進提供更多資料支撐。遺產保護立法遺產保護立法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和國家文物局規定的必備要件。
  • 晉商「萬裡茶道」申遺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世界晉商網獲悉:中國、蒙古、俄羅斯3國聯合申遺,閩、贛、湘、鄂、豫、晉、冀、蒙8省共同推進。從2014年至今,「萬裡茶道」的申遺之路浩浩蕩蕩。       3月8日,國家文物局發函,正式同意將「萬裡茶道」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 福建五項目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昨日上午,在北京召開的全國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會議上,國家文物局宣布了重新設置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全國共45個項目入選,我省申報的鼓浪嶼、三坊七巷、海上絲綢之路、閩南紅磚建築、木拱廊橋同時入選。據介紹,此次被選入新名單的45個項目分布於我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涵蓋古建築、考古遺址、文化景觀、文化線路、農業遺產、工業遺產等遺產類型。我省入選的五項中,廈門鼓浪嶼、福州三坊七巷以及位於南安、廈門的閩南紅磚建築是我省單獨申報的,閩浙木拱廊橋、海上絲綢之路,則是與外省聯合申遺。
  • 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
    摘要中國世界遺產遺產名單一年一次更新,相較之下,中國的預備世界遺產名單更新的頻率更頻繁一些。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林草局會不定期更新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含複合遺產)的預備名單。來源:愛世界遺產(worldheritagesites)中國世界遺產遺產名單一年一次更新,相較之下,中國的預備世界遺產名單更新的頻率更頻繁一些。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林草局會不定期更新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含複合遺產)的預備名單。去年,曾經整理過中國的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和自然及複合遺產預備名單。
  • 西漢帝陵、唐帝陵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西部網訊(記者 賀桐)5月9日,國家文物局發文,就陝西省文物局上報的《關於將漢唐帝陵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請示》作出批覆。國家文物局同意將西漢帝陵、唐帝陵分別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 萬裡茶道、石峁遺址等遺產新列入《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
    澎湃新聞獲悉,國家文物局今年將萬裡茶道、海寧海塘·潮文化景觀、濟南泉·城文化景觀、陝西石峁遺址、西漢帝陵和唐帝陵6個項目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受國家文物局委託,參照世界遺產申報程序,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在預備項目的遴選和評估工作中開展了專業技術諮詢工作。下面為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對最新入選名單的6個項目情況的介紹。
  • 廣西世界遺產概況和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項目分布
    作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漢代始發港口城市之一,北海合浦現存的海上絲綢之路相關遺產點主要包括港口城市遺址及貿易交流產物等類型,代表性遺產點4處。其中3處為本次預備名單申報文本的提名列入遺產點:合浦漢墓群、大浪漢城址和草鞋村漢城址。1處為後備申報遺產點。其中,合浦漢墓群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浪漢城址和草鞋村漢城址於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 泉城文化入預備名單
    原標題: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泉城文化入預備名單……這些世界級文化遺產值得一看北京時間2019年7月6日,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召開的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將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良渚古城遺址列入
  • 「萬裡茶道」申遺列入預備名單 湖北7處上榜
    3月20日,記者從湖北省文旅廳獲悉,國家文物局已發函,正式同意將「萬裡茶道」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萬裡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涉及我國8個省份,湖北是「萬裡茶道」申遺的牽頭省份,已逐步建立起萬裡茶道(中國段)聯合申遺聯絡協調機制。
  • 申遺14載!從泉水申遺到泉·城申遺濟南申遺之路還有多長?
    1998年,濟南市名泉辦曾提出爭取將濟南泉水申報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然而趵突泉因持續停噴926天,泉水申遺的事情一度擱淺。2006年6月26日,在趵突泉復湧的第三年,濟南市政府首次宣布,將積極為泉水申遺;2009年,濟南泉水被列入《中國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踏出了泉城申遺的第一步。
  • 中國世界遺產達55處位居世界第一,然而申遺之路並不容易
    7月5日,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決定,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7月6日,位於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也成功入選。據新華社報導,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位居世界第一。
  • 陝西榆林統萬城進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攝/記者 劉揚日前,國家文物局公布新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靖邊統萬城進入名單。統萬城位於榆林市靖邊縣紅墩界鄉白城則村的沙漠之中,是1600年前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大夏國首都,俗稱「白城子」。該遺址在民族史和建築以及考古等方面都很有價值。
  • 「萬裡茶道」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萬裡茶道」沿線8省份開展了聯合申遺工作。 據悉,國家文物局近日發函,正式同意將「萬裡茶道」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同時要求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和文物行政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國家文物局《關於印發<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規程(試行)>的通知》的規定,進一步做好「萬裡茶道」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工作。
  • 中國的世界遺產預備名單(2019版)
    北京中軸線上的鐘鼓樓中國世界遺產遺產名單一年一次更新,相較之下,中國的預備世界遺產名單更新的頻率更頻繁一些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林草局會不定期更新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含複合遺產)的預備名單。去年,曾經整理過中國的和。
  • 中國象棋被印度申遺了?中國為什麼自己不申遺?
    按照《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規定,要想申報世界遺產,項目需要先被列入某一國家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預備名單(提前至少一年),預備名單至少每10年修訂一次。這個名單同樣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官網公示。這就是印度的世界遺產預備名單:△圖片來源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谷歌翻譯截圖這份名單上一次修訂是在2019年4月15日,其中包含42個項目,但並沒有涉及到中國象棋或者象棋的任何內容。
  • 馬黛涼茶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系巴拉圭首個申遺成功項目
    【南美僑報網編譯徐梓揚報導】12月17日,巴拉圭申報的「馬黛涼茶」(Tereré)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也是巴拉圭首個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
  • 「萬裡茶道」申遺列入預備名單,河北段主要集中在...
    國家文物局已發函,正式同意將「萬裡茶道」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萬裡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涉及我國的八個省區,河北就是其中之一,而河北段主要集中在張家口,這是記者從河北省文物局獲悉的。什麼時候開始申遺的?
  • 世界遺產大會:中國遺產如何進入世界遺產名錄
    新華社金邊6月22日電(記者 王其冰 張天國)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召開的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21日、22日先後批准中國新疆天山和雲南紅河哈尼梯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數量達到45處,僅次於48處的義大利,排名全球第二。    在我國,一個項目要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主要經過以下幾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