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建議美日從孔子名句「君子和而不同」找啟示

2020-11-22 中國新聞網

中方:建議美日從孔子名句「君子和而不同」找啟示

  中新網4月25日電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2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日應該如何做才有利於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繁榮?六十多年前的冷戰思維到今天是不是需要進行反思了?建議他們從兩千多年前中國的先哲孔子的智慧中得到一些啟示。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

  有記者問:美日雙方剛剛發表了聯合聲明。該聲明稱《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所有日本施政下的區域,包括釣魚島。聲明還對東海防空識別區以及南海爭端等問題發表評論。請問中方對此有何看法?

  秦剛說,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美日安保條約》是冷戰時期的產物,無法改變釣魚島屬於中國這一事實。

  秦剛說,我們對美日聯合聲明的一些內容表示嚴重關切。利用一些問題對其他國家指手畫腳,將會對有關問題的妥善解決和地區穩定造成不利影響。

  秦剛表示,在釣魚島問題上,中方的立場是一貫、明確的。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美日安保條約》是冷戰時期的產物,無法改變釣魚島屬於中國這一事實。任何人無論說什麼、做什麼,都動搖不了中國政府和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和意志。

  「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是中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的應有權利,完全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美國、日本幾十年前就劃設了自己的防空識別區,他們根本沒有資格對中方此舉說三道四。 」秦剛說。

  秦剛指出,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這是建立在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之上的。有關國家就南海爭議提起國際仲裁的做法本身就違背了此前達成的雙邊共識和各方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中作出的承諾。中方有充分的誠意通過當事方之間的直接對話協商和平解決爭議和分歧,但我們絕不允許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受到侵犯。

  秦剛說:「從根本上講,利用《美日安保條約》來強化集團政治、損害第三方利益不僅不合時宜,而且違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我們已經進入了21世紀,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當今亞太地區的主流,也是本地區各國人民的普遍願望,是大勢所趨。我們敦促美、日摒棄冷戰思維,切實尊重本地區其他國家的利益和關切,以免給地區和平穩定造成進一步幹擾。」

相關焦點

  • 外交部:君子周而不比 建議美日多學學論語
    中方約見美日大使交涉釣魚島言論  《美日安保條約》是冷戰時期的產物,無法改變釣魚島屬於中國這一事實。  美、日應該如何做才有利於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繁榮?六十多年前的冷戰思維到今天是不是需要進行反思了?我建議他們從兩千多年前中國的先哲孔子的智慧中得到一些啟示。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
  • 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可是「不同」怎麼「和」呢?
    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可是不同怎麼和呢?這句話出自《論語·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句話其實是通過「君子」和「小人」的對比,來突出孔子說這句話的重點。重點是什麼?就在於「不同」。所以,我們一般只引用上半句也能起到同樣的表達效果。孔子說: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係,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於對方。
  • 邊家珍:孔子「和而不同」考釋
    ●把「和而不同」與「和實生物」混為一談,是不妥當的   孔子講的「和而不同」,出自《論語·子路》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的「和」字,與《論語·學而》篇「禮之用,和為貴」的「和」的涵義相同,在周代有基於禮的原則的和順、和睦的意思。阮元《經籍籑詁》解釋說,「和,謂心不爭也」,並以「君子和而不同」為證。
  • 君子和而不同,世界必將大同,終於明白為何都尊稱孔子為聖人了
    那麼,我們有該怎樣去理解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這一理念?本文釋出以下幾點淺見,以饗讀者,望批評指正。在孔子時代,據《論語·子路》記載,「君子和而不同」思想最初見於孔子與子路的一場對話。據記載,在這次對話中,孔子對子路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弟子有若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孔子亦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所謂「和而不同」也就是保留自己的意見而不人云亦云。
  • 君子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講話和文章中引用這個詞,不了解這個詞的意義,就很難正確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刻用義。  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在《論語》中只有這一句,沒有解說,因此有些學者對此有誤解。有人以為「和而不同」可以理解為不同事物和諧相處。但是,孔子另一句是「小人同而不和」,能解為不和諧的事物都相同嗎?
  • 孔子"和而不同"考釋:把"和"絕對化是嚴重誤讀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論語》等國學經典的持續關注,對孔子「和而不同」含義的探討也成了一個熱點。這裡,筆者根據相關經學文獻,略談自己對「和而不同」的幾點理解。  ●把「和而不同」與「和實生物」混為一談,是不妥當的  孔子講的「和而不同」,出自《論語·子路》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君子和而不同」的本意和今天的變化
    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可是不同怎麼和呢?這句話出自《論語·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句話其實是通過「君子」和「小人」的對比,來突出孔子說這句話的重點。重點是什麼?就在於「不同」。所以,我們一般只引用上半句也能起到同樣的表達效果。孔子說: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係,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於對方。
  • 《論語》12則,君子和而不同,孔子講仁愛,同樣也講武事
    釋義:樊遲向孔子請教如何種莊稼。孔子說:「我不如有經驗的老農夫。」樊遲又請教如何種菜。孔子說:「我不如有經驗的老菜農。」樊遲這擺明是來踢館的,乾脆去問美國總統好了。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 論語.子路篇十三,君子和而不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譯文:孔子說:「君子可以與他周圍保持和諧融洽的氛圍,但他對待任何事情都持有自己的獨立見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則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雖然常和他人保持一致,但實際並不講求真正的和諧貫通
  • 「孔子箴言故事」修德正身——君子和而不同
    《論語·子路》中記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說一個有道德的人,善於用自己的正確意見來糾正別人的錯誤見解,使事情做的恰到好處,而不是盲目服從。小人則只知道盲目服從,卻不堅持自己的正確意見。齊國晏嬰與梁丘據兩人不同的表現,正明確地體現這一點。
  • 論語共讀——君子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翻譯】孔子說:「君子追求與人和諧而不是完全相同、盲目附和,小人追求與人相同、盲目附和而不能和人相處。」「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和諧是一種建立在不同之上的和諧,我們允許不一樣,彼此目標、政治追求、信仰等等不同,但是我們大家可以和諧相處。君子認為不同的東西彼此融合,或者不同的理論相互碰撞,才會有新的東西,才會有創新,彼此互相理解達成共識。小人同而不和。
  • 「君子和而不同」兼及「比、周、驕、泰」
    遺憾的是,節目最後白先生引用了《論語》中的一句話,他說:「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君子有許多不同,但是能和和睦睦相處。」白先生勸導人們在生活中和睦相處,立意是非常正確的。但是對孔子的話的理解是不準確的。孔子所說的「不同」並不是白先生解釋的「有許多不同」,而是「不苟同」的意思。
  • 「君子和而不同」兼及「比、周、驕、泰」
    遺憾的是,節目最後白先生引用了《論語》中的一句話,他說:「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君子有許多不同,但是能和和睦睦相處。」白先生勸導人們在生活中和睦相處,立意是非常正確的。但是對孔子的話的理解是不準確的。孔子所說的「不同」並不是白先生解釋的「有許多不同」,而是「不苟同」的意思。
  • 孔子名句: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4;古代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說:&34;美的花朵 孔子在上段話裡豔麗的花朵 &34;是孔子思想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34;君子可以與他周圍的人保持和諧融洽的關係,但他對待任何事情都必須經過自己大腦的獨立思考,從來不願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則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只求與別人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原則,但他卻與別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關係。此即是&34;。這是在處事為人方面。其實,在所有的問題上,往往都能體現出&34;和&34;的區別。&34;顯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 經典:君子和而不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說,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係,傾聽各種不同的觀點,也允許各種不同觀點的表達,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有著自己的想法,他們堅守自己的觀點,不怕別人反對,也不會受他人左右。
  • 孔子《論語》經典解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論語》中,經典語句特別多,昨天我已經寫了一篇解讀論語中部分經典語句的文章,今天我將繼續解讀其中的經典語句。 《論語》中有這樣一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後浪》刷屏引發爭議:何謂「君子和而不同」
    三、「君子和而不同」的人生哲學「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論語·子路》,為孔子所言。「和而不同」追求的內在的和諧統一,而不是表象上的一致。宋儒注重義利之辯,更明確地以義利觀來解釋「和而不同」,即所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認為君子的「和」是「義」的結果,小人的「同」是「利」的驅使。但對「君子和而不同」的理解,當代我們更應該超越「義」「利」的道德範疇,上升到處事哲學的高度加以闡釋。
  • 高考模考作文|成都一診:君子和而不同
    參考立意切題立意:1.和而不同,君子之風。2.思想可以不同,為人必須高尚。3.君子和而不同。4.君子有爭,為人需坦蕩。5.君子之交,赤誠相見。……偏題立意:1.對手的重要性。(不符合題旨)2.正確評價對手。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真正含義!
    《論語·子路篇》中有一句「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人不和」,我們現在的理解,也不是孔子的本意,那麼,這句話真正含義是什麼呢?我們要解讀《論語》,首先,要對孔子、《大學》、《中庸》、《論語》有個根本性的認識。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孔子——1、孔子究竟是做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