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鐵成,河南省郾城縣人,1946年生。河南大學畢業,曾任河南省圖書館古籍整理部副主任、省人民大會堂黨委副書記。現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河南詩詞學會會員,省老年詩詞研究會副會長,鄭州詩詞學會副會長,《河嶽詩詞》副主編,《鄭州詩詞》執行主編。
梨園春色‖詩詠京劇名家廿五首
鬚生·譚鑫培
十齡隨父闖京華,百載梨園獨嘆嗟。
有板必依英秀韻,無腔不學老譚家。
空城計出綸巾扇,簾寨馬來朝暮笳。
最憶定軍山一折,江湖滿地影屏誇。
鬚生·譚富英
譚派緣君又一峰,兒孫父祖科相從。
中南海內朱毛喜,鴨綠江間波浪洶。
聲脆四郎羞探母,神閒三顧傲潛龍。
藝高稱首當無愧,富甲英冠氣蕩胸。
鬚生·馬連良
南麟北馬震天津,四大鬚生絕後塵。
家教薰陶雲手老,科班嚴謹甩腔新。
清風亭上天雷報,甘露寺中龍鳳姻。
海瑞罷官聲濺血,幕垂弦寂淚沾巾。
鬚生·楊寶森
棋琴書畫藝皆精,檀板抑揚天下名。
曾祖獨嫻刀馬旦,乃孫偏喜髯鬚生。
禰衡擊鼓曹當罵,劉秀坐廷妃自驚。
應惜英年乘鶴去,瑤池絲竹繞君聲。
鬚生·周信芳
七齡登場號神童,一世名高放眼空。
滬上麒麟嘯清韻,臺間須髯擺仙風。
梅蘭芳小聰伶共,周樸園囂雷雨中。
還涉銀屏蹚碧水,琵琶記裡伯喈翁。
鬚生·言菊朋
豪門貴胄府園深,名票棄官追藝林。
相攜梅郎並紅紫,曾仿譚老獨歌吟。
文章道德常涵戲,聲律行腔總入心。
一代鬚生響南北,微陽策杖聽松琴。
鬚生·奚嘯伯
卅年飄海嘯天涯,胸有詩書氣自華。
童子功虧翻靠把,老生嗓窄巧咿呀。
黃忠甩髯無驃馬,魯肅揮旗有戰車。
伶界何方洗泉水?洞簫明月識奚家。
武生·楊小樓
小楊猴子藝初名,百載宗師統武生。
夜奔林衝無廢招,別姬王霸有真情。
鐵籠山下行腔繞,落馬湖邊蹉步輕。
痴戲慈禧賞珠玉,挽君吳帥淚縱橫。
武生·李萬春
童伶才藝享梨園,弦唱臺功似嘯猿。
打虎武松三折棒,麥城關羽一奇冤。
林衝即串黃天霸,長靠還須赤地翻。
抱定中庸何派右?任憑襟淚辨無言。
武生·俞菊笙
勾臉武生天下奇,菊壇俞派立豐碑。
唱功稍遜吟聲美,長靠空翻鼓點追。
青石山間刀劍舞,豔陽樓裡髯須吹。
喜今春雨多新竹,起霸走邊皆爾姿。
武生·李吉瑞
一聲歌嘯振天津,流水行雲耳目新。
月下英雄碎肝膽,臺中旗靠舞風神。
戲功嫻熟文兼武,豪氣凜然名與身。
無可奈何天舉火,奎星舊裡霎成塵。
武生·高盛麟
畢生伶界千般苦,早歲登臺一炮紅。
京滬沉浮鼎三足,歌喉宛轉籟孤風。
小樓佳婿承楊派,老調新翻靠底工。
長坂坡連漢津口,一人雙角趙關雄。
小生·姜妙香
初習青衣自可人,奈何天意嗓傷呻。
小生薑聖行腔改,名旦梅郎聯手親。
黃鶴樓高公瑾怒,白蛇橋斷許仙嗔。
聲隨詞變傳佳話,戲作真時淚滿巾。
小生·徐小香
嚴妝富貴遠窮生,活脫周郎笑傲輕。
伶史名標十三絕,池臺演繹百千精。
高朋對戲群英會,鼙鼓追思戰太平。
友逝隨離歌舞地,閉門閒畫寫縱橫。
名旦·梅巧玲
青衣彩旦妙猶工,怕憶酸辛自小窮。
年少賣身三易主,師嚴戒尺獨開蒙。
思凡折柳鶯飛舞,探母彩樓花落紅。
可喜梅家伶四代,蘭芳遺韻志凌空。
名旦·時小福
天下青衣第一人,入廷當值悅皇親。
三娘教子行腔老,折柳陽關甩袖新。
飲酒幃間染桃面,漫歌臺上起香塵。
聯軍八國摧多病,魂去梨園忽失神。
名旦·餘紫雲
疾走託盤楊柳風,虹霓關上舞歌紅。
自彈柔唱昭君怨,懷遠心高寶釧窮。
雲袖飛旋千日苦,珠喉宛轉十年功。
逆違堂會輕權貴,罷演輟臺悲亦雄。
名旦·朱蓮芬
皮黃昆亂旦行工,當日蓮芬戲最紅。
妝罷鴻驚沉碧水,幕開簫弄繞清空。
三郎活捉烏龍院,孤月貪歡玉鳳宮。
書畫詩詞寸箋貴,流言傳笑涉鹹豐。
名旦·梅蘭芳
凝妝一笑醉春風,鳳舞簫吟四海驚。
天女散花猶激水,晴雯撕扇亦傾城。
蓄鬚明志驅倭寇,沐手題詩贈泰卿。
反串小生公瑾美,寫梅書菊到三更。
名旦·尚小雲
平王子弟墮梨園,文武兼長名噪喧。
五歲父亡家敗落,百年妝罷意嬋媛。
青衣花旦聲如磬,雲手翻身形似猿。
治藝謹嚴何止戲?梅蘭詩畫款題繁。
名旦·程硯秋
大清相國痛黃泉,孫輩菊壇名越天。
身手三翻秀男子,聲腔九繞美嬋娟。
青衣漫舞荒山淚,朱笛輕歌龍馬緣。
膏藥旗來曾罷演,棄伶歸隱學耕田。
名旦·荀慧生
賣身伶界恨家貧,名滿江湖作戲真。
千出菊壇悲喜劇,百年坤角派流新。
釵頭鳳怨宮牆闕,金玉奴揮棍棒頻。
風靡梨園濡筆眾,唯君勾染寫花勻。
名旦·徐碧雲
坤角爭妍遜五名,江南塞北譽津京,
雙翎拋接行腔脆,三桌翻高抱背輕。
詞改錐倭心忿忿,鞭笞裂體骨錚錚。
胡塵淚盡誰強項?一朵梨花照眼明。
名旦·李世芳
三齡隨父闖江湖,四小名坤驚鳳雛。
天下雲煙轉南北,臺間歲月識瓢壺。
望梅師敏成良玉,賞李徒聰棲碧梧。
空巷歌吟留滬上,人亡機毀野魂孤。
名旦·張君秋
榮登榜首四伶童,坎坷顛連唯戲工。
起解牢中唱流水,望江亭上醉玲瓏。
佳人拾翠逢君子,病媼赴泉憐玉翁。
晚歲殷勤樹桃李,濡毫點染老來紅。
梨園春色‖京劇(續集) 名家名劇四十二詠
武生·蓋叫天
風雨西湖聽曉荷,先生高冢憶蹉跎。
英名蓋世三岔口,傑作驚天十字坡。
粉墨春秋今古遠,樓臺朝暮是非多。
忽聞誰唱張公戲,童子撐舟牧白鵝。
小生·葉盛蘭
小生文武滿身功,燕北江南街巷空。
何恃藝高常傲物,誰憐派右總卑躬。
水牌懸掛名塗黑,絲竹迴環戲唱紅。
朝氣周郎忽殘燭,彌留還欲借東風。
名旦·毛世來
天聰九歲唱開鑼,地轉三生嘆折磨。
花旦青衣底功細,斷橋祭塔好聲多。
京都初曉萱遭雨,關外長春池映荷。
輪椅清簫繞梁久,農家香稻慰蹉跎。
名旦·宋德珠
武旦頭牌第一人,漁家子弟倍艱辛。
崇文門外風檣苦,尚德班中藤杖頻。
出手翻飛槍脫帽,回眸輕唱淚沾巾。
紅氍毹上嬌嬌女,老去銀須飄似神。
名旦·陳永玲
賞菊京津滬浦馨,百年潦倒死無寧。
紅鬃烈馬翻還立,醉酒貴妃歌未醒。
派右冠高莫須有,雲間骨折幾飄零。
最憐魂去歸鄉裡,墳盜灰飛亂腐螢。
名旦·許翰英
荀師最喜小山東,暮歲茅村汲水翁。
一出紅娘祈曉月,三翻翠帶亂春風。
丹青引墨歌催畫,梁祝悲詞氣貫虹。
誰道欲歸天驟雨,百年淪落一場空。
名旦·趙燕俠
中南海唱玉堂春,情動諸公憐藝人。
換米撿柴腰不折,雲場扎靠氣當勻。
沙家蘆蕩存星火,仙子碧波行洛神。
燕舞梨園千滴淚,錚錚鐵骨女兒身。
名旦·李世濟
書香門第入梨園,坎坷終生默不言。
程派嚴師檀板促,菊壇名角掌聲喧。
文姬歸漢冰霜冷,殺惜坐樓歌舞繁。
不幸老來喪獨子,三聲長嘯淚無痕。
名旦·梅葆玖
梅家九少繼坤伶,時譽斷橋憐小青。
十裡洋場驚票友,一臺名角傍童星。
衰年收徒偏江左,初日練功依柳亭。
最愛豪車配音響,裸衣華發駛蒼冥。
名旦·杜近芳
天生聰穎近蘭芳,幾轉賣身堪自傷。
初學青衣試東苑,晚登紅毯唱西廂。
雪原林海山頭遠,碧血桃花扇底香。
遲暮美人歸滬浦,開陳襁褓淚沾裳。
名旦·李維康
隨風順水好揚帆,名噪氍毹總領銜。
年少勤功賦流水,春萌效燕語呢喃。
江湖譽滿言行善,絲竹聲柔章法嚴。
一曲詠梅天下和,萬民悲喜淚傾衫。
名旦·劉長瑜
天生姣巧語咿呀,樣板紅燈記嘆嗟。
第宅森嚴市長府,衣冠華貴戲專娃。
鐵梅刑場攜三代,春草闖堂驚一衙。
曾記臺灣詢少帥,北平名票數周家。
註:其原名周長瑜,乃父周大文,與張學良是把兄弟,曾出任北平市市長。京劇名票。
老旦·李多奎
嚴慈襁褓闖西東,九歲登臺一唱紅。
應惜胡琴啞雛鳳,還憐老旦返皇宮。
打龍袍訴寒窯苦,鍘美案驚刀鞘空。
金玉其聲悲十載,鞭痕遮掩掃街翁。
老旦·李金泉
新劇舊颱風雨長,金聲玉振調滄桑。
敬師如父千般順,入戲過天幾近狂。
探母行腔李逵恨,辭朝搖板太君傷。
西歸駕鶴嶙峋骨,菊外桃蹊露溼裳。
老旦·李鳴巖
三娘教子活依哥,五歲孩童背戲多。
遇後龍袍唱流水,望兒樓堞析藤蘿。
昭陽宮裡思高位,殘月塵間忍折磨。
天下歸心八旬嫗,武姜悲喜淚滂沱。
名淨·金少山
頭牌花臉出青藍,爺倆銅錘傳美談。
項羽豐頤歌繞繞,張飛裂目視眈眈。
當年隨父餐風雨,盡日奉師棲廟庵。
一代淨行誰與比?前無古者後羞慚。
名淨·郝壽臣
花面銅錘泰鬥名,風雲坎坷倦餘生。
典押年歲功夫苦,闖蕩江湖世事驚。
點將登臺馭天地,青梅煮酒意縱橫。
先錢後戲終回戲,空惹梨園一笑輕。
名淨·裘盛戎
菊壇勤苦繼家風,十淨九裘源盛戎。
屈己從人仰松柏,高腔抑白透雲空。
蘆花蕩遠張飛勁,落馬湖深李佩雄。
忽泣魂歸何促迫,天庭鑼鼓打嚴嵩。
名淨·袁世海
君立伶壇架子花,先河開啟起煙霞。
華容道上三揮淚,天水關前一嘆嗟。
長恨鳩山搜密碼,當歌項羽刎悲笳。
去妝磨墨濡毫滿,節竹穿雲風葉斜。
名淨·尚長榮
此生應許涉伶壇,首度梅花簪桂冠。
弟子延師望程遠,家翁名旦領衢寬。
草橋關外搬兵苦,御果園中救駕難。
常欲同堂攜四世,臨廚挽袖做西餐。
京劇其名
四大徽班進北京,十三伶角動皇城。
明堂權貴包銀重,紫陌黎民隨唱輕。
花旦小生風攪雪,長歌漫舞鳳啼鶯。
至今千出傳承戲,天外誰何不嘆驚。
傳統戲·宇宙鋒
天子賜青鋒,鎮邪懸九重。
佯瘋罵君父,指鹿誇駒龍。
趙女歌長恨,梅郎舞豔容。
忠奸潦亂戲,淚盡氣填胸。
傳統戲·玉堂春
情天鑑情史,悲喜玉堂春。
起解三聲淚,探監唯舊人。
團圓憶公道,會審識風塵。
警世通言夢,觀來古意新。
傳統戲·長坂坡
長坂坡前血,沾纓趙子龍。
武生寬雪甲,旦角託孤宗。
名淨聲三喝,橋坍浪九重。
菊壇存逸響,暮鼓接晨鐘。
傳統戲·群英會
三國群英會,風流千古名。
周郎佯醉易,蔣幹盜書驚。
揮扇扶巾正,吹須舞槊橫。
滿臺生淨醜,一唱動皇城。
傳統戲·五人義
蘇州五人義,碑冢矗雲空。
閹黨權傾國,東林血染楓。
鳴鑼打奸佞,加銬鎖愚忠。
悲劇傳今日,問天何不公?
傳統戲·挑滑車
山河撐半壁,高寵虎頭槍。
滑車膺上墮,疲馬陣中亡。
起霸巾盔正,走邊歌舞揚。
嶽飛豪氣在,兀朮莫猖狂!
傳統戲·打金枝
肅宗矚高遠,駙馬打金枝。
兒女親家敬,君臣禮義持。
擊冠珠獨落,綁子淚雙垂。
難斷夫妻事,清官欲語遲。
傳統戲·拾玉鐲
蝶飛花滿路,玉鐲拾羞顏。
公子拈芳草,女兒簪翠鬟。
農家三月靜,官宦一時閒。
何奈忠良後,赤繩相系難。
傳統戲·三擊掌
堂前三擊掌,窯裡十冬寒。
紫陌憐才志,彩樓期鳳鸞。
貧窮無改節,富貴莫彈冠。
時下嬌兒女,應知棘路寬。
傳統戲·六月雪
無端六月雪,千古竇娥冤。
惡少驢兒狡,山陽縣令昏。
白綾三丈赤,碧血九霄噴。
天下青青草,難招屈死魂。
傳統戲·四進士
四進士三貪,孤書吏獨賢。
杖身呼告狀,偷眼數贓錢。
霸產屠胞弟,謀財販美娟。
同門師海瑞,良莠奈何天。
傳統戲·搜孤救孤
搜孤反救孤,傳唱滿江湖。
舍子佯眯眼,挺身輕擲顱。
圍宮滅門趙,闖闕佞臣屠。
絲竹歌千古,忠奸今未殊。
傳統戲·秦香蓮
鍘美案驚天,負心應膽寒。
琵琶訴離恨,刀鞘驗分端。
駙馬攀龍恃,皇姑抖鳳冠。
而今棄妻者,償報亦心安。
傳統戲·打嚴嵩
唏噓憂社稷,笑罵打嚴嵩。
奸佞三聲問,朝堂萬寂空。
赤拳來似雨,金鐧快如風。
啟齒鬚生利,撩袍花臉工。
傳統戲·擋馬
急歸誰擋馬?漢塞起狼煙。
偵騎衣冠異,奪牌刀劍偏。
遼營亂歌舞,番草染腥羶。
併轡楊家將,旌旗紅半天。
傳統戲·金玉奴
柔魂返江月,棒打薄情郎。
臥雪心無息,入闈名滿堂。
毫端輕綺麗,人品重文章。
古往今來事,連臺演繹長。
傳統戲·樊江關
姑嫂沖天志,相譏救駕遲。
雙花爭趟馬,孤蕊統雄師。
對劍翻翎亂,同心解帝危。
梅郎聲影在,垂世載芳姿。
傳統戲·野豬林
奇冤陷縲紲,兇險野豬林。
結拜園前近,交仇衙內深。
滄州小牢酷,白虎大堂淫。
人道梁山好,天倫何處尋?
傳統戲·八大錘
八錘掄滿月,四虎躲雙槍。
斷臂辛酸淚,歸宗悲喜狂。
抗金家國事,報效膽肝殤。
今憶朱仙鎮,血旗哀夕陽。
傳統戲·失空斬
羽扇琴聲遠,司馬望西城。
卒老通衢淨,弦高白雪清。
多疑退荒野,拒諫失街亭。
空讀兵書誤,哀哀珠淚傾。
傳統戲·霸王別姬
霸王垓下立,四面楚歌聲。
騅馬嘶無緒,虞姬舞有情。
江東嘆漁父,邙北憶荒塋。
太史公猶惜,滔滔浪不平。
(文章轉自《執手詩詞》編輯:子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