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霸王別姬》,便被深深帶入,仿佛回到之前,那個程蝶衣還在的時候,又仿佛是做了一場夢,一場仿佛是自己又不是自己的夢。
去了《霸王別姬》的拍攝地點看了看,想去趟哥哥之前在的地方,覺得只要有過他的地方,那裡便是無比的溫暖。
梅蘭芳紀念館在北京市西城區護國寺街9號,是梅蘭芳先生生命最後10年待過的地方。。原來為清末慶親王奕王府的一部分,解放後經過修繕,梅蘭芳先生搬到了這裡。梅蘭芳先生逝世後,周總理提議建立梅蘭芳紀念館。這裡便是段小樓挨打、蝶衣打小四和蝶衣燒戲服的拍攝地點。
地方蠻大的,716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進了大門,迎面是大影壁,青磚灰瓦。影壁前是梅蘭芳先生的漢白玉半身塑像。紀念館主要有著梅蘭芳夫人福女士和子女在1962年捐獻給國家的大量珍貴文物、文獻資料。
梅蘭芳紀念館有兩部分,正院是故居原始樣子,有會客廳,書房,臥室和起居室內,室內各項陳設都是按梅蘭芳生前生活起居原狀陳列。我受親人的影響,一直聽著戲曲,開始很不愛聽,覺得很是浮誇。直到後來,親人離世,我對戲曲便有了一種情緒,聽著那些戲曲,算是睹物思人。
外院展覽室,主要是大量珍貴圖片,介紹梅蘭芳先生一生的藝術生活和社會生活。我之前看過一部影片《梅蘭芳》,喜歡那個想著一輩子清清白白唱戲、做人的他和最後與知己邱如白促膝長談並創新於戲曲的他還有那個抗日時期,為了表氣節,蓄鬚忍痛離別心愛的舞臺的他。
對於他我很是敬佩,但因為時間有些久遠,我更喜歡程蝶衣,那個哥哥扮演的「不瘋魔不成活」的程蝶衣。因為喜歡哥哥。
與梅蘭芳先生不同,梅蘭芳促膝長談的知己他沒有,他有的只是遇人不淑,只有自己一直罵做小三的人對他好。梅蘭芳先生的民族氣節他沒有,他有的只是對戲曲成瘋的痴迷,甚至可以那個死去的日本將軍,覺得他可以讓戲曲帶到日本;梅蘭芳先生改革開放大放異彩,他沒有。他有的只是自己被批鬥,看清眾人,撕心裂肺地喊著『都在騙我』。對自己的自嘲,對師哥下跪的痛斥,發瘋發狂的報復秋菊。從一個處於當時的人來看,範是有些血性的人都不可能容忍他,我如果處在那個時代,有機會也會解心頭恨。所以不怪他說沒人懂他,因為即使現在,我也是不理解,喜歡他只是因為哥哥。
但我想,現在總也是有人理解他的,不然也不會在梅蘭芳先生的故居拍攝。這次去是緬懷哥哥的,也送一送哥哥扮演的他。我在哥哥扮演的蝶衣罰小四跪的院子裡站了很久,一直想著電影然後就是發呆,等回過神腳都有點痛了。
四合院很是幽靜,不知道是不是我去的時間剛好和別人錯來,看著那裡,莫名的有種黃花滿地,微微悽慘的感覺。這個地方,有些三個重要的人來過,生活過。只是現在,世間再無程蝶衣,也沒有了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