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2020年青城草原音樂美食季在呼和浩特市大召廣場正式開場以來,不僅讓首府的市民大飽眼福,也讓市民和遊客大飽口福。在這裡,大家可以聆聽純正的內蒙古音樂、品醇香的內蒙古味道、看內蒙古非遺、聽內蒙古故事,同時,還能帶內蒙古好貨。今天,就讓呼和浩特晚報記者帶著大家一起去到青城草原音樂美食季盤點一下都有哪些內蒙古好貨吧。
說到巴彥淖爾,大家肯定會想到河套麵粉。巴彥淖爾市是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一座新興城市,位於舉世聞名的河套平原和烏拉特草原上,黃河自西向東橫貫全市,充足的日照和黃河水的滋養,讓這裡盛產優質的農作物,而這其中尤以硬質小麥最為出名。所以,在巴彥淖爾市的美食展區裡,用河套麵粉製作而成的主食、麵包都非常受歡迎。大家都說:「這裡的麵包味道香,是麵粉最純正的味道。而且麵包的口感也好,不粘牙,咬下去,滿口留香。」
在通遼市的美食展區裡,呼和浩特晚報記者看到了一種特殊的大米,那就是沙漠大米。沙漠裡還能種水稻,產大米?呼和浩特晚報記者和許多市民一樣,也感到非常好奇。從通遼市遠道而來的劉先生告訴呼和浩特晚報記者:「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的科爾沁沙漠腹地,從前是肥沃的草原,水草茂盛、牛羊歡歌,遼河蜿蜒流過,哺育澤潤著這片草原。但是後來科爾沁草原生態急劇惡化,蒼茫草原逐漸退變為連綿起伏的茫茫沙海。科爾沁人民飽受風沙之苦,莊稼年年要毀種,科爾沁幾乎成為了風沙的代名詞。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可能永遠無法想像,居然有人在沙漠裡種出了水稻!而且它們還有一個略顯俏皮的名字——沙米。沙米要經歷整整160天才算成熟。超高的積溫、超長的生長期,造就了沙米回甜、粘性足的獨特口感。希望有更多的人認識它,喜歡上它的味道。」
看到來自各盟市的綠色純天然米、面、糧、油,許多市民和遊客都加入到了帶內蒙古好貨的行列。興安盟的美食展區裡,擺放著大米、小米等各種糧食。其中,遠負盛名的的二龍屯小米更是成為了市民們爭相購買的熱門產品。「這種小米好,熬出來的粥,金黃金黃的,最有營養。」、「老人們晚上喝點小米粥最好了,平時我都是從網上購買二龍屯的小米,這次來到青城草原音樂美食季就能買到家人喜歡的東西,真的太方便了。」(呼和浩特晚報記者 李娟)
【來源:呼和浩特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