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清華列為新生必讀,被多地高考列為必考知識點 ,一個曾經就讀於中科院大學的朋友極力向我推薦,路遙嘔心瀝血的這部文學巨作到底有什麼魅力能讓如此多的理科學霸都來捧讀?
我轉頭看了看書架上已經快被我翻爛了的《平凡的世界》,心緒又開始蕩漾。一個在北京做研究的朋友問我,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都是在講窮人的事,為何馬雲、潘石屹等富豪都來捧讀呢?
馬雲曾經對家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看路遙沒考上大學人家還考,我也得回去考大學。也許馬雲在路遙的小說世界裡,看到了自己的人生的影子,支持馬雲走下去的正是路遙筆下孫少平那股韌勁。
潘石屹是紀錄片《路遙》拍攝的最後一位嘉賓,面對鏡頭,潘石屹如此說道:路遙《平凡的世界》我看了7遍,每次讀的時候都是我最困難的時候,他給我很多力量,尤其是愛的力量,我感覺路遙就是我們的朋友,是我們的知己;他永遠活著,並且活的很健康。對於他來說《平凡的世界》帶給他的還有愛的力量。
在路遙的作品中,馬雲找到了走出逆境的勇氣,潘石屹找到了力量,這就是他的作品明明是寫窮人,卻受到眾多富人追捧的原因。
2008年10月,新浪網做過「讀者最喜愛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調查,《平凡的世界》以71.46%的比例高居榜首;2012年,山東大學文學院也做過「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的讀者接受調查,《平凡的世界》仍然以38.6%的比例高居榜首;在全國多個重點大學的抽樣調查中,《平凡的世界》一直是大學生最喜愛的作品」。
更有意思的是,清華大學校長邱勇,曾給每一位2015級入學的新生,寄去一套《平凡的世界》這部書,這也是他首次向新生推薦書籍,希望他們能夠用假期時間讀完。
而且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江蘇高考作文題《關於不朽》,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題《生有所息與生無所息》中都有出現《平凡的世界》的相關知識點。而在2017年的北京語文高考《考試說明》中,就明確提出對經典的閱讀要求,將《平凡的世界》等經典作品納入必考範圍。
《平凡的世界》故事很曲折,講述了孫少安、孫少平兩兄弟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的拼搏故事。兩人雖然天資聰穎,但是出身貧窮,為了改變命運,擺脫貧窮一次次與厄運搏擊,永不屈服。
《平凡的世界》故事很曲折,講述了孫少安、孫少平兩兄弟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的拼搏故事。兩人雖然天資聰穎,但是出身貧窮,為了改變命運,擺脫貧窮一次次與厄運搏擊,永不屈服。哥哥孫少安,為了供養弟弟妹妹上學,年少輟學,日夜操勞,放棄愛情。弟弟孫少平歷經坎坷,好不容易考上大學,但是因為命運的捉弄,去當煤礦工人。眼瞅著要好起來了,遭遇戀人死於山洪的痛苦.....
無數次的挫折磨難,沒有打到他們,反而讓他們堅定了越挫越勇的決心。書中兄弟倆堅韌不拔的意志,屢敗屢戰的鬥志,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用雙手改變命運。
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路遙這樣的發現者和訴說者。他的訴說,讓更多人睜開眼睛能夠看到一個更加本真、內在的世界。如果說路遙筆下的人物因為人生的局限,無法觸碰外部的世界;那麼路遙之於我們的意義,則在於為我們營造了一個內在的精神世界和家園。
在這裡,我極力向大家推薦路遙的這部《平凡的世界》,真的值得每個人去用心研讀。
1989年,中國文聯出版公司才出版了路遙《平凡的世界》的第三部,跨越3個年頭,這部凝結著路遙6年辛勞汗水的一百餘萬字的長篇小說終於全部出齊。
從此,這本書深深地鐫入中國當代文學史和中國人的精神生活,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儘管《平凡的世界》遭受了發表和出版的冷遇與曲折,但是30年來讀者閱讀熱情絲毫不減的事實,證明了現實主義文學經典的雋永魅力。
《平凡的世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向上向善、自強不息,積極投身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之中,在獻身集體事業的同時也充分實現個人價值。
如果你也對這部平凡而偉大的巨作感興趣的到話,點擊下方就能購買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