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部文學名著列入今年高考語文必考 專家:太局限

2020-12-13 中國網教育

原標題:書目選擇太窄,有「遺珠」之憾

《紅樓夢》《吶喊》《紅巖》《平凡的世界》等6部名著納入2017年北京語文高考必考範圍。漫畫/王鵬

1月10日,北京教育考試院傳來消息,2017年高考北京卷的《考試說明》將於最近出版。其中尤為引人關注的是,語文學科中將《紅樓夢》《紅巖》等6部文學名著納入必考範圍,並為此在《考試說明》新增3道參考樣題,體現對經典閱讀「考查內容」的理解。

此消息一出,眾多心繫高考的網友隨即展開熱烈討論,有贊有彈。多位知名文學研究專家接受了本報記者採訪,他們有的認為經典書目選擇不錯,但也有的質疑篇目選擇太狹窄,還建議閱讀考查方式別過於僵化。

網友疑惑

高考生有空看《紅樓夢》嗎?

其實,2016年的高考語文北京卷就在《考試說明》中首次增加「經典閱讀」的要求。「附錄」增加了「經典閱讀篇目列舉」,包括《論語》《三國演義》《巴黎聖母院》等古今中外12部文學和文化經典。不過,考慮到當屆畢業生在高中三年的學習和複習的實際情況,這12部經典閱讀篇目去年並未真刀真槍列入考生必須作答的範圍。

而今年起,北京教育考試院動真格了,12部古今中外文學和文化經典篇目中的6部,被納入考生必須作答的範圍。它們分別是《紅樓夢》《吶喊》《邊城》《紅巖》《平凡的世界》及《老人與海》。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旨在促進學生真正閱讀經典名著,提升閱讀經典能力,掌握閱讀經典的方法。

眾多心繫高考的網友也在網上紛紛留言發表意見。支持者認為網絡時代讓人們的閱讀變得碎片化,將6部文學名著納入高考語文必考範圍,可以培養青少年學生深閱讀的好習慣。但也有部分網友感到疑惑,覺得高考學生平時學習都那麼忙,哪裡有空兒看《紅樓夢》《平凡的世界》這樣的大部頭名著。

更有網友擔心,如果將來出現與6本名著相關的模擬題庫等「捷徑」,考生掌握了題庫就可能得高分,但並不等於掌握了經典,提升了文學素養。另外,這6本文學名著未來無疑在銷售市場上會很火爆,還有人擔心這固然會使一些出版社受益,但也有可能誤導學生,使他們對文學的關注偏狹窄,不再關心考試之外的經典名著。

教授反應

硬性規定6部作品有局限

多位文學研究專家就此事接受採訪時,肯定了這一新舉措的出發點,不過說到具體書目選擇,分歧就出現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教授陳福民表示,當年自己小學時就讀過《紅樓夢》,所以完全不擔心中學生看不進去。他認為要想了解古代中國社會狀況,這部作品是必讀的,且每個人在不同的年齡讀《紅樓夢》,都會讀出不同的東西。「年輕的孩子可能會看寶黛愛情,年長一點的可能會看其中的世態人情。畢竟這部小說之豐富、偉大,不是可以簡單概括的。」

但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北大中文系著名教授「發難」,他說自己上中學時更喜歡讀《三國演義》《水滸傳》,對《紅樓夢》就很不能讀進去,「因為我是男孩嘛。所以有時候閱讀文學作品一旦變成硬性規定,不一定會效果很好。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興趣,我們需要不同的文學作品,高中的孩子讀文學作品跟其本身的志趣、性格都有一定關係。」

《平凡的世界》的入選則獲得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檸的力挺:「這是一部教人奮鬥、很勵志的作品,可以彌補其他入選作品裡那些太貴族化的東西,對於底層考生來說很好。」不過,他對《老人與海》的入選又不以為然,「《老人與海》,小孩怎麼看得下去?一點趣味性都沒有嘛!這是考老人還是考孩子?」

《收穫》雜誌編輯葉開也坦言,《吶喊》不是代表魯迅最高成就的作品,魯迅小說的精華還是集中在《彷徨》,《朝花夕拾》也比《吶喊》更值得看。他覺得,只限定6部經典的做法也值得商榷,「局限性太大,可以再給學生多一點選擇,才能顯示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性、多樣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李建軍還建議,其實可以找一些專家編一個選本,把一些作家最好的代表作納入,顯得更有針對性。他還提到了一些「遺珠」作家和作品,也可以進入學生們了解的範圍,「比如史鐵生在思考深度和高度上超過很多當代作家,不應該被忽略;還有楊絳是現代漢語寫作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其語言質樸、含蓄、典雅又富有歷史感,非常適合中學生閱讀。」而古典文學方面,他表示很多明清筆記讀物如《幽夢影》《菜根譚》等,語言妙趣橫生又包含人生哲理,對中學生來說可能比《紅樓夢》這樣的大部頭更好讀。

專家建議

閱讀題設置千萬別太僵化

不過,目前既已確定6部必考名著,文學研究專家還給出了考查方式的建議。在張檸看來,如果要把對文學作品的理解這種很難量化的東西納入必考範圍,那考查的就是學生的想像力、使用母語的能力,這種東西沒有對錯只有好壞,而這對老師教學而言是一種很高的要求。「怎麼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責任在老師身上,不能只給學生提要求。配套的教學、老師的文學素養培訓都要跟上來。有些老師自己都不會寫文章了,怎麼教學生?」

事實上,針對必考的6部文學作品,《考試說明》中還新增了3道參考樣題,其中之一便是選用《紅樓夢》中大觀園詩社的內容,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學生對該段落的理解。另外兩道題分別是涉及《平凡的世界》《老人與海》以及《吶喊》的閱讀題和寫作題。

李建軍提醒,考試題型設置上不能太過僵硬,文學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力,對人物、情節表現和修辭的分析能力,必須靈活一些。他還不客氣地說:「語文是最體現個性和才情的活潑潑的東西,就像魚兒在水中遊動時那樣,但現在的中學語文教育很多東西都是死的,根本就是在曬魚乾!」

葉開也反對呆板的標準答案的設置,認為很多所謂教育專家的出題方式,不僅破壞了學生們的閱讀感受,還很容易把命題者對這些經典的個人理解強加給所有考生,甚至出現過度解讀。「有些根據文章出的閱讀題,連這個文章的作者都答不出來!你說可笑不可笑?」他主張,類似閱讀命題應該允許學生進行個人論述,以體現他們自己的理解,「要注重考查語言的組織能力、整體寫作和表達能力,而不是用標準答案來限定學生,這不利於我們面向新的時代。」(聶寬冕)

相關焦點

  • 2019高考語文必考名著 高考必讀名著書目
    2019高考語文必考名著 高考必讀名著書目高中階段的必讀名著有哪些?2019年高考語文有哪些名著篇目是必考的?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考語文的必讀名著,供參考!
  • 《紅樓夢》等六篇名著今年高考必考
    原標題:《紅樓夢》等六篇名著今年高考必考昨天,2017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編寫完成,《紅樓夢》《平凡的世界》等6部經典作品納入必考範圍。除英語學科沒有變化外,其他學科考試說明均有變化。語文:微寫作可能考贈言2016年,高考語文北京卷《考試說明》中首次增加「經典閱讀」要求,並增加《紅樓夢》等12部經典閱讀篇目。2017年,閱讀要求再次提升,今年高考《紅樓夢》《吶喊》《邊城》《紅巖》《平凡的世界》《老人與海》6部名著納入必考範圍。
  • 2019高考必讀名著書目 語文必考名著有什麼
    2019高考必讀名著書目 語文必考名著有什麼高考有哪些必讀的名著呢,語文必考的書目有哪些呢,高中生讀哪些課外名著對以後的考試有幫助呢,下面小編為大家總結一下,僅供大家參考。教育部推薦高中生必讀課外書1.《論語》2.《三國演義》(羅貫中)3.
  • 2017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編寫完成 六篇名著必考
    10日,2017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編寫完成,《紅樓夢》《平凡的世界》等6部經典作品納入必考範圍。除英語學科沒有變化外,其他學科考試說明均有變化。  語文:微寫作可能考贈言  2016年,高考語文北京卷《考試說明》中首次增加「經典閱讀」要求,並增加《紅樓夢》等12部經典閱讀篇目。2017年,閱讀要求再次提升,今年高考《紅樓夢》《吶喊》《邊城》《紅巖》《平凡的世界》《老人與海》6部名著納入必考範圍。
  • 北京高考語文新增12部中外經典閱讀篇目 含"論語"
    ,北京教育考試院介紹,今年的《考試說明》穩中有變,其中,語文增加了12部中外文學和文化經典作為「經典閱讀篇目例舉」,不過今年暫不列入考生必答的範圍,明後兩年將逐步把這些篇目納入必答範圍。  其中,語文的現代文閱讀,在以往要求考生對「文中信息的分析、篩選、整合」基礎上,增加信息的「運用」、「對多個信息的比較、辨析」。同時增加對閱讀經典的要求,在現代文閱讀和古詩文閱讀中,提出「對中外文學經典」、「對中國古代文化和文學經典」的「理解、感悟和評價」。
  • 高考語文增加12部閱讀書目
    2016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發布 各學科考試內容基本保持穩定昨天,2016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發布。今年,各學科的考試內容基本保持穩定,相較之下語文學科的考試內容波動稍大。其中,增加12部文學和文化經典,對現代文閱讀的考查內容更加細緻,題型或將「耳目一新」。
  • 初中語文:文學名著考點匯總+人物分析+經典情節,老師說中考必考
    新課標對初中生提出的閱讀要求是:「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這一規定的含義至少有兩個:一是達到該閱讀量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初中畢業生;才能為進入高中學習階段打下必需的基礎。閱讀中外名著,既可以豐富我們的課外生活,又能擴展我們的知識視野,還能從中學到作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寫作水平。掌握一定的文學常識,不僅有利於閱讀,也有利於交際。名著閱讀為全國各省、市中考必考考點,命題方向趨於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文本。
  •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必考名著閱讀專項複習題,幫助學生不扣分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必考名著閱讀專項複習題,幫助學生不扣分眾所周知,在小學、初中、高中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名著是必考知識,尤其在中高考這種重要場所分值還不算少,但正是這個重要的考點,也是很多同學容易丟分的題目。
  • 北京明年高考語文增12部名著 英語寫作強調中華文化
    昨天,記者從北京教育考試院相關部門獲悉,2016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將於近期公布。與往年相比,北京卷語文、英語、數理化、政治等科目都穩中有變。語文增加了12部中外文學和文化經典作為「經典閱讀篇目例舉」,這些或將納入明後年高考考生必須作答的範圍。此外,英語更注重考查書信等應用文寫作,寫作內容強調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傳播。
  • 今年北京高考語文卷,專家解析來了
    今年北京高考語文卷難度如何?命題有何新變化?專家解析來了。2020年高考多重文本閱讀的選材形式,材料減為兩則,總分繼續減少,減至18分。題目數量,繼2018年減少為7題、2019年減少為6題之後,繼續減少到5題。進一步減少了學生的答題負擔。該大題起步平易,有利於考生後面的正常發揮。
  • 北京2016高考語文增經典名著感悟 英語書寫中華傳統
    原標題:高考語文增經典名著感悟   本報記者 任敏   沒讀過《平凡的世界》、《三國演義》、《老人與海》等名著,高考時將可能有題答不上來。昨天,2016北京高考考試說明發布,語文科目新增12部經典閱讀篇目,預計在明後年高考時納入必答範圍。
  • 今年高考語文作文不能寫繁體字 試題被列入絕密
    今年高考語文作文不能寫繁體字 試題被列入絕密   今年高考語文作文不能寫繁體字  高考試題和答題卡在啟封前均被列入國家絕密級  昨天,教育部門透露:今年高考,考生不能用繁體字寫語文作文了
  • 語文班主任彙編:初中1-6冊必考20本名著導讀,7-9年級學生必備
    語文班主任彙編:初中1-6冊必考20本名著導讀,7-9年級學生必備語文作為一門文字學科,記錄著中華名著的點點滴滴,方便世人傳誦。而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累素材和培養學習興趣這兩點務必要引起重視,積累的素材包括了課內外的考點,比如文學常識、字詞積累、文言文考查和閱讀理解等。其中名著除了是我國文化的傳承以外,更是語文考試的重點內容,尤其是在中考中,因此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要千萬引起重視。
  • 語文班主任:高中高頻文學常識知識點匯總,吃透文學常識不扣分
    課外文學常識內容是高考語文的必考內容之一,要想拿高分就必須要花時間去複習和鞏固。當然,這不僅僅局限於課內的知識點,對於課外的知識點也要去積累,一方面是為了應付做題,另一方面可以陶冶同學們的情操,對寫好作文也有一定幫助。從基本的作者、作品,再到名著解讀,這些都是不可忽略的。
  • 高一語文必讀名著數目,你都讀了哪些呢?
    中國孩子的閱讀量遠遠不夠,離語文考試要求還很遙遠,一是沒有好的閱讀習慣,二是沒有好的閱讀環境。當代著名哲學家、武漢大學資深教授陶德麟針對當前語文教育現狀,呼籲:青少年趁小的時候,記憶力好的時候,要多讀一些經典名著。
  • 30篇文學名著開場白!每日打卡~
    名著之所以是名著,是因為它無論經歷怎樣的風霜打磨依然散發思想和藝術的魅力。而不少文學名著中的第一句話、第一段話,往往是整部著作的神所在。它們或將人深深吸引,或令人陷入深思,使讀者欲罷不能。距離高考還有291天,學長整理了30篇文學名著開場白,邊練字邊背誦吧~記得打卡~學長已為大家備好完整電子版,戳我的頭像 私信:「語文13」即可領取!!!
  • 初中語文:文學名著如何考?初中3年文學名著大匯總,考前必看!
    文學名著考題是對中學生課外閱讀的考察,語文中考大綱對此也做了要求,強調初中生們要養成「讀書看報的好習慣」,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並有相應的讀書筆記。語文,是一門知識性積累學科,課外閱讀對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 一部被列入清華必讀書單、高考必考知識點的巨作,富豪都來捧讀
    被清華列為新生必讀,被多地高考列為必考知識點 ,一個曾經就讀於中科院大學的朋友極力向我推薦,路遙嘔心瀝血的這部文學巨作到底有什麼魅力能讓如此多的理科學霸都來捧讀?我轉頭看了看書架上已經快被我翻爛了的《平凡的世界》,心緒又開始蕩漾。
  • 2016高考北京卷調整說明:語文增12部中外文學名著
    昨日,北京教育考試院就即將公布的2016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進行了介紹,相比往年,今年的《考試說明》穩中有變,在保證卷面結構基礎上,對部分科目的知識點和試題數量進行了微調,各科均增加了2015年高考試題,刪除了舊內容。
  • 2020年中考語文必考名著之《紅星照耀中國》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語文必考名著之《紅星照耀中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紅星照耀中國》   作品簡介   《紅星照耀中國》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經典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