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發布 各學科考試內容基本保持穩定
昨天,2016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發布。今年,各學科的考試內容基本保持穩定,相較之下語文學科的考試內容波動稍大。其中,增加12部文學和文化經典,對現代文閱讀的考查內容更加細緻,題型或將「耳目一新」。
語文
變化
1
現代文閱讀增加3考點
昨天,本市高中教師陸續收到2016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高三語文教師杜明星告訴北京晨報記者,從今年對現代文閱讀的考查點來看,較去年增加了3個考點。他解釋,在以往要求考生對「文中信息的分析、篩選、整合」的基礎上,增加了信息的「運用」「感悟和評價」以及「對多個信息的比較、辨析」。
【影響】
長閱讀難度係數升級
杜明星分析,2015年,長閱讀以考題形式首次亮相北京語文高考試卷中,今年再次亮相,難度係數將增加,而這點從《考試說明》中也可略見一二。在高考試卷中,現代文以長閱讀的形式出現,文章字數較多、信息量較大,去年側重考查考生的閱讀速度和信息提取能力,今年,則增加了對信息的「運用」「感悟和評價」以及「對多個信息的比較、辨析」。這意味著,考生在閱讀過程中要更加細緻。而「感悟和評價」則凸顯出,這一題型會更多地考查考生與生活實際的聯繫,「而不是僅僅把文章當做閱讀來做。」
而根據《考試說明》中的「前言」部分所說,他特別提醒廣大考生,今年將在吸收高考自主命題改革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創新,因此,在現代文長閱讀部分或許會出現令考生意想不到的題型。
變化
2
增12部文學文化經典
《考試說明》中提出,增加對閱讀經典的要求。「附錄」在保持原有「古詩文背誦篇目」不變的同時,增加「經典閱讀篇目例舉」,包括古今中外12部文學和文化經典,分別是:《論語》、《三國演義》、《紅樓夢》、《吶喊》、《邊城》、《四世同堂》、《紅巖》、《平凡的世界》、《雷雨》、《歐也妮·葛朗臺》、《巴黎聖母院》、《老人與海》。
【影響】
暫不列入考生必答範圍
雖然新增了12部閱讀篇目,但《考試說明》中也提到,考慮到本屆畢業生在高中三年的學習及複習的實際情況,2016年這12部經典閱讀篇目暫不列入考生必須作答的範圍,2017年、2018年逐步將這些篇目納入考生必須作答的範圍。
杜明星分析,雖然不納入必須作答範圍,但有可能出現在大作文「二選一」的題目之一,以閱讀材料出現。此外,《考試說明》對參考樣題進行微調,其中,增加了2015年出現的新題,如散文《說起梅花》,作文「二選一」試題等。杜明星則分析,去年,《說起梅花》為閱讀題目,並作為大作文的閱讀材料出現,請考生以《深入靈魂的熱愛》為題寫作。由於2014年、2015年兩年作文都以閱讀題目的文章作為寫作材料,這種方式或許將不會在2016年延續。
■備考建議
老師可提煉名著「乾貨」
對於新增的12部文學和文化經典,杜明星建議,考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把曾經接觸過的名著拿出來重溫,「接觸過」可以是讀過這本書籍或是看過有關的影視作品等,加深學生對書中細節的把握。但他不建議考生重新接觸新的讀物,但為了填補這部分名著的空白,他為考生提出了一個「捷徑」:「大家可以看看這類書籍的書評或者介紹,大致了解一下內容。」他也以自身經驗為老師們開出「偏方」——學校的高三語文教師,可以分配名著閱讀任務,自己提取書中的重點內容作成閱讀手冊,通過老師提取「乾貨」。他認為,在最後的衝刺階段,長閱讀和微寫作是提分的可控點,重點是加強對學生的熟練度訓練。
精華學校語文教研組組長張智欽則特別提醒考生,同學們一定要有「文體意識」。
英語
主題寫作或
延續「中國風」
北京晨報記者對比發現,今年《考試說明》對英語科目的調整較少,但在「參考試卷」中更換了2道題,總分分值為35分,均集中在書面表達部分,即寫作。
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高三英語教師、英語備課組組長任敏分析,《考試說明》將2014年寫作題目替換,改為2015年題型,這表示今年的英語高考寫作延續去年命題形式的機率較大。第一篇應用文將更趨向於開放性,以開放文的方式給學生更多的發揮空間。第二篇是主題寫作,2015年以「捏泥人」的民間藝術為素材,今年或將依舊延續「中國風」。她解釋:「會考一般是高考的風向標」,在剛剛結束的高中會考中,學生表示英語作文題目為「外國人在北京的一日遊」,這也是高考作文題目的風向標之一。
在複習建議方面,精華教育考試研究院執行院長趙志平則表示,在寫作方面,首先強調其工具性,考生要掌握各應用類信件的書寫要領,老師需要在教學中讓學生熟悉各種相關的體裁和句式;其次,從內容上強調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給學生們準備相應的分類詞彙素材。
北京晨報記者 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