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增加12部閱讀書目

2020-12-19 環球網

2016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發布 各學科考試內容基本保持穩定

昨天,2016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發布。今年,各學科的考試內容基本保持穩定,相較之下語文學科的考試內容波動稍大。其中,增加12部文學和文化經典,對現代文閱讀的考查內容更加細緻,題型或將「耳目一新」。

語文

變化

1

現代文閱讀增加3考點

昨天,本市高中教師陸續收到2016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高三語文教師杜明星告訴北京晨報記者,從今年對現代文閱讀的考查點來看,較去年增加了3個考點。他解釋,在以往要求考生對「文中信息的分析、篩選、整合」的基礎上,增加了信息的「運用」「感悟和評價」以及「對多個信息的比較、辨析」。

【影響】

長閱讀難度係數升級

杜明星分析,2015年,長閱讀以考題形式首次亮相北京語文高考試卷中,今年再次亮相,難度係數將增加,而這點從《考試說明》中也可略見一二。在高考試卷中,現代文以長閱讀的形式出現,文章字數較多、信息量較大,去年側重考查考生的閱讀速度和信息提取能力,今年,則增加了對信息的「運用」「感悟和評價」以及「對多個信息的比較、辨析」。這意味著,考生在閱讀過程中要更加細緻。而「感悟和評價」則凸顯出,這一題型會更多地考查考生與生活實際的聯繫,「而不是僅僅把文章當做閱讀來做。」

而根據《考試說明》中的「前言」部分所說,他特別提醒廣大考生,今年將在吸收高考自主命題改革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創新,因此,在現代文長閱讀部分或許會出現令考生意想不到的題型。

變化

2

增12部文學文化經典

《考試說明》中提出,增加對閱讀經典的要求。「附錄」在保持原有「古詩文背誦篇目」不變的同時,增加「經典閱讀篇目例舉」,包括古今中外12部文學和文化經典,分別是:《論語》、《三國演義》、《紅樓夢》、《吶喊》、《邊城》、《四世同堂》、《紅巖》、《平凡的世界》、《雷雨》、《歐也妮·葛朗臺》、《巴黎聖母院》、《老人與海》。

【影響】

暫不列入考生必答範圍

雖然新增了12部閱讀篇目,但《考試說明》中也提到,考慮到本屆畢業生在高中三年的學習及複習的實際情況,2016年這12部經典閱讀篇目暫不列入考生必須作答的範圍,2017年、2018年逐步將這些篇目納入考生必須作答的範圍。

杜明星分析,雖然不納入必須作答範圍,但有可能出現在大作文「二選一」的題目之一,以閱讀材料出現。此外,《考試說明》對參考樣題進行微調,其中,增加了2015年出現的新題,如散文《說起梅花》,作文「二選一」試題等。杜明星則分析,去年,《說起梅花》為閱讀題目,並作為大作文的閱讀材料出現,請考生以《深入靈魂的熱愛》為題寫作。由於2014年、2015年兩年作文都以閱讀題目的文章作為寫作材料,這種方式或許將不會在2016年延續。

■備考建議

老師可提煉名著「乾貨」

對於新增的12部文學和文化經典,杜明星建議,考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把曾經接觸過的名著拿出來重溫,「接觸過」可以是讀過這本書籍或是看過有關的影視作品等,加深學生對書中細節的把握。但他不建議考生重新接觸新的讀物,但為了填補這部分名著的空白,他為考生提出了一個「捷徑」:「大家可以看看這類書籍的書評或者介紹,大致了解一下內容。」他也以自身經驗為老師們開出「偏方」——學校的高三語文教師,可以分配名著閱讀任務,自己提取書中的重點內容作成閱讀手冊,通過老師提取「乾貨」。他認為,在最後的衝刺階段,長閱讀和微寫作是提分的可控點,重點是加強對學生的熟練度訓練。

精華學校語文教研組組長張智欽則特別提醒考生,同學們一定要有「文體意識」。

英語

主題寫作或

延續「中國風」

北京晨報記者對比發現,今年《考試說明》對英語科目的調整較少,但在「參考試卷」中更換了2道題,總分分值為35分,均集中在書面表達部分,即寫作。

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高三英語教師、英語備課組組長任敏分析,《考試說明》將2014年寫作題目替換,改為2015年題型,這表示今年的英語高考寫作延續去年命題形式的機率較大。第一篇應用文將更趨向於開放性,以開放文的方式給學生更多的發揮空間。第二篇是主題寫作,2015年以「捏泥人」的民間藝術為素材,今年或將依舊延續「中國風」。她解釋:「會考一般是高考的風向標」,在剛剛結束的高中會考中,學生表示英語作文題目為「外國人在北京的一日遊」,這也是高考作文題目的風向標之一。

在複習建議方面,精華教育考試研究院執行院長趙志平則表示,在寫作方面,首先強調其工具性,考生要掌握各應用類信件的書寫要領,老師需要在教學中讓學生熟悉各種相關的體裁和句式;其次,從內容上強調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給學生們準備相應的分類詞彙素材。

北京晨報記者 劉佳

相關焦點

  • 北京高考語文新增12部中外經典閱讀篇目 含"論語"
    北京高考語文新增12部中外經典閱讀篇目 含"論語" 2016-01-14 07:50:19,北京教育考試院介紹,今年的《考試說明》穩中有變,其中,語文增加了12部中外文學和文化經典作為「經典閱讀篇目例舉」,不過今年暫不列入考生必答的範圍,明後兩年將逐步把這些篇目納入必答範圍。
  • 2019高考語文必考名著 高考必讀名著書目
    2019高考語文必考名著 高考必讀名著書目高中階段的必讀名著有哪些?2019年高考語文有哪些名著篇目是必考的?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考語文的必讀名著,供參考!
  • 小學初中三科教材換裝亮相 強化閱讀增加推薦書目
    「中國風」傳統文化佔比較重 強化閱讀增加推薦書目  新學期,「部編版」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教材將在全國小學、初中學生的課堂上粉墨登場。三大學科新版教材「中國風」濃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均佔有較大比重,此外,小學、初中語文教材再次強化閱讀,「名著導讀」推薦書目增多。
  • 2020春部編小學語文練字帖+教材解析+寒假作業本+必讀書目彙編
    部編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材全解部編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材全解部編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材全解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材全解部編七年級語文下冊教材全解部編八年級語文下冊教材全解部編九年級語文下冊教材全解「寒假作業本2020春季學期一年級語數同步53天天練2020春季學期二年級語數同步53天天練2020春季學期三年級語數同步53天天練「部編小學教材必讀書目」大量增加古詩文,新的語文教材一年級到六年級古詩詞128篇,增加87%
  •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啟用新教材,附1至9年級閱讀書目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話,「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將重點講述中小學教材的變化內容以及語文學習的應對策略,望老師轉給家長,家校聯合,為孩子的教育統一作戰!
  • 6部文學名著列入今年高考語文必考 專家:太局限
    《紅樓夢》《吶喊》《紅巖》《平凡的世界》等6部名著納入2017年北京語文高考必考範圍。漫畫/王鵬1月10日,北京教育考試院傳來消息,2017年高考北京卷的《考試說明》將於最近出版。其中尤為引人關注的是,語文學科中將《紅樓夢》《紅巖》等6部文學名著納入必考範圍,並為此在《考試說明》新增3道參考樣題,體現對經典閱讀「考查內容」的理解。此消息一出,眾多心繫高考的網友隨即展開熱烈討論,有贊有彈。多位知名文學研究專家接受了本報記者採訪,他們有的認為經典書目選擇不錯,但也有的質疑篇目選擇太狹窄,還建議閱讀考查方式別過於僵化。
  • ...高考|三年級|教材|三門|教育部|數學|語文作文|五年級|古詩文
    1為何要編寫「部編本」教材?「部編本」是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除了語文,還有德育和歷史。現有的語文教材編寫出版還是「一綱多本」,小學有12種版本,初中有8種版本。「部編本」教材力圖在多種教材並存的情況下,起到示範作用,促進教材編寫質量的提升。2「部編本」內容有何變化?
  • 北京明年高考語文增12部名著 英語寫作強調中華文化
    昨天,記者從北京教育考試院相關部門獲悉,2016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將於近期公布。與往年相比,北京卷語文、英語、數理化、政治等科目都穩中有變。語文增加了12部中外文學和文化經典作為「經典閱讀篇目例舉」,這些或將納入明後年高考考生必須作答的範圍。此外,英語更注重考查書信等應用文寫作,寫作內容強調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傳播。
  • 教育部:2019年秋季中小學將啟用新教材(附1-9年級閱讀書目)
    最後「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一句「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讓人不寒而慄似乎周邊的溫度都降了下來語文新教材發生了這麼重大的變化(新舊教材對比)古詩文大量增加。新的語文教材一年級到六年級古詩詞129篇,增加87%,初中語文的古詩詞增加51%,明年高考要求學生背誦的古詩詞由60篇增加到70篇。
  • 泉州名師解讀高考考綱變化:語文應適度增加閱讀量
    原標題:名師解讀高考考綱變化 語文適度增加閱讀量 加大備考難度 一線名師解讀高考考綱變化 語文適度增加閱讀量 加大備考難度 備受矚目的《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日前出爐,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風向標,也是考生複習的指揮棒。
  • 教育部「高中語文新課標」最新推薦必讀書目,未來高中生都要收藏!|...
    自今年9月,全國小學和初中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後,主編溫儒敏就成了家長和老師追逐的對象——接下來語文到底怎麼學?怎麼考? 「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閱讀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閱讀題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題量,不是題目的數量,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體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溫儒敏繼續透露,高考的閱讀面也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技什麼類型的內容都有。
  • 2019年中小學啟用新教材,附1至9年級必讀經典書目
    增加課外閱讀,最明顯的是初中階段,名著閱讀已經是必考內容,並有指定書目,小學新教材裡也增加大量課外閱讀要求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話,驚呆了眾人:「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接下來語文到底怎麼學?怎麼考?
  • 高考狀元語文成績146分,不靠刷題靠閱讀,如何養成閱讀好習慣
    閱讀可以增加一個人談吐的質量和深度;閱讀可以讓你掌握知識,而知識就像呼吸一樣,談吐之間可以見人的氣質與涵養;閱讀可以讓你獲得優越感,優越感就是你建立自信的一種方式。閱讀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閱讀對於一個孩子來說百益無害。
  • 部編版教材全國推行,小學語文居然變化這麼大?
    2019年秋季開學新學期全國所有的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被要求統一使用部編版的教材。那麼,部編版的內容是變得簡單了還是變難了呢?用語文教材的總主編的一句話就知道部編版原來是「大魔王」,他說:「要讓高考的語文,有15%的學生做不完。」在小學語文上,新版教材在教材內容方面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家主權教育和法治教育等重要內容。
  • 教育部「高中語文新課標」最新推薦必讀書目,未來高中生都要收藏!
    日前,「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一次北大舉行的寫作大賽啟動儀式上甩下了一句「聳人聽聞」的話,讓在場全國各地的語文教師嚇了一跳!   自今年9月,全國小學和初中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後,主編溫儒敏就成了家長和老師追逐的對象——接下來語文到底怎麼學?怎麼考?
  • 教育部通知:語文教材大變動,古詩詞增加87%!一年級就有文言文
    高考的改革和語文教材的改變,無疑給學生們增加了巨大的壓力。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學期來世,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的部編版教材。從2017年開始,全國各地都開始使用了部編版教材,為的就是能有一個過渡期。因為新版的的部編版教材實在是太難了。
  • 「部編本」語文教材主編:只學所謂課內教材,中考語文都將應付不來!
    自2018年9月,全國小學和初中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後,主編溫儒敏就成了家長和老師追逐的對象——語文到底怎麼學?怎麼考? 1. 閱讀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 2.
  • 今年高考語文《論語》納入經典閱讀考查範圍
    北京高考考試說明公布,語文、英語、生物學科考試說明有變化,所有科目樣題均有微調  據北京考試報消息,2018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近日公布,語文學科將儒家文化經典著作《論語》納入經典閱讀考查範圍;英語學科要求弘揚中國文化,用英語講好家國故事。與2017年相比,新版《考試說明》在保持穩定的基礎上略有調整。
  • 網絡時代讓學生愛上閱讀寫讀書筆記 語文老師如何讓閱讀變得快樂
    2015年7月28日訊,閱讀量增加是今年北京高考的一個重大變化。然而生活在網絡時代的孩子們,最熟悉的閱讀是幾百字的微信、微博,連載漫畫和「快餐式」的網絡小說,如何讓孩子們的閱讀回歸經典,學會在閱讀中感悟?北京十二中初中部的語文老師胡鴻琳有一套自己的教學法。
  • 部編中小學語文教材被痛批?看到孩子的閱讀要求,連家長都坐不住
    可事與願違,部編版教材才剛剛推行,就遭到不少人痛批:這學期換了部編教材,難度增加太多了!不少作業連家長都不會做,教材簡化得找不到相關知識點,只得讓孩子照著答案死記硬背,孩子理解不了,死記硬背又有什麼用?說是要為孩子減負,可現用教材的學習大綱,明明是增加負擔,單閱讀量就需要增加不少時間去完成。希望編課本者不要用成人的思維考慮,要從小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