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閱讀者得天下。但課本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課文,如果只是教課文、讀課文,不拓展閱讀量,語文素養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高中生的課外閱讀量應不少於 150 萬字,也就是說學生每天需要閱讀 1500 字左右,一周達到一萬字左右。以人教版《荷塘月色》為例, 那麼學生一周以內應該閱讀五篇類似長度的文章。
中國孩子的閱讀量遠遠不夠,離語文考試要求還很遙遠,一是沒有好的閱讀習慣,二是沒有好的閱讀環境。當代著名哲學家、武漢大學資深教授陶德麟針對當前語文教育現狀,呼籲:青少年趁小的時候,記憶力好的時候,要多讀一些經典名著。
準高一的同學們可以趁著這個暑假多閱讀基本書籍,為高中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小薈在這裡為大家收集整理了高中生必讀名著書目清單,快來看看吧!
1.《論語》
2.《三國演義》
3.《紅樓夢》
4.《吶喊》
5.《邊城》
6.《四世同堂》
7.《紅巖》
8.《平凡的世界》
9.《雷雨》
10.《歐也妮·葛朗臺》
11.《巴黎聖母院》
12.《老人與海》
從高考《考試說明》中可以看出,在所有學科中變化最大的是語文,其中將《紅樓夢》《吶喊》《邊城》《紅巖》《平凡的世界》《老人與海》等6部經典作品納入必考範圍,有12部經典名著納入考試必考範圍。
對經典名著閱讀的考查內容進行進一步細化,其中,對中外文學經典名著的考查內容細化為:對作品基本內容、主旨的整體把握;結合作品相關內容,對人物形象、思想內涵和藝術特色的理解、分析;基於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對作品價值、意義的感悟和評價。
對中國古代文學和文化經典名著的考查內容細化為:對作品基本內容、主旨或觀點的整體把握;結合作品相關內容,對人物形象、思想內涵、藝術特色或表現手法的理解、分析;基於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對作品文化價值、時代意義的感悟和評價。對古代文化經典中名言的積累、理解和運用。
閱讀是一個長時段循序漸進的過程,語文能力的提高也需要長時期的積累與儲蓄,並不是輕而易舉,一蹴而就在短期內就見成效的。但對著巨大的升學壓力和繁重的課業負擔,他們真正擁有屬於自己的課外閱讀時間少之又少,所以暑期就成了拓展課外閱讀最關鍵的時期。
如果學生掌握了高效的閱讀方法,閱讀了大量文學名著、名人傳記、科普讀物等書籍,不僅對於會提升答題能力,更會為他今後的人生觀的確立、專業的選擇、人生目標的確定、學習的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了孩子以後的學習和升學,家長一定要把閱讀這件事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