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高考語文卷,專家解析來了

2020-12-05 北京日報客戶端

今年北京高考語文卷難度如何?命題有何新變化?專家解析來了。

多文本閱讀

點評專家:夏宇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高級教師

2020年北京語文試卷多重文本閱讀考查,與整套試卷考查的指導思想保持一致,堅持「立德樹人」、「以考育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試題命制服務選材,具有正面引導教學的積極作用。

本題選取了一組關於「嫦娥四號登月」的材料。這一科技類話題,有引導學生關注國家大事、關注科技創新動向的教育意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激發自豪感,樹立文化自信,了解當代文化,理解複雜事理;這有助於學生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的培養。

2020年高考多重文本閱讀的選材形式,材料減為兩則,總分繼續減少,減至18分。題目數量,繼2018年減少為7題、2019年減少為6題之後,繼續減少到5題。進一步減少了學生的答題負擔。該大題起步平易,有利於考生後面的正常發揮。

2020年的多重文本試題與往年相比,從試題考查題型看,仍然是客觀題加主觀題,5道題目中共有客觀題4道,主觀題1道。客觀選擇題考查的主要能力基本穩定,主要考查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需要學生依據題目的要求或者根據一定的閱讀目的對文本中的信息進行篩選、整合、歸納、分析,這是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的基本能力。因此,日常教學要從文本出發,加強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訓練,同時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別是對文本的信息的辨析、評價、感悟能力要有所加強,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能力。

2020年多文本第5題,具有較強的基礎性,試題情境真實、具體、豐富。它要求學生根據給定的要求,確定「嫦娥四號發射前我國探月工程所取得的成就中,有兩項對玉兔二號的成功產生了直接影響」,在此基礎上,寫出這兩項成就取得的時間、內容及其對玉兔二號的作用。這一題目,需要學生對題目中多項關鍵要求予以理解、確認,並以此為根據再對文中的信息進行比較辨析、篩選概括,突出考查了考生在具體語言環境中正確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溝通的能力,很好地體現了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性要求。

文言文閱讀

點評專家:田圓 北京市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高級教師

文言文閱讀既保持了測試材料與內容的穩定性、基礎性,又在測試形式上展現了一定的創新性。

測試材料體現穩定性、育人性。第一個測試材料選擇了考生較為熟悉的史傳文章,取材於《史記》《資治通鑑》的文字,敘事平易,描寫生動,寓理於事,微言大義。材料中涉及的「三家分晉」是中國古代的重要事實,其對於從春秋到戰國的時代分野具有重要意義;「唇亡齒寒」的典故蘊含古人思考,也是考生非常熟悉的歷史故事。第二個測試材料選擇的是《論語》的經典章節,內容涉及孔子關於學習的主張、獲取知識的途徑等內容,潛移默化引導考生思考學習、學會學習,自覺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價值和文化內涵。

測試內容具有穩定性、基礎性。6道試題的考查均指向必備知識與關鍵能力,第6題和第7題考查「志」「絕」「以」等常用詞彙,第9題考查對文本整體思路德梳理概括和對文章重要細節德分析、推斷,第10題考查文言文閱讀的常見句式和詞語的重要用法,這些試題全面覆蓋了文言詞彙語句理解、文本內容概括、文化經典作品基本內容整體把握等考查內容。

測試形式穩定中有創新,凸顯應用性、綜合性。第7題考查文言虛詞「以」,使用了對虛詞解釋進行判斷的方法,幫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虛詞的語法意義。第11題要求考生從文中找出可以佐證韓、魏二子「我心知其然也」的動作描寫,考生需要在整體閱讀的基礎上,從前文中找出與心理描寫相對應的動作細節。本題需要考生在具體閱讀情境中,運用較長的思維鏈思考問題,體現了新高考對考生語文素養的考查。這樣的測試形式回歸文體特徵,突出對思維的考查,不但提高了區分度,而且對一線文言文教學,特別是通過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具有積極導向作用。

第12題要求考生在準確理解《論語》原文的基礎上,就孔子獲取知識途徑中的一點談啟示。《論語》作為一部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著作,有很多觀點至今仍然保留著積極的思想價值。本題強調對經典文本意義的解讀,滲透著對古人思想的領會與深入理解,要求考生能夠結合經典名著有自己的獨特體驗,表達自己的對學習、對人生的理解,展示語文才華,很好地體現了語文教學中的人文內涵與實踐性導向。

文言文閱讀試題啟示中學語文教學,學習傳統文化經典,既要培養學生在語言知識層面準確解讀的能力,更要重視引導學生對其中優秀的思想價值和文化內涵的吸收與陶冶。

古詩閱讀

點評專家:紀秋香 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高級教師

古詩閱讀測試文本選用了李白的《寄東魯二稚子》,詩詞寄懷思人,由眼前景,遙寄居於東魯的兒女,語言樸素,感情細膩,抒發了深沉的慈父之愛。詩詞內容雖長,但是理解難度不大,考生又比較熟悉李白,這既利於落實考查考生古詩詞閱讀鑑賞能力的要求,也有利於傳統文化的理解與傳承。

測試內容與往年一樣,注重考查考生「古典詩歌內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體察」「古典詩歌語言、表達技巧和意境的分析」的能力,從詩詞內容理解和評價鑑賞兩個層面設置3題。2道選擇題從讀懂詩句基本內容到理解分析詩歌內容與特點,重視引導考生培養讀懂古典詩詞的能力。同時,題目融入與課內所學李白詩歌的比較閱讀,體現了古詩閱讀試題一向追求的綜合性。

簡答題考查詩詞中主要意象的意義與作用,考生要在詩歌整體閱讀語境中分析、比較,構建邏輯合理的解題思路,在分析闡釋的語言表達中展現自身的古典詩歌鑑賞水平,這既實現了對考生閱讀思維能力的考查,也體現了發展考生審美能力和審美品質的導向。

詩文積累默寫試題的題目數量與賦分均保持穩定,應用性考查題目數量仍然是兩道題,突出詩詞閱讀積累的應用考查導向。前兩小題的引導語注重關聯學生的語文學習,側重知識積累的考查。後兩小題創設了真實的語言表達情境,考生在熟悉的校園生活、家庭生活情境中,引經據典地表達生活感受,這是具有語文實際應用能力的具體表現。

今年新增必考文學經典《紅樓夢》整本書閱讀考查,引導考生理解經典文化的內涵,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測試題目以晴雯的判詞為考查背景材料,判詞內容易於理解,且晴雯這個人物貫穿《紅樓夢》全書的內容比較多,利於學生基於整本書內容作答。首次考查文學經典整本書閱讀能力與水平,試題僅要求考生列舉原著中的情節加以印證,而且為考生提供的選擇空間,這體現出引導通讀文學經典作品的意圖。

文學類閱讀

點評專家:徐南南 北京市通州區教師研修中心高級教師

2020年北京市高考語文試卷文學類閱讀《從音樂和美術認識生命》選自沈從文《關於西南漆器及其他》一文。取材學生熟悉的「音樂」「美術」兩個文化素材。文本閱讀體現出積極向上的審美情趣,「文以載道」的思想,以及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以考育人」的立德樹人的教育導向。

今年的文學類閱讀體現出新高考背景下立足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基於文本認知情境的閱讀體驗的考查。要求學生結合文本情境,在理解、借鑑作者通過生活視角下的「音樂」「美術」,對個人生命成長的意義來思考,領悟自己對生活、生命的感悟。能力考查聚焦文化、聚焦價值觀、聚焦語文應用能力,這也正是文學類閱讀的目的,即閱讀對個人提升的意義——語文的人文性。在命制技術方面,命題人明確引導學生在文本情境下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考查。試題平穩,整體難度不大。

今年的文學類閱讀考題,強調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如18題考查學生通過語境來辨析語義,體現語文的工具性。閱讀文本中的「音樂」「美術」,不是普通意義上的「音樂」「美術」,而是作者對生活觀察、感悟後的生命體驗。學生通過在文本情境下的閱讀,感受到「音樂」「美術」的外延、內涵意義的擴大,獲得新的閱讀體驗。試題整體考查學生通過文本情境,聯繫社會情境,調動個人情境來完成閱讀的新課程標準要求。

命題人通過題幹的審題,如第19題,通過文本內容的理解和賞析,幫助考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使考生能平穩閱讀,完成好後面的答題。

試題第20、21題的題幹,提示學生答題的方向和要求,有效控制整體難度,既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又考查學生的讀題能力(判斷信息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

總之,2020年北京市高考語文試卷文學類閱讀,從內容到形式上繼續秉持北京試卷文學類閱讀命制的特點——突出文化立意和能力立意,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閱讀能力聯繫起來進行綜合考查,很好地體現了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精神,對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自信的教育;如何守正語文作為母語學習的重要地位;如何更好地將語文學習轉化為實際能力都具有積極的啟發意義。

表達與運用

點評專家:何杰 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特級教師

2020年北京語文高考試卷的第五大題表達與運用板塊,很好地體現北京高考立德樹人、服務選拔與導向教學的命題原則,符合新課程、新高考整體精神。所選素材貼近考生學習與生活實際,命題方向清晰,每個試題考生都有話可說,又可以給優秀考生發揮的空間。

大作文題中的議論文,命題素材取自當下最新科技發展,並由最新科技發展引發考生對社會、人生等諸多方面思考,體現出立德樹人要求與核心素養立意。題目要求考生對北鬥天網衛星「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展開聯想和思考,切口小,空間大,使考生能夠上手又可以充分發揮。既考查考生對國家發展的關注意識,又考查考生語文積累水平與思辨品質。

大作文題中的記敘文,針對現代社會特別是課標中對於媒介素養的要求,以「一條信息」為切入點,要求考生以記敘和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表達對於信息對於人作用的思考和感悟,體現出命題人對考生觀察、體驗生活能力的要求和敘述描寫技能的表現。本題考查內容與考生生活密切相關,便於取材,情境真實,利於考生現場發揮。

微寫作中名著閱讀的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於名著閱讀價值的思考,要求考生對於名著的正確閱讀方式展開論述,引導考生對於名著閱讀擁有正確態度,同時考查了考生思辨能力和論述能力。

生活技能介紹的題則響應中央關於勞動教育的要求,體現出培養勞動精神與勞動能力的價值導向。考生介紹一項擅長的生活技能,如果缺少生活技能的實踐體驗,就無法有效介紹這些技能。這既對考生生活體驗積累的考查,也是對考生說明能力的考查。

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快遞小哥寫一首小詩或抒情性文字這一題目,直接取材自今年重大事件。快遞小哥對於疫情期間社會正常運轉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理應受到禮讚。快遞這個與每個家庭密切相關的職業,考生作為深受其益的社會群體,大都有話可說亦應有深切體驗。試題要求快遞小哥寫一首小詩,亦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真實情境中應用學科能力的導向。

第22題語言基礎運用題則針對課標對於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的要求,要求考生具備語感敏銳性,理解語言運用原理,在平時的語言實踐中恰切得體表達,正確使用祖國語言文字。本題所選素材來自扶貧攻堅一線,其表述方式與主流報刊媒體相符合,便於考生儘快進入認知情境。而選取的語言考點,則與語境密切相關,又和平時語言運用要求密切結合。試題平易,導向合理。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冕

編輯:匡峰

流程編輯:吳越

相關焦點

  • 專家解析2017年高考語文數學試題
    引導語文教學回歸本位  ——專家解析2017年高考語文試題  本報記者 高靚  今天上午,第一科語文拉開了2017年高考大幕。今年,全國高考語文科共有9份試卷,其中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制3份,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山東分省自主命制6份。
  • 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權威解析2020高考語文北京卷
    高考不僅是為國選才的重要途徑,也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方面發揮著獨特作用。2020年高考語文北京卷,引導考生關注個體對社會的責任與價值,培養家國情懷。例如,多文本閱讀的考查,選擇了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取得了「人無我有」重大成就的相關材料。
  • 北京教育考試院:2019年高考語文北京卷解析
    高考首日現場 這些畫面很暖心 組圖:記者探訪北京高考考點 考前準備工作井然有序 今天上午,高考第一場考試結束,對於備受關注的語文北京卷試題,北京教育考試院的專家表示,2019年高考語文北京卷,突出對文化自信與家國情懷的引導與激發,深化考生對祖國的熱愛與理解。
  • 2019北京高考英語卷專家權威解析
    題型解析  知識運用  2019年高考英語(北京卷)調整了語法知識的考查形式,將以前的單項填空調整為語法填空題。今年的完形填空試題延續了北京卷敘事的特色,選材上凸顯了高考的育人功能,考查了考生在語篇中的詞彙運用能力及語篇理解能力。
  • 增加新板塊,今年高考語文北京卷引導考生俯下身子仰望星空
    俯下身子,做一個活在當下的人,心懷夢想,勇敢實踐……2020年高考語文考試結束,一道道試題折射出當下選材的目標。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說,今年語文卷堅持立德樹人總目標,體現以考育人的自覺性。另外,2020年高考語文北京卷增加了「語言基礎運用」板塊,試題較為全面地考查了考生的語言基礎運用能力。
  • 2018全國卷2高考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 全國二卷語文真題解析(官方版)
    2018全國卷2高考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 全國二卷語文真題解析(官方版)  2018年6月7日今日高考。三個希冀的春天,我們播種了三次;三個金黃的秋天,我們收穫了三遍;我們曾經受了三個火夏的磨礪和三個嚴冬的考驗,請別忘記這有滋有味、有聲有色的時光。高考,加油。
  • 北京基教研專家權威解析2020年北京高考語文試題
    千龍網北京7月7日訊 7日上午,北京市2018年高考語文考試已經結束,北京基教研專家對語文學科試卷迅速進行解析,為廣大中學教師和學生提供參考。
  • 2012高考北京卷語文真題評析
    又是一年高考語文落下帷幕。自2010年北京新課改後首年高考至今,已是3年一個輪迴。在這三年中,新題型、新思路俱有體現,北京新課標高考語文卷已逐漸確立了區別於全國其他省市的獨特風格。那麼,2012年北京語文試卷又體現出什麼新動向?
  • 2019高考全國卷三語文真題試卷及答案解析 全國III卷語文答案
    2019高考全國卷三語文真題試卷及答案解析大全   一如既往,全國高考在6月7日-8日舉行,有人說,高考是一座山,巍峨聳立;有人說,高考是一條河,蜿蜒曲折;但那又怎樣?
  • 2017年高考語文北京卷——古詩詞鑑賞解析
    北京卷古詩詞鑑賞多年來正是遵循這一要求對學生進行考查。一、總體發展趨勢:注重經典性,體現導向性,追求綜合性古詩詞的考查,在選材範圍上堅持突出經典性,以唐宋詩詞為主體,兼及其他時代詩詞曲等。北京高考古詩詞閱讀鑑賞的題型多年來穩中有變,體現導向性,追求綜合性。一是將古詩詞語言鑑賞能力、對詩歌內容的概括能力以及讀後感受的表達能力結合起來考查。如2011年北京卷第13題:閱讀張耒《示秬秸》,要求針對張耒的家教聯繫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二是將詩歌鑑賞與課內所學的詩詞在內容或手法方面的異同進行對比賞析,如2016年北京卷第17題:「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 專家解讀2020年高考語文北京卷特點
    變中求穩,正面導向,發揮育人功能——2020年高考語文北京卷特點  一、堅持「立德樹人」的總目標,體現以「考」育人的自覺  1.引導學生關注國家發展,激發愛國情懷和責任感  當今時代,經濟、科技的迅猛發展和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
  • 重磅│2019高考北京語文卷最權威解析,命題人的「套路」你摸清了嗎?
    2019年,北京卷語文作文題繼續沿襲以往「大作文+小作文」的形式,總分值60分。其中,大作文為議論文「文明的韌性」和記敘文「2019的色彩」二選一,微作文覆蓋《紅樓夢》《紅巖》《平凡的世界》《老人與海》等文學作品。
  • 高考命題專家:今年語文試卷釋放了哪些改革信號
    「滿滿的正能量、濃濃的育人味」「德智體美勞高考全體現,試卷帶領孩子美起來動起來」「高考試題讓學生答卷有益」……這是專家們對今年高考語文試題的評價。  今年高考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後,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高考命題專家、高校教授及一線語文教師,梳理今年的語文高考試題釋放的改革信號。
  • 聚焦2016高考:北京語文卷多文本閱讀更「接地氣」
    對於語文和數學科目的分析,相關專家均認為試卷結構保持了穩定,難度適中,重點關注考查學生12年積累,命題也體現了與日常生活的聯繫。根據考試安排,8日將進行綜合和英語科目的考試。需注意的是,英語科目將在開考前15分鐘,也就是14時45分截止入場。
  • 專家評析高考語文北京卷:凸顯北京特色 注重愛國情懷
    中國網6月7日訊 高考語文已落下帷幕,各省正陸續公布語文試卷的內容。今年的北京的語文試卷整體思路如何?有哪些創新點?北京基教研專家認為,總體來看這份試題,保持北京卷的既有特色,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導向教學,同時,穩中求進,有所創新。
  • 北京高考:語文卷側重傳統文化 數學題引「哀號」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今年是北京市高考改革首年。昨日語文和數學考完後,考生普遍反映語文「不太難」,數學則難度較高。    其中語文儘管出現了對聯、微作文等新內容,考生們卻因有過練習未感生疏。而原本佔8分的名句默寫,今年削減為3分的填空,讓考生略感意外。
  • 聚焦2020高考:今年高考題,看點在哪裡
    張 茂攝(影像中國)  核心閱讀  高考作文題要求寫主持詞,考查的是什麼能力?有些省份實行高考綜合改革後,數學卷文理不分科,命題趨勢走向如何?2020年高考開考,今年的高考試題情況備受關注,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進行解析。  延期一個月後,2020年高考在萬眾矚目中拉開帷幕。
  • 聚焦2019高考:高考作文怎麼寫 且聽專家來解讀
    2019年全國高考語文共有8套試卷,其中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3套,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自主命題5套。  這些作文題的出題思路是什麼?重點考查考生哪些能力?透視未來中學語文教育哪些趨勢?記者採訪多位教育專家進行解讀。
  • 專家分析高考語文作文:寫「韌性」和「色彩」都應突出愛國情懷
    據相關專家解析,與往年相比,由於不考查學生的虛構能力和想像力,今年作文難度相對簡單,突出考查學生對祖國的熱愛與理解。試題解析·語文語文考題啟發學生關心「大我」命運昨天上午,高考第一場語文科目的考試正式結束。對於備受關注的語文考題,專家表示,2019年高考語文北京卷,突出對文化自信與家國情懷的引導與激發,深化考生對祖國的熱愛與理解。
  • 北京高考難度今年有所降低 語文增加微寫作
    2013年6月7日,高考語文考試結束後,眾多家長打著雨傘在雨中等待考生走出考場。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2014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近期將向社會公布。昨天來自北京教育考試院的消息,與往年相比,今年高考《考試說明》穩中有變,語文作文一分為二,增加字數在150字到200字的微寫作;英語詞彙減少450個左右。專家認為,今年高考對比去年,絕對難度有所降低,但是靈活性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