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學稷下:高校傳統文化教育的「道」與「術」——山東理工大學的...

2020-12-21 半月談網

文/高菲

「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為大務,立大學以教於國,設庠序以化於邑。」《漢書·禮樂志》這樣描述教育的重要性。以經史子集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典籍,融禮樂射御書數為一體的君子六藝,莫不由教育而傳承。作為一種具有高等教育職能的機構,大學可以追溯到五帝時期的成均和上庠,到了有著最早的官辦高等學府之稱的稷下學宮時期,形成了蔚為壯觀的「百家爭鳴」,在中國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高等教育是優秀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和思想文化創新的重要源泉。在優秀傳統文化逐漸回歸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當下,如何推進文化傳承創新,是中國現代高等教育努力探索的命題。高校如何實現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大學生如何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內容與核心要義?讓我們的目光轉向兩千多年前盛放過思想光華的稷下——如今的山東理工大學所在之地,探尋當今高校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傳承發展之路。

山東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呂傳毅

開放包容:

汲取齊文化精神力量

從容施展教育「道」「術」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作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陣地,高校如何肩負起引領青年領悟大學之道的使命與擔當?「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處於齊文化發祥地,山東理工大學充分挖掘齊文化,早在2004年左右就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在教育部發布《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之後,2014年,《山東理工大學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工作實施辦法》《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三進」實施方案》等方案落地實施。

山東理工大學全面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自覺繼承與弘揚稷下學宮崇尚學術、「百家爭鳴」的文化精神,齊文化的力量與作用不容小覷。山東省政協原副主席、齊文化研究院院長王志民認為,中華民族的軸心時代有一個文化的重心,這個重心就是齊魯文化。作為春秋五霸之首,戰國七雄之一,齊國曾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其成就正得益於齊文化開放包容、尊賢尚功、務實創新等特點。同時,王志民指出,山東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呂傳毅很早就提出理工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就應該將齊文化作為龍頭。

為何一所理工類院校會選擇傳統文化作為教育的重要方向?呂傳毅認為:「文化建設是高等教育中一個重要的內涵,學生的成長成才所需要的元素是多方面的,理工專業的學生更需要文化的滋養。我們往往更多地重視具體的專業知識,即『術』的層面,而忽略了『道』。人文社科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道』,所以我們把人文社科教育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

中希文明論壇

知行合一:

傳統文化是「虛」專業知識是「實」

虛實結合方能知行合一

當今時代,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斷層缺失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的傳統文化教育,也普遍存在缺乏課程體系設計和有效全面推進的現狀。如何將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切實融入當代大學教育實踐之中,以優秀的文化精神濡染和塑造青年學子的心靈與人格?為了讓學生系統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來龍去脈,國內的一些高校普遍開設了傳統文化通識課程。而在十幾年前就將傳統文化作為學生必修課的高校卻不多見。經過十餘年的積累,山東理工大學目前開設了中國傳統文化、齊文化概論、中國傳統文化與人生修養、孫子兵法新論、《論語》與人生等各類齊文化與傳統文化相關課程近20門,基本覆蓋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一所理工類的院校會如何設置傳統文化課程?據齊文化研究院副院長鞏曰國介紹,「在傳統文化的基本常識之外,我們特別關注修身文化。在設計課程內容時將傳統的自身修養、家庭倫理、社會交往、人生理想、社會理想的探討等融入課程中,這是這門課程的特色。」這樣的設置突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本人生理念,體現了以中國傳統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構築人生行為標杆的教育目的。

與其他學科相比,中國傳統文化在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抓住了這一特點,學校將優秀傳統文化與思政課相融,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環節中,增加傳統文化方面的選題,打造了「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的教書—育人協同效應體系。截至2019年底,全校立項建設課程思政類項目95項,開設思政教改類課程351門次,覆蓋全校21個學院所有專業,18974人次大學生因此受益。王志民認為:「加強學生思政課的傳統文化教育,結合齊文化,切入點很好。齊文化的很多文化精神,優秀品質,讓來到理工大學上學的學生都能有真切的感受。」

讓「大學之道」真正融入學生的生命中,只有知識的灌輸遠遠不夠,體驗與踐行必不可少。稷下學宮時代百家爭鳴的盛況讓淄博這個地標永遠地被世人記住,山東理工大學由此創建了稷下大講堂,定期邀請文化名人做報告。《走進孔子》《老子的智慧與大學生人生》《國學與國術》等講座,對於培養大學生的文化自覺意識,積極主動地將傳統文化內化為自身的知識框架、價值體系和道德信念的有機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義。此外,無論是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重要節點,科技文化藝術節、「眾團出擊」社團品牌活動,還是社會調查、志願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都是學生感受文化、踐行真知的平臺。學校先後策劃組織了國學達人挑戰賽、中華經典誦讀大賽、傳統文化知識競賽等在學生中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校園文化活動,增強了大學生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

對於理工類學生來說,如果學習專業知識是「務實」,那麼學習傳統文化就是「務虛」,虛實結合,方能知行合一。山東理工大學的種種舉措無不是在朝著培育對社會真正有益的、一個大寫「人」的方向在努力,這正暗合了齊文化「尊賢尚功」的特點。近年來,山東理工大學出臺了人才優先戰略,不僅引進了千名以上的博士,還聘請了齊魯文化研究領域的權威專家王志民教授為齊文化研究院的院長,由此舉辦了「稷下學宮與柏拉圖學園——中希古典文明高峰論壇」,讓齊文化首次走向世界進行交流互鑑。齊文化研究院的力量得到了充實,在教材與師資方面亦成為了學校傳統文化教育強有力的支撐。抓住了「育人」這一終極目標,山東理工大學的傳統文化教育很好地處理了「虛」與「實」的關係。

國學達人挑戰賽

校城融合:

打破校與城的界限

教育文化融合發展

除了人才培養之外,科學研究是大學的另一項重要職能。如何做好科研與傳統文化教育的結合,充分發揮科研的力量?

為加強齊文化之間的交流融合,山東理工大學推出了校城融合項目,在組織開展齊文化與淄博市文化相關的重大項目研究,召開學術會議,舉辦學術講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作為學校的創新舉措,呂傳毅將之比作「大米小米一起熬」,即把學校這個小米摻到地方這個大米中,不分你我,融合發展。同時,學校積極推進齊文化傳承創新,助力淄博文化名城建設,學校各個層面的力量還參與了淄博市舉辦的齊文化節、蹴鞠賽等活動,將所學所用回饋於社會。

2015年,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的重要舉措的「山東省高校優秀傳統文化與人才培養研究基地」的建立由山東理工大學牽頭。旨在規劃研究優秀傳統文化與人才培養的重點重大研究課題,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此基地為何花落山東理工?先後被確立為「山東省高校十二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山東省高校優秀傳統文化與人才培養研究基地」「齊文化傳承與示範區建設協同創新中心」,齊文化研究院為何有此能量?呂傳毅指出:「兩千多年前,齊文化的代表人物管子就提出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教育理念,姜太公在齊地開拓創新的精神一直以來亦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此外,齊文化實事求是、開放包容的理念都是支撐我們前進的巨大力量。」在科研與傳統文化教育結合的同時,齊文化研究院亦在社會傳播方面發揮作用,科研人員經常會走出去,在各種場合講授齊文化與傳統文化。這一系列組合拳,使傳統文化教育得到不斷深化的同時,打破了校與城的界限,讓優秀傳統文化延伸到了社會。

在取得初步成果的同時,當下傳統文化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亦不容忽視。穩步推進傳統文化教育工作十餘年,在不斷積累經驗的基礎上,如何進行更深層次的拓展和延伸?作為高校,如何以文化為底色,促進政治經濟文化的融合,引領未來的發展?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傳統文化教育應該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習總書記曾說,要把經典嵌在學生的腦子裡,而面對不同的年齡段的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的方式應有所不同。隨著學生的成長,傳統文化教育不應該是機械的重複而應有更深層次的升華。如果說小學階段的傳統文化教育被動地接受和灌輸較多的話,在大學階段,學生就要有自己的認識和研究,不能再處於人云亦云的層面。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如今的傳統文化教育與理想境界還有一定的距離。

大學不是培養技術工人的地方,而是培養人的地方。傳統文化教育不是一時一地而是陪伴人一生的,理想的傳統文化教育讓我們在情緒低落時,可以從中汲取力量;在面對人生困境時,可以從中獲得智慧;修身齊家治國,無一不需要傳統文化的滋養。高校作為引領和傳播先進文化的高地,責無旁貸地擔當著研究、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歷史重任,任重而道遠,還需一代代人堅守初心,砥礪前行。

相關焦點

  • 山東高校之山東理工大學
    山東理工大學坐落於山東省淄博市,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師資力量山東理工大學大力實施「人才優先戰略」,現有專任教師2151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059人。科研情況「十二五」以來,山東理工大學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省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等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31項,承擔省部級以上項目1400餘項,其中國家級項目450餘項;榮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200餘項。
  • 輝煌「十三五」 |系列發布《對話高校》之山東理工大學
    本期關鍵詞:改革賦能 本期《對話高校》邀請到的是山東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教授胡興禹,山東理工大學人才工作辦公室主任張曉連,山東理工大學服務社會辦公室主任(省局共建辦公室)主任李濤,圍繞「改革賦能」分享了山東理工大學在「十三五」期間的工作和成就,並描繪了未來山東理工大學在「十四五」期間的發展藍圖。
  • 山東理工大學,山東理工大學錄取分數線及2020年招生計劃!
    山東理工大學,山東理工大學錄取分數線及2020年招生計劃!高考填報志願時,山東理工大學錄取分數線是多少?2020年招生計劃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最為關心的問題,以下就是山西校園在線為大家整理的山東理工大學2019年錄取分數線,2020年招生計劃,供2020年高考的考生參考。學校介紹:山東理工大學是山東省重點建設的以理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
  • 山東理工大學是一本嗎
    山東理工大學並沒有明確的屬於一本還是二本院校,但單從分數線上看,既有本科一批,也有本科二批,而考生還需根據自己所在省份的一本、二本批次分數線來進行對比確定。如果不是山東考生,山東理工大學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二批招生的話,也可以說山東理工大學是二本大學。
  • ...省廣州市華南理工大學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
    科研與藝術並行 教育與傳承共重作為我國「雙一流」項目的重點院校,華南理工大學在科研教育上的成果斐然。在北京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專利獎頒獎大會上,華南理工大學三項專利獲中國專利優秀獎。除了在科研項目上擁有著優異成績,2018年11月,華南理工大學成功入選廣東省新一輪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中的「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成為了教育部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學校黨委書記章熙春表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說是博大精深,中國從古時就一直強調「仁義禮智信」。
  • 安徽理工大學與山東理工大學哪個實力強?
    這兩所理工大學都是省部共建、省屬大學,都是「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單位,安徽理工大學是安徽省和應急管理部共建高校,而山東理工大學是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比較一下這兩所大學的實力。
  • 山東大學成立中華美德教育學院 傳承創新優秀傳統文化
    趙曉 攝   中新網濟南6月23日電 (趙曉)山東大學中華美德教育學院6月23日在濟南揭牌成立,將發揮高校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和傳播領域的優勢,探索新時代中華美德教育模式,為傳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在現場致辭。
  • 2020年山東理工大學美術學院藝術碩士(MFA)招生簡章
    山東理工大學創建於1956年,坐落在齊文化發祥地——山東省淄博市,2013年1月順利通過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驗收,是山東省重點建設的理工科大學。學校是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全國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基地、全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首批試點單位、全國教育信息化首批試點單位,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首批立項建設單位。
  • 報考山東理工大學有專業限制嗎?多少分才可以報考?答案今晚揭曉
    您可以通過「山東教育電視臺」、「山東高考一點通」、「山東教育發布」或「山東教師隊伍」微信公眾號觀看,並進行在線互動。為幫助考生家長,了解大學了解專業,《新課堂——高考直通車》開啟主播問校特別節目,近距離走進高校,全方位了解大學專業。
  • 山東理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簡介
    山東理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簡介 2020-10-07 | 來源:網絡 https://www.eol.cn/ceici/
  • 山東排名前二十的大學:青島科大、青島理工、山東理工大學均上榜
    山東省是我國的經濟大省、教育大省,很多考生都想去山東省讀大學,在山東省大學排名中,青島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和山東理工大學均進入了前二十。青島理工大學青島理工大學簡稱青島理工,位於山東省青島市,是一所省屬重點大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山東省重點建設的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和首批山東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2020成人高考可報考院校:山東理工大學
    學校簡介:山東理工大學創建於1956年,坐落在歷史悠久的齊文化發祥地——山東省淄博市,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山東省重點建設的以理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學校現為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首批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單位、全國大學外語教學改革試點單位、全國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基地、全國教育信息化試點優秀單位、研究生推免資格高校、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立項建設單位、山東省首批文明校園。學校現有26個學院,20個校級研究院。
  • 山東理工大學有專科嗎 山東理工大學是否有專科
    山東理工大學簡稱「山理工」,是理工類公立大學。2002年,山東工程學院與淄博學院合併成為山東理工大學。截至目前,山東理工大學共有27個學院,20個校級研究院和1個學部。那麼,山東理工大學裡有專科嗎?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張鐵柱不再擔任山東理工大學校長
    4 月20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通知:免去張鐵柱的山東理工大學校長職務。 張鐵柱教授生於1960年2月,自2016年9月起擔任山東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 山東省屬高校「高水平學科」建設項目名單來了,山東理工大學入圍
    「高水平學科」建設項目51個;此外,參照省屬高校學科建設標準,從駐魯部屬高校和省委黨校中,確定「高水平學科」建設項目51個,指標單列。其中,山東理工大學農業工程學科上榜「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學科。在最終入圍的山東省屬高校「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中,包括七所「衝一流」建設高校,分別是山東師範大學、山東農業大學、青島大學、山東科技大學、濟南大學、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第一醫科大學。
  • 山東理工大學 喜迎建校50周年
    學校坐落在歷史悠久的齊文化發祥地、現代工業重鎮——山東省淄博市。三位一體張揚個性山東理工大學以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培養社會需要之優秀人才為根本使命。學校制定了《山東理工大學服務山東製造業強省建設行動計劃》,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整合科研力量,組建學術團隊,選定主攻方向,充分利用和依託設立在山東理工大學的中國國家工業陶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工程技術研究院、山東省清潔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生物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紡織化學品與染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陶瓷基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數位化設計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車輛工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臨淄:巧媳婦《齊民要術》醬文化體驗館開館
    伴著濃濃醬香,9月13日上午,第十七屆齊文化節巧媳婦《齊民要術》醬文化體驗館開館儀式舉行,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資訊中心主任王忠,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孫海青,中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薛長湖,山東理工大學食品學院院長李宏軍,市直相關部門有關負責人,區委常委、市下派工作隊隊長王軍,副區長王俊濤等出席儀式。
  • 山東理工大學新年獻詞:全面開啟高水平大學建設新徵程
    編者按:對山東高校來說,2020年是負重前行的一年,是守正創新的一年,是潛心育人的一年,更是堅定信仰、砥礪奮進的一年。2021年的鐘聲已經敲響,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元旦期間,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悅讀大學」欄目推出新年獻詞系列,聚焦省內大學的新年展望與奮發姿態。
  • 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
    來自教育部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和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工商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東南大學、蘇州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學術機構、高校以及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的專家、學者六十餘人參加會議。研討會以「讓人文感動青春」為主題,針對文化生態的負面性與大學生文化素質缺失的成因進行了分析,就文化素質教育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模式轉換、教學過程優化等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了探討。
  • 厚德、博學、篤行、至善丨山東理工大學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簡章
    山東理工大學1—學校簡介—山東理工大學創建於1956年,坐落在歷史悠久的齊文化發祥地——山東省淄博市,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山東省重點建設的以理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學校現為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首批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單位、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立項建設單位、山東省首批文明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