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字5步實操分析,手把手搭建個人知識體系,讓你混得如魚得水

2020-12-21 遇見阿君
PowerfulLearning

作者 | 阿君

編輯 | 阿君

寫在前面的話:

友情提示:本文有福利可免費私信我,回復「個人知識體系模板」領取框架模板+10000+本各類書籍合集。

現實生活中有一個這樣的現象:有些人看了很多書,學習各種課程,時間管理,學習能力,溝通表達,習慣養成……

但當真正遇到困難時,卻發現所學知識一個都沒用上,或忘得一乾二淨,最痛苦的是隱隱約約有印象,細節卻猶如一團迷霧,似懂非懂。

而有些人看起來似乎很少閱讀,很少學習課程,會的東西卻遠凌躍於你之上,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秘密武器就是:系統思維!

他人善於把知識系統化,流程化,知識與知識的聯繫,規律明了於心,更能看穿和把握事情的本質。學得更少,會得更多,其實就是系統性成長。

想要學會系統性成長,首先就要學會用系統思維做事。

什麼是系統思維?

簡單來說,萬事萬物的本質就是一個個系統,比如原子核和繞核運動的電子組成一個原子,這個就是原子系統。

而地球則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它又可分為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和巖石圈等分支系統。

系統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元素結合而成,但是系統的整體卻不等於其局部事物的簡單相加。我們不僅要考慮其元素,更要考慮元素之間的聯繫。

這跟學習的道理是一樣的,不僅要學習各類知識,更要了解各類知識本質的聯繫。在這個知識聯繫的過程中,體現的就是系統思維。

這就好比如數學老師教你4乘9等於36,你牢牢記住,凡是看到4乘9,一定知道答案是36.

可是9乘3是多少呢?你一臉茫然,又要請教老師。

沒有系統思維,就等於沒有思維力,沒有辨別力,成長將變得緩慢!

同樣的問題,同樣的套路,換個模式,就能把你繞得暈頭轉向,於是你疲於奔命,仍然無能為力!

那麼如何建立系統思維,如何建立個人知識體系,個人能力系統呢?一共有5步(這一節只針對閱讀):

步驟一:建立個人知識體系框架

步驟二:確定職業目標和目前所需知識

步驟三:選定書籍:提煉書籍框架+提煉方法論或流程

步驟四:刻意訓練,仿真練習

步驟五:重複迭代

01:建立個人知識體系框架

建立個人知識體系的第一步就是:按照自己的職業目標或發展路徑建立個人知識體系框架。

通常包括個人素質,通用能力,必備知識,和專業技能4部分。

只有我們在對人生發展的探索問題上,對它有一個系統的認知和思維。

我們才不會沉迷於整個細節,或者浪費過多時間盲目試錯,推倒重建,經常性重零開始,發展自然就慢。

只有清楚地構建出自己原有經驗的知識體系框架。

在每次學習新知識時,再對原有框架加以增補和修正,如此一來,時間越長,要學的新知識越少,給人感覺就是越學越快。

下面以我自己為例,帶各位讀者

工具:OneNote+思維導圖+印象筆記(知識倉庫)

第一步:先根據別人的個人知識體系建立大概框架,比如我的知識體系框架就包括前端開發能力(正業),寫作能力(副業)。

各位讀者老闆們如果想參考其他職業領域的個人知識體系模板借鑑,可以關注私聊我發送「個人知識體系模板」,領取模板和10000+本各類書籍合集。

第二步:用OneNote對其進行整理,如下圖

02:確定職業目標和目前所需知識

建立好大概的框架模板之後,便要根據自身情況和目前所需知識進行填充和迭代,重複,反饋,修正……

比如,在個人素質(基本素質)這一欄,你可以對自己的生活習慣,性格,外貌等進行分析,從而做出合適的解決方案。

拿我自身作為一個案例,我本身是一個女孩,身高只有1.52m,有點微胖。在生活中,買衣服和日常的穿搭經常性困擾著我。

於是我便經常性去看各種美妝博主對於小個人穿搭分析的文章,整合她們的分析案例和知識要點,為自己量身訂造幾套衣服(春夏秋冬各4套,搭配好,輪流換著穿,省去日常穿搭的思考與煩惱時間)。

管理學大師德魯克曾說:時間是一個人最稀缺的資源,人人都需要時間管理。

像日常穿搭這種小事既重要又會重複性地消耗時間,便要通過一定的知識(分析個人形象特點的知識)把穿搭流程化,而不是盲目嘗試,買了一大堆衣服,卻抱怨沒衣服可穿。

而在通用能力這一欄,主要是關於自我提升的知識,比如如何高效學習,思維工具,時間管理工具等的整理。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學會「如何有效學習」將是我們「終身生存技能」。

這是現代社會超越其他一切技能的關鍵能力,學會如何學習,就可以學習一切事物!

03:選定書籍,提煉內容框架和提煉方法論或流程

閱書無數,但知識點往往零零碎碎,洋洋灑灑,一本書又綜合大量的知識點,不成整體,不成統一,就像一個知識的倉庫,大量而凌亂。

而大腦又善於遺忘,對細節的內容往往是模糊的印象,就好比如問你一個問題:昨天你看的 書看到幾頁?你穿的衣服是什麼顏色?晚飯吃的是什麼?

事實證明,大腦對細節是無意識地忽略的,你早就把知識點拋擲雲霄之外,又談何學以致用呢?

那該如何打造一個知識體系框架,隨時可調用,細節明了呢?你需要做到以下四個步驟:

1.明確閱讀目標,選定書籍

比如,我自己本身來說,目前是學生,除了自己本身專業的知識外,我更多是傾向一個人底層思維的打造,比如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溝通表達能力,記憶能力,格局的認知等。

這時我便確定我的閱讀目標為:如何高效學習?

確立目標之後,去豆瓣搜索相關學習的書籍,挑幾本評分和評價較高的書籍。

2.輸出粗度閱讀框架,形成整體印象

在確定閱讀目標,選好相關閱讀書籍之後,挑選一本評分最高或知識點最全面的書籍,也就是所謂的入門書籍,藍皮書。

初步瀏覽書的封面,腰封,作者簡介,目錄,前言,進行簡單初步思考之後,輸出大概的學習框架(可以搜素別人的思維導圖為參考模板),形成對這個知識點的整體印象,把握大致學習方向。

比如我在閱讀《學習力:顛覆職場學習的高效方法》輸出粗度的閱讀框架。最後根據閱讀的深入研究,進行一步一步的填充,直至完整。

3.提煉書中的方法論或流程

輸出粗度的思維導圖框架之後,用OneNote筆記本整理粗度筆記框架

為什麼我選擇OneNote做筆記,而不選擇其他電子筆記軟體呢?這是由於它的功能滿足了做個人知識體系的框架。

第一:免費

第二:自帶搜索功能

第三:頁面與頁面之間可以互相連結

第四:有分區組,子分區組,分區,子分區,頁面,子頁面,子子頁面,層層嵌套,可以對知識進行清晰明了的邏輯分類

第五:頁面編輯部分可以隨處移動,方便知識的迭代。

完成OneNote粗度筆記框架,開始對書籍內容提煉方法論或者實踐流程。

比如學習溝通表達類書籍的內容,可以提煉一些邏輯性表達的流程或方法論或模板。比如「講三點」表達法、金字塔結構表達法,「從結論說起」+「講三點」表達法。

講三點」表達法下面我簡單講三點……主要原因有三點……為什麼……第一點……所以……第二點……尤其是……第三點……尤其是……總結一下剛才說的這三點……

04:刻意訓練,仿真練習

對於從閱讀中提煉出來的方法論或模板,一定要刻意安排練習,嘗試在生活的各種場景實踐。

生活中,沒有那麼多的天縱奇才,都是刻意練習的結果。

比如溝通表達中的「講三點」就可以在面試的自我介紹,演講,發表意見等多種情景中應用。不斷的運用,才會用之如行雲流水。

華為總裁任正非在四季度區域總裁會議上的講話也應用了講三點表達法華為公司未來的勝利保障,主要是三點要素:第一,要形成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集團,但這個核心集團要聽得進批評;第二,要有嚴格、有序的制度和規則,這個制度與規則是進取的;第三,要擁有一個龐大的、勤勞勇敢的奮鬥群體,這個群體的特徵是善於學習。

掌握一些基礎的溝通表達方法框架,在各種場景中運用,往往會讓我們在開口的瞬間,給別人一個邏輯清晰的偽印象。

當然,後期也要足夠實力才能勝任。但學習一些方法論,抓住每個瞬間的機會,也許某一時刻就改變了人生。

05:重複迭代

知識是在迭代中完成的,要求立即完成或完美只會不斷地消耗你的意志力,讓你疲於奔命,卻依舊無能為力。

所以一定要建立這樣的意識:先打造好核心部分,再逐步修正,完善,最後將所有的核心素質,通用能力,專業技能,必備知識圍繞你的目標,整合成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

要對陷入細節較勁的死循環有清楚的意識和認知。

只有底層思維,底層能力打造好,一個人才更具發展機遇,能力更具遷移性。

06:小結

想要更高效學習,學得更快,學得更深,一定要做到先前知識和先前經驗的整理,不要盲目試錯,從零開始。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站在先前經驗和知識的肩膀上,才能學得更快,走得更遠。總之,無論是閱讀,還是其他的學習活動,一定要記住這個步驟:

步驟一:建立個人知識體系框架

步驟二:確定職業目標和目前所需知識

步驟三:選定書籍:提煉書籍框架+提煉方法論或流程

步驟四:刻意訓練,仿真練習

步驟五:重複迭代

最後,想要個人知識體系框架模板的讀者老闆們,可以私聊我,發送「個人知識體系模板」,即可領取模板!

愛你萌哦

今日話題:你在學習上有哪些嘗試過的誤區,或者有效的學習經驗。

來留言聊聊你的觀點吧!

相關焦點

  • 52本經典好書,5步幫你打造完整知識體系
    52本好書顛覆你的認知,訂閱網易公開課精品課程點擊下方藍字,悄悄變聰明↓↓→點我,52本經典好書,五步幫你打造完整知識體系
  • 通過高效閱讀,搭建個人知識體系,你也能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
    ①這是本深度提升學習能力的工具書啊,②注重實踐學為己用,③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我最初認為知識管理就是將資料收集分門別類,建立主文件夾子文件夾,把資料收藏在電腦裡,可是網際網路時代百度一下什麼知識都可以找到,何況百度網盤收藏了成百上千的資料,幾乎看都不看,費時費力沒效率。知識體系是一種更系統,更縱向把知識進行分類。
  • 網際網路應屆新人自救指南:搭建個人知識體系
    對於每個網際網路人來說,搭建個人知識體系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並有助於專業能力提升與職場進階。做運營或者產品兩三年之後,會有一種感覺,感覺自己這幾年好像做了很多事情,每天都忙得挺充實的。微信收藏,知乎收藏夾也存了滿滿當當的資料文檔。
  • 如何實操基木魚落地頁?從搭建到數據解讀,一次看明白!
    但是對於廣大帳戶管理員而言,「基木魚怎麼實操搭建、怎麼看數據」也是常常被提及的問題。本期課程,我們有幸請到了百度廣州東莞分公司的資深優化師楊曉蘭,帶領大家進入基木魚後臺,從0開始搭建頁面、並演示數據分析的步驟和流程。課程大綱如下:基木魚怎麼用?
  • 如魚得水窗簾受瘋狂追捧只因這兩點!
    就在眾人紛紛驚嘆如魚得水如此受市場歡迎的同時,如魚得水品牌推廣負責人段娟娟表示:能夠半年招商327家,很開心但並不是十分意外,因為如魚得水有完善的經銷商培訓體系和後續政策做支撐,所有經銷商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問題,我們都有考慮並提出解決方案
  • 如何搭建一個企業級數據分析體系?
    這就需要企業搭建一套數據分析體系。本文立足於企業實際情況,對構建企業級數據分析體系的步驟進行了詳細梳理說明,希望對你有幫助。但是企業有大小,業務流程有粗細,產業鏈有長短,企業所處階段有不同,如何構架一個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數據分析體系呢?構建企業級數據分析體系的步驟當你接手公司/部門/小組數據分析工作時,可以按照上圖所示的流程,建設一套完整的數據分析體系。
  • 5個步驟,教你構建運營知識體系
    都說運營入門門檻低,做了1-2年後,慢慢發現運營的知識點多,更新迭代快,那麼如何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本文重點講解構建知識體系的方法以及對自身的定位。運營的知識體系:通過工具建立對運營的系統認知並不斷完善。進行運營知識的收集、消化吸收和創新的過程。
  • 52本經典好書,五步幫你打造完整知識體系
    她曾透露說,小時候父母經常做的一件事,就是為她開書單:《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二十四史》、《茶花女》、《呼嘯山莊》……這些經典著作雖然乍一看「沒什麼用」,但卻為她搭建起了完整的閱讀體系,讓她從小就浸潤在古典文學中。
  • 知識體系搭建:「根」思考之複利思維
    文|深漂大叔|排版|老漂兒前兩天,在思考關於如何建立個人知識體系這塊建立知識體系這件事,在前段時間,就一直準備在嘗試,看了很多書,想找一個方法,能夠直接套用的,可惜一直沒找到。索性就自己摸索,看書、看文章,點滴記錄,總能有靈感,開啟這個嘗試。
  • 運用設計思維,構建個人知識體系
    筆者結合自己的經驗,將設計思維與設計方法應用於構建個人知識體系中。通過明確需求、定義問題、創想、設計產品原型以及改進等方面搭建知識體系。我是一個愛列計劃的人,大小計劃無數個,特別是新年計劃、學習計劃、理財計劃等等。可是,執行起來總是力不從心,最後,只好不了了之。
  • 如何使用「個人知識指南」打造自己的知識體系
    對待新事物,一定是努力研究:新媒體運營、社群運營、用戶運營、數據分析、python、UI設計、營銷管理……結果幾年下來,學習的技能一籮筐,反而有點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了。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惑,那麼不妨通過「個人知識指南」梳理一下自己的知識體系,巡視一下自己的知識領地。
  • 知識學以致用5個字——提輸變誤復
    一、提取知識1.化成晶體-像穩固的鑽石原子結構一樣,將知識點連結成穩定的架構通過四大知識結構「關書敘述」——關聯、樹狀、序列、數據,把知識變成知識晶體,搭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最常見的就是工作流程圖,就是說明書的步驟指南——第一步,第二步然後是第三步。比如「功利讀書法」就是典型的序列關係:找書-目錄-章節。4)數據結構:體現數量差異關係最後一種知識的結構,是數據結構。
  • 產品經理的進階之路(2):如何搭建產品經理的知識體系?
    在上一期發布搭建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之後,後臺收到了很多朋友的問題,今天我們就詳細來說說產品經理的知識體系有哪些內容。由於每個產品經理的職業生涯規劃都不一致,短期的在公司達到什麼位置,長期的10年後要做什麼都會不一樣,一套涵蓋所有範圍的知識體系不太現實,在成長期也會分散我們的學習精力。下面是具體搭建知識體系的方法:1.
  • 4種知識分類,1個知識體系,教你學會高效學習
    策略:現在我們正式進入主題,通過4種知識分類、1個知識體系來實現「高效學習」。01「高效學習」的知識體系02 學習目的先來做個小遊戲:看看下面這張圖,你能記住什麼?如果我先問你圖上有幾隻豬,再讓你看這張圖,是不是馬上就記住了呢。
  • 建立個人知識體系難在哪裡?
    按照百科的說法(這裡不深究這樣表述是否足夠嚴謹)「英國科學家牛頓綜合了天文學與力學,形成的一套的力學體系,主要包括有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三定律。」第二層是個人的(你的)知識體系。如果你是力學專業的研究生,可能需要對牛頓的力學體系真正掌握,因為這個是基礎知識。
  • 如何構建思維領域的知識體系呢,談一談個人的構建之法!
    突然有一天,想去構建一個知識體系。緊接而來的就是一個問題?要在哪方面建立知識體系呢?個人選擇了「思維領域」,緊接而來的就是另一個問題?為啥要在思維領域建立知識體系呢,人總會有一個意圖藏在心中。因此逼著自己去想清楚為啥要去建立「思維領域的知識體系」,為啥呢,當時個人的這個為啥起實很簡單,為了做事能有方法,說白了就是為了會思考!這大概是6年前的事情了,當時,想在思維領域建立起一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當時的情況,自己對思維領域其實是一竅不通。
  • 手把手教你搭建一個功能完善的SpringCloud微服務架構項目五
    前言在往期文章手把手教你搭建一個功能完善的SpringCloud微服務架構項目一及後作中主要講了系統架構設計、資料庫設計、JAVA爬蟲爬取網絡數據、SpringCloud微服務註冊中心及網關搭建,今天主要講如何搭建我們的文件微服務。
  • 重生修真女尊小說,賭石+空間+煉藥,她混得如魚得水,無人不臣服
    以下這4本小說都非常值得一看,就像是第四本,女主賭石+空間+煉藥,那是混得如魚得水,無人不臣服!話不多說,讓我們趕緊看看吧!第一本:《炮灰太輕狂:帝尊,不約》——杜了了精彩簡介:前世,她一身灰袍含恨而亡。昔日炮灰重生,開啟神秘玉佩得傳承,洗出絕頂經脈,一襲紅衣崛起登上巔峰。
  • 個人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
    知識體系是一個主題和領域內涉及到的知識內容及其關聯,包括事實概念類知識、操作流程類知識和領域問題的知識及其關聯關係。知識體系有客觀性,不因為你知道或者不知道而變化。剛開始學習的人從點學起,運氣好和能夠深入堅持的,最後得以窺得全貌。大部分人只掌握了部分內容,但卻可能不知道自己僅掌握了部分或者是哪一部分。
  • 那些在職場混得如魚得水的人,是因為他們都懂得這個道理
    書中以一個人的認知為基點,圍繞職場中容易出現的各類問題(逆襲、轉型、能力提升等),構建了一整套解決職場問題的管理體系(認知管理、能力管理、人際管理以及優勢管理),並告訴讀者真正解決職場問題的思維方式其中,認知升級就是那些在職場混得如魚得水的關鍵。《洞見》這本新書的作者是趙昂,人稱「昂sir」,資深生涯諮詢師,高管教練,暢銷書《在人生拐角處》作者。職業生涯諮詢領域實戰派標杆式人物,行業內多項規則標準制定者,累積3000+小時收費諮詢經驗,幫助過數百位有職業發展困惑的來訪者,培訓過近千位諮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