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有時候會覺得自己明白了、了解了,認為自己比別人學得快、學得好,而最終的結果卻往往不盡如人意,我們稱這種"我覺得""我認為"的現象為"盲目自信"。
從小我們就知道,做人做事一定不能自卑,一定要充滿自信,可在自己沒有充分了解情況甚至在採取行動之前就覺得自己一定能成功,這種自信是不可取的,這種想法往往會使做事的效率降低,結果不如預期。古今中外也有很多盲目自信而導致失敗的事例。比如,趙括的紙上談兵、拿破崙兵敗滑鐵盧等。
總結一下,沒有實力的自信往往就是"盲目自信"。可有這樣一個人,他竟然在書法上敢叫板郭沫若,還覺得自己的畫技與齊白石不相上下,聽到這樣一段描述,大家可能會在心裡犯嘀咕的,這是一號什麼樣的人物,竟然這麼狂妄,這不就是典型的盲目自信嗎?提前預告下,這還真不是盲目自信,人家確實有這個實力與郭沫若、齊白石並肩。
這個人就是康生,很多人一定都沒有聽說過他。他出生於中國近代時期,1898年,也就是戊戌變法那一年,成長於戰亂的時期,可以說他是與新中國一起一步步成長起來的。他出生於山東的一個地主家庭,在那個時代還算個名門望族,所以家境很富裕,從小也是不愁吃穿,算個富家的公子哥,一般這樣的家境出來的孩子往往會覺得自身優越、有些狂妄,總是會鬧出些事情,他曾經因為與別人打架鬥毆被關禁閉。這樣看來他的家教還是挺嚴的,不僅如此他家還是書香門第,特別注重傳統文化的教育,雖然他有些放蕩不羈,但還是受到了家裡文化環境的薰陶,這也為他以後的藝術事業打下基礎。
康生還較早地接觸到了新思想,從此走上了從政道路,雖然他後期在政治路線上犯了錯誤也受到了相應的懲罰,但他在藝術上的造詣才是真正值得一提的。
康生曾被著名文物鑑賞家陳叔通評為中國四大書法家之一,其中還有一位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郭沫若。他曾口出狂言,"郭沫若的字能叫字,我拿木棍寫得都比他好!"雖然這話聽起來有些自負,他在書法上確實很有天賦,他擅長各種字體,還能左右開弓,雙手同時書寫梅花篆體。雖然他如此評價郭沫若,但兩人關係看起來還不錯,兩人互稱"郭老""康老",所以那話應該也是朋友間的調侃吧。除了書法,他還擅長鑑賞和繪畫,還曾公開叫板齊白石。
大家都知道齊白石以畫蝦聞名,他的畫質樸、天真、富有童趣,將明豔的色彩與墨色完美結合,"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形成特有的齊白石風格,連畢卡索都誇他是位了不起的畫家。但康生卻公開與他叫板"battle",不僅多幅作品都是針對齊白石的題材進行創作的,還取了個與之相對的藝名,魯赤水。
我們不是專業人士,無法評價兩人的作品熟好熟差,但仔細看都是各有特色,有自己的風格。說了這麼多,看起來康生狂妄自大也是有實力與資本的,而且他在文物鑑賞方面與收藏方面還是有貢獻的。
他曾借著職權之便,非法佔有文物字畫等,經常與別人打借條說"借"文物,結果是有借不還,後來在浩劫期間還強取豪奪侵佔名家的作品,但他拿到字畫或者書卷並沒有毀壞它們,還命人將它們裱好裝訂好,一定注意一定不要損壞了,所以應該是真愛吧。
他去世後,他收藏的文物被公開展覽過,經統計他掠奪的圖書達34000多冊,文物5500多件,在當時那個動蕩的年代,他也算是"保護"了這批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