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近代的繪畫史上,齊白石老人可以說是一位大師級的人物。他擅長描繪花鳥蟲魚,造型非常簡練,意境更是淳樸,可以說是引領了近代繪畫的發展。但卻有這樣一個人,卻覺得自己的畫作堪比齊白石,他的底氣從何而來?
這位自認為可以和齊白石相媲美的人就是康生,他原名張宗可,出生在山東膠南縣一個名門望族。從小就受到家族文化的薰陶,對於傳統文化有著很深的研究,非常的擅長書法與繪畫。後來他考入青島禮賢中學進修學習,畢業以後又回到老家縣城裡教書。正是在這一段時間內,他接觸到馬克思主義,並且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共產黨早期的領導人,他先後參加了在上海組織的三次起義,並且曾經擔任多個地方的區委書記,在1934年可是被選為中央委員,在黨內有非常高的聲譽,為我國的共產主義事業做出巨大的貢獻。
與此同時,康生還在書法繪畫領域有著非常高深的造詣。對於自己的書法技巧,他無比的自信,甚至可以左右兩隻手同時書寫梅花篆體,康生自認為書法遠超郭沫若。在繪畫領域,他也是不服齊白石,因此還給自己取了個筆名叫「魯赤水」,想要和齊白石一較高下。
在1962年的時候,北京晚報刊登了一幅名為《荷花》的畫作,這幅畫一經發表就震驚整個書畫界。有人甚至認為這幅畫如果不看落款的話,可能會讓人以為是明朝八大山人的真跡。他畫的這幅墨荷雖然只有寥寥幾筆,但卻將荷花含苞待放的意境完全給表達了出來,據說郭沫若也對這幅畫非常讚賞,表示自己完全沒有這種水平。
我們都知道齊白石最擅長的就是畫蝦,他為了能夠更好的描繪蝦的形態,還在家中養了很多的蝦,每天進行觀摩,最終所畫出的蝦更是栩栩如生,仿佛要從畫裡跳出來一樣。其實在畫荷花這方面,齊白石也是頗有成就,更加的突出荷花的意境。但卻有人認為齊白石老人的荷花缺乏一種鮮活的氣息,而康生的荷花則比較的寫實更加的生動。對於外人將自己和別人進行比較,齊白石老人當然也只是一笑了之。因為他在自己的生活中所追求的就是心境的清逸,不與人爭正是他為人的準則。
康生自認書法遠超郭沫若,畫作堪比齊白石,他的底氣從何而來?其實康生之所以在書法與繪畫領域有如此之深的造詣,有一部分原因還是得歸結於家族的薰陶。因為家裡的長輩收藏了很多珍貴的字畫,康生從小就是對著這些古人的真跡進行練習,在提升記憶的同時也開闊了視野,培養了非同尋常的藝術水平。後來在上海參加革命工作的時候,他就是用一個藝術照相館老闆的身份來偽裝自己,還接觸了很多藝術界的人士,自己平時沒事的時候也在家裡進行練習,即便後來工作再忙,也沒有將書法繪畫的技能落下。久而久之,也就有了無與倫比的書法與繪畫造詣。
當然,對於這些藝術品來說,也沒有一個具體的評比標準,更多的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也不能斷定到底是誰的水平更高。但和齊白石老人不與人爭的心性相比,康生可能就有些落於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