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突出的偶然的機遇是赫赫名人、偉大人物的間歇出現。——阿倫·尼文斯(美)
文章分類|歷史奇文
文章字數|2234字,閱讀約5分鐘
歷史事件乃是人類心靈活動的表現。……歷史學家研究歷史事件時,則必須研究人們是在怎麼想的。——科林伍德(英)
文章分類|歷史奇文
文章字數|2111字,閱讀約5分鐘
忍浮名,改淺澆低唱!中國傳統文化有著五千年的輝煌歷史,中國也被譽為「四大古國」之一。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是世界上其他大多數國家無法比擬的。中國傳統文化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生活,種種現象都帶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影子。
其中,最著名的是詩詞歌賦。中國的詩歌文化可以說是獨樹一幟,世界上其他國家在這方面遠不如中國。五千年來,中國產生了無數文人。唐宋詞元曲都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品,讓其他國家望塵莫及。
中國文人的藝術才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足以載入史冊。古有李太白,杜子美,今文學家更是不勝枚舉,如魯迅,郭沫若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文才。在藝術繪畫方面,張大千,齊白石等人都不是常人可比的。
然而,就在那個時候,誕生了這樣一個人,他就是康生。康生在文學方面有才華,在書畫方面也不容小覷。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不可多得的文才,在當時卻遭遇了不小的爭議。根本原因是他太過驕傲,認為自己的文採無人能及。也正是憑著這種傲慢,康生鄙視郭沫若,將書畫與齊白石相提並論。這個怪人是傲慢自大,還是真的有能力?。
康生:從小就有天賦,
康生1898年出生於山東諸城一個普通家庭。康生本可以像普通人一樣過著平凡而幸福的生活。然而,上帝的旨意欺騙了人們。康生恰好出生在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在那些混亂的年代,當時中國的上級更是昏庸無能,無所作為。他們放任西方侵略者肆意壓迫中國勞苦大眾,使廣大中國人民長期處於被壓迫的狀態。然而,這些善良淳樸的人們面對手持火槍和洋槍的西方侵略者,毫無還手之力。
也正因為如此,康生長期生活在別人的陰影下。由於家境不樂觀,康生還小就幫父母做家務。
課餘時間,他經常在地上寫寫畫畫,與其他同齡孩子只知道肆意玩耍完全不同。康生似乎天生就有書畫天賦。連他的父母有時都不敢相信。康生從小就寫出了漂亮的書法。如果不是他親眼所見,別人不會相信這個詞是孩子寫的。
康生:才華橫溢,可望而不可及
儘管那個年代水深火熱,但革命後的康生始終不忘練習自己的書畫。如果生在和平年代,康生很可能在早年就聲名鵲起了。
然而,在那個充滿炮火的年代,還有誰會關注一個人的文採?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連謀生都很困難。但康生還是儘量擠出時間,不斷磨練自己的藝術水平。
雖然他的天賦確實是萬裡挑一,但再好的天賦,如果沒有堅持不懈的努力,也不會有什麼效果。於是乎,康生在處理完自己的工作後,常常開夜車,因為練字作畫所消耗的紙張更是不計其數。
雖然這個過程讓他苦不堪言,但藝術是他不可或缺的存在,也是他的精神食糧。在這個人人自危的年代,藝術創作是唯一能讓康生忘卻煩惱,沉浸於內心世界的工具。
也正是因為對藝術發自內心的熱愛,康生覺得看似枯燥的過程很有趣。憑著自己的努力,康生的書畫水平逐漸無人能及。
他甚至自創了一款字體--「康體」,直到現在還廣為流傳。憑著過人的天賦,康生仔細研究了別人的書畫作品,希望能做些比較,從而豐富自己的學識。
康生知道郭沫若,齊白石在這方面頗有建樹,所以康生起初也潛心研究他們的書畫作品。
康生對齊白石來說,可以說是投石問路。畢竟,齊白石的字畫,至今很少有人能與之匹敵。齊白石可以說是康生最欣賞的書畫家之一。然而康生對郭沫若卻沒有那樣的尊重。康生認為郭沫若在文學上是成功者,但在書畫上卻對他嗤之以鼻,認為他只是一知半解,更別提和自己比了。
也正是有著傲人的才華,康生對郭沫若不屑一顧,甚至在書畫上與齊白石相提並論。
康生:他的才華是毋庸置疑的。
這大概是很多人不喜歡康生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們認為康生太傲慢,沒有中國文人特有的謙虛。也正因為如此,不少對康生不滿的人甚至公開表示質疑。他們認為康生只是一個狂妄自大的人,他的才華並不像他想像的那樣非凡。
那麼,康生到底是自大,還是真的稱職呢?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從歷史所描述的事實來看,康生確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在書畫方面的才華和貢獻,很少有人能與之匹敵。
毫無疑問,他確實有驕傲的資本。他把中國的美術界看遍了,依然可以選擇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進行藝術創作。如此高的水平,恐怕只有康生才有。民眾對康生的懷疑態度,大多也是因為康生的傲慢態度,讓中國公眾反感。
相比過於驕傲的康生,人們更傾向於做一個風度翩翩的君子,但這也是人之常情。
摘要:
如果單論藝術創作水平,康生在中國確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物,他在書畫方面的才華也確實毋庸置疑。
康生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普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又一次將書畫搬到了世人的眼前,讓世界再次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康生無疑為公眾進行了一次科普,讓原本即將消失的傳統文化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但這也警示我們,作為中國人,要主動了解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有選擇地學習。我們絕不能忘記它。傳統文化是中國精神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只有更好地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才能把它作為中華民族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瑰寶傳承下去。
而且,中國傳統文化也不像有些人那樣一無是處。在修身養性方面也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這裡是《等一個喜歡的人》,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真理因為像黃金一樣重,總是沉於河底而很難被人發現,相反地,那些牛糞一樣輕的謬誤倒漂浮在上面到處泛濫。
這裡是《文平凱航》,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並沒有真正的科學價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別人。——喬治·屈維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