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前線 華仔
用了兩年時間,餘凱帶來了兩個晶片。
12月20日(今天)下午,地平線在北京舉行了「AI芯·時代」發布會,成功發布中國首款嵌入式人工智慧「中國芯」,並推出兩款全新的AI晶片:面向智能駕駛的徵程(Journey)1.0處理器和面向智能攝像頭的旭日(Sunrise)1.0處理器,並瞄準了智能駕駛、智慧城市及智能商業三大場景。
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表示,此次發布的嵌入式晶片與解決方案是地平線兩年多來立足場景設計研發的成果,也是地平線發展的重要裡程碑。的確,兩年的時間不長也不斷,地平線通過這次發聲將為打造創新性的中國方案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
「旭日」升起 踏上「徵程」
人工智慧已經不是個別行業的熱點,而是成了席捲全球的大潮,一大批創業者迎了上去,便有了大量的AI公司。餘凱和地平線也是其中之一,而為什麼要做晶片,則是因為一個「晶片夢」。
目前,人工智慧的發展越來越快,而晶片作為智能硬體的核心則成了各企業的「不傳之秘」。
據悉,我國每年約有2000億美元用於晶片的進口,遠大於石油、糧食、鋼鐵等,「中國芯」太少了。
地平線成立於2015年7月,是中國第一家提出自主研發人工智慧晶片與第一個實現量產流片的人工智慧公司。作為一家初創企業,地平線用兩年的時間取得了讓人稱讚的成績,這樣的結果顯然也在餘凱的意料之中,因為「地平線的優勢在於用算法定義晶片」。
在未來國家與國家、產業與產業的競爭中,人工智慧是最基礎的層面,而基於先進算法的硬體會成為比拼關鍵。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教授張鈸表示,深度學習出現後,專門面向其算法的硬體的效率提升很快,這為硬體發展提供了新思路。用軟體或算法來定義硬體也是人工智慧時代對晶片的要求。
地平線成立之初,就曾提出打造人工智慧晶片架構(BPU),而此次發布的徵程1.0處理器與旭日1.0處理器,正是基於地平線第一代BPU架構——高斯架構。並且,從2017到2019年,地平線將以一年一代架構的技術路徑——高斯架構、伯努利架構、貝葉斯架構,不斷迭代人工智慧晶片,實現面向多場景,圍繞「晶片+算法」來提供嵌入式AI解決方案。
以「旭日」和「徵程」命名,這兩款AI處理器也有了不一般的意義。
「徵程」1.0處理器面向智能駕駛,支持高性能的L2 ADAS,能夠同時對行人、機動車、非機動車、車道線、交通標誌牌、紅綠燈等多類目標進行精準的實時監測與識別,同時滿足車載嚴苛的環境要求以及不同環境下的視覺感知需求。
「旭日」1.0處理器面向智能攝像頭,集合國際領先的深度學習算法,能夠在本地進行大規模人臉抓拍與識別、視頻結構化處理等,可廣泛用於商業、安防等多個實際應用場景。
這兩款處理器均具有三個優勢:高性能,可實時處理1080P@30幀的視屏傳輸,並可對每幀圖像中的200個目標進行檢測識別;低功耗,典型功耗為1.5W;低延遲,小於30ms。
這一切都是地平線算法的優勢。據介紹,地平線採用自主創新的技術架構,即關注模型(Attention Engine)+認知模型(Cognition Engine)的數據處理流模式。通過這一組合算法,晶片的計算速度可提升10倍以上。同時,通過邊緣學習,可以促進模型不斷提升自己,將錯誤率降低50%以上。
此外,地平線還提供開放通用的工具鏈BPU Toolkit,以實現靈活的軟體編程和神經網絡算法,並面對不同的應用場景,提供模塊化的軟體系統應用Hobot SDK,來滿足特定的需求。
三場景落地 地平線穩吃雞
依靠行業領先的研發和落地能力,地平線已樹立起了「算法+晶片+雲「的行業標杆,並致力於以「中國芯」打造人工智慧「中國方案」。目前,地平線已經在北京、南京、上海和深圳四地建立了研發中心,進入快步走階段。
此次推出的基於算法優勢的兩款AI晶片,地平線把它們瞄向了三大應用場景。
第一,智能駕駛。智能駕駛是國內外多個網際網路巨頭及新興企業熱衷的領域,因其處理器對準確性、功耗、實時性、可靠性的要求很高,所以被稱為AI晶片領域的珠峰。
地平線提供的面向智能駕駛的解決方案可以對複雜場景進行細粒度、結構化的語義感知,通過對行駛過程中道路上各目標的精確定位,實現車道偏離預警、車輛及行人碰撞預警的輔助功能。據現場產品負責人介紹,在實際道路上,目前基於徵程1.0的ADAS對車輛、行人、車道線、交通標誌的檢測準確率均大於99%。
目前,地平線可提供L2 ADAS,在明年推出基於第二代BPU的產品後,將提供高速L3自動駕駛和受限區域L4無人駕駛解決方案。基於此,地平線也提出了十年願景:到2025年,中國道路上3千萬新車都將具備自動駕駛功能,每輛自動駕駛汽車的「大腦」都基於地平線的人工智慧處理器。
第二、智慧城市。基於旭日的高性能,攝像頭可實現大規模人臉抓怕識別,這讓地平線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可適用於車站、學校、商業、樓宇、卡口等安防、泛安防領域。在發布會現場,餘凱就進行了利用大規模人臉抓取識別來找人的演示。
第三、智能商業,這將會在商超、便利店有著廣泛應用。通過對監控中的人、貨、場的分析,把物理世界數據化,並對數據信息進行建模,來幫助商業運營體系更加有效地洞見商業運作的本質,創造更大的商機。
智能駕駛、智慧城市和智能商業是人工智慧時代最具前景的產業,落地這三個領域,地平線看來也想妥妥「吃雞」。但目前,英特爾、英偉達還有國內的BAT都逐漸發力AI領域,尋找更多更新的落地場景及商業模式對地平線來說也是十分必需的。
到底什麼是AI,它能為我們帶來什麼、改變什麼,現在都只是預想。相信在不斷地探索中,地平線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