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妥吃雞:地平線推兩款晶片瞄準三大場景

2020-12-20 在前線

文/在前線 華仔

用了兩年時間,餘凱帶來了兩個晶片。

12月20日(今天)下午,地平線在北京舉行了「AI芯·時代」發布會,成功發布中國首款嵌入式人工智慧「中國芯」,並推出兩款全新的AI晶片:面向智能駕駛的徵程(Journey)1.0處理器和面向智能攝像頭的旭日(Sunrise)1.0處理器,並瞄準了智能駕駛、智慧城市及智能商業三大場景。

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表示,此次發布的嵌入式晶片與解決方案是地平線兩年多來立足場景設計研發的成果,也是地平線發展的重要裡程碑。的確,兩年的時間不長也不斷,地平線通過這次發聲將為打造創新性的中國方案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

「旭日」升起 踏上「徵程」

人工智慧已經不是個別行業的熱點,而是成了席捲全球的大潮,一大批創業者迎了上去,便有了大量的AI公司。餘凱和地平線也是其中之一,而為什麼要做晶片,則是因為一個「晶片夢」。

目前,人工智慧的發展越來越快,而晶片作為智能硬體的核心則成了各企業的「不傳之秘」。

據悉,我國每年約有2000億美元用於晶片的進口,遠大於石油、糧食、鋼鐵等,「中國芯」太少了。

地平線成立於2015年7月,是中國第一家提出自主研發人工智慧晶片與第一個實現量產流片的人工智慧公司。作為一家初創企業,地平線用兩年的時間取得了讓人稱讚的成績,這樣的結果顯然也在餘凱的意料之中,因為「地平線的優勢在於用算法定義晶片」。

在未來國家與國家、產業與產業的競爭中,人工智慧是最基礎的層面,而基於先進算法的硬體會成為比拼關鍵。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教授張鈸表示,深度學習出現後,專門面向其算法的硬體的效率提升很快,這為硬體發展提供了新思路。用軟體或算法來定義硬體也是人工智慧時代對晶片的要求。

地平線成立之初,就曾提出打造人工智慧晶片架構(BPU),而此次發布的徵程1.0處理器與旭日1.0處理器,正是基於地平線第一代BPU架構——高斯架構。並且,從2017到2019年,地平線將以一年一代架構的技術路徑——高斯架構、伯努利架構、貝葉斯架構,不斷迭代人工智慧晶片,實現面向多場景,圍繞「晶片+算法」來提供嵌入式AI解決方案。

以「旭日」和「徵程」命名,這兩款AI處理器也有了不一般的意義。

「徵程」1.0處理器面向智能駕駛,支持高性能的L2 ADAS,能夠同時對行人、機動車、非機動車、車道線、交通標誌牌、紅綠燈等多類目標進行精準的實時監測與識別,同時滿足車載嚴苛的環境要求以及不同環境下的視覺感知需求。

「旭日」1.0處理器面向智能攝像頭,集合國際領先的深度學習算法,能夠在本地進行大規模人臉抓拍與識別、視頻結構化處理等,可廣泛用於商業、安防等多個實際應用場景。

這兩款處理器均具有三個優勢:高性能,可實時處理1080P@30幀的視屏傳輸,並可對每幀圖像中的200個目標進行檢測識別;低功耗,典型功耗為1.5W;低延遲,小於30ms。

這一切都是地平線算法的優勢。據介紹,地平線採用自主創新的技術架構,即關注模型(Attention Engine)+認知模型(Cognition Engine)的數據處理流模式。通過這一組合算法,晶片的計算速度可提升10倍以上。同時,通過邊緣學習,可以促進模型不斷提升自己,將錯誤率降低50%以上。

此外,地平線還提供開放通用的工具鏈BPU Toolkit,以實現靈活的軟體編程和神經網絡算法,並面對不同的應用場景,提供模塊化的軟體系統應用Hobot SDK,來滿足特定的需求。

三場景落地 地平線穩吃雞

依靠行業領先的研發和落地能力,地平線已樹立起了「算法+晶片+雲「的行業標杆,並致力於以「中國芯」打造人工智慧「中國方案」。目前,地平線已經在北京、南京、上海和深圳四地建立了研發中心,進入快步走階段。

此次推出的基於算法優勢的兩款AI晶片,地平線把它們瞄向了三大應用場景。

第一,智能駕駛。智能駕駛是國內外多個網際網路巨頭及新興企業熱衷的領域,因其處理器對準確性、功耗、實時性、可靠性的要求很高,所以被稱為AI晶片領域的珠峰。

地平線提供的面向智能駕駛的解決方案可以對複雜場景進行細粒度、結構化的語義感知,通過對行駛過程中道路上各目標的精確定位,實現車道偏離預警、車輛及行人碰撞預警的輔助功能。據現場產品負責人介紹,在實際道路上,目前基於徵程1.0的ADAS對車輛、行人、車道線、交通標誌的檢測準確率均大於99%。

目前,地平線可提供L2 ADAS,在明年推出基於第二代BPU的產品後,將提供高速L3自動駕駛和受限區域L4無人駕駛解決方案。基於此,地平線也提出了十年願景:到2025年,中國道路上3千萬新車都將具備自動駕駛功能,每輛自動駕駛汽車的「大腦」都基於地平線的人工智慧處理器。

第二、智慧城市。基於旭日的高性能,攝像頭可實現大規模人臉抓怕識別,這讓地平線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可適用於車站、學校、商業、樓宇、卡口等安防、泛安防領域。在發布會現場,餘凱就進行了利用大規模人臉抓取識別來找人的演示。

第三、智能商業,這將會在商超、便利店有著廣泛應用。通過對監控中的人、貨、場的分析,把物理世界數據化,並對數據信息進行建模,來幫助商業運營體系更加有效地洞見商業運作的本質,創造更大的商機。

智能駕駛、智慧城市和智能商業是人工智慧時代最具前景的產業,落地這三個領域,地平線看來也想妥妥「吃雞」。但目前,英特爾、英偉達還有國內的BAT都逐漸發力AI領域,尋找更多更新的落地場景及商業模式對地平線來說也是十分必需的。

到底什麼是AI,它能為我們帶來什麼、改變什麼,現在都只是預想。相信在不斷地探索中,地平線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

相關焦點

  • 一代BPU,兩款處理器,餘凱發布地平線AI晶片:左手智能駕駛,右手攝像頭
    一代架構 兩顆晶片不發則已,一發兩芯。今日正式發布的地平線晶片,一款取名徵程(Journey)1.0,面向智能駕駛,另一款取名旭日(Sunrise)1.0,主打智能攝像頭。這也是地平線AI晶片理念的體現:專芯專用,用軟體和算法定義晶片。
  • 四戰CES,國產晶片公司地平線的崛起與加速
    一年後,地平線擁有了獨立的展位,並帶來了主打自動駕駛市場的「徵程」系列處理器與瞄準AIoT邊緣計算市場的「旭日」系列處理器,正式向全球宣告地平線的晶片的從無到有。以晶片為基礎,地平線找到了從技術過渡到產品的切入點。
  • 四戰CES,國產晶片公司地平線的崛起與加速 | CES 2020
    對於邊緣人工智慧晶片企業地平線來說,四年來每一次的CES登臺都是實打實的印記。2017年初亮CES時,地平線甚至沒有自己的展臺,而是以英特爾FPGA硬體平臺的嵌入式ADAS系統提供商的身份出現。一年後,地平線擁有了獨立的展位,並帶來了主打自動駕駛市場的「徵程」系列處理器與瞄準AIoT邊緣計算市場的「旭日」系列處理器,正式向全球宣告地平線的晶片的從無到有。
  • 晶片破壁者(二十):移動晶片的「吃雞」遊戲
    在遊戲中「吃雞」,毫無疑問是刺激的;但在現實的商業世界裡,成為被不斷縮小的「毒圈」淘汰掉的一員,可能就不那麼有趣了。在晶片相關的眾多賽場上,最像「吃雞遊戲」的當屬移動晶片。在手機設備尚且簡陋的年代,移動晶片並沒有很高的開發門檻,引來大量玩家加入。
  • 汽車AI晶片創業公司地平線,是如何實踐軟體定義汽車的?
    特斯拉自研AI晶片的優勢主要在於兩方面:第一,通過自動駕駛需求的場景定義晶片,特斯拉無疑是最懂其自動駕駛場景的;第二,特斯拉同時精通軟體算法和硬體,軟硬深度融合,實現從數量級上提升有效算力。結果,特斯拉用了3年完成FSD晶片的落地,144TOPS/72W,能效比達到了2TOPS/W, 是量產自動駕駛AI晶片裡能效比最高的。
  • 地平線推二代邊緣晶片,詳解AIoT落地綜合打法
    2、完整的方案能力地平線擁有豐富的算法樣例模型,能夠為客戶提供以晶片+算法+工具鏈為核心的完整方案,滿足多樣化場景需求。地平線提供完整開放的旭日晶片解決方案及「天工開物」晶片工具鏈,包括豐富的模型和應用示例、可視化性能分析工具、可快速上手的BPU API、高度靈活的HR Runtime API和Platform API,供客戶根據需求選擇。
  • 2020北京車展丨地平線推新一代AI晶片徵程3,能耗比超多款行業主流...
    新一代高效能AI晶片徵程32019年8月,地平線正式推出中國首款車規級AI晶片-徵程2,在短短的一年時間中,已經有包括長安汽車、奇瑞螞蟻等多款車型搭載該晶片,這使得徵程2也已成為首個上車量產的國產AI晶片。
  • 地平線機器人業務副總裁張永謙:AI 晶片如何從底層賦能安防?
    在下午的演講環節,地平線機器人業務副總裁張永謙登臺講述了地平線在安防和泛安防領域的進展。他表示,地平線更多關注 AI 領域的底層賦能,其方式就是通過 AI 晶片,而最終目標是幫助行業客戶打造自己的行業應用,從而實現 AI 的民主化。
  • 地平線發布AI晶片徵程3,想與巨頭英偉達差異化競爭
    記者 | 周伊雪19月26日,在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期間,自動駕駛晶片公司地平線發布了新一代車載AI晶片徵程3。據介紹,徵程3採用16納米工藝,基於地平線自主研發的BPU2.0架構,能夠支持高級別輔助駕駛、智能座艙、自動泊車輔助、高級別自動駕駛及眾包高精地圖等多種應用場景。當日,地平線CEO餘凱還透露,地平線即將推出性能更強大,面向更高等級自動駕駛場景的徵程5,可支持L3-L4級自動駕駛,現已斬獲車型定點。此外,徵程6也在計劃中。
  • AI晶片做到第五年第三代,地平線餘凱更新了哪些認知?
    9月10日機器之心消息,國內AI晶片獨角獸公司地平線科技推出第三代AIoT晶片旭日3系列應用SoC處理器,包括中高端、中低端兩個檔位的產品,旭日3M和旭日3E。兩款晶片均採用了較為先進的16nm工藝;在2.5W的功耗下,分別能夠達到等效5TOPS、3TOPS的標準算力。餘凱開場便談道,「這一代晶片是奔著千萬級出貨量來的。」
  • AI晶片三劍客 雲端終端雙場景各顯神通(下篇)——終端場景
    人工智慧硬體應用場景歸納為雲端場景和終端場景兩大類。雲端主要指伺服器端,包括各種共有雲、私有雲、數據中心等業務範疇;終端主要指包括安防、車載、手機、音箱、機器人等各種應用在內的移動終端。由於算法效率和底層硬體選擇密切相關,「雲端」(伺服器端)和「終端」(產品端)場景對硬體的需求也不同。
  • 地平線成全球估值最高AI晶片獨角獸 華聯股份漲停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28日訊 今日「地平線」參股上市公司股價集體走高,華聯股份漲停開盤,全志科技、中科創達大漲。27日,人工智慧晶片公司地平線官方微信宣布,近日公司已獲得6億美元B輪融資,SK中國、SK Hynix以及數家中國一線汽車集團(與旗下基金)聯合領投。B輪融資後,地平線估值達30億美元。地平線介紹,這是繼2017年下半年公司獲得由Intel領投的超過1億美元的A+輪融資之後的再次融資。
  • 專訪地平線創始人:國內首款車規級AI晶片是如何煉成的?
    作為國內估值最高的AI晶片技術企業,地平線此次發布的是一款面向自動駕駛場景的車規級AI晶片——徵程二代,據地平線介紹,這也是國內首款車規級AI晶片。「我們在短期兩、三年的時間或者三、四年時間常常會高估技術發展速度,但是十年時間來看的話常常會低估技術發展的速度。」餘凱說。「後面我們會有一系列的road map,因為我們更長期的走,把輔助駕駛的功能越做越豐富,越做越全,然後從輔助駕駛到高等級的自動駕駛,我們會有在未來的6到12個月裡面,我們還有更先進的製程跟工藝的車規級晶片,至少有兩款晶片會流片。」
  • 地平線車規級AI處理器背後的「秘密」 |...
    作為一家技術驅動型的公司,有著強大人工智慧算法的地平線,自成立即定位於一家軟硬體結合的公司, 其核心是要打造自己的BPU (Brain Processing Unit)晶片,類似於 Google 的TPU。地平線瞄準的是嵌入式AI 晶片,應用在物聯網方面的終端產品,節點和控制設備, 專注於邊緣計算。
  • 地平線車載AI晶片量產加速!明年出貨將達50萬片
    在一眾整車企業中,國內車載AI晶片獨角獸企業地平線也高調亮相,展出的各類車載AI晶片和域控制器與智能汽車時代的大潮不謀而合。車展首日,地平線發布了旗下第二款車規級AI晶片——徵程3。隨著新車的不斷上市,明年徵程晶片的出貨量將達到50萬片,生命周期內總出貨量則在數百萬片的規模。「你知道的幾乎所有自主品牌,一汽紅旗、上汽、廣汽、奇瑞等車企,都已經覆蓋。」在談及徵程晶片的市場現狀時,地平線創始人、CEO餘凱自信的回覆道,「今年年內就有6款新車搭載徵程晶片上市。」他還透露,隨著與佛吉亞等國際頂尖Tier1達成合作,地平線的晶片也即將搭載到合資車型上。
  • 晶片「短缺」背後自主汽車晶片發展現狀
    近日,有媒體報導,部分汽車企業遭遇了晶片短缺問題,受到行業高度關注。相關報導顯示,此次短缺事件的影響或將持續到2021年,主要存在於車載電子穩定程序系統ESP和智能發動機控制系統ECO兩大配置。
  • 車規級晶片出貨量超10萬,地平線開啟「前裝量產元年」
    今年6月正式發售的,地平線與長安合作的新車型UNI-T就是一個典型案例——這款搭載了徵程2的汽車是第一款基於國產AI晶片的智能座艙量產車。地平線開啟「前裝量產元年」一款智能汽車的問世,首先需要有符合車規級標準的硬體和軟體,併兼顧費用和成本,且需進行大量的測試驗證可靠性,每一項工作都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在智能汽車時代,主機廠普遍選擇與具有專業能力的方案提供商聯手。
  • 地平線黃暢:將邊緣AI晶片做到極致,給自主機器人造計算平臺
    【新智元導讀】AI技術的應用場景開始向行動裝置轉移,AI晶片作為產業的根基,是將AI技術從雲端轉移到終端的重要一環。地平線聯合創始人&副總裁黃暢詳細介紹了邊緣AI晶片及其中關鍵技術,他表示,地平線希望構建自主機器人的計算平臺,開放的工具鏈是一個最好的敲門磚。
  • 地平線張玉峰:我們是最懂算法的晶片公司
    期間,地平線副總裁張玉峰接受了媒體專訪,就行業發展的熱點話題、地平線的發展規劃等話題進行了解答。     ■地平線是國內首家實現智慧AI晶片量產的企業  「在我國,國內主機廠,也包括海外主機廠對中國晶片的採購、使用還是非常關注國產化這一領域的。」
  • 地平線發布車規級AI晶片「徵程3」,「徵程5」性能超越特斯拉FSD
    相比Mobileye推出的EyeQ4輔助駕駛晶片,地平線不僅在去年推出的「徵程2」上就已追平對手,在「徵程3」上根據中國的路況、消費者的使用場景還實現了差異化功能,支持環視自動泊車輔助、高級別輔助駕駛、智能座艙、高級別自動駕駛及眾包高精地圖定位等多種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