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顧廷燁的通房妾室,也怕常嬤嬤吼三吼
電視劇《知否》裡常嬤嬤罵康姨媽那一段,太深入人心了,只要看過的都覺得解氣。常嬤嬤別看年紀那麼大,三觀卻特別正。在家裡生計最艱難的時候,給白家小姐(顧廷燁的母親)當奶媽,也堅持不入奴籍。
她目光長遠,讓自己的兒孫堅持讀書,考取功名,深知如果自己入了奴籍,將來他們科舉入仕,在身份上就有硬傷,會遭到別人的攻擊。所以常嬤嬤也堅持著自己的底線。
常嬤嬤罵康姨媽的橋段在電視裡太過精彩,今天咱們就不說了,今天小編給大家說一說原著裡,她還罵過那些人。
1. 朱曼娘
原著和電視劇略有區別,朱曼娘和顧廷燁剛認識的時候,常嬤嬤就知道了,她苦口婆心地勸顧廷燁,所以朱曼娘的出身進不了侯府,還不如早點兒給些銀子讓她另外嫁人。顧廷燁也同意了,兩個人一起去勸說朱曼娘,朱曼娘尋死覓活的賴定了顧廷燁,常嬤嬤也不敢逼得太緊,怕出人命。
誰承想後來朱曼娘懷孕了,幸虧生了一個女兒,後來常嬤嬤害怕朱曼娘再次懷孕,特意找了一個湯藥婆子,以防萬一。後來朱曼娘在湯藥上下了手腳,所以又生下了昌哥。後來常嬤嬤屢屢勸導顧廷燁,才讓顧廷燁對朱曼娘重新審視起來,發現了朱曼娘的破綻,看清了她是個什麼人。
2. 顧廷燁的通房小妾
原著裡顧廷燁府裡還有秋娘、紅綃、和鳳仙三個通房或者小妾。明蘭有的時候不好意思說什麼,常嬤嬤每次都替明蘭出頭,幫著夏制這些人。某個晚上,鳳仙衣著單薄的過來勾引顧廷燁, 被常嬤嬤看到了:
她當即冷嘲熱諷一番,從鳳仙姑娘的祖宗十八代一直問候到子孫十八代,並且把她和青樓粉頭的技術水平進行了生動形象的比較,引的全府僕婦都來嬉笑圍觀。常嬤嬤罵的唾沫星子飛濺,猶自覺得不痛快,還一路追去荊扉閣繼續罵;這下鳳仙姑娘徹底歇菜了,羞憤痛哭的幾乎要上吊。
至於其他人,紅綃讓常嬤嬤旁敲側擊的刺了三回,秋娘也被她打擊的幾乎心如止水,就差落髮出家了,而那個鳳仙姑娘,更是連門都不敢出了。所以明蘭府裡的這些通房小妾,根本就不用明蘭出手,常嬤嬤吼三吼,就把她們收拾的服服帖帖。
3.常嬤嬤的兒媳婦
常嬤嬤命很苦,父親、丈夫和兒子都早逝,常嬤嬤一個人撐著整個常家。幸虧她的孫子——常年比較爭氣。她的兒媳婦是一個目光短見,見識粗鄙的人。常嬤嬤一開始怕顧廷燁沒人照顧,娶的媳婦不課心,原想著讓自己的孫女——常豔給顧廷燁當個小妾。
到了顧府,發現明蘭很會管家,見識修養也不凡,最主要的是深得顧廷燁喜歡。常嬤嬤便打消了疑慮,不再想著讓自己的孫女為妾的事。她的兒媳婦回來的路上埋怨她,常嬤嬤說:當初我兒子好好讀書,就是因為你看見別人富貴、眼紅,鼓動著丈夫去做生意,最後弄得家破人亡。她的兒媳婦,嫌在兒女跟前沒給自己留面子,常嬤嬤直接開罵:
你個敗家精!上不了臺面的東西!當初我真是瞎了眼睛,才會討你進門做兒媳!不少你吃不少你穿,偏偏你要發毛病,害死我兒子!要不是看在燕子和年哥兒面子上,我一早就把你趕出門去,你還不知天高地厚!
常嬤嬤人雖然老了,可是看的很清楚,知道顧廷燁夫妻恩愛,自己的孫女過去了也沒有好日子,還不如老老實實的找個小康的人家嫁過去,當個大娘子。
常嬤嬤的孫子常年在明蘭的幫助下,到海家私塾讀書,常年也很爭氣,最後考上了進士,娶了顧廷燁的庶出的女兒蓉姐兒。
常家從常嬤嬤的父親開始參加科舉考試,一個小門小戶的家庭,歷經四代,終於在常嬤嬤的堅持下,自己的孫子光榮中舉、入仕,改變了家族的命運。
常嬤嬤在封建社會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太太,她靠著自己的見識和堅持,為家族謀了一個好未來,確實讓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