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常嬤嬤太會罵人了,都有哪些人被罵?

2020-12-13 騰訊網

原著:顧廷燁的通房妾室,也怕常嬤嬤吼三吼

電視劇《知否》裡常嬤嬤罵康姨媽那一段,太深入人心了,只要看過的都覺得解氣。常嬤嬤別看年紀那麼大,三觀卻特別正。在家裡生計最艱難的時候,給白家小姐(顧廷燁的母親)當奶媽,也堅持不入奴籍。

她目光長遠,讓自己的兒孫堅持讀書,考取功名,深知如果自己入了奴籍,將來他們科舉入仕,在身份上就有硬傷,會遭到別人的攻擊。所以常嬤嬤也堅持著自己的底線。

常嬤嬤罵康姨媽的橋段在電視裡太過精彩,今天咱們就不說了,今天小編給大家說一說原著裡,她還罵過那些人。

1. 朱曼娘

原著和電視劇略有區別,朱曼娘和顧廷燁剛認識的時候,常嬤嬤就知道了,她苦口婆心地勸顧廷燁,所以朱曼娘的出身進不了侯府,還不如早點兒給些銀子讓她另外嫁人。顧廷燁也同意了,兩個人一起去勸說朱曼娘,朱曼娘尋死覓活的賴定了顧廷燁,常嬤嬤也不敢逼得太緊,怕出人命。

誰承想後來朱曼娘懷孕了,幸虧生了一個女兒,後來常嬤嬤害怕朱曼娘再次懷孕,特意找了一個湯藥婆子,以防萬一。後來朱曼娘在湯藥上下了手腳,所以又生下了昌哥。後來常嬤嬤屢屢勸導顧廷燁,才讓顧廷燁對朱曼娘重新審視起來,發現了朱曼娘的破綻,看清了她是個什麼人。

2. 顧廷燁的通房小妾

原著裡顧廷燁府裡還有秋娘、紅綃、和鳳仙三個通房或者小妾。明蘭有的時候不好意思說什麼,常嬤嬤每次都替明蘭出頭,幫著夏制這些人。某個晚上,鳳仙衣著單薄的過來勾引顧廷燁, 被常嬤嬤看到了:

她當即冷嘲熱諷一番,從鳳仙姑娘的祖宗十八代一直問候到子孫十八代,並且把她和青樓粉頭的技術水平進行了生動形象的比較,引的全府僕婦都來嬉笑圍觀。常嬤嬤罵的唾沫星子飛濺,猶自覺得不痛快,還一路追去荊扉閣繼續罵;這下鳳仙姑娘徹底歇菜了,羞憤痛哭的幾乎要上吊。

至於其他人,紅綃讓常嬤嬤旁敲側擊的刺了三回,秋娘也被她打擊的幾乎心如止水,就差落髮出家了,而那個鳳仙姑娘,更是連門都不敢出了。所以明蘭府裡的這些通房小妾,根本就不用明蘭出手,常嬤嬤吼三吼,就把她們收拾的服服帖帖。

3.常嬤嬤的兒媳婦

常嬤嬤命很苦,父親、丈夫和兒子都早逝,常嬤嬤一個人撐著整個常家。幸虧她的孫子——常年比較爭氣。她的兒媳婦是一個目光短見,見識粗鄙的人。常嬤嬤一開始怕顧廷燁沒人照顧,娶的媳婦不課心,原想著讓自己的孫女——常豔給顧廷燁當個小妾。

到了顧府,發現明蘭很會管家,見識修養也不凡,最主要的是深得顧廷燁喜歡。常嬤嬤便打消了疑慮,不再想著讓自己的孫女為妾的事。她的兒媳婦回來的路上埋怨她,常嬤嬤說:當初我兒子好好讀書,就是因為你看見別人富貴、眼紅,鼓動著丈夫去做生意,最後弄得家破人亡。她的兒媳婦,嫌在兒女跟前沒給自己留面子,常嬤嬤直接開罵:

你個敗家精!上不了臺面的東西!當初我真是瞎了眼睛,才會討你進門做兒媳!不少你吃不少你穿,偏偏你要發毛病,害死我兒子!要不是看在燕子和年哥兒面子上,我一早就把你趕出門去,你還不知天高地厚!

常嬤嬤人雖然老了,可是看的很清楚,知道顧廷燁夫妻恩愛,自己的孫女過去了也沒有好日子,還不如老老實實的找個小康的人家嫁過去,當個大娘子。

常嬤嬤的孫子常年在明蘭的幫助下,到海家私塾讀書,常年也很爭氣,最後考上了進士,娶了顧廷燁的庶出的女兒蓉姐兒。

常家從常嬤嬤的父親開始參加科舉考試,一個小門小戶的家庭,歷經四代,終於在常嬤嬤的堅持下,自己的孫子光榮中舉、入仕,改變了家族的命運。

常嬤嬤在封建社會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太太,她靠著自己的見識和堅持,為家族謀了一個好未來,確實讓人敬佩。

相關焦點

  • 《知否》:常嬤嬤手撕康姨母,相當解氣,網友:看了不下10遍
    常嬤嬤是顧廷燁生母的陪嫁侍女,顧廷燁在顧家不受父親的寵愛,顧偃開因為愧對大秦氏和白氏,所以對她們相關的人也都十分避諱。又到了最讓人開心的常嬤嬤罵康姨母環節!讓我們一起拍手叫好,這一段太解氣了,罵得好痛快,我不禁叫絕,有什麼事情輪得到你康姨母說話了?
  • 《知否》:常嬤嬤五分鐘不間斷怒罵康姨母,內容讓人「極度舒適」
    《知否》是女神趙麗穎出演的又一部古裝電視劇,雖然說從劇情來看,這部劇已經接近結尾了,但是這部劇中間的高潮卻接連不斷,劇情更是讓觀眾們非常喜歡,在最新的劇集當中,常嬤嬤連續五分鐘不間斷的怒罵康姨母,內容讓人「極度舒適」。
  • 知否:只是下人身份的常嬤嬤卻敢手撕康姨母,個中緣由你知道嗎?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由馮紹峰和趙麗穎主演的古裝宅鬥劇雖然已經播出很久,但還是有很多人重溫,裡面即使是不起眼的配角,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常嬤嬤雖然是只是一個下人,卻是不可或缺的一個人物。她是顧廷燁母親白氏從娘家帶過來的人,顧廷燁的母親白氏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難產去世,父親很快又娶了第三任老婆。所以顧廷燁從小就在常嬤嬤身邊長大,常嬤嬤對他十分疼愛,顧廷燁也早就把當作自己的親人。
  • 知否:常嬤嬤初見盛明蘭,與對曼娘態度截然相反,自然會是大娘子
    知否:常嬤嬤初見盛明蘭,與對曼娘態度截然相反,自然會是大娘子一部電視劇,如果能夠讓在劇中扮演男女主角的人在戲外也擦出火花,其實真的算得上一部良心劇作了。能夠將劇中的感情戲份帶到戲外,想必也是入戲太深,才會造成這樣的局面吧!
  • 知否:常嬤嬤痛罵康姨媽,一番話讓康姨媽氣暈倒地,明蘭笑不停
    近日,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人主演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正在熱播,該劇講述了盛明蘭和顧廷燁之間的愛情故事,在最新劇情中,小秦氏幾次三番的找顧廷燁和明蘭的麻煩,卻都以失敗告終,這下小秦氏終於認識到了明蘭的厲害之處,就連自己多年來培養的顧廷燁這暴躁的個性,到了明蘭跟前都服軟了
  • 《知否》原著常嬤嬤:底層人物的逆襲,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讀《知否》原著更是對此話有了清晰的認識。盛家的盛老太太,賀家的賀老太太,餘家的餘閣老,他們都是支撐家族的靈魂人物,他們的人生智慧,看後讓人受益匪淺。只是,這些人都是起點較高的人,所以常嬤嬤底層人物的逆襲,對普通的你我來說,更具有借鑑意義。常嬤嬤原本是好人家的女兒,父親是秀才,家道中落後,家裡生計艱難,吃了上頓沒下頓,懷了幾個孩子都沒保住,還去做過穩婆,一直到進入白府,做了顧廷燁母親白氏的奶娘之後,日子才慢慢好起來。
  • 常嬤嬤手撕康姨母,知否最新劇情太舒心!
    相信不少網友在觀看完知否常嬤嬤手撕康姨母的劇情後,大呼過癮。俗話說狠的怕橫的,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當然小編並不是貶低常嬤嬤,而是因為明蘭的處處忍讓實在讓人窩心,常嬤嬤這次裝傻充愣、指桑罵槐狠狠地羞辱了康姨母,讓小秦大娘子也無可奈何的情形,實在是讓人看的舒心。
  • 同樣罵寧遠侯府,為何顧廷燁對常嬤嬤沒共鳴,卻覺得明蘭是知音?
    文|阿財姐姐《知否》原著小說裡,顧廷燁和新婚妻子盛明蘭,有過一場針對自家——寧遠侯府的大吐槽,也可以把它理解為「痛說革命家史」。這場吐槽,由侯府「逆子」顧廷燁主導,吐得七情上臉,忿恨不已。想像一下,你見到自家的孩子沒了媽,還被他生父家裡人欺負,你會忍住不罵那無良的生父一家嗎?顧廷燁當然能理解常嬤嬤的心情。可惜,常嬤嬤忽略了一點:顧廷燁除了是白氏的兒子,他還是老侯爺的兒子。
  • 知否:常嬤嬤保護明蘭手撕白蓮花,這麼狠毒罵康姨母,為何氣的她渾身...
    電視劇《知否》中為何常嬤嬤只是奴婢為何敢手撕官眷康姨媽?要說這顧廷燁何許人也,他多次救駕皇上身上傷痕累累,常嬤嬤是顧廷燁的奶媽,在顧廷燁的心裡,常嬤嬤就是她的乾娘,所以常嬤嬤底氣足。
  • 《知否》手撕康姨母的常嬤嬤,最後的結局誰也沒想到
    當向媽媽又一次來請明蘭時,明蘭正吐得死去活來,按向媽媽的意思,長輩們都等著,明蘭無論如何都得過去,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常嬤嬤一看康姨母欺氣太甚,罵了向媽媽一通後,又到隔壁院裡去罵街了。你也算長輩?聖賢說母慈子孝,還是要母慈子才孝。
  • 《知否》原著,常嬤嬤不讓孫女嫁顧廷燁,後讓蓉姐當孫媳婦
    常嬤嬤命很苦,父親、丈夫和兒子都早逝,常嬤嬤一個人撐著整個常家。幸虧她的孫子——常年比較爭氣。她的兒媳婦是一個目光短見,見識粗鄙的人。常嬤嬤一開始怕顧廷燁沒人照顧,娶的媳婦不可心,原想著讓自己的孫女——常豔給顧廷燁當個小妾。
  • 《知否》原著敢於痛罵康姨母的常嬤嬤:她最妙之處,在於以惡制惡
    她的一生,都在與命鬥,白家厚道,常嬤嬤踏踏實實做事,在白家也可混的個好日子。她有一子一女,女兒不幸夭折,留下一個不學無術的兒子,讀書不好好讀,學著人家做生意,卻被人打個半死,留下一個媳婦和一雙兒女。這是常嬤嬤的拖累,但也是她的希望,因著孫子孫女在世,她還算有一些眷戀,對著兒媳雖然惡語相向,但還算良善。
  • 知否:原著中曼娘回歸,常嬤嬤意外去世,是巧合還是慘遭毒手?
    相信大家都看過了由趙麗穎和馮紹峰主演的古代社會家庭題材劇《知否》吧,該劇改編自關心則亂同名小說,通過北宋官宦家庭少女明蘭的成長、愛情、婚姻故事,展開了一幅由閨閣少女到侯門主母的生活畫卷,講述一個家宅的興榮,古代禮教制度下的女性奮鬥傳奇。
  • 知否瞎眼四子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瞎眼四子是哪些人分別都有誰
    【知否瞎眼四子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瞎眼四子是哪些人分別都有誰】電視劇《知否》已經播出近半個月,劇中的主要人物也基本上全部出場,奉上網友總結的「知否全家福」一張,突然也發現網友很細心,第一排是男主一家,包括「渣爹」和小娘以及外室,第二排是「硬核主母」和小公爺以及「硬核奶奶」和女主,之後是盛家「渣爹」和「白蓮母女」以及學渣次子,最上排是大娘子和一兒兩女。
  • 重溫《知否》原著:才知蓉姐兒嫁常嬤嬤的孫子常年,並不算低嫁!
    她很早就離開了生母朱曼娘,並非她想走,而是曼娘在逃走中,並沒有帶上蓉姐兒,這讓蓉姐兒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母親,變得很早熟,不願接納別人,在原著中,蓉姐兒小時候的脾氣是有交代的,顧廷燁怕明蘭與蓉姐兒相處不來,早早就把蓉姐兒小時候的怪脾氣說了。
  • 西遊中的觀音會罵人嗎?她罵過誰?她罵人的水平怎麼樣?
    不過,西遊世界中的觀音真的會這麼想嗎?難道她不會與現實佛教中的觀音一樣,「是諸眾生等,若不免斯苦惱者,我終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甘為菩薩、誓不成佛嗎?本人認為,西遊世界中的觀音,她還真與現實佛教中的觀音不一樣,她不過是一個活潑潑的社會人,絕對不是捨身忘我的救世主!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一點,那就是,西遊中的觀音會生氣,更會罵人!
  • 《知否》常嬤嬤:一生三苦的她不懼風雨,「三點教人」,造福後代
    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品百味人生。不同於劇中,《知否》原著中人物更形象具體。果敢聰慧的盛老太太,殺伐果斷的賀老太太,七竅玲瓏的孔嬤嬤以及目光長遠的常嬤嬤都是一等一的智慧長輩。原著中,常嬤嬤一生三苦:一苦少年喪父,二苦中年喪夫,三苦老年喪子。受盡人生悽苦,但她從未自哀自怨反,而是一直努力向上。
  • 《知否》常嬤嬤為什麼要大罵康姨媽?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真是人才雲集,看到如蘭這樣大家閨秀半夜約會的,墨蘭這樣私自給自己找老公的,本來已經覺得夠彪悍的了。可是沒成想,更彪悍的還在後面,常嬤嬤一個平頭老百姓,顧廷燁的奶媽子,竟然在候府中,敢高聲大罵官眷夫人康姨媽,除了拍手鼓掌之外,還是拍手鼓掌。
  • 重讀《知否》原著:才知蓉姐兒嫁常嬤嬤的孫子常年,是最好的結局
    從小就被顧廷燁捧在手心長大,而顧二在劇中身居高官,又深得皇帝青睞,而蓉姐兒最後結局是嫁給了常嬤嬤的孫子常年,很多人都在想,蓉姐兒最起碼也得門當戶對一點吧!怎麼會嫁給奶媽的兒子?太「低嫁」了吧!蓉姐兒的出身,其實就是一個「汙點」,雖然後面是明蘭撫養,但親生母親朱曼娘身份是實在很低微的,就是一個戲子出身,終究不是明蘭的親生骨肉,雖然名分但外邊的人可不這麼看,說難聽一點就是一個私生女,名不正言不順,就連侯府嫡女嫻姐兒在侯府都過得小心翼翼,謹小慎微,最後嫁入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