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你應該知道什麼?丨高中物理

2020-12-12 學習方程式

飛上天,與太陽肩並肩......

聽說有小行星要飛掠地球了,小編趕緊帶大家一起去看星星看月亮

前排開始囉嗦:

今天小編要認真說一說行星的運動定律。

這裡會說到:

①什麼是地心說、日心說,還有克卜勒三定律。

②開普利行星運動定律都有哪些考點。

【1】

行星運動:

(點擊打開思維導圖)

行星運動這一部分內容,相對來說,考試的內容不會太過重要,也不複雜,主要有這兩個方面:

①行星運動的發現歷史。

這部分內容,主要分為三個歷程:「地心說、日心說、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

你需要知道每一種學說的代表人物,和存在的主要問題(見上面思維導圖)

②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的內容和簡單運用。

克卜勒三定律是行星運動定律中的主要內容。

你需要知道克卜勒三定律分別說了什麼,能用來怎麼判斷問題。

【2】

行星運動理論:

1、地心說:

代表人物:託勒密

你需要記住地心說的代表人物,考試的時候可能會在選擇題中問你。

2、日心說:

日心說的內容可以拆分為這兩個方面:

①太陽靜止不動,處於宇宙中心。

②所有行星繞太陽做勻速的圓周運動。

代表人物:哥白尼

日心說也只能說是部分正確,它存在以下的問題:

①太陽並不是不動的,也並非宇宙的中心。

換個角度,我們會發現,太陽也不是老老實實不動的。

②行星圍繞太陽的運動的軌道也並不是圓形,速度也並非保持不變。

行星的軌道實際是橢圓:

速度也是變化的,靠近太陽運動得快,遠離太陽運動得慢:

【3】

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

(點擊打開思維導圖)

克卜勒的行星運動定律,是本章的主要知識點之一,其考點主要集中在各類選擇題上。

你要做的,就是知道克卜勒三定律都描述了什麼,怎麼用它來判斷行星的運動。

克卜勒的行星運動定律,是根據數據統計出來的規律,描述的都是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規律。

也即是說,克卜勒的行星運動三定律,就是日心說的升級版。

1、克卜勒第一定律:

第一定律也叫橢圓軌道定律。

在這裡要認識到,行星繞太陽的軌道是個橢圓,而不是圓。

2、克卜勒第二定律:

行星與太陽的連線在相同時間掃過的面積相等。

也就是這樣的:

根據這個定律,我們可以想到,在相同的時間之內,掃過的面積要相同,則距離太陽越遠,通過的弧長也就越短,表明速度也就越小。

因此,行星運動的第二定律,主要是用來判斷行星運動的速度快慢的。

所以你要記住的是:

距離太陽近,則運動速度快。距離太陽遠,則運動速度慢。

3、克卜勒第三定律:

就是這傢伙:

T就是周期,即行星繞太陽轉動一圈所用的時間。

a是行星繞太陽運動的橢圓軌道的半長軸,即是下面這貨:

克卜勒第三定律,主要考點是用來計算,比如計算兩個行星運動快慢的差別。一般也以選擇題為主。

你要做的就是記住這個公式,還有知道怎麼計算。

欲知如何應用克卜勒三定律,歡迎繼續搭訕小編。

小編的文章還有:

如何求「圓周運動」中取值範圍的問題?丨高中物理

曲線運動試卷就是這麼出的!丨高中物理

高考物理:豎直面內圓周運動解題全攻略!丨思維導圖

高考物理:「向心力」解題關鍵流程!丨思維導圖

相關焦點

  • 優美和諧的數學詩歌——克卜勒三大定律的發現
    用數學公式表達物理定律之開先河者,德國天文學家克卜勒 是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因確定克卜勒三大定律,精確描述了行星運動的真實軌跡,被時人稱為「天空立法者開。普勒在大學時代就接受了哥白尼的日心說,決心盡全部力量為之辯護。
  • 從地心說到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人類開啟了航天時代
    哥白尼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依然束縛在行星運動的軌道是一個正圓而且是勻速運動的,真正解開行星運動的應該是,丹麥天文學家第谷,憑藉著他的肉眼觀察天體,測量每一個天體的位置,準確到幾乎達到人類肉眼的極限,第谷臨終前將他一生觀察到的750個行星的數據交給他的助手克卜勒,德國物理學家克卜勒利用老師的數據,對火星軌道進行分析和計算,計算結果表明火星的軌道不是一個正圓,
  • 克卜勒堅持了科學應獨立於哲學和神學,從而獲得了天文學上的突破
    克卜勒一方面對第谷的觀測精確度抱以絕對的信任,另一方面第谷的折中體系與實際觀測結果的差異又使他十分苦惱。在經過許多鋳蹲之後,克卜勒毅然拋棄了作為哥白尼體系中致命贅撫的柏拉圖原理,並在1609年出版的《新天文學一天體物理學》以及1619年出版的《宇宙和諧論》中提出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
  • 克卜勒
    可是克卜勒的數學才華非常出眾,當他了解到一些有關自然科學的理論之後,就把當牧師的想法拋得一乾二淨,終於在奧地利的一所大學裡教了自然科學。  1600年,30歲的克卜勒貿然給素不相識的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寫信。他把自己研究天文學的成果和想法告訴了第谷。第谷看後,對克卜勒的才華驚嘆不已,立即寫信邀請他來當自己的助手。但是克卜勒來到第谷的身邊僅10個月,老人便去世了。
  • 天文學家的天文學家:1609年克卜勒革命成就競爭對手伽利略
    這是Johannes Kepler的出版物1609年的Astronomia Nova(新天文學),這篇論文中德國天文學家介紹了他描述行星運動的前兩個定律。第一定律指出,行星圍繞太陽以橢圓軌道運行,並將太陽的位置描述為該橢圓中的焦點。第二定律指出,連接行星與太陽的假想線將在給定時間段內掃過一個大小相等的區域,無論在軌道中的哪個時間段落下。
  • 高中物理(第二十七講)牛頓第一定律
    跟著順哥學物理,今天學習牛頓的第一定律。在高中教材中是這樣描述的:一切物體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影響它的這種狀態(因為不受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理想狀態不存在,所以這不是實驗得到的定律)。換句話說,就是有這樣一個東西,任何事物都保持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除非有別的力影響它,使他改變運動狀態。
  • 行星靠近太陽時速度會增大,能量從哪裡來?
    古埃及時期的天文學家託勒密是地心說的集大成者,他認為地球處在宇宙的中心,其他天體圍著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16世紀時期,哥白尼給出了日心說,宇宙的中心從地球轉移到了太陽,行星是圍繞著太陽做勻速圓周運動。當時的學者之所以認為行星是做圓周運動,因為圓是完美的,神聖天體的運動肯定是完美的。哥白尼之後有一位天文觀測學者第谷,他將一生幾乎可用的全部時間投入到行星位置的觀測記錄中,他對行星位置記錄的準確度達到了肉眼能夠觀測的極限。他的學生克卜勒在第谷去世後接手第谷留下的觀測記錄。
  • 物理雖好,但請不要入魔
    可以說物理學的發展與測量密不可分,那些只看過幾篇科普文章,從來沒做過實驗(測量),別說連基本的物理知識都難以掌握,更不可能理解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本文就從測量的角度,講述一下什麼叫做物理。一、坐而論道的年代從人類誕生以來,就一直在試圖認識和解釋這個世界。
  • 他定下的規則,漫天星星都要臣服,他就是「天空立法者」克卜勒
    這就要靠克卜勒來驗證了。地心說第一個出局了,日心說呢?也有些問題,那麼第谷自己的理論呢?這個理論更亂,問題出在了哪裡了呢?問題就出在了最基本的假設上,無論託勒密還是哥白尼,包括第谷,都認為行星的軌道是圓形的,而且做勻速圓周運動,這個假設就是錯的。
  • 高考必備|高中物理必修一、二知識點全面大總結,提分必看!
    上期小成為大家分享了歷史必修的知識點匯總,這期則是為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知識點匯總,相信會對正在衝刺高考的學子有幫助的。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解題方法歸納高中物理必修一所學的知識點主要包括運動的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相互作用(力)、牛頓三大定律這四大章節的內容。第一章運動的描述主要掌握對質點、參考系、位移的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理解;速度和加速度關係的理解這幾個知識點。
  • 為什麼行星運動軌跡是橢圓,而不是圓形?在牛頓用微積分計算前,無人...
    雖然哥白尼正確地推斷出地球繞著太陽轉,而不是太陽繞著地球轉,但他還是在他的行星運動模型中使用了圓。 克卜勒迫切地想要得到布拉赫的星圖,以及他的天文臺和設備的使用權,也正因為如此,許多人認為是克卜勒毒害了布拉赫。 當克卜勒終於擁有了布拉赫的一切後,他更準確地研究太陽系,他計算出行星運動軌道橢圓的合理性,但他仍然不知道為什麼行星是橢圓運動的。
  • 開局一個牛頓和若干定律,如何一統力學江湖?
    那一年,近代科學之父伽利略剛剛去世,以「行星運動三大定律」為天空立法的克卜勒剛去世12年,提出近代日心說的哥白尼去世了99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則已經是150年前的事了。那個時候,英國剛剛(1640年)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一個世紀以前的宗教改革已經讓英國脫離了羅馬教廷的控制,所以牛頓再也不用像哥白尼、伽利略那樣提心弔膽的做研究了。
  • 從地心說到日心說,人類是如何發現行星軌道不是圓形而是橢圓的?
    這幾天一直在寫我的專欄《物理的門道》裡面就涉及到了這部分內容,所以我就來回答一下大家都很好奇的問題,人類是如何發現行星軌道不是標準的圓形而是橢圓的呢?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的話就是,早期是「沒看清」蒙的,隨著觀測精度的提高,通過計算發現的。下面我就來略微詳細地說明一下這個過程。一、古人是怎麼觀天的呢?
  • 探索、求證:瑪雅人古定律,序言
    嚴維權一個古老而新奇的宇宙公式定律此為《探索外星文明》一書首篇以前我們人類對宇宙規律和現象知道不是很多,只是近代因為有了一些新的宇宙公式定律,如克卜勒三定律,以及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等。還有近代高科技和先進工業,使我們對宇宙的事物、現象和運動規律有了進一步了解。可以說屈指可數的宇宙公式定律,在人類對宇宙探索過程中功不可沒。
  • 博士課堂||高中物理:3.3 牛頓第三定律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高中物理第三章第三節《牛頓第三定律》:如下圖,用手拉彈簧時,彈簧受到手的拉力 F,同時彈簧發生形變,手也就受到彈簧的拉力 F'。那麼手拉彈簧的力與彈簧拉手的力是什麼關係呢?不論物體做什麼運動,兩個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錯誤。
  • 並非什麼東西的軌跡都是圓的,行星的運動軌跡就不是,為什麼?
    圓總給人一種合理的感覺,這表現在很多事物的發展都與圓有關,例如行星的運動軌跡。根據記載,最早對太陽系進行模型建立的人是亞里斯多德,他同時也是第一個將行星軌道畫成圓形的人。之後很多天文學家和數學家都想知道行星的軌道為什麼是圓的,但又怎麼都想不明白,最後只能當作是理所當然了。之後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同樣也建立了一套太陽系模型,在這套模型中行星軌跡同樣是圓的。
  • 新書| 《宇宙的奧秘:克卜勒、伽利略與度量天空》
    他們一人在威尼斯透過望遠鏡觀察星辰,另一人在布拉格發現了行星運動定律。託馬斯·德·帕多瓦以至今較少受到關注卻扣人心弦的通信往來為基礎,首次講述了兩位如此不同的科學家之間不對等的關係,以及他們如何在同樣的時刻以各自的方式探索星辰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