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很美的一首詩,從開篇美到結尾,讀過的人都會念念不忘!

2020-12-19 塵世曉書僮

《全唐詩》裡一共收錄了近40000多首詩,其中大部分的作品都是經典名篇,有一些作品寫得也是極為抒情,也很是唯美。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這一千多年來,我們一直喜愛唐詩,裡面一些膾炙人口的詩句,我們也是會頻頻地在現實生活中引用。讀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文學獨有的魅力,以及那份獨特的美。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可是只要細細品來,則是會發現作品中處處充滿了詩情畫意。

唐詩能夠有那麼高的成就,正是有那些偉大的詩人,他們用手中的一支筆,不僅讚美祖國的大好河山,同時也抒發自己的情感,把自己見到最美的風景,最美的人,最美的事物,全部寫進了作品中,也正是這種美的體現,才使得唐詩別具一格,成為了一座令後人無法逾越的高峰,譬如中唐時期偉大的詩人劉禹錫的很多作品,那就非常的唯美,尤其是這首《賞牡丹》,通篇可謂是美得令人心醉,整首詩儘管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但卻是從開篇一直美到結尾,使得讀過的人那都會念念不忘。

《賞牡丹》唐代: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劉禹錫也被稱為」詩豪「,他與白居易、元稹、柳宗元、韓愈等人,那都是有著交往甚密,而且他也是屬於那種天才型的詩人,寫過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一些經典的作品,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那都是不會陌生,譬如《烏衣巷》、《秋詞》、《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竹枝詞二首》等等,那都是唐詩裡的千古名篇,每一首都足以令人驚豔,而且寫得也是極為抒情,也很是唯美,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的作品受到了後世無數讀者的追捧。

那這首《賞牡丹》也是他眾多作品中,比較有特色的一首,通篇描寫得看極為優美,寫出了世間最唯美的牡丹。作為國花牡丹,同樣也是深愛人們的喜愛,它不僅花開得漂亮,尤其是散發出來的那份優雅最是令人著迷,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的文人雅士會喜歡牡丹的原因。

第一二句寫得就很是唯美,把牡丹身上那種獨特的氣質,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繪的活靈活現,」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這兩句詩在表現手法上也是極為獨特,詩人以芍藥花和荷花來襯託出牡丹獨特的氣質,這樣的一種描寫方式,自然也是令這首詩更具有感染力,也更加的生動有趣;那這兩句詩也是比較好理解,那庭院前的芍藥花雖然長得很漂亮,可是與牡丹比起來,則是顯得沒有骨骼,看上去沒有精神,然而那池塘裡的荷花同樣很豔麗,但是又少了幾份情趣。

第三四句最是經典,也最能夠突出牡丹的那種品德,」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最後這兩句詩人沒有任何的過渡,完全是直抒胸臆,再次表達了自己對於牡丹的喜愛,這天底下有無數好看的花,但是總體上來說,那都是不如牡丹花,它才是花中的王者,才最能突顯出花的氣質來,每當到了開花時節,牡丹花便是會驚動整個京城。

劉禹錫的詩總有一種獨特的氣質,而這首《賞牡丹》,無論是寫作方式,還是詩人對於牡丹的那份喜愛,那都是在這首詩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讀來也是朗朗上口,不失為一首難得的佳作,而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體現出唐詩那份獨特的美。

相關焦點

  • 杜牧很美的一首詩,從開篇一直美到結尾,寫出了令人驚豔的秋天!
    雖然晚唐時期也有很多著名的詩人,但是杜牧的存在無疑使得唐詩更具有感染力,也更為令人震撼,特別是他的一首《清明》,可謂是膾炙人口,通篇寫得極為悽美,也很是傷感,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把骨子裡的那份悲痛之感,以一種很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這樣的作品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是會念念不忘,同時也會被那份悲傷所感動。
  • 王維很優美的一首詩,從開篇美到結尾,讀後讓人回味無窮!
    具體來說的話,就是不僅在形式上加入了繪畫、聲樂的特色,能夠給人以極大的審美享受,而且在內容上還包蘊著深厚的人文內涵,以及王維獨特的審美理想。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是王維對「靜」美的刻意追求。如《過香積寺》:「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竹裡館》:「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鳥鳴澗》:「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等,都是對「靜」美的刻意追求。
  • 劉禹錫很美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美得令人驚豔如詩如畫
    劉禹錫被貶的最後一處地方是夔州(重慶奉節),古代的夔州交通不便,與外界極少聯繫,當地的人們保持了一種純樸的生活。當時劉禹錫剛到夔州時,心情是很複雜,此前他一再被貶,先是被貶湖南,後來陸陸續續又被貶到嶺南和貴州等地,這種特殊的人生經歷,也是磨難了劉禹錫,讓他榮辱不驚,可以從容地面對各種各樣的挑戰,但是被貶夔州時,他已經很老了,頭髮也全部白了,去到偏遠的地方,無疑是一種折磨。
  • 元代著名畫家的一首小令,美得心醉,從開篇美到結尾,連題目都美
    例如大家熟知的馬致遠的小令《天淨沙秋思》就是一首流傳千年的經典之作。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元曲小令,雖然冷門,但是卻美得心醉,開篇就很驚豔,就連它的題目都好美。他就是元代詩人倪瓚的《人月圓》。全曲如下:傷心莫問前朝事,重上越王臺。鷓鴣啼處,東風草綠,殘照花開。
  • 李白很美的一首山水詩,從開篇美到結尾,讀後如臨畫境!
    無論王維臨泛漢水寫下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還是劉禹錫遊覽洞庭寫下的「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亦或是蘇軾觀賞西湖寫下的「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無疑都讓人如臨畫境。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首《過崔八丈水亭》,來一起感受下我國古典詩詞中山水詩的美。
  • 白居易很美的一首詩,從開篇一直美到結尾,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
    純寫景的作品中,白居易的《暮江吟》不可不讀,這是一首很有意境,難得的經典之作,整首詩美得猶如一幅畫。其實想要用字構建出獨特的美,那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可是在白居易的筆下,只是那麼短短的幾句,便得寫出了夕陽西下獨特的美景,讓人還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也正是白居易的高明之處,看似寫得很簡練,其實非常的講究,成為純寫景裡的典範之作。
  • 杜牧很美的一首詩,從開篇美到結尾,把梅花寫得令人陶醉!
    但並不是說那些只是讚美梅花形象美的詠梅詩,就難登大雅之堂。譬如,晚唐詩人杜牧的一首詩《梅》,它就是一首緊緊圍繞梅花形象美去寫的詠梅詩。儘管詩中杜牧沒有歌頌梅花的高尚品格,篇幅也只有寥寥四十字,但卻把梅花的形象美進行了完美的塑造。《梅》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
  • 劉禹錫的這首中秋詩,僅開篇兩句,便美得令人神往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八月十五夜玩月》,便是一首純粹賞月的經典詩作。它出自於唐代詩人劉禹錫之手,是劉禹錫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顧名思義,劉禹錫這首詩描繪的就是八月十五中秋月夜的美麗景象。雖說劉禹錫的《八月十五夜玩月》,沒有像其他中秋詩那樣,突出中秋節「團圓」的節日內涵。但是它蘊含了劉禹錫最為純真的賞月之情,且富於哲理性的內涵。概括來說,就是整首詩氣象萬千,將賞月之情洗鍊而出,毫無塵俗氣息。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劉禹錫的這首《八月十五夜玩月》: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 王維登上城樓寫下一首詩,從開篇美到結尾,千年來廣為傳誦
    在《秋登宣城謝脁北樓》一詩中,寫道:「江城如畫裡,山曉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登河北城樓作》,便是一首「登樓」以寄慨的千古名作。它出自唐代山水田園詩派傑出詩人王維之手,是王維隱居時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 杜牧很經典的一首詩,從開篇美到結尾,值得一讀
    縱觀我國古代詩歌史,江南似乎成了一種文化的象徵,洋溢著自然的美和詩意的追求。於是在我國古代詩歌作品中,秀美的江南得以被不斷呈現與讚美。無論是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還是韋莊的「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亦或是張養浩的「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簷」,無不描繪了一幅生動形象的江南畫卷。
  • 《唐詩三百首》中被嚴重忽視的詩,詩名都沒有,卻從開篇美到結尾
    唐代有記載的詩近5萬首,清朝蘅塘退士選了其中的311首,編成了《唐詩三百首》。沒入選的不一定不是精品,但入選了的多數都是經典。在這311首詩中,李白、杜甫、李商隱、王維、白居易、劉禹錫等名家巨匠之作已經佔去了大半,所以留給小詩人的名額本就不多。
  • 李白在秋日寫的一首詩,從開篇美到結尾,驚豔了世人上千年
    今天要講的這首詩就是李白在宣城所寫的,從開篇美到結尾,驚豔了世人上千年。這首詩名為《秋登宣城謝朓北樓》。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人煙」給人一種很溫暖的感覺,而「橘柚」本是蕭瑟的秋日裡極其亮麗的一道風景,然而詩人卻以「寒」來連接,使得原本很美卻無瓜葛的兩道風景染上了絲絲寒意。
  • 劉禹錫的一首《柳枝詞》,一開篇便驚豔了世人,美得令人心醉!
    每個人對於唐詩都會有不同的理解,而且也一定是有那麼一兩首詩是會自己念念不忘,那就猶如是兒時第一次收到的某件禮物,會成為生活裡最為重要的一個印記。小編要為大家介紹唐詩裡一首非常經典的愛情詩,這也是個人非常喜歡的一首,那麼便是劉禹錫的《柳枝詞》,想念喜歡詩詞的朋友,那麼對於這首《柳枝詞》一定是不會陌生,它可以說是劉禹錫的代表作之一。《柳枝詞》唐·劉禹錫清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
  • 大詩人陸遊寫下一首唯美的詩,從開篇美到結尾,美得令人心醉!
    陸遊身上的愛國情懷最是令人感動,儘管他後來沒有任何的機會上到戰場,但是依舊心繫天下,即使是處於彌留之際,也依舊想著國家,告訴子孫後代,一定要去收復北方的失地,實現祖國的統一,為此寫下了感人肺腑的《示兒》一詩。在這首詩中陸遊語重心長地告訴子孫後代,不要忘記了國讎家恨。
  • 楊萬裡的詩清新脫俗,這首經典的七絕《霜》,從開篇美得到結尾
    ,不僅寫出了新意,同時也美得如詩如畫。楊萬裡只是那麼信手拈來,卻是把霜這一自然現象描寫得充滿了詩情畫意,每一句都別具一格,有著一種獨特的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不失為一首難得的佳作,所以如此唯美的一首作品,自然也是不容錯過,值得我們一讀。
  • 劉禹錫最美的一首詩,寫出了牡丹花不一樣的美,通篇美得如詩如畫
    劉禹錫,字夢得,中唐著名的詩人,唯一一位可以與白居易比肩的詩人,他的作品也是很獨特,每一首都寫得很有韻味,無論是他的詠物詩,還是懷古詩,那都是與眾不同,以這首《賞牡丹》來說,那就是一首難得的經典名篇,也是他最美的一首詩,通篇雖然只有寥寥數語,但是寫出了牡丹花不一樣的品格,從而有了一種獨特的美。
  • 王維的這首詩僅有40字,卻從開篇美到結尾,傳唱千古
    譬如,《鳥鳴澗》一詩中的「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而說到王維的「詩中有畫,詩中有樂」,就不得不提他傳唱千古的名篇《山居秋暝》。 首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空曠的山間剛剛結束了一場雨,傍晚時分的氣溫使人感到秋天已經來臨。我們說夏末秋初的夜晚,最是清涼和愜意。更何況這裡山雨初霽,萬物為之一新,有如世外桃源。因此我們可以說,這首詩的開篇兩句,便美到令人神往。
  • 王維的這首詩僅有40字,卻從開篇美到結尾,傳唱千古
    事實上,除了精通詩畫外,王維還深諳樂理。所以在詩歌創作的時候,王維還很注重聲音環境的構造。譬如,《鳥鳴澗》一詩中的「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而說到王維的「詩中有畫,詩中有樂」,就不得不提他傳唱千古的名篇《山居秋暝》。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秋天必讀,開篇就是經典
    到唐代大詩人杜甫「萬裡悲秋常作客」,基本上絕大多數的詩人面對秋天都是悲愁的。 但是這種情況在老劉這裡根本不存在,老劉甚至「嘲笑」這種情結: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是我不是,這首詩寫得真是豪氣,不愧為詩豪。
  • 劉禹錫一首弦技之作,開篇的疊字句出神入化,最後兩句渾然天成
    四川民歌很有特色,儘管看似粗獷,但是情感細膩,劉禹錫非常喜歡四川的民歌,所以他把民歌結合到詩歌裡,使得作品更具有感染力,而他的組詩,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下誕生,那麼在這組詩中,有一首可謂是弦技之作,也就是其中最後一首,通篇寫得很有趣,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