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斯佛教專家齊聚五臺山紀念法顯大師 再續千年佛緣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信息

中斯佛教專家齊聚五臺山紀念法顯大師 再續千年佛緣

2016-06-24 06:22:5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五臺山6月23日電 (範麗芳)「中國和斯裡蘭卡有高僧法顯開啟的千年佛緣,這為中斯雙方的繼續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3日下午,中斯「法顯大師——一帶一路先行者」研討會在中國佛教聖地五臺山舉行,山西省宗教局副局長侯文祿致辭中如是表述。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使唐僧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家喻戶曉,事實上,比唐僧早兩百多年、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是法顯大師。

  法顯,東晉時期山西人,於公元399年從長安出發,經西域至天竺,前後歷時14年,遊歷20多個國家,收集了大批梵文經典,期間曾在獅子國(今斯裡蘭卡)留學2年,他將佛教文化引入中國,返回國後他寫出了第一部反映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著作《佛國記》。

  「《佛國記》是中國首本記錄當時中亞、印度和南海諸國山川地貌和風土人情的遊記。」五臺山佛教協會會長昌善法師介紹,自19世紀以來,該書先後被翻譯成法語、英語、日文等多種語言。如今,法顯大師更是被譽為「一帶一路」戰略的文化先行者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開拓者,成為中斯兩國佛教界的高僧大德。

  斯裡蘭卡阿斯羯利派副導師萬達路維·烏帕裡長老介紹,法顯大師的名字在當地婦幼皆知,「如果有孩子讓爺爺奶奶講故事,長輩們通常都會講這位從東方佛國來的高僧的故事。」

  斯裡蘭卡科倫坡菩提寺護法委員會秘書長塞納拉特納·蘇拉尼瑪拉長老認為,「絲綢之路」是人類歷史上重要的商貿之路,也是絢麗燦爛的文化信仰傳播之路。作為中斯佛教友好交流象徵人物、中國西行求法第一人,法顯大師不僅是一位滿腔熱誠的求法比丘,也是一位影響深遠的學者、人類宗教史上至心虔誠的精神傳教士。

  研討會上,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五臺山尼眾佛學院院長如瑞法師,斯裡蘭卡龍華書院院長郝唯民,西北大學教授李利安等專家學者進行主題發言。與會學者認為,法顯大師西行求法、傳譯佛典,完善早期中國佛教戒律及學理體系,以開放、包容的態度吸納域外優秀文化;法顯大師也是中斯兩國佛教交流共同的寶貴遺產,希望通過此次研討會,延續中斯「千年佛緣」。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佛教協會主辦,由山西省佛教協會、中國佛教協會《法音》雜誌社、山西省法顯文化研究會協辦,五臺山佛教協會具體承辦,旨在進一步推動中斯佛教友好交流,鞏固中斯佛教的傳統法誼,紀念「海上絲綢之路」與中斯佛教友好先驅——法顯大師,繼而弘揚絲綢之路文化精髓,助推「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建設。

  當日,五臺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趙永強,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如瑞法師、湛如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山西省佛教協會會長妙江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常藏法師、全柏音,斯裡蘭卡阿斯羯利派副導師萬達路維·烏帕裡長老,斯裡蘭卡羅曼那派僧伽導師馬庫拉維·威瑪拉長老,斯裡蘭卡佛教電視臺臺長善法長老,斯裡蘭卡科倫坡菩提寺護法委員會秘書長塞納拉特納·蘇拉尼瑪拉長老,斯裡拉卡龍華學院院長郝唯民,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執行所長、南京大學教授淨因法師,福建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本性法師,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李利安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惟善法師,太原理工大學教授梁麗萍,太原大學教授馮巧英等來自中國和斯裡蘭卡的高僧大德、專家學者及領導嘉賓等近30人出席。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境內,位列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且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是中國佛教寺廟建築最早的建造地之一,也是文殊菩薩演教和居住的地方,在日本、印度、斯裡蘭卡、緬甸、尼泊爾等國享有盛名。這裡擁有80餘座寺院和2000多名僧尼。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完)

相關焦點

  • 首屆法顯文化國際論壇開幕 純一法師闡述中斯佛教新篇章
    他稱讚法顯是中斯佛教交流的先驅,中斯友誼的開拓者。佩雷拉部長表示,在西古城無畏山寺的法顯銅像是唯一一個在斯佛教聖地矗立的外國佛教人物銅像,這充分顯示了中斯友好情誼。他盛讚法顯大師不畏艱難,一心求法的精神,表示無論北傳佛教、南傳佛教和藏傳佛教,根本上是一致的,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斯中佛緣深厚,兩國友好基礎堅實深厚。斯佛教部將繼續推動中斯佛教的合作與發展。
  • 中斯名佛像萬裡相會 再續法顯開啟的千年佛緣
    新華社太原6月27日專電(記者王學濤、高竹)花瓣鋪路、梵音悠揚,斯裡蘭卡佛教文化代表團26日來到山西省稷山縣大佛寺瞻仰中國現存最大的土雕大佛,並贈予大佛寺一尊來自斯裡蘭卡古首都阿努拉德普勒的著名「禪定印佛像」的仿製品,而1600多年前,中國高僧法顯在斯裡蘭卡遊歷時瞻仰了原佛像。
  • 盛世 盛時 盛事:中國佛教代表團純一團長一行訪斯圓滿
    歷史上,以法顯大師和玄奘大師為代表的中華求法高僧,以及通過海陸通道進入我國的西域和天竺高僧,創建了直貫太平洋與印度洋最為龐大的中外佛教絲路文明共同體,共同締結了古代亞洲文明交融的千年因緣。今天,中國佛教代表團純一團長一行正是中國佛教以繁盛之姿回饋佛教發源地的時代。
  • 「法顯大師——一帶一路的先行者」研討會在山西五臺山召開
    開幕式由五臺山佛教協會會長昌善法師主持。妙江法師說,佛教傳入中國和斯裡蘭卡有兩千餘年的歷史,兩國都有著悠久深厚的佛教文化傳統。東晉高僧法顯大師西行求法,開啟了中斯佛教千餘年的友好往來,他為促進中斯兩國佛教的交流、發展,深化兩國人民的友誼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傳印長老:以佛教智慧和慈悲之水灌溉中斯兩國人民友誼之樹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傳印長老代表中國佛教協會蒞會祝賀(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編者按:2010年9月19日,由中國佛教協會、斯裡蘭卡駐華使館聯合主辦、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北京靈光寺承辦的「法顯的足跡——紀念法顯西渡斯裡蘭卡160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靈光寺隆重舉行。
  • 「2016佛緣之路——五臺山黛螺頂首屆傳燈大典」圓滿成辦
    18點,「佛緣之路——五臺山黛螺頂首屆傳燈大典」啟動儀式,在黛螺頂下面的一所小學廣場舉行。排列整齊的千名志願者,身穿印有「佛緣之路——五臺山黛螺頂首屆傳燈大典」標誌的白色特製T恤,現場顯得莊嚴殊勝。在五臺山佛教協會會長、五臺山黛螺頂昌善大和尚和佛緣之路發起人李進致辭後,大家爭相在傳燈背板上簽名。
  • 山西五臺山舉行觀音菩薩誕辰紀念法會(圖)
    山西五臺山舉行觀音菩薩誕辰紀念法會(圖) 2016-03-27 21:46:0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3月27日,農曆二月十九
  • 大恩法師:山東與成都大慈寺的佛緣_佛教_鳳凰網
    據專家考證:這是「絕無僅有的珍品」,「其價值不可估量」。興隆塔地宮的發掘,不僅對古代佛教文化研究有重大貢獻,並且具有極高歷史文化研究、佛教史研究、繪畫藝術研究、製作工藝研究的價值,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聖物重見天日,是佛門一大幸事,更是盛世一大喜訊! 興隆塔是兗州市的文化標誌,初建於隋朝,重建於宋代。其高高聳立在地面的八角形興隆塔為下7層寬大,上6層急劇縮小,共13層的「塔上塔」奇觀。
  • 2016佛緣之路五臺山黛螺頂首屆傳燈大典圓滿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佛緣之路)17點,10組千名志願者已經開始聚集,籤到處人頭攢動。18點,「佛緣之路——五臺山黛螺頂首屆傳燈大典」啟動儀式,在黛螺頂下面的一所小學廣場舉行。排列整齊的千名志願者,身穿印有「佛緣之路——五臺山黛螺頂首屆傳燈大典」標誌的白色特製T恤,現場顯得莊嚴殊勝。
  • 走進衛塞節:重返獅子國 法顯大師銅像安奉科倫坡讚頌寺
    斯裡蘭卡人民歡迎所有來到斯裡蘭卡的人們,特別是來自法顯大師故鄉的人們。希望我們在法顯大師的影響下,讓兩國佛法的交流與發展永遠持續下去。明生大和尚則向大家講述了贈送法顯大師銅像安奉科倫坡讚頌寺的緣起。大和尚說,法顯大師不僅聯繫中斯兩國的佛教信眾,開拓了中斯佛教交流之源,更是文明互鑑的推動與促進者。
  • 五臺山普壽寺「佛緣之路」心願加持法會舉行
    五臺山普壽寺舉行「佛緣之路」心願加持法會寺院內景佛教在線山西訊 由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山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山西省五臺山佛教協會名譽會長、山西省五臺山普壽寺尼眾佛學院院長如瑞法師主法的「佛緣之路」心願卡加持灑淨法會,於2016
  • 各地高僧齊聚五臺山 紀念清海上師誕辰90周年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2016年9月21日-23日,在五臺山大圓照寺舉行紀念清海上師誕辰90周年系列法會。來自五臺山及全國各地的高僧大德、諸山長老、僧俗二眾弟子齊聚一堂,共襄盛舉,緬懷追思一代高僧,佛門泰鬥,顯密巨匠——清海上師誕辰九十周年慶典。
  • 法會—五臺山普壽寺舉行釋迦牟尼佛出家日紀念法會
    五臺山普壽寺舉行釋迦牟尼佛出家日紀念法會五臺山尼眾佛學院院長、普壽寺住持如瑞法師親臨主法如瑞法師為大眾慈悲開示僧眾誦經>禮拜諸佛佛教在線五臺山訊 2015年3月27日(農曆二月初八),適逢本師釋迦牟尼佛出家日,山西五臺山普壽寺在法堂舉行了隆重的慶祝法會,五臺山尼眾佛學院院長、普壽寺住持如瑞法師親臨主法。
  • 河北邯鄲二祖寺將舉行二祖慧可大師圓寂紀念法會
    戒毓法師榮膺二祖寺住持-中興祖庭(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河北邯鄲二祖寺)2017年4月12日,農曆三月十六,恭逢禪宗二祖慧可大師圓寂日。二祖慧可大師「中國禪宗第一人」,前接印度菩提達磨,為法忘軀,立雪斷臂;後啟三祖僧璨乃至當代禪師,以弘法為家務,躬身護法;奠禪宗五葉之根基,開佛教中國化之徵程。河北省邯鄲市二祖寺,繼祖師傳承佛法之功業,護教護法之精神,中興祖庭以佛法利益社會及大眾,值祖師圓寂日之際,將舉行「二祖慧可大師圓寂紀念法會暨邯鄲二祖寺山門奠基」、「二祖慧可大師圓寂紀念法會暨邯鄲二祖寺中興奠基」盛會。
  • 《釋迦牟尼佛傳》將震撼上映 呂良偉再續佛緣
    《釋迦牟尼佛傳》11月震撼上映 呂良偉再續佛緣  騰訊娛樂訊 由呂良偉主演的電影《釋迦牟尼佛傳》將於11月份震撼上映,他在該劇中飾演佛教最高聖人釋迦牟尼呂良偉早年曾出演過達摩及六祖慧能禪師,此次出演釋迦牟尼可謂佛緣深廣。他在出演達摩後,開始供奉佛祖至今,心懷慈悲的他自出演其角色後還組織了公益團隊大做慈善事業,廣結善緣!  此次,再度出演佛教聖祖呂良偉表示:能夠獲此殊榮出演釋迦牟尼佛對他來講很感動,也很滿足。為了詮釋好釋迦牟尼佛,開拍前他曾閉關修行、持齋瘦身,十分恭敬虔誠!
  • 弘揚法顯文化 傳承絲路精神
    (原標題:弘揚法顯文化 傳承絲路精神) 6月22日-24日,「法顯大師
  • 麻天祥:法顯大師對佛教中國化的貢獻
    2012年9月8日,紀念法顯西行取經海歸16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山東青島隆重開幕,海內外300名高僧大德學者專家,齊聚法顯大師登陸地青島,共同探討法顯精神對社會發展的影響與貢獻。武漢大學哲學學院麻天祥教授發表了題為《法顯西行及對佛教中國化的貢獻》的論文,主要闡述了法顯大師西行取經經歷及帶回並翻譯的經典對佛教中國化所做出的貢獻,摘要如下。
  • 本性法師:法顯大師西行求法體現四大精神
    「法顯大師——一帶一路先行者」研討會在山西五臺山舉行(圖片來源:鳳凰佛教)福州開元寺通訊員覺塵報導本性法師於中斯法顯大師研討會上談法顯大師的四大精神2016年6月23日,由中國佛教協會主辦的「法顯大師,一帶一路先行者」學術研討會在佛教聖地五臺山舉行。
  • 王邦維:法顯大師對佛教律在漢地傳承的貢獻
    2012年9月8日,紀念法顯西行取經海歸16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山東青島隆重開幕,海內外300名高僧大德學者專家,齊聚法顯大師登陸地青島,共同探討法顯精神對社會發展的影響與貢獻。北京大學王邦維教授發表了題為《法顯大師對佛教律在漢地傳承的貢獻》的論文,主要闡述了法顯大師與佛教律的關係以及法顯大師對於佛教律在漢地傳承的歷史貢獻,摘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