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75】文君:扶貧路上的巾幗力量

2020-12-10 澎湃新聞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75】文君:扶貧路上的巾幗力量

2020-09-10 15: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相古村位於青海省玉樹市東南面,平均海拔3450米,距玉樹州府約65公裡,距鄉政府約25公裡,下轄相古、卡沙、綿古、龍日四個社,屬於半農半牧區,氣候溫和、植被覆蓋率高、交通便利,是玉樹及周邊地區人民的旅遊和避暑勝地。看到今天的相古,人們肯定不會想到曾經的它一直處於貧困狀態,全村共有380戶128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116戶356人,再加上相古村非蟲草產區,且無村集體經濟、產業結構單一、基礎設施條件落後,相古村的發展一度舉步維艱。但是,一道「倩影」的出現為這裡帶來了改變。

文君,女,藏族。2017年5月,經過組織選派,她以「第一書記」的身份來到青海省玉樹市巴塘鄉相古村。

調查研究 理清思路

為了儘快了解相古村的實際情況,文君迅速進入角色,全面開展摸底調查工作。一開始,村民們對她持懷疑態度,認為一個女人無法啃下扶貧這塊硬骨頭,應該只是下來「鍍金」的。文君挨家挨戶走訪調查,逐漸打開了村民們的心結。為了詳細了解貧困戶的家庭現狀和致貧原因,同一戶村民,她可能每天走訪兩三次,認真地為他們脫貧致富出謀劃策。在她的駐村工作記錄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村上的各種大小事,既有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也有貧困戶的收入構成,既有搬遷戶巴久子女入託的事,也記著才丁家剛燒壞的燈泡的卡口形狀。而這樣的記錄本,文君整整記了十幾本。

東求老人是村裡的五保戶,家境貧寒,無勞動力,老人常年患病又無人照顧。文君了解到老人的情況後,主動照顧起老人,在工作之餘就跑到老人家裡,為老人做飯、收拾屋子,陪老人聊天。她對老人親切地說:「您就把我當您的親閨女,我一定會照顧好您的。」因為患病,東求老人需要長期吃幾種處方藥,而這些藥在村裡的衛生室是買不到的。為此,文君經常專門跑到玉樹市裡購買藥品,每當那句熟悉的「阿媽啦,我把您的藥買回來咯」在門口響起,東求老人的眼眶就會被淚水打溼:「多麼善良的姑娘啊!就是親閨女都未必能這麼盡心盡力地照顧我,真心感謝黨和政府能把這麼好的扶貧幹部派下來幫助我們!」

文君(左二)到五保戶家中宣傳扶貧政策。

黨建引領 全力脫貧

調研摸底工作結束後,一個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產業融合協調發展、鄉村振興續力扶貧的扶貧工作框架在文君的腦海中逐漸成形。她將村黨支部視為撬動相古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支點」,緊緊圍繞「精準扶貧」中心工作,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她堅持「責任人帶一班人,一班人活一盤棋」的工作理念,利用工作之餘、組織生活會等機會同村「兩委」班子成員逐個深入交談,彼此推心置腹,共商發展之計。同時,注重加強村級制度建設,完善村委會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推進黨務公開和村務公開,確保村裡關乎民生利益的各項決策科學、民主、受監督。

文君很重視黨員教育,帶頭在相古村黨支部落實黨員積分制星級管理,積極組織支部黨員參加州市鄉三級舉辦的政治理論、扶貧政策與技能等各類培訓班,有的農牧民黨員不懂漢語、不識漢字,她就採用口述翻譯、找人將學習資料翻譯成藏文等辦法,及時將黨中央、省州市重要會議和文件精神傳達到基層一線,有效提高了黨員的綜合素養,並由此提高了整個支部的戰鬥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文君的帶領下,相古村黨支部聚力經濟發展,通過積極開展產業結構調整,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相繼實施了黑青稞種植基地、藏柳苗圃基地、有機蔬菜溫棚、秘境卡沙牧家樂等經濟收益較高的新型產業項目,相古村人均收入達到脫貧線,於2017年底順利實現脫貧。

文君在春耕期間給群眾分發黑青稞幫扶仔種。

鄉村振興 防止返貧

駐村以來,文君和駐村工作隊積極調研,在派出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到處跑項目,爭取到1080萬元的財政性資金,實施村級基礎設施提升項目,修繕村中宅間道,修建休閒亭廊、化糞池、自來水管道等,為相古村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打下了牢固的硬體基礎。爭取到47.8萬元的紅十字會博愛項目,幫助相古村提高了計生發展、抵禦自然災害、疾病防控等能力。爭取到100萬元的財政扶貧資金,實施旅遊扶貧項目,依託相古村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及前期建成的體驗式民宿等設施,新建觀景臺和生態水渠,加強景觀綠化度,進一步發展鄉村生態旅遊,拓寬增收渠道。經村民委員會集體討論,該項目的收益除預留一定的發展資金外,其餘將全部分紅給建檔立卡貧困戶。此外,文君還利用鄉村振興試點400萬元的專項資金,實施相古村村集體合作社股份制改造項目,鼓勵村民將各自的牲畜、草場、耕地、閒置資金等入股,按股分紅,抱團發展,實現合作社的效益最大化,有效提升農牧民的收入。

文君鼓勵村民端起「生態碗」吃飯,她向林業部門積極爭取了11070株樹苗和3箱樹苗防護蟲蠟,發動群眾廣泛種樹栽苗,有效維護相古村生態環境,吸引了一批批旅遊愛好者來到這個蔚然深秀、鳥語花香的樂園遊玩。

在文君的協調下,2018年11月1日上午,由巴塘鄉相古村、老葉村、岔來村、當頭村合資開辦的賓館正式開門營業,該賓館由四個村整合各自40萬元的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共計投入160萬元修建而成,預計每年將為相古村帶來3萬多元的收益,相古村順利實現村集體經濟「破零」目標。

文君(右一)組織舉辦相古村敬老活動樹敬老愛老之風。

2018年,相古村作為交通便利,自然生態及人文景觀豐富,藏區特色農耕文化和遊牧文化保留完整,且具有較高發展潛力的城郊村,被列入青海省首批27個鄉村振興戰略試點示範村之一。

截至目前,相古村已落位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連棟智能溫室、藏柳苗圃基地、農村幸福院、康養中心、民俗體驗館、民宿產業發展等16個項目,共計投入資金5864萬元。文君作為第一書記,也在按照結合村情制定的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生活綠色化的發展定位,通過核心產業、配套產業、支持產業相銜接的模式,帶領著全村人民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幹」。(作者單位:青海省玉樹州委組織部)

徵稿啟事

等你來稿

原標題:《【「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75】文君:扶貧路上的巾幗力量》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66】黃翊:小書記 大能量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66】黃翊:小書記 大能量 2020-09-03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49】老呂的退休「成績單」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49】老呂的退休「成績單」 2020-08-24 14: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脫貧攻堅】扶貧路上的追夢人丨記玉樹市相古村第一書記文君
    玉樹州災後重建「先進個人」「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第一書記」等榮譽稱號,2017年,滿身榮譽的她由所在單位玉樹州民政局指派來到相古村做起了第一書記。打開文君的下鄉日記,像在讀一本故事書。一到村裡,老百姓們都用好奇的眼神打量著眼前這位瘦小的「第一書記」,有的還說:「怎麼是個女的?」為了儘快了解相古村的實際情況,文君迅速進入角色,全面開展摸底調查工作。一開始,村民們對她持懷疑態度,認為一個女人是無法啃下「第一書記」這塊硬骨頭的。東求老人是村裡的五保戶,家境貧寒,無勞動力,而老人自身常年患病又無人照顧。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77】小訂單 大希望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77】小訂單 大希望 2020-09-11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26】王莉:「家」在張河村
    這是王莉卸任河南省濟源市承留鎮張河村第一書記時,村幹部和村民發給她諸多簡訊中的一則。駐村近兩年,她串農家門、幹農家活、解農家愁,真心實意與父老鄉親交朋友,用真情和汗水贏得了大家的稱讚。科教培訓治窮根2015年8月,濟源市總工會派生產保護部部長王莉到承留鎮張河村擔任第一書記。
  • 【脫貧攻堅】扶貧路上巾幗紅
    【脫貧攻堅】扶貧路上巾幗紅 2020-11-23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85】張志偉:燃燒青春獻基層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85】張志偉:燃燒青春獻基層 2020-09-17 16: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64】我和長田坎村的故事
    >走下三尺講臺,走進山裡農村,從一名人民教師到駐村第一書記,我迅速轉換角色全身心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走遍了長田坎村23平方公裡的每一寸土地,結識了村裡兩千多位我就是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文廟小學派駐關門鎮長田坎村的第一書記文旭。「改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信念。」這是我的口頭禪。自2017年8月到任以來,我堅持幫民富、解民憂、暖民心,用心用情用力詮釋著自己作為第一書記的愛民情懷,功夫不負有心人,因帶領村民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績,今年5月我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為「2019年脫貧攻堅優秀第一書記」。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31】胡文:打造雲朵上的「藝術鄉村」
    2018年3月,四川省文聯下屬四川美術館的幹部胡文掛職四川理縣桃坪鎮黨委副書記、佳山村第一書記。這個搞藝術的第一書記給佳山村帶來了不一樣的變化。村子裡面的嬢嬢都親切地說:「城裡頭來的幹部就是有見識,胡書記會寫春聯、會畫畫、會賣水果,腦瓜子好用得很喲」。建「藝術鄉村」,走文旅結合路子在開展水果營銷的工作中,胡文發現有不少遊客來佳山村訂購水果,進行水果採摘,回頭客特別多。遊客們也提出了可不可以有農家樂住宿、吃飯的地方的建議。
  • 人民網報導:脫貧攻堅路上的巴渝巾幗力量
    人民網報導:脫貧攻堅路上的巴渝巾幗力量 2020-12-07 1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90」馬吉:傾力為民結同心
    新疆阿克蘇地區沙雅縣委組織部駐沙雅鎮向陽村第一書記馬吉,正在一筆筆核算脫貧帳。遍訪民情 理清思路記得剛到村子時,馬吉放下行囊,就帶上筆和本,挨家挨戶走訪。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46戶170人,馬吉用3天時間全部遍訪,細心聽取他們的訴求。
  • 巾幗助力精準扶貧 | 巾幗致富追夢人 扶貧路上「領頭雁」
    巾幗助力精準扶貧 | 巾幗致富追夢人 扶貧路上「領頭雁」 2020-12-04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37」陳宏科:民情卡上寫初心
    「喂,陳書記,你把咱村上的文化廣場修好了,大家閒餘時間有地方活動了,我建議在廣場上建個閱報欄,讓群眾可以隨時了解國家大事。」村民張三定在電話裡說道。「喂,陳書記,我們這一塊20多戶電視信號不好了,你看能不能協調一下廣電局,讓來給咱拾掇拾掇。」村民王萬全給他打電話說道。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96」「她」的背影
    「聽說咱們社區來了一個女幹部,年紀輕輕的還是駐村第一書記呢!」「你說說,一個城裡來的女娃子,真能在咱們這窮鄉僻壤待的下去嗎?怕是來走過場的。」面對初來乍到的第一書記郭穎,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流水鎮田心社區的村民三三兩兩在一起議論個不停。熱鬧的春節剛過,市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科科長郭穎被組織派往漢濱區流水鎮田心社區任第一書記。
  •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⑩——紮根基層勤耕耘 孜孜不倦潤無聲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⑩——紮根基層勤耕耘 孜孜不倦潤無聲 2020-12-10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64」錢澍雨:真心真情暖群眾
    2018年4月,安徽省滁州市清流監獄第三監區副監區長錢澍雨被選派到明光市明西街道馬崗村擔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一開始,眼前這個年輕、帥氣又溫文爾雅的第一書記能否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老百姓心裡還是有很大的疑惑。如今,2年時間過去了,錢澍雨用自己的苦幹實幹精神向馬崗村老百姓交上了滿意的答卷,順利幫助馬崗村56戶貧困戶實現脫貧,如今馬崗村群眾拉家常時,談起錢澍雨無不豎起大拇指。
  • 夷陵區「巾幗脫貧示範基地」、「巾幗扶貧之星」、「巾幗脫貧之星...
    夷陵區「巾幗脫貧示範基地」、「巾幗扶貧之星」、「巾幗脫貧之星」尋找結果出爐啦!」「巾幗扶貧之星」「巾幗脫貧之星」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經基層推薦、部門聯評、徵求意見、公示等程序,10個「巾幗脫貧示範基地」、30名「巾幗扶貧之星」、40名「巾幗脫貧之星」出爐啦,快來看看有沒有你認識的人!
  • 「第一書記」楊煥瑛:扶貧路上用真心傾真情
    在興縣大山深處,脫貧一線,活躍著一位與當地村民及鎮村幹部打成一片的年輕幹部,他就是由汾陽市三泉鎮政府派駐興縣孟家坪鄉石家吉村任「第一書記」楊煥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自駐村以來,楊煥瑛把村民當自己的親人,把自己當村裡人,把群眾的事當自家事,真情付出,真心幫扶。
  • 南寧市稅務局駐村第一書記——扶貧路上那一抹亮麗的稅務藍
    【原標題】南寧市稅務局駐村第一書記——扶貧路上那一抹亮麗的稅務藍  駐村第一書記是脫貧攻堅的一個重要支點,更是精準扶貧聯通上下的中堅力量。自定點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南寧市稅務系統先後選派了12名第一書記。駐村的歲月裡,他們接續奮鬥,一棒接著一棒跑,安下心、撲下身,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不斷開闢老百姓通往美好生活的坦途。
  • 合陽縣新池鎮牛莊村第一書記張王濤:扶貧路上踐初心
    合陽脫貧攻堅故事系列報導(一)|新池鎮牛莊村第一書記張王濤:扶貧路上踐初心張王濤,合陽縣財政局駐新池鎮牛莊村第一書記。2017年6月,響應號召,主動請纓,放棄城裡優越的工作條件,奔赴到脫貧攻堅戰最前線,立志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