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助力精準扶貧 | 巾幗致富追夢人 扶貧路上「領頭雁」

2020-12-09 澎湃新聞

巾幗助力精準扶貧 | 巾幗致富追夢人 扶貧路上「領頭雁」

2020-12-04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期巾幗助力精準扶貧講述的是夷陵區巾幗脫貧示範基地——宜昌市夷陵區鳳琴家庭農場負責人高鳳琴的故事!

夷陵區三鬥坪鎮花雞坡村村民高鳳琴巾幗不讓鬚眉,用心、用情追逐人生夢想,帶領婦女姐妹們一起發展產業、增收致富。

雖已冬天,但三鬥坪鎮花雞坡村鳳琴家庭農場的茶葉基地裡仍是滿眼青翠,在片片黃葉的點綴下,透著十足的清新和生機,高鳳琴和幾個村民正在茶園裡察看剛扦插的新品種茶苗,明年春天,這批茶苗就可以移栽。「扦插的要領主要是三個一,一片葉子,一釐米長,一個結。」鳳琴家庭農場總經理高鳳琴細心地向村民們講解著。

今年43歲的高鳳琴是三鬥坪鎮花雞坡村人,曾經在外地務工,做過電子廠質檢員、礦山企業炊事員。雖常年在外,卻一直心繫家鄉,高鳳琴考慮到家鄉的茶農大多都是老人,缺乏管理技術,大片的田地處於荒蕪狀態,她便燃起了回鄉創業的想法。2014年,高鳳琴回到花雞坡村成立了鳳琴家庭農場,並帶領村裡許多待業在家的婦女一起種植茶葉。「男同志很多都出去打工去了,我看到很多女性都閒在屋裡也沒有掙錢,後來我想既然我能回來搞,我要把周圍的人也帶動起來。」 高鳳琴說道。

起初,由於缺乏茶葉種植技術,很多村民的信心並不是很大。為了打消鄉親們的顧慮,高鳳琴事事都是親力親為,她把村民們的閒置土地流轉過來種植茶葉,統一進行技術指導和日常管理。在高鳳琴的幫助帶動下,如今基地的茶園面積已擴大至38畝,年產38000斤鮮葉。

幹一行,鑽一行,高鳳琴在發展產業的路上,一直在不停的學習。她告訴記者,希望通過大家一起努力,讓村裡的茶產業進一步提檔升級,姐妹們的荷包能夠越來越鼓。「茶園現在基本上每年都是以10畝到20畝的面積在遞增,每年都在投入不同的新品種,我想帶動大家把以前的荒山,廢棄的森林,都把它耕種起來,都種茶葉。」高鳳琴表示。

END

圖文來源:雲上夷陵

原標題:《巾幗助力精準扶貧 | 巾幗致富追夢人 扶貧路上「領頭雁」》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扶貧路上巾幗紅
    【脫貧攻堅】扶貧路上巾幗紅 2020-11-23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網報導:脫貧攻堅路上的巴渝巾幗力量
    為積極助力全市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近年來,重慶市婦聯制定脫貧攻堅巴渝巾幗行動實施方案,建立脫貧工作責任清單,明確靶向、
  • 開州區:三名 「領頭雁」參加魯渝扶貧協作現代農業巾幗脫貧致富...
    魯渝扶貧協作現代農業巾幗脫貧致富帶頭人(重慶)專題培訓班代表作交流發言為積極推進魯渝巾幗扶貧協作,共享優質培訓資源,採取走出去的方式,2019年9月24日—9月27日,重慶市婦聯在山東壽光農村幹部學院舉辦了現代農業巾幗脫貧致富帶頭人(重慶)專題培訓班。
  • 夷陵區「巾幗脫貧示範基地」、「巾幗扶貧之星」、「巾幗脫貧之星...
    夷陵區「巾幗脫貧示範基地」、「巾幗扶貧之星」、「巾幗脫貧之星」尋找結果出爐啦!」「巾幗扶貧之星」「巾幗脫貧之星」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經基層推薦、部門聯評、徵求意見、公示等程序,10個「巾幗脫貧示範基地」、30名「巾幗扶貧之星」、40名「巾幗脫貧之星」出爐啦,快來看看有沒有你認識的人!
  • 巾幗成果賀新春 消費扶貧惠民生 宿州市第二屆「鄉村振興 巾幗行動...
    為充分展示全市婦女在助力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中巾幗風採,推動本地優質農產品和消費市場無縫對接,發動群眾以消費形式助力脫貧攻堅。1月17日、18日,市婦聯聯合市紀委、市供銷社、市扶貧開發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化和旅遊局、市博物館等多家單位圓滿舉辦全市第二屆「鄉村振興 巾幗行動」創業創新成果展覽會暨「消費扶貧」年貨節。市政協副主席魏建華參加開幕式並宣布開幕,市婦聯主席楊勁松致辭。
  • 巾幗電商:穿透貧困雲層的光
    為助推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地區、民族地區農村婦女增收致富,全國婦聯2016年就在浙江省義烏市舉辦六盤山片區婦女電子商務培訓班,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辦四川藏區婦女電子商務培訓班等等。2017年,全國婦聯與國務院扶貧辦等16部門聯合出臺《關於促進電商精準扶貧的指導意見》,明確積極用好農村電商、直播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大力培育「巾幗電商」「網姐」「母親電商」等婦女電商扶貧品牌。
  • 巾幗扶貧好幫手 婦聯助你當主播
    巾幗扶貧好幫手 婦聯助你當主播 2020-11-04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昭通巾幗扶貧故事(16):魯甸縣創興電子有限公司王志鳳的扶貧故事
    昭通巾幗扶貧故事昭通市婦聯、昭通市扶貧辦、昭通廣播電視臺交通旅遊廣播聯合講述······脫貧攻堅偉大工程戰場上,她們是「巾幗不讓鬚眉」的戰士,她們的感人故事,奏響了「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新時代強音!魯甸縣創興電子有限公司王志鳳的扶貧故事04:54來自瀟湘晨報魯甸縣創興電子有限公司王志鳳的扶貧故事來自昭通女性之聲00:0004:54艱苦創業經風雨2018年,王志鳳帶著外出務工辛苦贊來的錢,又向親朋好友借錢、銀行貸款東拼西湊了共15萬的啟動資金,就這樣義無反顧地踏上了返鄉創業的道路
  • 為脫貧攻堅貢獻強有力的巾幗力量
    近日,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聯合全國婦聯推出「脫貧攻堅路上的巾幗力量」系列訪談第三期,三位女性代表與網友進行了在線交流,暢談脫貧攻堅路上的巾幗力量。【點擊進入訪談頁面】吳彥#14019是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總經理,她向大家介紹了公司在助力脫貧攻堅中發揮的作用。吳彥#14019認為,扶貧先扶志,她帶領的公司始終把幫助農民掌握致富技能作為扶貧的重要抓手。
  • 「巾幗有愛·八閩同心」建寧專場扶貧公益...
    ·八閩同心」建寧專場扶貧公益活動在建寧縣均口修竹荷苑上線開播。「摘帽不摘幫扶」,為促進消費扶貧、助力經濟復甦,拓寬貧困縣特色產品、精品、名品的銷售渠道,福建省婦聯特地將直播現場設在建寧縣,並為三明四個貧困縣的農產品直播帶貨,助力鞏固脫貧成果。情系貧困婦女。姐妹手拉手,巾幗脫貧快步走!長期以來,福建省婦聯積極參與東西扶貧協作。
  • 巾幗不讓鬚眉 爭做「領頭雁」 致全縣廣大婦女姐妹的一封信
    巾幗不讓鬚眉 爭做「領頭雁」 致全縣廣大婦女姐妹的一封信 2020-12-10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巾幗風採】張義瓊:蠟染鋪就群眾「致富路」
    【巾幗風採】張義瓊:蠟染鋪就群眾「致富路」 2020-08-23 0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75】文君:扶貧路上的巾幗力量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75】文君:扶貧路上的巾幗力量 2020-09-10 15: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昭通巾幗扶貧故事(36):新型農民一一水富市向家壩鎮羅巖葡萄藍莓...
    昭通巾幗扶貧故事昭通市婦聯、昭通市扶貧辦、昭通廣播電視臺交通旅遊廣播聯合講述······脫貧攻堅偉大工程戰場上,她們是「巾幗不讓鬚眉」的戰士,她們的感人故事,奏響了「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新時代強音!03:58來自瀟湘晨報水富市向家壩鎮羅巖葡萄藍莓示範基地負責人楊瑞文的致富故事來自昭通女性之聲00:0003:58「水富市向家壩鎮樓壩村油河組的楊瑞文,她是當地有名的女能人、依靠科技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領頭雁」,她一手創建了羅巖葡萄藍莓產業示範基地。
  • 巾幗扶貧故事 | 昭陽交警一大隊黃瑩:一心一意撲在脫貧攻堅一線!
    巾幗扶貧故事 | 昭陽交警一大隊黃瑩:一心一意撲在脫貧攻堅一線!脫貧攻堅偉大工程戰場上,她們是「巾幗不讓鬚眉」的戰士,她們的感人故事,奏響了「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新時代強音!昭陽區交警一大隊民警黃瑩的扶貧故事
  • 【七妹動態】凝聚巾幗力 築牢脫貧橋 -- 市婦聯「巾幗脫貧行動...
    持續開展「送項目、送技能、送崗位助婦女創業就業基層行」、「巾幗脫貧送技下鄉」等系列活動,舉辦種養殖、家政、手工編織、廚師、電商等技能培訓100餘期,培訓婦女5000餘人,帶動1000餘名婦女實現了就業脫貧。積極組織「領頭雁」參加培訓。
  • 陸良馬街:巾幗力量撐起脫貧攻堅「半邊天」
    在這場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攻堅戰中,全鎮湧現出一大批先進婦女典型,有用腳步丈量民情,苦幹、實幹的扶貧女幹部;有以勤勞創立事業、想方設法引導群眾增收的女帶頭人;有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貧困婦女……謝亞莞:只要真心實意辦實事 群眾就會認可「現在村裡居住環境改善了,產業發展了,鄉風更加文明和諧了。」
  • 新時代婦女扶貧減貧的中國經驗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攝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婦女脫貧發展,關心和思考著婦女扶貧減貧工作,反覆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飽含著讓包括婦女在內的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都過上幸福美好生活的人民情懷;創造性地提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為根據包括婦女在內的不同貧困人口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工作提供了「金鑰匙」。
  • 【巾幗脫貧故事匯】黃蓉:巾幗「芝麻官」與「金土地」的不解情緣~
    今天,巾幗脫貧故事匯的主人公叫黃蓉一起來聽聽她的脫貧故事高臺縣巷道鎮東聯村黃蓉我今年37歲,現擔任高臺縣巷道鎮東聯村文書、東聯金土地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合作社婦委會主任、金土地巾幗扶貧車間負責人。我與村兩委班子成員深入群眾、大膽探索,主動對接龍頭企業、金融機構、合作組織及致富能人等各方面力量,先後成立瑞澤養殖、金土地、苗木、農機等專業合作社。2017年,我們探索「土地變股權,農戶當股東,收益靠分紅」的改革途徑,成立東聯股份經濟合作社,我被選為合作社理事長,我深知這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
  • 閩南科技學院「黨建+」為精準扶貧添智助力
    中新網福建新聞5月21日電 (陳範武 葉森嵐)近年來,閩南科技學院發揮高校人才優勢、科技優勢和資源優勢,實施黨建扶貧工程,建立基層黨組織結對幫扶工作機制,將扶貧扶志扶智相結合,推動「黨建+」為精準扶貧添智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