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淺議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公共藝術設計中的運用

2020-12-05 大牛吃草

公共藝術設計,作為藝術的一個「年輕」的門類,應當如何在保持其民族個性的同時,面向世界,面向時代,吸取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精髓,創造性的轉換到現代產品設計中去,這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個傳承與發展。作為當代的公共藝術設計來說,首先應當明確傳統文化的概念和重要性,按照具體的設計要求,儘可能將這種傳統文化表達和呈現。本文以公共設計中的廣告設計和公共建築設計,探求了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公共藝術設計中的運用。

一、傳統文化和公共藝術設計的相關概念

首先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的全稱應該為傳統的文化,兩個關鍵詞,一個傳統,一個文化。是指一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創造的,能夠代表本民族特點的精神風貌、心理狀態、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等精神成果匯聚的總和,對社會實踐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傳統文化是一種物質與精神的凝練與積澱,同時也是我們對昨天的人類社會活動中所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和後人對我們所創造的文明成果的稱謂。其次是公共藝術,公共藝術是指設立於公共場所空間,提供並任由社會自由介入、參觀和觀賞的藝術。這是一種外在的,可視的藝術創作和存在方式,同時在整體上又是一種蘊含著豐富社會精神內涵的文化形態,是藝術和社會群體之間聯繫的紐帶,也是當代政府、公共社會、藝術家群體之間進行合作和對話的重要方式。

二、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公共藝術設計中的運用

中國的公共藝術設計一直走到了今天,這條百年發展的道路上,有過坦途,也有過曲折。就當前的情況來看,中國的公共藝術設計主要存在著兩個問題。一個是設計中缺乏對於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過分的運用「拿來主義」,使得設計不符合中國人所有特的審美習慣和審美要求;另一個是一些設計者盲目的借鑑經典設計,造成了作品的雷同,造成作品陳舊沒有新意。鑑於此,有必要著重探討一下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公共藝術設計中的具體運用。  1、在戶外廣告設計領域中的運用

戶外廣告是公共藝術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十分大眾化的藝術題材,用來完成一定的宣傳任務,起到報導、廣告、勸誡等作用。在中國,戶外廣告又叫做招貼廣告,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公益或文化的招貼,可以簡稱為宣傳畫;一種用於商品的廣告招貼。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於這種公共藝術設計形式有著很大的影響,能夠為設計師們提供大量的素材借鑑和創作源泉。首先是文字方面,傳統文字元素在招貼設計中的應用十分廣泛,特別是中國當代極為著名的設計師,都十分注重傳統文字的運用。這其中的佼佼者當屬香港著名設計師靳棣強先生,他的招貼設計中,常常包含水墨、書法等元素,他甚至創作過以水墨畫風格系列作品,他巧用水墨畫,通過設計和思考,使作品不落俗套,同時在作品上富於深意,強化了情感的表現,展開一幅有著濃鬱意境美的畫面,在自己的作品中呈現出強烈的意境美感,將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和現代的設計觀念巧妙地結合起來。

其次是圖案元素,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不計其數的精美圖案,同時這些圖案都還有其深刻的寓意在其中。作為招貼設計來講,版面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版面中表達儘可能多的內容和精神,就要常用一些「以一當十」、「以少勝多」的創作技法,中國傳統圖案就是一個很好的載體。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會徽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運用了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寫意手法,恰到好處的傳遞出「中國結」和「運動員」兩個意象,不僅彰顯了中國的傳統文化精神,同時也得到了世界的認同。最後是色彩的運用,中國人對於色彩有著獨到的認識和理解,這種認識和理解,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最符合中國人傳統的審美習慣。陳幼堅設計的《文山茶葉》的招貼畫,以文山地區連綿不絕的青山為主要的背景,用寫意的手法表現出來,整個畫面充滿了詩情畫意,因為茶葉本身就是綠色的,畫面淺綠色的選擇,正好和茶葉本身的顏色相一致,讓人仿佛置身於文山的茶園之中,沁人心脾。

2、在建築設計領域的運用

公共建築也是公共藝術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很多的建築藝術設計中,雖然也意識到了對於傳統文化因素的運用,但是往往是將一些具體的符號簡單的複製和照搬,表現為一種簡單的形式主義,真正的融合和應用,應該是汲取傳統文化中的符號、材料、技術等元素,經過抽象和轉化,創造性地運用到創作中來。

首先是要以傳統文化符號為形態,意思是說應當將非精神的傳統形式現代化的繼承下來,促成傳統和現代的交融。例如中國上海的金茂大廈,這無疑是一個現代建築,但是這座大廈採用的卻是中國傳統寶塔的構造。塔是中國獨具特色的一種建築形式,同時也是中國傳統建築中唯一個高層建築類型,將塔的形象運用到現代化的超高層建築中,是一個完美的結合。整個大廈挺拔但不失尺度,簡單而不單調,強烈地衝擊著觀賞者的視線。其次是以傳統材料為手段中國的傳統建築以木材為主,追求自然樸素、真實親切的美感。雖然現代都市中,無法將木材作為主要的建築材料,但可以使用現代材料,採用簡潔的造型,在設計中隱喻傳統木構建築文化中「自然」、「中庸」的精神本質。2002年威尼斯雙年展上獲得「建築藝術推動獎」的「建築師走廊」項目中,張永和設計的二分宅一方面利用平面達到了「引入不同的景致、空間、意境」這樣一個目的,另一方面採用了古老的夯土牆,和土牆內側的木構支撐來強調中國傳統的「自然性」,只有木構內側的拉鐵留下了現代的痕跡。作品顯示了設計師對材料的思考以及對生態自然的關注,恰當的發揮了材料的表現力,尊重傳統卻不是模仿傳統的形式,表達了對創造現代中國住宅的意圖。也正是在一個個具有民族責任感的設計師的努力下,我們的公共藝術設計才逐漸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最終贏得了世界的認可。

21世紀是一個設計的時代,信息化、綠色化、個性化、多元化的設計需求是這個特定時代的呼喚。全球化不僅是經濟、信息的全球化,更是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全球化,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在追求個性化產品設計時代,設計的民族化是產品設計發展的一大重要方向。中國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與藝術精神。今天,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並沒有隨著現代化和全球化的洶湧浪潮而消失,相反卻越來越受到重新認同和進一步的肯定,設計界正主動向傳統藝術文化汲取營養,探索一條屬於我們自己的「中國設計」之路。

相關焦點

  • 環境藝術設計:解析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
    現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得到了較為廣泛地應用,很多設計師都能夠很好地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環境藝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中國的古老文化得到更好地有體現和繼承。本文針對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進行簡單的分析和闡述。
  • 公共藝術在鄉村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三、當代公共藝術在鄉村公共空間設計中的表達 1 當代公共藝術在鄉村景觀營造中的地域性表達 村落文化、民族文化及民俗傳統是我們在鄉村公共藝術設計中不可或缺的設計元素來源,而且地域性也是公共藝術設計當中最有辨識度的表達方式。
  • 藝術設計:淺談中國傳統藝術在室內設計中的傳承與融合
    藝術的立身之本就是它的民族特色,中國傳統藝術在數千年的發展演變中,雖然流派林立、風格迥異,但由於共同的民族生活實踐和歷史文化背景,仍形成了不同於其他民族的本民族特色,並成為東方古代藝術的傑出代表之一。中國傳統藝術記載的傳統造型藝術設計有著非常重要的繼承價值和傳承的意義,我國民間流傳的傳統圖案的造型與色彩是當代藝術設計師吸取精華的創作源泉,中國傳統藝術是當代藝術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
  • 公共藝術與設計的思考
    從藝術功能上,公共藝術與設計可分為點綴性、紀念性、休閒性、實用性、遊樂性以及慶典活動等;從展示的形式上,公共藝術與設計可分為由平面到立體、由壁面到空間、由室內到室外直至地景等;從材料所涉及的範圍來看,就更廣了。所以公共藝術與設計是一個跨界融合發展的複合型功能的領域。當代公共藝術與設計是時間、空間、人性的對話,代表了藝術與大眾、藝術與社會的關係。
  • 試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都來學習一下
    就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而言,雖然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設計作品不斷湧現,使現代環境藝術形式注入了新鮮血液,但對傳統文化元素的盲目跟風,導致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實際設計運用中不能符合現代審美理念,這就要求在進行設計創新時,設計者必須樹立正確的傳統文化意識,從而使傳統文化更好為現代設計服務。
  • 淺談論中國傳統紋樣在家紡藝術設計中的運用
    中國傳統紋樣是中國五千年的深厚文化積累下來的寶貴財富,其豐富性與藝術性的融合蘊含著無窮的魅力,吸引著無數各行各業的設計師的青睞,長久以來在家紡藝術設計中也不乏對中國傳統紋樣的運用,設計師的作品不僅巧奪天工,更是對魅力無窮的中華文化無聲地傳承。
  • 傳統書畫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文化內涵
    如何借鑑和發展地域性, 民族性的文化傳統, 建立多元的設計格局已成為當代中國平面設計界需要認真面對的重要課題。中國傳統書畫藝術作為中國文化五千年傳承、發展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被目前很多的設計打著"中西結合"的旗號,一味的濫用,去迎合西方的設計觀點。
  • 淺析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藝術設計的影響
    特別是中國繪畫中豐富的構圖和筆墨技巧中講究的黑白、聚散、疏密、虛實、濃淡、粗細、曲直、剛柔等手法都已經被後人運用到了現代藝術設計當中,形成了藝術設計中的形式美法則,還被當代設計師結合新的設計手法頻頻用於設計作品中[1]。
  • 藝術設計:水墨與當代藝術設計的關係
    中國水墨在現代設計中越來越顯示出他獨特的魅力,國內和國外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們,把中國傳統水墨畫元素運用到設計領域中。中國水墨的寫意元素不僅是為中國當代設計提供了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上的創新,更完美的解釋了中國人對點、線、面及圖形的一種審美方式。
  • 藝術設計:公共藝術設計之文化傳播及其教育作用研究
    一、公共藝術設計與文化傳播  (一)公共藝術設計的內涵  公共藝術設計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來表現,而且主要是在城市的公共空間中進行,這種設計通過視覺可以直接地欣賞;公共藝術設計在城市空間中進行需要有一個固定的安置地點,而且在選擇的時候還要注意一些要求,比如說開放性是一個必要的條件,
  • 第三屆中國設計及公共藝術大展舉行 352件作品展現三年來當代中國...
    第三屆中國設計大展及公共藝術專題展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新時代 新生活」為主題,以問題為導向,將設計和公共藝術置於國家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總體框架中,充分發揮學術委員會和策展團隊的作用,通過「案例」的結構和展示方式,廣泛挖掘2015年以來中國設計和公共藝術領域的新進展新成果,講述新時代中國設計、公共藝術與新生活的關係,為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貢獻有價值的思考和實踐。
  • 藝術鑑賞:傳統工藝美術在現代室內裝飾設計中的運用
    這就要求設計工作者在設計中,將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設計手法結合起來,以設計出更多兼具民族氣質和時尚氣息的作品。 2 傳統工藝美術對現代室內裝飾設計的價值與意義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中包含著豐富的審美價值、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可以為現代室內裝飾設計提供借鑑和參考,具有很大的實踐意義和運用價值。
  • 第三屆中國設計大展及公共藝術專題展今日開幕
    傳統活化、形象傳播、中國智造、科藝融合、智慧城市、城鄉營造、品質空間、友好社區8個板塊的82個案例352件(組)作品和方案全部向觀眾開放,全面展現出新時代中國設計、公共藝術的總體面貌,講述了新時代中國設計、公共藝術與新生活的關係。
  • 藝術設計:塗鴉藝術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運用
    從表面上看,它有很強烈的反叛色彩、發洩的傾向和隨意的風格,甚至有些反傳統、反社會的精神。因此,塗鴉藝術從一開始出現就有著強烈的反叛特質,從而在表現手法上有著更大膽、隨意的表現風格。三 塗鴉藝術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運用隨著社會的進步,設計在人們的生活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分量,塗鴉藝術也從一開始受到的社會大眾的排斥到如今被社會、時尚屆、藝術界所認可,他們從塗鴉藝術中得到新的啟發和靈感,通過這些新興元素的注入,既增添了設計風格的多樣性又滿足了大眾娛樂的審美要求。
  • 公共藝術雕塑設計的認知
    而傳統的雕塑製作更多的是把雕塑自身形態乃至自然形態的表現作為目標。在撐起的寫實主義創作模式制約下雕塑的任務似乎更多的是完成造型,而設計的意念相對薄弱。公共藝術環境中的雕塑設計是追求場所環境中的雕塑與景物之間特定的構成形式前提下的造型。以此為前提下能避免雕塑作品與環境出現相互分離的「不倫不類」的尷尬局面,避免雕塑成為破壞環境成為多餘的累贅。
  • 「案例展」和「文獻展」呈現中國設計與公共藝術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尹春芳/文 齊潔爽/圖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廣東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設計大展及公共藝術專題展」今日在深圳開幕。作為中國規格最高、最為權威的設計展,本屆展覽以「設計·責任」為主題,包括設計案例展、設計文獻展、公共藝術案例展、公共藝術文獻展、論壇活動共五個板塊,展出超過200個優秀設計和公共藝術案例,全面呈現中國當代設計和公共藝術的豐富面貌和多元探索。本屆展覽從1月9日持續至3月13日,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工業展覽館、華·美術館、EPC藝術文化中心等多個地點舉行。
  • 建築公共藝術設計的美學原則
    一、以全新的視角關注公共藝術設計的美學特徵  1、公共藝術設計的「真善美」藝術特徵  「真」指的是公共藝術設計的形態。它直接反映了設計的結構形式和類型特點,反映了周圍公共和人的歷史圖式,反映了城市的文化特徵。
  • 淺談:傳統文化藝術對動漫設計的影響
    無論是京劇中的臉譜,還是中國傳統的水墨畫,都可以成為動漫設計的手法。二、當代動漫設計發展中應用傳統文化藝術的方法1、將傳統文化藝術作為當代動漫設計題材與情節構思的來源題材的選擇以及情節的設計,對於當代動漫行業的發展是極為重要的。
  • 書籍裝幀設計中傳統藝術的運用,看完真的漲知識!
    20世紀初,我國傳統書籍開始了向現代書籍裝幀設計形態轉變,以魯迅、錢君匋、豐子愷、陶元慶等人為代表,堅持將西方的製版、印刷及裝訂技術與中國傳統書籍文化相結合,注重書籍裝幀藝術的民族化發展,不斷將傳統文化藝術元素融入書籍設計之中,開拓了中國民族圖書裝幀藝術的現代化道路。
  • 藝術設計:極簡主義,去除一切不必要,當代中國設計的藝術理念
    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極簡主義將藝術中複雜的觀念和物體形態轉變為通俗的表象,將其提升為一種高度濃縮、高度概括的抽象形式,追求簡約、明晰的造型,採用將單體元素系列化的手法,摒棄傳統的俗套與浮華,提煉出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