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梁楷《潑墨仙人圖》

2021-03-01 鶴壁市美術館

梁楷

梁楷生活在南宋中葉,東平(今山東省東平縣)人,曾當過一段時間的畫院待詔,善畫人物、山水、道釋、鬼神,尤其擅長白描和潑墨法。梁楷可以算是位宮廷畫家,但他又有別於他人。他生性狂放,桀傲不馴,喜好無拘無束的生活,常常縱酒自樂,人稱「梁風(瘋)子」。梁楷持天縱之才,嚮往遠離廟堂、棲身江湖的隱士清流生活,追求「以吾心作吾畫」。其性情與朝堂格格不入,終於,梁楷釀出了一起流傳至今的故事。一日,皇帝賜給梁楷一圍金帶,這對一般人來說,無疑是極大的恩寵,梁楷卻偏偏不受,把金帶掛在畫院內,便飄然而去,從此再也不當御前畫家了。從此事不難窺見他的才情之狂、性格之烈,而這正是他一變成規,自開門派的氣魄和才學所使然。     

梁楷是以其獨具一格的「減筆畫」,而確立其在畫史上的地位的。中國傳統繪畫偏重於內含精神的表達,畫不貴於繁而貴於簡,梁楷的「減筆畫」就深得其中精髓。梁楷「減筆畫」的表現主要是人物畫,其筆下的人物,無論是行吟詩人還是禪宗祖師,是潑墨仙人還是布袋和尚,都是寥寥數筆,就形神兼備。這都歸功於梁楷高超的造型技藝和深厚的繪畫修養,他不滿足於線條的抒寫,衝破線條的藩籬,毫飛墨噴,完成了他的開創性的簡筆繪畫,這方面的巨製,就是《潑墨仙人圖》。

梁楷在《潑墨仙人圖》中,僅僅是用了匆匆幾筆,就勾繪出了酣醉恣意的人物形像。人物五官糾結一堆,寬袍大袖,露著大肚子,滑稽可樂,頭部和左肩的部分以溼筆渲染,可以清楚的看出運筆的輕重與速度。仙人的神情也刻劃得十分有趣,口、鼻、眼、眉統統壓成一線,與廣額大耳形成強烈對比,既寫出了仙人的醉態可掏,又寫出了他的慈悲和善、大智若愚,筆墨傳神之妙盡在不言之中。畫中這位仙人的整體幾乎是以水墨潑寫,寫盡了仙人醉步的姿態,簡單的筆觸卻充分表達出仙人飄逸的氣質。這幅畫生動地抓住了人物的表情動態,卻不在意太多細節,這種自由瀟灑的畫法,在以後的中國繪畫中稱為「寫意」或「潑墨」。此類型的畫重視觀察,簡單幾筆就需抓住人的神韻,例如「仙人」的腰帶,僅僅四筆,但是肚子的形狀和行走時衣帶的飛動感都表現的淋漓盡致,一胖大仙人醉步蹣珊的情景躍然紙上。用筆除五官、乳線之外,再無一處常見的白描,純然是一片壯闊的筆墨波瀾。濃淡乾濕,輕重徐疾,對之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在這筆飛墨舞中,可以想見畫家作畫時又該是怎樣的高屋建瓴,神採飛揚!不拘形似的畫法,表露出了畫者創意的奔放,也為傳統人物畫的發展開拓了新境。整幅畫中,不出十數筆之間,就將一位特立獨行,眯著眼笑的仙人詮釋的幾近完美,他的畫完成於瞬間,但卻是一生繪畫技巧經過千錘百鍊的成果。梁楷的藝術創作,借酒助興,酒酣意發,無拘無束,正是最真實的自我。為了表現「潑墨」,梁楷還特別採用了「紙」來畫畫,這與宋代大部分使用「絹」的習慣真的很不同。梁楷可以說是很叛逆的畫家,有自我的思想,當時或許不被人了解,但以後卻大大影響了中國畫的新發展。可以認為,梁楷是把畫當作詩來作的。詩貴在「言不盡意,意在言外」,他的畫也借墨如金,得意忘形。詩講「詩意」、「詩魂」,畫又何嘗不求「氣韻」、「畫境」。梁楷筆下的形象之所以有生命力,正因為他們不是泛泛的墨戲之作,而在簡到極致的背後蘊蕩著豐富的畫意和感情,簡疏之極而充實之極。梁楷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他個人的秉賦和勤奮,時代也造就了他,梁楷生活的時代正值中國繪畫史上的鼎盛時期。當時的畫壇,以再現客觀對象為目的的繪畫藝術繼續發展,畫家們審物之精細,表達之精確,到了十分可觀的境地。同時,以抒寫胸臆為重要內容的水墨寫意畫也逐漸地發展起來。與此相伴行,繪畫的審美價值也發生了變化,形似之外,人們更要求神似,要求「獨得於象外」,主張「詩畫本一律」。這股藝術革新之風,首先表現在山水花鳥畫方面。梁楷把這股變革之風引進人物畫領域,並親身實踐,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從而出色地完成了中國人物畫由「寫實」向「寫意」發展的奠基重任,這就是梁楷的畫史地位。「畫法始從梁楷變。」從此,寫意水墨人物畫由工到放,由線到面,由筆到墨,由勾到潑,由繁到簡,不斷變化,不斷創新,不斷成熟,大大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手法。由於它體現了中國繪畫審美觀的發展潮流,所以歷經七百年而不衰,至今仍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作為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一個成功經驗,梁楷及其減筆畫的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文案策劃/白致源

圖文編輯/申一華

排版設計/石格佳



相關焦點

  • 梁楷繪《潑墨仙人圖》
    《潑墨仙人圖》,是否為南宋梁楷之作品,由古至今一直爭論不休,國內外學者也各持所見,大概有這樣兩種觀點:一則為大陸與臺灣學者,普遍認為《潑墨仙人圖》系梁楷真跡無疑;然亦有部分學者也曾非正式質疑該圖可否為明代繪畫。
  • 宋 梁楷《潑墨仙人圖》鑑賞
    皇帝曾特別賜給金帶,對這最高的榮譽,梁楷卻不接受。他喜好飲酒,酒後的行為不拘禮法,自稱是「梁瘋子」。傳世的作品,草草為之者,人謂之「減筆」,本幅即是一例。梁楷以大筆蘸墨,自肩膀至衣服下披,飛揚的筆勢墨韻,恣意奔放揮灑,不出十數筆之間,就將一位酒醉獨行,一臉瞇笑的仙人,筆簡形具地充分表達出他飄逸的氣質。畫完成於傾刻之間,卻是一生畫技千錘百鍊的成果。
  • 狂放不羈梁楷《潑墨仙人圖》藝術賞析
    梁楷傳世的作品包含了《六祖伐竹圖》、《李白行吟圖》、《潑墨仙人圖》等,但以《潑墨仙人圖》最為有名。 《潑墨仙人圖》是現存最早的一幅潑墨寫意人物畫。可以說是梁楷與畫院畫風決絕後,自闢蹊徑,獨樹一幟,在繪畫創作中所創「減筆」畫之傑作。
  • 【名畫賞析】南宋·梁楷-《潑墨仙人圖》
    梁楷於南宋寧宗擔任畫院待詔,這是最高級的宮廷畫師,皇帝曾特別賜給金帶,這是種畫院最高的榮譽,但梁楷卻不接受把金帶掛在院中,飄然而去 ,完全不想受制於他人。 《潑墨仙人圖》(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以梁楷這幅《潑墨仙人圖》
  • 每日讀一畫|宋 梁楷《潑墨仙人圖》
    >【作者】梁楷【現狀】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尺寸】66 x 50 CM【材質】墨本 紙色 圖軸追尋中國人物畫的足跡,南宋的梁楷及其代表作《潑墨仙人圖》是不能夠不提的。宋 梁楷 《潑墨仙人圖》局部《潑墨仙人圖》是目前現存最早的一幅潑墨寫意人物畫。這幅作品是畫家與畫院畫風決絕後,自闢蹊徑,獨樹一幟,在繪畫創作中所創「減筆」畫之傑作。
  • 潑墨仙人圖
    潑墨仙人圖讀上面這幅潑墨淋漓的大寫意作品,會給你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這是一種筆墨的體驗,也是一種心境的體驗,更是一種禪意的體驗。《潑墨仙人圖》畫的是一位仙人不衫不履的醉態。潑墨仙人圖(局部)《潑墨仙人圖》是南宋「梁瘋子」——梁楷的一幅傑作。梁楷不愧是潑墨人物畫的鼻祖,他以溼筆飽蘸濃墨,自上而下大刀闊斧率性揮寫,不過幾筆,仙人寬衣慵體、諧趣可愛的神態已經恍如眼前。
  • 畫壇「瘋子」,淺聊寫意始祖梁楷及其代表作《潑墨仙人圖》
    他就是中國簡筆畫的創始人——梁楷。梁楷 畫像梁楷,是南宋山東東平人,生卒年不詳。《潑墨仙人圖》《潑墨仙人圖》是梁楷最著名的傳世之作。那雙嘴角邊露出一絲神秘的微笑,那副既頑皮可愛又莫測高深的滑稽相,既表現出仙人洞察世事、難得糊塗的精神狀態和性格特徵,又充分體現了梁楷對人物畫體系「離經叛道」的大膽革新精神。
  • 南宋精品名畫-《潑墨仙人圖》藝術賞析
    其中南宋時期畫家梁楷的一幅《潑墨仙人圖》別具一格,他的不俗畫風也得到了諸多名畫收藏愛好者的青睞。今天紫色百合香與您一起賞析南宋畫家梁楷的精品名畫《潑墨仙人圖》,通過這幅經典畫作,使您了解和畫作有關的藝術收藏知識,並更加熱愛我國的傳統繪畫藝術,乃至加以傳承。
  • 《潑墨仙人圖》作品賞析
    南宋梁楷的《潑墨仙人圖》就是這個時期著名的人物畫代表作品,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畫面主要描繪了一位仙人不衫不履的醉態。這位仙人袒胸露懷,寬衣大肚,步履蹣跚,憨態可掬。那雙小眼醉意朦朧,仿佛看透世間一切,嘴角邊露出一絲神秘的微笑。那幅既頑皮可愛又莫測高深的滑稽相,使仙人超凡脫俗又滿帶幽默詼諧的形象躍然紙上。《潑墨仙人圖》畫上有題詩:「地行不識名和姓,大似高陽一酒徒。
  • 筆墨風格考證:臺北故宮藏《潑墨仙人圖》是真跡嗎
    ﹝論文摘要﹞本文試從南宋梁楷的《潑墨仙人圖》入手,分析論證梁楷的潑墨大寫意、減筆人物繪畫的特點,從其時代背景印證成畫的時代,以其筆墨特點考證是否為梁楷之作品。﹝關鍵詞﹞潑墨 減筆 禪宗 繪畫作品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潑墨仙人圖》,是否為南宋梁楷之作品,由古至今一直爭論不休,國內外學者也各持所見,大概有這樣兩種觀點:一則為大陸與臺灣學者,普遍認為《潑墨仙人圖》系梁楷真跡無疑;然亦有部分學者也曾非正式質疑該圖可否為明代繪畫。二則為日本學界,認為《潑墨仙人圖》並非梁楷作品。
  • 你那潑墨畫法潑得一塌糊塗,梁楷的人物畫才是收放自如的潑墨技法
    南宋書畫家梁楷,人稱「梁瘋子」。他不修邊幅,個人形象很隨意。所以不近風花雪月之地,而常常往來於廟宇,結識僧侶。與妙峰、智愚和尚交往甚密,一起談經論道,雖沒出家為僧,卻擅長禪畫。梁楷《潑墨仙人圖》《潑墨仙人圖》用潑墨畫一個閒來踱步的大和尚。衣服簡單掃幾筆即成,墨色上重下輕,不至於讓中心下墜看著不舒服。褲子和腰帶再施以重色,和肩旁的濃墨呼應形成節奏感。人物形象如漫畫一般,詼諧成趣。
  • 宋畫讀記|《潑墨仙人圖》:萬法唯心,大夢一場等閒過
    如果將傳統繪畫看成一個江湖的話,那麼南宋梁楷和他的《潑墨仙人圖》堪稱印證這樣一個傳奇的絕佳範本,散發著石破天驚的天外飛仙的氣息,和尚打傘無法無天,以極端寫意的筆墨潑出了一種垂範後世的新格。
  • 宋畫讀記|《潑墨仙人圖》:萬法唯心,大夢一場等閒過
    如果將傳統繪畫看成一個江湖的話,那麼南宋梁楷和他的《潑墨仙人圖》堪稱印證這樣一個傳奇的絕佳範本,散發著石破天驚的天外飛仙的氣息,和尚打傘無法無天,以極端寫意的筆墨潑出了一種垂範後世的新格。梁楷的《潑墨仙人圖》離經叛道的乖張用墨,看似橫空出世,但卻並非師出無名。從畫史上的記載以及梁楷傳下來的墨跡看,他遊走於嚴謹規整的院畫和寫意隨性的禪畫之間左右逢源、無縫切換。
  • 梁楷:潑墨仙人「梁瘋子」
    年輕的梁楷身無他技,唯喜歡畫畫。在落魄時遇到了賈師古,便拜他為師,後隨他一起前往宋高宗再建朝廷的所在地越州,隨著賈師古一起應付公差。南宋政局穩定後,仿北宋建立畫院,梁楷被授金帶,但因受不了宮廷繁縟禮節的桎梏與約束,便將皇帝賜予他的金帶掛在畫院門口,飄然而去。
  • 梁楷——孤獨的瘋子
    梁楷的《潑墨仙人圖》就是真「瘋」。圖1.梁楷(南宋)《潑墨仙人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潑墨揮灑,豪縱放逸,傳神極妙。這是現存中國繪畫史上最早的潑墨人物畫。《歷代名畫記》(唐·張彥遠)說「骨氣、形似,本於立意而歸乎用筆」,所謂「筆」,主要就是線條勾勒。這表達的是經典的傳統觀念——「筆」是繪畫不可或缺的,是繪畫的基本語言。可是,《潑墨仙人圖》除了人物面部、胸部有些許的「筆」之外,其餘全是淋漓酣暢的墨。在梁楷這裡,表現人物的「骨氣、形似」不再「歸乎用筆」了,變成「歸乎用墨」了。
  • 因此,張大千的潑墨黯然失色
    梁楷 潑墨仙人圖 紙本水墨畫 48.7×27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潑墨仙人圖:潑墨與禪意《潑墨仙人圖》是梁楷減筆畫的代表作,此畫以酣暢的潑墨法,繪出仙人步履蹣跚的醉態,再以簡括細筆,誇張地畫出帶有幽默感的沉醉神情
  • 國寶聚焦丨梁楷《潑墨仙人》、蔡襄《書尺牘》
    《潑墨仙人》冊。 宋 梁楷 《潑墨仙人》(局部) 梁楷 《潑墨仙人》冊 此次展出的《潑墨仙人》冊作者梁楷,山東東平人,南宋畫家。
  • 畫壇「瘋子」——梁楷
    梁楷《潑墨仙人圖》潑墨人物畫鼻祖:潑墨與禪意  《潑墨仙人圖》是梁楷減筆畫的代表作梁楷也成為後代畫家心儀手追的大寫意的楷模。但是,此所謂的「潑墨」,與今天我們所見張大千創製的「潑墨潑彩」完全不同。梁楷《潑墨仙人圖》48.7x27.7cm  紙本水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張大千潑墨不用筆,而將墨水或顏料盛在缽內,用手執缽直接將墨水或顏料潑在畫上,然後依其自然形成的痕跡用筆適當加以引導
  • 梁楷 參禪入畫
    梁楷傳世的作品包含了《六祖伐竹圖》、《李白行吟圖》、《潑墨仙人圖》等,但以《潑墨仙人圖》最為有名。南宋 梁楷 布袋和尚圖絹本此畫繪布袋和尚半身像,構圖簡明而有力,用筆簡練粗放,尤其以布袋和尚的衣袍最為突出,寥寥數筆,神態活現,猶如畫山石一樣雄渾有力,又不失衣袍的柔和隨意,筆意十足,重墨渲染。
  • 極簡主義美學的先鋒——南宋繪畫名家梁楷
    梁楷傳世的作品包含了《六祖伐竹圖》、《李白行吟圖》、《潑墨仙人圖》、《八高僧故事圖卷》等,但以《潑墨仙人圖》最為有名。在人物畫方面,梁楷本人受到禪宗思潮的影響,崇尚簡逸,他衝破宋代院體畫工整細緻嚴謹的束縛,用儘可能少的筆墨來刻畫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