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楊婧琵琶碩士音樂會在京成功舉辦 |
![]() |
楊婧琵琶碩士音樂會在京成功舉辦 |
![]() |
楊婧琵琶碩士音樂會在京成功舉辦 |
搜狐娛樂訊 2015年4月28日晚19:30,由青年琵琶演奏家楊婧為我們帶來的「楊婧琵琶碩士畢業音樂會」在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成功舉辦。本場音樂會由中央音樂學院民族管弦樂隊友情助陣,著名指揮家彭家鵬執棒。精彩的演出,博得了在場專家、學者和觀眾的極高評價,掌聲也經久不息、不絕於耳。
音樂會一共6首作品,分上下兩場完成,上半場是琵琶獨奏,下半場是琵琶與管弦樂隊。既有傳統古曲,如《平沙落雁》(楊大鈞演奏譜、劉德海整理)、《瀛洲古調》 七首(樊伯炎傳譜、劉德海改編);也有以現代作曲手法創作的大型曲目,如靈感來自於琵琶泛音而創作而成的、意境深邃的《琵琶辭》(秦文琛曲,2006年);取意於書法正楷八種筆法「側勒努鉤策掠啄磔」運筆中飽含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之韻律,並結合秦腔苦音音調而創作的《點》(陳怡曲,1995年)、同樣融合了中國戲曲風格與現代音樂語言的《戲彈——為琵琶和大型民族管弦樂隊而作》(劉長遠曲, 2005年);更有中央音樂學院優秀青年作曲家劉暢專門為此次音樂會而寫的、飽含濃濃同學情誼及對未來美好期待的新作《期待——為琵琶與民族管弦樂隊而作》(首演)(2015年)。
不同的樂曲,風格各異、難易有別,不管是傳統曲目,還是現代曲目,都帶給觀眾耳目一新之感。如果說傳統樂曲考察的是演奏者對左手推、拉、吟、揉等技法,以及古曲風格、韻味的掌握程度,那麼音樂會上幾首融合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作曲思維和演奏技巧的樂曲,則是通過「新」的現代演奏技法來呈現多彩的琵琶話語世界,並對演奏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楊婧坦言,之所以選擇這些曲目,其目的是「挑戰」:選擇傳統曲目,意在挑戰觀眾對於耳熟能詳的曲目的慣常聽覺體驗,把自己對於傳統曲目的理解呈現出來,進而突出左手在樂曲韻味塑造上的「功力」;而選擇現代作品,意在通過對現代琵琶演奏技法的完美演繹,體現作為琵琶專業從業者對於高難度現代作品的駕馭能力。
事實證明,楊婧以其拿捏有度、收放自如的演奏,不僅輕鬆地詮釋了每首樂曲的深刻內涵,而且更加充分地展示了她紮實的基本功和對高難度的現代派樂曲的出色把握。她的導師,著名琵琶演奏家張強先生也評價道:不管是心理、技術、音樂表現空間或是細膩程度,都是非常成熟的年輕演奏家的姿態。這也是對楊婧專業能力的充分肯定。
張強先生說,楊婧是一個有自己比較成熟的音樂想法的研究生,而音樂會的舉辦,是楊婧18年學生階段學習成果的匯報和音樂理念的總結,更是她琵琶藝術生涯的「成人禮」。邁出演奏廳的大門,她便正式擁有了勇攀琵琶藝術高峰的「號碼牌」,亦將踏上更加廣闊的音樂徵程!中國琵琶演奏專業舞臺這一「玉盤」上,也將新增一顆耀眼的「明珠」!
個人介紹
楊婧,青年琵琶演奏家。1988年出生於江西省南昌市,5歲學習鋼琴,6歲考入南昌市少年宮藝校,跟隨朱寅、俞丹妮老師學習琵琶。1999年以專業第一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2001年升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2007年以專業第一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本科,現為中央音樂學院琵琶碩士專業三年級學生,期間一直師從張強教授學習琵琶。成績優秀,專業成績尤為突出,多次獲得專業優秀獎、宋慶齡基金會古池獎學金等。
所獲獎項:1997年獲江西省首屆琵琶大賽兒童組一等獎;1998年獲南昌市「歐亞杯」琵琶比賽二等獎;2004年獲第三屆「龍音杯」中國民族樂器國際比賽琵琶少年專業組第四名;2004年獲中央音樂學院「天天杯」民族器樂比賽優秀獎(最高獎);2005年獲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藝術院校獎•第二屆民族樂器演奏比賽琵琶少年組金獎;2009年獲第十六屆臺北市民族器樂琵琶協奏曲大賽第二名;2011年獲國際第二屆中國器樂賽琵琶專業青年組金獎;2011年獲第八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琵琶比賽銅獎;2012年獲首屆遼源國際琵琶比賽專業A組銅獎;2013年獲首屆中日韓國際琵琶大賽專業A組金獎;2014年獲第二屆敦煌杯全國琵琶大賽專業A組金獎。
實踐經歷:在校期間,曾參加了《慶祝教師節二十周年——我和我的老師》音樂會的演出,並在慶祝中央音樂學院成立五十五周年系列展演中,分別參加了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獲獎學生專場音樂會、琵琶大師劉德海作品音樂會的演出,均擔任獨奏,並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2008年考入中國青年民族樂團,並跟隨樂團參加了國家大劇院開幕式、2008年奧運開幕式等一系列演出;2009年受邀參加了《琵琶巨星在臺北》的演出;2010年受邀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合作演出中國原創歌劇《西施》,並擔任琵琶獨奏;2011年受邀與中國青年交響樂團合作演出了《黃河大合唱》,在其中擔任琵琶獨奏;2012年受邀參加CCTV民族器樂大賽閉幕式演出;同年受邀與浙江交響樂團合作演出了馬勒的《大地之歌》,其中的琵琶演奏均由自己創作,並受邀赴德國參加了中德文化節的閉幕式演出,獲得了好評;2013年受美國密西根大學孔子學院邀請赴美國參加中非音樂交流論壇,並演奏了多首作品,獲得了當地專家和媒體的一致認可;同年受邀參加光未然先生一百周年音樂會,與著名表演藝術家瞿弦和先生共同演繹了《黃河大合唱》,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表揚;同年受作曲家馬久越先生邀請,參加鼓浪嶼2013冬季爵士音樂節,與瑞典爵士樂團一起跨界演出爵士音樂作品,並受邀前往廈門、福州、南京參加巡演,獲得當地媒體和專業人士的讚賞;2014年受瑞典皇家音樂學院邀請,前往瑞典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同年受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邀請,與中央歌劇院演員康莊先生在中山音樂堂共同演繹了配樂詩朗誦《黃河之水天上來》,擔任琵琶獨奏;同年代表文化部赴阿爾及利亞參加國際音樂節。
自年5月以來,一直在中央民族樂團藝術實踐,參與了樂團的《劉文金作品音樂會》、《塞上弦鳴》、《西藏春天》、《和平頌》、《第二屆APEC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晚會》、《王丹紅作品音樂會》、《印象國樂》、《絲綢之路》、《泱泱國風》等大型音樂會的演出,從實踐中得到了鍛鍊和提高。也曾多次與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澳門中樂團合作演出,均獲得樂團及指揮家的一致好評,並多次在八一電影製片場為影視劇及兒童劇錄製音樂。
在校期間教授了多名琵琶學生,在我的耐心輔導下,學生專業成績優秀,都陸續考取了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中央音樂學院本科、天津音樂學院、深圳藝校等專業院校,還有一些學生以專業特長生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理工大學、北京人民大學等著名高校,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