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琴·琵琶二重奏音樂會在京舉辦 中韓音樂家共奏和諧樂章

2020-12-06 中國網新聞中心

  人民網北京8月23日電(吳三葉、汪璨)8月22日晚,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琵琶演奏家章紅豔與韓國首爾藝術大學教授、奚琴演奏家盧銀娥在駐華韓國文化院舉行奚琴·琵琶二重奏音樂會,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傳統音樂盛宴。

  音樂會上,兩位演奏家共同演奏了韓國作曲家李成千的作品《下弦的變容》。該曲以韓國傳統音樂靈山會相為基礎,最初發表於1989年,盧銀娥教授的奚琴演奏與章紅豔教授的琵琶演奏相融合,實現了中韓兩國傳統音樂的交融。此外,兩位演奏家還分別表演了中韓兩國傳統音樂的代表獨奏曲目——琵琶獨奏《春江花月夜》《龍船》、奚琴獨奏《池瑛熙流奚琴散調》。

  此次音樂會是兩位演奏名家的首次合作。對於此次合作,章紅豔教授表示,奚琴是線性樂器,琵琶是點撥樂器,二者的配合會特別好。不僅如此,此次音樂會還有更深遠的意義。兩個國家的音樂家、兩位教授,同為傳統文化的傳承人,相約一起做同一件事情,其意義遠大於音樂會本身。她還表示,此次合作僅僅是一個開始,兩個音樂家身後都有一個很大的群體,從學生、學校,甚至到國家層面,將來會有很多這樣的機會,也可以有很多種形式,展開儘可能多的合作。

  盧銀娥教授也表示,兩國的學生如果可以一起進行合奏演出的話,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很期待今後能有這樣的機會。

  中韓兩國傳統音樂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傳統音樂的發展與創新方面,盧教授表示,一直以來,韓國國內希望堅守傳統的聲音佔據主導地位,傳統音樂的創新曾經舉步維艱。但是現在也在慢慢改變,融合現代元素的創新傳統音樂也漸漸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愛。

  章教授則表示,中國是在變化、創新中傳承。針對傳承與創新,章教授說:「越想要往前走,越要知道自己有什麼,自己是什麼,手中有什麼。如果沒有傳統,就談不上創新。一定要把擁有的東西學到手,你手中的是一個有兩千年歷史的樂器,這件樂器走到今天我們擁有的財富是什麼。要回望,要反思,別太著急。」

  作為各自領域的大家,章紅豔教授與盧銀娥教授不僅在傳統音樂的傳承與發展上頗有造詣,在傳統音樂的傳播普及方面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盧教授在積極開發演奏方法與擔任教授專業學生工作的同時,還致力於開發教材、開辦大師班、為學生們創造實踐和演出的機會。

  章教授上個世紀90年代就獲得「琵琶皇后」的稱號,演出足跡遍布全球,獲得了國內外音樂屆的廣泛認可和讚譽。同時作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也培育出了眾多優秀的學生。最難得的是在爭分奪秒的現代社會中,章教授堅持8年全程參與「藝術之門」夏令營及舉辦免費公益講堂,讓更多的人可以無門檻地接觸傳統音樂。 談及堅持做公益的初心,章教授說:「一個人做的事情就是他內心價值觀的體現。我希望做一些我內心覺得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設門檻,讓大家都有機會來面對面、快樂地彈琴。對一個來說,更深層次的快樂一定來源於助人,我希望更多的人能體驗到這種快樂。」

  音樂無國界,語言不通並沒有阻礙兩位藝術家在音樂中交流情感。韓國作曲家姜相求為此次音樂會特別創作的作品《銀漢》作為壓軸曲目驚豔亮相,奚琴演繹了韓國傳統旋律,琵琶則將觀眾帶入銀河無限空間的想像之中,兩位音樂家用時而優美時而激揚的琴聲共奏出中韓傳統文化交相輝映的和諧樂章,為音樂會畫上完美的句號。

  據悉,8月23日19時,駐華韓國文化院還將舉辦首爾藝術弦樂團北京音樂會——浪漫之夜,屆時將會上演由伽倻琴、奚琴、琵琶、牙箏、吉他等東西方弦樂器演奏的韓國民謠《阿里郎》,中國名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以及太陽的後裔插曲、防彈少年團集成曲等。

    中韓交流相關新聞延伸閱讀:http://korea.people.com.cn/GB/407891/407926/index.html


  人民網北京8月23日電(吳三葉、汪璨)8月22日晚,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琵琶演奏家章紅豔與韓國首爾藝術大學教授、奚琴演奏家盧銀娥在駐華韓國文化院舉行奚琴·琵琶二重奏音樂會,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傳統音樂盛宴。

  音樂會上,兩位演奏家共同演奏了韓國作曲家李成千的作品《下弦的變容》。該曲以韓國傳統音樂靈山會相為基礎,最初發表於1989年,盧銀娥教授的奚琴演奏與章紅豔教授的琵琶演奏相融合,實現了中韓兩國傳統音樂的交融。此外,兩位演奏家還分別表演了中韓兩國傳統音樂的代表獨奏曲目——琵琶獨奏《春江花月夜》《龍船》、奚琴獨奏《池瑛熙流奚琴散調》。值得一提的是韓國作曲家姜相求為此次音樂會特別創作的作品《銀漢》作為壓軸曲目驚豔亮相,奚琴演繹了韓國傳統旋律,琵琶則將觀眾帶入銀河無限空間的想像之中,兩位音樂家共同演奏出中韓傳統文化交流的美妙樂章。

  此次音樂會是兩位演奏名家的首次合作。對於此次合作,章紅豔教授表示,奚琴是線性樂器,琵琶是點撥樂器,二者的配合會特別好。不僅如此,此次音樂會還有更深遠的意義。兩個國家的音樂家、兩位教授,同為傳統文化的傳承人,相約一起做同一件事情,其意義遠大於音樂會本身。她還表示,此次合作僅僅是一個開始,兩個音樂家身後都有一個很大的群體,從學生、學校,甚至到國家層面,將來會有很多這樣的機會,也可以有很多種形式,展開儘可能多的合作。

  盧銀娥教授也表示,兩國的學生如果可以一起進行合奏演出的話,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很期待今後能有這樣的機會。

  中韓兩國傳統音樂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傳統音樂的發展與創新方面,盧教授表示,一直以來,韓國國內希望堅守傳統的聲音佔據主導地位,傳統音樂的創新曾經舉步維艱。但是現在也在慢慢改變,融合現代元素的創新傳統音樂也漸漸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愛。

  章教授則表示,中國是在變化、創新中傳承。針對傳承與創新,章教授說:「越想要往前走,越要知道自己有什麼,自己是什麼,手中有什麼。如果沒有傳統,就談不上創新。一定要把擁有的東西學到手,你手中的是一個有兩千年歷史的樂器,這件樂器走到今天我們擁有的財富是什麼。要回望,要反思,別太著急。」

  作為各自領域的大家,章紅豔教授與盧銀娥教授不僅在傳統音樂的傳承與發展上頗有造詣,在傳統音樂的傳播普及方面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盧教授在積極開發演奏方法與擔任教授專業學生工作的同時,還致力於開發教材、開辦大師班、為學生們創造實踐和演出的機會。

  章教授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就獲得「琵琶皇后」的稱號,演出足跡遍布全球,獲得了國內外音樂屆的廣泛認可和讚譽。同時作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也培育出了眾多優秀的學生。最難得的是在爭分奪秒的現代社會中,章教授堅持8年全程參與「藝術之門」夏令營及舉辦免費公益講堂,讓更多的人可以無門檻地接觸傳統音樂。 談及堅持做公益的初心,章教授說:「一個人做的事情就是他內心價值觀的體現。我希望做一些我內心覺得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設門檻,讓大家都有機會來面對面、快樂地彈琴。對一個來說,更深層次的快樂一定來源於助人,我希望更多的人能體驗到這種快樂。」

  音樂無國界。儘管語言不相通,但兩位藝術家在音樂中交流情感,用時而優美時而激揚的琴聲演繹了一場中韓傳統文化交相輝映的和諧樂章。

  據悉,8月23日19時,駐華韓國文化院還將舉辦首爾藝術弦樂團北京音樂會——浪漫之夜。本次音樂會上,將會獻上由伽倻琴、奚琴、琵琶、牙箏、吉他等東西方弦樂器演奏的韓國民謠《阿里郎》,中國名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以及太陽的後裔插曲、防彈少年團集成曲等。

    中韓交流相關新聞延伸閱讀:http://korea.people.com.cn/GB/407891/407926/index.html


  人民網北京8月23日電(吳三葉、汪璨)8月22日晚,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琵琶演奏家章紅豔與韓國首爾藝術大學教授、奚琴演奏家盧銀娥在駐華韓國文化院舉行奚琴·琵琶二重奏音樂會,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傳統音樂盛宴。

  音樂會上,兩位演奏家共同演奏了韓國作曲家李成千的作品《下弦的變容》。該曲以韓國傳統音樂靈山會相為基礎,最初發表於1989年,盧銀娥教授的奚琴演奏與章紅豔教授的琵琶演奏相融合,實現了中韓兩國傳統音樂的交融。此外,兩位演奏家還分別表演了中韓兩國傳統音樂的代表獨奏曲目——琵琶獨奏《春江花月夜》《龍船》、奚琴獨奏《池瑛熙流奚琴散調》。值得一提的是韓國作曲家姜相求為此次音樂會特別創作的作品《銀漢》作為壓軸曲目驚豔亮相,奚琴演繹了韓國傳統旋律,琵琶則將觀眾帶入銀河無限空間的想像之中,兩位音樂家共同演奏出中韓傳統文化交流的美妙樂章。

  此次音樂會是兩位演奏名家的首次合作。對於此次合作,章紅豔教授表示,奚琴是線性樂器,琵琶是點撥樂器,二者的配合會特別好。不僅如此,此次音樂會還有更深遠的意義。兩個國家的音樂家、兩位教授,同為傳統文化的傳承人,相約一起做同一件事情,其意義遠大於音樂會本身。她還表示,此次合作僅僅是一個開始,兩個音樂家身後都有一個很大的群體,從學生、學校,甚至到國家層面,將來會有很多這樣的機會,也可以有很多種形式,展開儘可能多的合作。

  盧銀娥教授也表示,兩國的學生如果可以一起進行合奏演出的話,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很期待今後能有這樣的機會。

  中韓兩國傳統音樂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傳統音樂的發展與創新方面,盧教授表示,一直以來,韓國國內希望堅守傳統的聲音佔據主導地位,傳統音樂的創新曾經舉步維艱。但是現在也在慢慢改變,融合現代元素的創新傳統音樂也漸漸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愛。

  章教授則表示,中國是在變化、創新中傳承。針對傳承與創新,章教授說:「越想要往前走,越要知道自己有什麼,自己是什麼,手中有什麼。如果沒有傳統,就談不上創新。一定要把擁有的東西學到手,你手中的是一個有兩千年歷史的樂器,這件樂器走到今天我們擁有的財富是什麼。要回望,要反思,別太著急。」

  作為各自領域的大家,章紅豔教授與盧銀娥教授不僅在傳統音樂的傳承與發展上頗有造詣,在傳統音樂的傳播普及方面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盧教授在積極開發演奏方法與擔任教授專業學生工作的同時,還致力於開發教材、開辦大師班、為學生們創造實踐和演出的機會。

  章教授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就獲得「琵琶皇后」的稱號,演出足跡遍布全球,獲得了國內外音樂屆的廣泛認可和讚譽。同時作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也培育出了眾多優秀的學生。最難得的是在爭分奪秒的現代社會中,章教授堅持8年全程參與「藝術之門」夏令營及舉辦免費公益講堂,讓更多的人可以無門檻地接觸傳統音樂。 談及堅持做公益的初心,章教授說:「一個人做的事情就是他內心價值觀的體現。我希望做一些我內心覺得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設門檻,讓大家都有機會來面對面、快樂地彈琴。對一個來說,更深層次的快樂一定來源於助人,我希望更多的人能體驗到這種快樂。」

  音樂無國界。儘管語言不相通,但兩位藝術家在音樂中交流情感,用時而優美時而激揚的琴聲演繹了一場中韓傳統文化交相輝映的和諧樂章。

  據悉,8月23日19時,駐華韓國文化院還將舉辦首爾藝術弦樂團北京音樂會——浪漫之夜。本次音樂會上,將會獻上由伽倻琴、奚琴、琵琶、牙箏、吉他等東西方弦樂器演奏的韓國民謠《阿里郎》,中國名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以及太陽的後裔插曲、防彈少年團集成曲等。

    中韓交流相關新聞延伸閱讀:http://korea.people.com.cn/GB/407891/407926/index.html


  人民網北京8月23日電(吳三葉、汪璨)8月22日晚,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琵琶演奏家章紅豔與韓國首爾藝術大學教授、奚琴演奏家盧銀娥在駐華韓國文化院舉行奚琴·琵琶二重奏音樂會,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傳統音樂盛宴。

  音樂會上,兩位演奏家共同演奏了韓國作曲家李成千的作品《下弦的變容》。該曲以韓國傳統音樂靈山會相為基礎,最初發表於1989年,盧銀娥教授的奚琴演奏與章紅豔教授的琵琶演奏相融合,實現了中韓兩國傳統音樂的交融。此外,兩位演奏家還分別表演了中韓兩國傳統音樂的代表獨奏曲目——琵琶獨奏《春江花月夜》《龍船》、奚琴獨奏《池瑛熙流奚琴散調》。值得一提的是韓國作曲家姜相求為此次音樂會特別創作的作品《銀漢》作為壓軸曲目驚豔亮相,奚琴演繹了韓國傳統旋律,琵琶則將觀眾帶入銀河無限空間的想像之中,兩位音樂家共同演奏出中韓傳統文化交流的美妙樂章。

  此次音樂會是兩位演奏名家的首次合作。對於此次合作,章紅豔教授表示,奚琴是線性樂器,琵琶是點撥樂器,二者的配合會特別好。不僅如此,此次音樂會還有更深遠的意義。兩個國家的音樂家、兩位教授,同為傳統文化的傳承人,相約一起做同一件事情,其意義遠大於音樂會本身。她還表示,此次合作僅僅是一個開始,兩個音樂家身後都有一個很大的群體,從學生、學校,甚至到國家層面,將來會有很多這樣的機會,也可以有很多種形式,展開儘可能多的合作。

  盧銀娥教授也表示,兩國的學生如果可以一起進行合奏演出的話,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很期待今後能有這樣的機會。

  中韓兩國傳統音樂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傳統音樂的發展與創新方面,盧教授表示,一直以來,韓國國內希望堅守傳統的聲音佔據主導地位,傳統音樂的創新曾經舉步維艱。但是現在也在慢慢改變,融合現代元素的創新傳統音樂也漸漸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愛。

  章教授則表示,中國是在變化、創新中傳承。針對傳承與創新,章教授說:「越想要往前走,越要知道自己有什麼,自己是什麼,手中有什麼。如果沒有傳統,就談不上創新。一定要把擁有的東西學到手,你手中的是一個有兩千年歷史的樂器,這件樂器走到今天我們擁有的財富是什麼。要回望,要反思,別太著急。」

  作為各自領域的大家,章紅豔教授與盧銀娥教授不僅在傳統音樂的傳承與發展上頗有造詣,在傳統音樂的傳播普及方面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盧教授在積極開發演奏方法與擔任教授專業學生工作的同時,還致力於開發教材、開辦大師班、為學生們創造實踐和演出的機會。

  章教授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就獲得「琵琶皇后」的稱號,演出足跡遍布全球,獲得了國內外音樂屆的廣泛認可和讚譽。同時作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也培育出了眾多優秀的學生。最難得的是在爭分奪秒的現代社會中,章教授堅持8年全程參與「藝術之門」夏令營及舉辦免費公益講堂,讓更多的人可以無門檻地接觸傳統音樂。 談及堅持做公益的初心,章教授說:「一個人做的事情就是他內心價值觀的體現。我希望做一些我內心覺得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設門檻,讓大家都有機會來面對面、快樂地彈琴。對一個來說,更深層次的快樂一定來源於助人,我希望更多的人能體驗到這種快樂。」

  音樂無國界。儘管語言不相通,但兩位藝術家在音樂中交流情感,用時而優美時而激揚的琴聲演繹了一場中韓傳統文化交相輝映的和諧樂章。

  據悉,8月23日19時,駐華韓國文化院還將舉辦首爾藝術弦樂團北京音樂會——浪漫之夜。本次音樂會上,將會獻上由伽倻琴、奚琴、琵琶、牙箏、吉他等東西方弦樂器演奏的韓國民謠《阿里郎》,中國名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以及太陽的後裔插曲、防彈少年團集成曲等。

    中韓交流相關新聞延伸閱讀:http://korea.people.com.cn/GB/407891/407926/index.html


  演出結束後,盧銀娥教授與章紅豔教授一同合影留念。(照片由駐華韓國文化院提供)

  人民網北京8月23日電(吳三葉、汪璨)8月22日晚,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琵琶演奏家章紅豔與韓國首爾藝術大學教授、奚琴演奏家盧銀娥在駐華韓國文化院舉行奚琴·琵琶二重奏音樂會,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傳統音樂盛宴。

  音樂會上,兩位演奏家共同演奏了韓國作曲家李成千的作品《下弦的變容》。該曲以韓國傳統音樂靈山會相為基礎,最初發表於1989年,盧銀娥教授的奚琴演奏與章紅豔教授的琵琶演奏相融合,實現了中韓兩國傳統音樂的交融。此外,兩位演奏家還分別表演了中韓兩國傳統音樂的代表獨奏曲目——琵琶獨奏《春江花月夜》《龍船》、奚琴獨奏《池瑛熙流奚琴散調》。值得一提的是韓國作曲家姜相求為此次音樂會特別創作的作品《銀漢》作為壓軸曲目驚豔亮相,奚琴演繹了韓國傳統旋律,琵琶則將觀眾帶入銀河無限空間的想像之中,兩位音樂家共同演奏出中韓傳統文化交流的美妙樂章。

  此次音樂會是兩位演奏名家的首次合作。對於此次合作,章紅豔教授表示,奚琴是線性樂器,琵琶是點撥樂器,二者的配合會特別好。不僅如此,此次音樂會還有更深遠的意義。兩個國家的音樂家、兩位教授,同為傳統文化的傳承人,相約一起做同一件事情,其意義遠大於音樂會本身。她還表示,此次合作僅僅是一個開始,兩個音樂家身後都有一個很大的群體,從學生、學校,甚至到國家層面,將來會有很多這樣的機會,也可以有很多種形式,展開儘可能多的合作。

  盧銀娥教授也表示,兩國的學生如果可以一起進行合奏演出的話,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很期待今後能有這樣的機會。

  中韓兩國傳統音樂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傳統音樂的發展與創新方面,盧教授表示,一直以來,韓國國內希望堅守傳統的聲音佔據主導地位,傳統音樂的創新曾經舉步維艱。但是現在也在慢慢改變,融合現代元素的創新傳統音樂也漸漸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愛。

  章教授則表示,中國是在變化、創新中傳承。針對傳承與創新,章教授說:「越想要往前走,越要知道自己有什麼,自己是什麼,手中有什麼。如果沒有傳統,就談不上創新。一定要把擁有的東西學到手,你手中的是一個有兩千年歷史的樂器,這件樂器走到今天我們擁有的財富是什麼。要回望,要反思,別太著急。」

  作為各自領域的大家,章紅豔教授與盧銀娥教授不僅在傳統音樂的傳承與發展上頗有造詣,在傳統音樂的傳播普及方面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盧教授在積極開發演奏方法與擔任教授專業學生工作的同時,還致力於開發教材、開辦大師班、為學生們創造實踐和演出的機會。

  章教授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就獲得「琵琶皇后」的稱號,演出足跡遍布全球,獲得了國內外音樂屆的廣泛認可和讚譽。同時作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也培育出了眾多優秀的學生。最難得的是在爭分奪秒的現代社會中,章教授堅持8年全程參與「藝術之門」夏令營及舉辦免費公益講堂,讓更多的人可以無門檻地接觸傳統音樂。 談及堅持做公益的初心,章教授說:「一個人做的事情就是他內心價值觀的體現。我希望做一些我內心覺得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設門檻,讓大家都有機會來面對面、快樂地彈琴。對一個來說,更深層次的快樂一定來源於助人,我希望更多的人能體驗到這種快樂。」

  音樂無國界。儘管語言不相通,但兩位藝術家在音樂中交流情感,用時而優美時而激揚的琴聲演繹了一場中韓傳統文化交相輝映的和諧樂章。

  據悉,8月23日19時,駐華韓國文化院還將舉辦首爾藝術弦樂團北京音樂會——浪漫之夜。本次音樂會上,將會獻上由伽倻琴、奚琴、琵琶、牙箏、吉他等東西方弦樂器演奏的韓國民謠《阿里郎》,中國名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以及太陽的後裔插曲、防彈少年團集成曲等。

    中韓交流相關新聞延伸閱讀:http://korea.people.com.cn/GB/407891/407926/index.html


  人民網北京8月23日電(吳三葉、汪璨)8月22日晚,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琵琶演奏家章紅豔與韓國首爾藝術大學教授、奚琴演奏家盧銀娥在駐華韓國文化院舉行奚琴·琵琶二重奏音樂會,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傳統音樂盛宴。

  音樂會上,兩位演奏家共同演奏了韓國作曲家李成千的作品《下弦的變容》。該曲以韓國傳統音樂靈山會相為基礎,最初發表於1989年,盧銀娥教授的奚琴演奏與章紅豔教授的琵琶演奏相融合,實現了中韓兩國傳統音樂的交融。此外,兩位演奏家還分別表演了中韓兩國傳統音樂的代表獨奏曲目——琵琶獨奏《春江花月夜》《龍船》、奚琴獨奏《池瑛熙流奚琴散調》。值得一提的是韓國作曲家姜相求為此次音樂會特別創作的作品《銀漢》作為壓軸曲目驚豔亮相,奚琴演繹了韓國傳統旋律,琵琶則將觀眾帶入銀河無限空間的想像之中,兩位音樂家共同演奏出中韓傳統文化交流的美妙樂章。

  此次音樂會是兩位演奏名家的首次合作。對於此次合作,章紅豔教授表示,奚琴是線性樂器,琵琶是點撥樂器,二者的配合會特別好。不僅如此,此次音樂會還有更深遠的意義。兩個國家的音樂家、兩位教授,同為傳統文化的傳承人,相約一起做同一件事情,其意義遠大於音樂會本身。她還表示,此次合作僅僅是一個開始,兩個音樂家身後都有一個很大的群體,從學生、學校,甚至到國家層面,將來會有很多這樣的機會,也可以有很多種形式,展開儘可能多的合作。

  盧銀娥教授也表示,兩國的學生如果可以一起進行合奏演出的話,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很期待今後能有這樣的機會。

  中韓兩國傳統音樂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傳統音樂的發展與創新方面,盧教授表示,一直以來,韓國國內希望堅守傳統的聲音佔據主導地位,傳統音樂的創新曾經舉步維艱。但是現在也在慢慢改變,融合現代元素的創新傳統音樂也漸漸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愛。

  章教授則表示,中國是在變化、創新中傳承。針對傳承與創新,章教授說:「越想要往前走,越要知道自己有什麼,自己是什麼,手中有什麼。如果沒有傳統,就談不上創新。一定要把擁有的東西學到手,你手中的是一個有兩千年歷史的樂器,這件樂器走到今天我們擁有的財富是什麼。要回望,要反思,別太著急。」

  作為各自領域的大家,章紅豔教授與盧銀娥教授不僅在傳統音樂的傳承與發展上頗有造詣,在傳統音樂的傳播普及方面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盧教授在積極開發演奏方法與擔任教授專業學生工作的同時,還致力於開發教材、開辦大師班、為學生們創造實踐和演出的機會。

  章教授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就獲得「琵琶皇后」的稱號,演出足跡遍布全球,獲得了國內外音樂屆的廣泛認可和讚譽。同時作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也培育出了眾多優秀的學生。最難得的是在爭分奪秒的現代社會中,章教授堅持8年全程參與「藝術之門」夏令營及舉辦免費公益講堂,讓更多的人可以無門檻地接觸傳統音樂。 談及堅持做公益的初心,章教授說:「一個人做的事情就是他內心價值觀的體現。我希望做一些我內心覺得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設門檻,讓大家都有機會來面對面、快樂地彈琴。對一個來說,更深層次的快樂一定來源於助人,我希望更多的人能體驗到這種快樂。」

  音樂無國界。儘管語言不相通,但兩位藝術家在音樂中交流情感,用時而優美時而激揚的琴聲演繹了一場中韓傳統文化交相輝映的和諧樂章。

  據悉,8月23日19時,駐華韓國文化院還將舉辦首爾藝術弦樂團北京音樂會——浪漫之夜。本次音樂會上,將會獻上由伽倻琴、奚琴、琵琶、牙箏、吉他等東西方弦樂器演奏的韓國民謠《阿里郎》,中國名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以及太陽的後裔插曲、防彈少年團集成曲等。

    中韓交流相關新聞延伸閱讀:http://korea.people.com.cn/GB/407891/407926/index.html


  人民網北京8月23日電(吳三葉、汪璨)8月22日晚,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琵琶演奏家章紅豔與韓國首爾藝術大學教授、奚琴演奏家盧銀娥在駐華韓國文化院舉行奚琴·琵琶二重奏音樂會,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傳統音樂盛宴。

  音樂會上,兩位演奏家共同演奏了韓國作曲家李成千的作品《下弦的變容》。該曲以韓國傳統音樂靈山會相為基礎,最初發表於1989年,盧銀娥教授的奚琴演奏與章紅豔教授的琵琶演奏相融合,實現了中韓兩國傳統音樂的交融。此外,兩位演奏家還分別表演了中韓兩國傳統音樂的代表獨奏曲目——琵琶獨奏《春江花月夜》《龍船》、奚琴獨奏《池瑛熙流奚琴散調》。值得一提的是韓國作曲家姜相求為此次音樂會特別創作的作品《銀漢》作為壓軸曲目驚豔亮相,奚琴演繹了韓國傳統旋律,琵琶則將觀眾帶入銀河無限空間的想像之中,兩位音樂家共同演奏出中韓傳統文化交流的美妙樂章。

  此次音樂會是兩位演奏名家的首次合作。對於此次合作,章紅豔教授表示,奚琴是線性樂器,琵琶是點撥樂器,二者的配合會特別好。不僅如此,此次音樂會還有更深遠的意義。兩個國家的音樂家、兩位教授,同為傳統文化的傳承人,相約一起做同一件事情,其意義遠大於音樂會本身。她還表示,此次合作僅僅是一個開始,兩個音樂家身後都有一個很大的群體,從學生、學校,甚至到國家層面,將來會有很多這樣的機會,也可以有很多種形式,展開儘可能多的合作。

  盧銀娥教授也表示,兩國的學生如果可以一起進行合奏演出的話,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很期待今後能有這樣的機會。

  中韓兩國傳統音樂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傳統音樂的發展與創新方面,盧教授表示,一直以來,韓國國內希望堅守傳統的聲音佔據主導地位,傳統音樂的創新曾經舉步維艱。但是現在也在慢慢改變,融合現代元素的創新傳統音樂也漸漸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愛。

  章教授則表示,中國是在變化、創新中傳承。針對傳承與創新,章教授說:「越想要往前走,越要知道自己有什麼,自己是什麼,手中有什麼。如果沒有傳統,就談不上創新。一定要把擁有的東西學到手,你手中的是一個有兩千年歷史的樂器,這件樂器走到今天我們擁有的財富是什麼。要回望,要反思,別太著急。」

  作為各自領域的大家,章紅豔教授與盧銀娥教授不僅在傳統音樂的傳承與發展上頗有造詣,在傳統音樂的傳播普及方面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盧教授在積極開發演奏方法與擔任教授專業學生工作的同時,還致力於開發教材、開辦大師班、為學生們創造實踐和演出的機會。

  章教授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就獲得「琵琶皇后」的稱號,演出足跡遍布全球,獲得了國內外音樂屆的廣泛認可和讚譽。同時作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也培育出了眾多優秀的學生。最難得的是在爭分奪秒的現代社會中,章教授堅持8年全程參與「藝術之門」夏令營及舉辦免費公益講堂,讓更多的人可以無門檻地接觸傳統音樂。 談及堅持做公益的初心,章教授說:「一個人做的事情就是他內心價值觀的體現。我希望做一些我內心覺得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設門檻,讓大家都有機會來面對面、快樂地彈琴。對一個來說,更深層次的快樂一定來源於助人,我希望更多的人能體驗到這種快樂。」

  音樂無國界。儘管語言不相通,但兩位藝術家在音樂中交流情感,用時而優美時而激揚的琴聲演繹了一場中韓傳統文化交相輝映的和諧樂章。

  據悉,8月23日19時,駐華韓國文化院還將舉辦首爾藝術弦樂團北京音樂會——浪漫之夜。本次音樂會上,將會獻上由伽倻琴、奚琴、琵琶、牙箏、吉他等東西方弦樂器演奏的韓國民謠《阿里郎》,中國名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以及太陽的後裔插曲、防彈少年團集成曲等。

    中韓交流相關新聞延伸閱讀:http://korea.people.com.cn/GB/407891/407926/index.html

相關焦點

  • 琵琶和吉他共奏是什麼體驗?福田民間音樂周舉行
    琵琶和吉他共奏是什麼體驗?方錦龍·深圳(福田)民族民間音樂周舉行 漫步在東方與西方、古典與時尚、傳統與科技之間,9月11-13日正直周末,一場連續3天的音樂盛宴在福田區上演。
  • 楊婧琵琶碩士音樂會 在京成功舉辦
    楊婧琵琶碩士音樂會在京成功舉辦楊婧琵琶碩士音樂會在京成功舉辦  搜狐娛樂訊 2015年4月28日晚19:30,由青年琵琶演奏家楊婧為我們帶來的「楊婧琵琶碩士畢業音樂會她的導師,著名琵琶演奏家張強先生也評價道:不管是心理、技術、音樂表現空間或是細膩程度,都是非常成熟的年輕演奏家的姿態。這也是對楊婧專業能力的充分肯定。  張強先生說,楊婧是一個有自己比較成熟的音樂想法的研究生,而音樂會的舉辦,是楊婧18年學生階段學習成果的匯報和音樂理念的總結,更是她琵琶藝術生涯的「成人禮」。
  • 在美育浸潤中堅定文化自信|2020民族音樂會奏響新春樂章(內附現場...
    在美育浸潤中堅定文化自信奏響歌頌祖國的多彩樂章,聆聽民族音樂的時代聲音。12月26日晚,「樂頌祖國」青島理工大學2020新春民族音樂會在市北校區北院禮堂舉行。阮族重奏《風起·絮飛揚》二胡齊奏《山裡行》此次音樂會傳統文化氣息濃鬱、底蘊深厚。二胡、笙、阮族、琵琶、笛子……富含中華獨有文化基因的民族樂器依次亮相,風格或簡約含蓄、或飽滿悠揚,演奏出民族音樂的華美樂章。
  • 廣州新年音樂會雅樂成雙 共奏跨年恢宏樂章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12月31日跨年夜,「雙頌」音樂會將在廣州大劇院上演。上半夜將迎來「歡樂頌·2021廣州大劇院新年音樂會」暨中國歌劇舞劇院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交響音樂會,下半夜則將上演由指揮家、作曲家譚盾帶來的「敦煌·慈悲頌」。雅樂成雙,共奏跨年恢宏樂章。
  • 回顧 | 小提琴與中提琴二重奏音樂會
    「小提琴中提琴二重奏音樂會」在星海音樂學院音樂廳郎朗音樂廳成功上演。由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樂薇薇、著名中提琴演奏家Kate Hamilton給我們帶來這場精彩的音樂會。      音樂會開始,兩位演奏家給我們帶來了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莫扎特創作的《降B大調小提琴與中提琴二重奏》。作品分為三個樂章,第一樂章為柔板,旋律柔美流暢。
  • 仲夏夜的樂章 西鄉樂谷舉辦管樂師生音樂會
    6月11日晚,西鄉樂谷管樂重奏季之管樂師生音樂會在樂谷音樂廳成功舉辦,五十餘位師生聯手奏響了仲夏夜的樂章。     深圳新聞網寶安訊(記者 曾舒琪 通訊員 侯世虹)夏日的似火驕陽點燃了音樂之夢。6月11日晚,西鄉樂谷管樂重奏季之管樂師生音樂會在樂谷音樂廳成功舉辦,五十餘位師生聯手奏響了仲夏夜的樂章。
  • 「琴有獨鍾」樂壇伉儷·大提琴、鋼琴二重奏音樂會9月12日獻禮濟寧
    他們琴瑟和鳴,珠聯璧合,用嘆為觀止的演奏技巧,一起聯袂演繹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聽盛宴——「琴有獨鍾」樂壇伉儷·大提琴、鋼琴二重奏音樂會。Anner Bylsma, Arto Noras 和Franz Helmerson 等知名大提琴家都曾經指點過安娜,這也對她在2010年取得碩士學位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2005年,安娜就開始以獨奏家的身份與克拉科夫音樂學院交響樂團、青年愛樂樂團合作演出。室內樂方面, 她活躍於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乃至五重奏等多重領域。
  • 趙潔琵琶師生音樂會 在深圳隆重舉行
    業界專業人士及學院領導、專家、學生等悉數到場,共同聆聽了這場藝術與學術融合、傳統與現代並舉的音樂盛會。2014年,趙潔全國琵琶高校巡在西安、天津、武漢、遼寧等地已經舉辦了十餘場,此次活動是巡演的接力。多家媒體均對此次活動做了相關報導。  趙潔副教授多年來痴情於琵琶藝術,從讀書、演奏、教書到舉辦全國巡演音樂會,一片冰心幾春秋。
  • 搶票| 「美麗星期天」之琵琶語——琵琶賞析音樂會
    藝術指導:張瑩藝術指導:張瑩香港中樂團琵琶首席,中國音樂學院碩士學位。曾獲2002年中國文化部舉辦的中國第一屆民族器樂大賽琵琶青年專業組銀獎,2004年「龍音杯」國際民族器樂比賽琵琶青年專業組金獎,2015年廣東省第二屆中國民族器樂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獎。曾在香港、臺北中山堂、中山文化藝術中心、星海音樂廳等舉辦過獨奏音樂會,並先後赴美國、英國、紐西蘭、加拿大、俄羅斯、韓國、挪威、德國、捷克、新加坡、芬蘭等多個國家及地區演出。
  • 2019瀋陽新春民族音樂會:弦歌辭舊歲 和韻奏華章
    《瀋陽歡迎你》拉開2019年瀋陽新春民族音樂會帷幕。 沈殿成 攝中新網瀋陽1月18日電 (沈殿成)弦歌辭舊歲,和韻奏華章。1月18日晚,2019年瀋陽新春民族音樂會在盛京大劇院上演。省市領導與廣大市民共同欣賞了一場民族音樂的視聽盛宴。
  • 央視音樂頻道三周年慶典音樂會 呈現音樂盛宴
    2004年3月29日,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開播。為隆重慶賀中國音樂界、電視界這一盛事,2007年3月25日和26日,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將在北京保利劇院隆重舉辦三周年慶典音樂會。  三年以來,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以播出中外古典音樂和世界各民族音樂、大力弘揚中國民族音樂為主要內容。
  • 尺八、奚琴、十三弦箏鳴奏東方古樂
    尺八、奚琴、十三弦箏鳴奏東方古樂 2019-08-01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央視舉辦「十大青年琵琶演奏家音樂會」
    央視舉辦「十大青年琵琶演奏家音樂會」 2012年07月04日20: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跨越千年雲上國寶音樂會 秦兵馬俑裡奏響傳世樂章
    秦兵馬俑裡奏響傳世樂章 來源:西安網 時間:2020-04-24 23:38 字號:,本周六下午五點半,西安交響樂團「雲上國寶音樂會」第二站將走進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兵馬俑,這場跨越2000多年的雲上音樂會,在雲端展現音樂與中華瑰寶交融之美,也給觀眾帶去全新的視聽享受。
  • 好樂成雙,「雙頌」音樂會伴你跨年
    12月31日跨年夜,廣州大劇院特別策劃「雙頌」音樂會,上半夜將迎來「歡樂頌·2021廣州大劇院新年音樂會」,暨中國歌劇舞劇院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交響音樂會,下半夜則將由指揮家、作曲家譚盾帶來《敦煌·慈悲頌》。
  • 「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 | 竹子當樂器 少女奏樂章……這個音樂季...
    奏響「美美與共」的絲路新樂章2019年3月27日,恰逢習近平主席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重要演講五周年。新時代交響——深圳樂章:中國交響樂團音樂會3月31晚,深圳音樂廳上演了一部屬於深圳人自己的「城市交響樂」,享有極高國際讚譽的波士頓當代樂團總監吉爾·羅斯執棒中國交響樂團奏響原創作品《新時代交響·深圳樂章》。
  • 王雲飛民族器樂作品音樂會在浙江音樂學院舉辦
    11月29日晚,由浙江音樂學院、浙江省音樂家協會主辦,浙江省音樂家協會創作委員會、浙江音樂學院作曲與指揮系承辦的「雲樂飛揚」——王雲飛民族器樂作品音樂會在浙江音樂學院音樂廳成功舉辦。作為作曲家,採風非常重要,王雲飛不僅堅持採風,並且擅長採風,他懂得如何在廣闊土地上去捕捉他需要的音符,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不斷探索新的音樂語言,通過多次演出發現,觀眾非常接受這樣「聽得懂,接地氣」的作品,王雲飛的作品運用了許多新的音樂語言和表達方式,讓觀眾產生了強烈共鳴。   音樂會由民族室內樂《武生》開場,由浙江音樂學院教師、青年琵琶演奏家李躒領奏。
  • 大劇院舉辦京港臺青少年音樂會 共譜三地友誼樂章
    [導讀]據悉,這五個藝術團將帶來4場專場音樂會及1場閉幕音樂會。而在8月6日,這4所藝術團加上北京七彩夢想合唱團將攜手共演閉幕音樂會,共譜三地友誼樂章。7月31日,「2013國家大劇院京港臺青少年系列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舉辦新聞發布會。
  • 2018河北海外「歡樂春節」活動:用音樂講述中國故事
    發端歐洲的小提琴和中國民族樂器琵琶、古箏、二胡共同演繹了河北民歌《放風箏》和《巴音郭楞的節日》、《空山鳥語》等中國優秀民族音樂曲目。  其中,塗善祥的琵琶和李新星的小提琴二重奏《新疆之春》,東西樂器相互和鳴輝映,呈現出中歐文化的絕妙交融。由塗善祥帶領其他三位藝術家共同呈現的《白帝城》創造性地在一片行雲流水的樂聲之中加入互動號子。
  • 小提琴與鋼琴二重奏音樂會
    捷克—斯洛伐克二重奏成立於2004年,由捷克小提琴家Pavel Burdych和斯洛伐克鋼琴家ZuzanaBeresová組成。這兩位音樂家經常受邀在德國、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眾多音樂節上表演,他們也曾多次受邀到義大利、法國、葡萄牙、韓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希臘、奧地利、匈牙利、塞爾維亞、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巡演。他們的保留曲目很多,從古典到現代作品,涉及內容非常廣泛,此外,每年他們都會以紀念一個作曲家為主題舉辦系列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