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正倉院寶物展策展人內藤榮:正倉院展不能輸給疫情

2020-11-25 澎湃新聞
一年一度的正倉院寶物展又一次迎來了十月秋日的絢爛。每年的楓葉季,全球各地有數十萬人趕到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只為一睹聞名世界的「正倉院展」。今年的正倉院寶物展和往年有所不同。疫情的影響下,世界範圍內的文博機構都受到了不小的衝擊,正倉院寶物展也不例外。

「繆斯·藝術史——呈現藝術的力量」南京大學繆斯基金國際文化藝術專題系列講座舉辦之際,正值今年第72屆正倉院寶物展展覽期間。正倉院寶物展策展人、「繆斯·藝術史」受邀講座學者內藤榮,就此次第72屆正倉院寶物展內容、疫情之下展覽的策劃與籌備以及講座主題接受了採訪。

「正倉院展」海報

第72回正倉院展海報

正倉院

今年的展覽有什麼特別的看點?

內藤榮

:其實每年的正倉院寶物展是沒有固定主題的。每年選擇出展寶物的基準,是確保當年展出的寶物能夠從某種程度上展現出正倉院寶物的全貌。因此一般都會從藝術品、日常生活用品、古代文書等各類裡,分別挑選寶物進行展出。

但是今年與眾不同的地方是,我們展出了較多的藥物與武器裝備。另外,聽起來或許會讓人有些失望,今年我們沒有展出聖武天皇的寶物。在總計約9000多件的正倉院寶物中,屬於聖武天皇的寶物僅有不到100件。我們有著這樣的規定:聖武天皇的某件寶物一經展出,將待至少十年之後,才會再向公眾呈現。由於去年已經展出了許多,所以今年一件也沒有選用。作為補償,今年展出了許多與聖武天皇寶物同時代被收藏進正倉院寶庫的藥物。

「正倉院展」展品

第72回「正倉院展」展出的中倉169 墨繪彈弓

第72回「正倉院展」展出的中倉131 烏犀把漆鞘樺纏黃金珠玉荘刀子

第72回「正倉院展」展出的南倉101 紫檀槽琵琶(正面)

 

第72回「正倉院展」展出的南倉101 紫檀槽琵琶(反面)

開展後,館方將採取那些防疫措施?

內藤榮

:就在今年日本疫情最嚴重的四五月份,我們必須決定今年是否要舉行正倉院寶物展。當時負責展出的奈良國立博物館與負責寶物管理的宮內廳都遲疑不決。但是,我們最終還是認為,如果因為疫情而中斷了已經延續了71年的辦展傳統,實在可惜。正倉院展不能輸給疫情。因此我們奈良博物館向宮內廳提議,今年還是要繼續開展。

奈良博物館門前 澎湃新聞資料 圖

1946年首次展出正倉院寶物,人流如織的展覽空間  澎湃新聞資料 圖

我們的措施,首先是減少每日參觀的遊客人數。按照過去的經驗來說,在每屆為期17天的展覽期間,博物館要接納約23萬人次的遊客,平均每天1萬3千人。但今年我們大幅減少入館人數,每個小時最多進入300人,每天大概是2400人左右。從整體上來說,今年的觀眾人數大概是以往人數的五分之一。因此今年我們開始在網上預約售票。網上售票這件事在中國來說或許再平常不過,反而是日本在這方面或許有點落後了。

第72回「正倉院展」展出的北倉150 花氈

 

第72回「正倉院展」展出的北倉70 五色龍歯

我們開設了販賣正倉院展畫冊與周邊產品的線上購物網站。這或許對於中國人來說也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對於奈良博物館來說卻是從來沒有做過的。以前顧客都是使用傳真來訂購,然後通過郵寄現金才能購買。但現在其實已經幾乎沒有人還在使用傳真了。可這樣的做法卻延續了20多年沒有改變過。現在,博物館像亞馬遜一樣在網上販賣周邊產品。我覺得,疫情真的是一次讓博物館浴火重生的絕好機會。

不應該總想著回到過去,而是應該考慮如何來改變,才能做出更符合未來情況的展覽。

 

「正倉院展」展品

 

 

是否開拓更多方式或途徑展示藏品?

內藤榮

:我們拍攝了大部分正倉院寶物展的文物並製作成視頻發布到社交平臺上。近幾年有關正倉院展寶物錄像的限制也慢慢開始放寬。為了準備正倉院展,我們把工作人員在對寶物進行點檢以及運輸時的場景都用攝像機記錄了下來,之後也會上傳到社交平臺上。

不僅是寶物本體,各種具體的工作場景能夠以視頻的形式呈現出來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這也是我們之前從來沒有過的做法。

第72回「正倉院展」展出的中倉174 桑木木畫碁局

 

第72回「正倉院展」展出的中倉174 桑木木畫碁局(局部細節)

近距離接觸寶物,有什麼深刻的感觸?

內藤榮

:研究正倉院相關內容的學者中,能夠真正接觸到寶物的人其實少之又少。管理寶物的宮內廳也設有很嚴格的限制,除了奈良國立博物館之外,無論是文部科學省,還是普通的博物館或者私立美術館,平時都沒有機會接觸這些寶物。

對於研究者來說,能夠近距離觀察甚至親手去觸摸和感受這些寶物(比如各類樂器),與站在遠處觀察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說,在手裡掂量樂器的時候,就能夠更準確地判斷它的音色和材質。還有許多寶物的細節,也只有在近距離時才能夠觀察到。

 

第72回「正倉院展」展出的中倉12 馬鞍 (局部)

此次講座的主題和內容?

內藤榮

:能夠使大眾認知到以往對正倉院寶物的誤解,不被誇張的宣傳所誤導,是我想通過這次講座達成的目的之一。我還想讓大家知道,原來還有這樣值得關注的文物存在。中國古代唐朝的文物能夠如此完整地保存到現在,這些文物是從中國的哪個地區傳來的? 是誰在什麼時候帶來日本的? 如果有機會,其實我更想把寶物一個一個展開來,仔細介紹。

第72回「正倉院展」展出的中倉157 粉地彩繪箱

 

第72回「正倉院展」展出的中倉157 粉地彩繪箱(局部)

平螺鈿背圓鏡(局部)

 

平螺鈿背圓鏡(局部)

平螺鈿背圓鏡(局部)

2019年,第71回「正倉院展」展出的平螺鈿背圓鏡

 

第72回「正倉院展」展出的中倉95 紫皮裁文珠玉飾刺繡羅帶殘欠

 

第72回「正倉院展」展出的南倉101 紫檀槽琵琶(正面)

本文來源:南京大學繆斯基金,受訪學者:內藤榮,張曉娟(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中文館員、翻譯),原標題《正倉院寶物展策展人內藤榮:當下也許是博物館重新思考的好機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疫情讓博物館「浴火重生」!對話正倉院寶物展策展人內藤榮
    一年一度的正倉院寶物展又一次迎來了十月秋日的絢爛。每年的楓葉季,全球各地有數十萬人趕到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只為一睹聞名世界的「正倉院展」。今年的正倉院寶物展和往年有所不同。疫情的影響下,世界範圍內的文博機構都受到了不小的衝擊,正倉院寶物展也不例外。
  • 繆斯·藝術史 | 對話內藤榮——疫情之下的正倉院寶物展
    一年一度的正倉院寶物展又一次迎來了十月秋日的絢爛。每年的楓葉季,全球各地有數十萬人趕到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只為一睹聞名世界的「正倉院展」。今年的正倉院寶物展和往年有所不同。疫情的影響下,世界範圍內的文博機構都受到了不小的衝擊,正倉院寶物展也不例外。「繆斯·藝術史——呈現藝術的力量」南京大學繆斯基金國際文化藝術專題系列講座舉辦之際,正值今年第72屆正倉院寶物展展覽期間。
  • 霜葉漸紅的季節,聽蕭平黃正明奈良現場賞析「史上最強正倉院展」
    霜葉漸紅的季節,第71回正倉院展如期在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舉辦。因正逢日本新天皇令和時代的開始,今年的大展規格極高,被粉絲們譽為「史上最強正倉院展」。南京大學繆斯基金「尋夢唐宋藝術——日本文化藝術之旅第二回」正在奈良現場打卡「史上最強的正倉院展」。
  • 正倉院特展:日本民眾熱捧中國唐朝寶物
    秋葉吹落髮髻精緻的人撐傘排隊等待與盛唐交談----秋日東京,上野公園秋葉染紅,銀杏灑黃。東京國立博物館門口,參觀者排隊購票,等待入場參觀「世界的寶物」——正倉院特展。正倉院聖武天皇是日本奈良時代的第45代天皇(724-749年在位),篤信佛教,積極營建佛寺,努力學習大唐的先進文化知識,他特別喜愛唐朝文化,生活起居更是和同時代唐朝貴族如出一轍,不僅引入大唐藝術珍品,還命人模仿製作。並且將大量宮廷收藏唐朝器物統一划歸正倉院收藏。
  • 奈良正倉院展:日本人如何把文物展辦成年度全民盛會
    第67回正倉院展現場每年秋季在日本奈良舉辦的正倉院展都會引起轟動。今年10月24日至11月9日,第67回正倉院展照例在奈良國立博物館舉辦。展覽現場人山人海,連素來冷淡有禮的日本人在千年寶物面前也不由得卸下了矜持。
  • 日本皇家寶物的倉庫正倉院展第70回 又展出哪些盛唐珍寶?
    又到秋季,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的正倉院展如期而至。所謂正倉院展,就是展示正倉院裡的文物。謝田正倉院位於日本奈良市東大寺大佛殿西北,是八世紀中葉建造的一所珍藏皇家寶物的倉庫。因此,從1946年開始,正倉院的文物會在每年秋季向世人展出,今年10月,已是第70回。本期,一起隨著文化學者的視線,看看今年的正倉院展,展出了哪些奇珍異寶。
  • 「正倉院展」正在展出失傳唐代古樂器漆槽箜篌
    >最乾燥涼爽的兩周內,曝晾藏品,並挑選60件左右,由奈良國立博物館主持「正倉院展」。因為是皇室所屬,這些寶物的規格極高,工藝也極為精美。 除了聖武天皇舊藏之外,正倉院珍藏還包括了皇室陸續的捐贈、重臣比丘等進獻的寶物,以及亞洲各地來的寶物。 如今,整座正倉院貯藏的寶物已近萬件。
  • 正倉院唐代第一名品再現:在東京走進正倉院的世界
    被譽為日本正倉院北倉寶庫第一名品的唐代螺鈿紫檀五弦琵琶,10月將與觀眾見面。東京國立博物館前天宣布,將於10月14日至11月24日舉行「正倉院的世界——皇室守護傳承之美」特展,「正倉院寶物」和「法隆寺獻納寶物」代表作約110件將同時公開,呈現以正倉院珍寶為中心的飛鳥、奈良時代的文化遺產。
  • 東京國立博物館特展「正倉院的世界」
    為慶祝與紀念別具意義的令和元年,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以正倉院寶物為主,聚焦於飛鳥、奈良時代,具有國際色彩且富有造型文化的特展。
  •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展示東大寺正倉院寶物
    佛教在線海外訊 2009年11月12日,為紀念日本天皇即位二十周年,東京國立博物館將舉行「皇室名寶–華麗日本」特展,展示東大寺正倉院寶物。 「皇室名寶–華麗日本」特展分兩期展示:第一期展示從江戶時代到明治時代的繪畫和工藝作品;第二期展示東大寺正倉院寶物,包括從古代到江戶時代的考古、繪畫、書跡、工藝品等,展期將在本月29日結束。
  • 為什麼這是「史上最強正倉院展」:東京奈良同展日本國寶傳承
    為了紀念日本新天皇即位,10月14日起,東京國立博物館將舉辦「正倉院的世界——皇室守護傳承之美」,展覽以奈良東大寺內的正倉院寶物為中心,聚焦飛鳥、奈良時代的造型文化。並罕見地將正倉院寶物和東京國立博物館所藏的法隆寺獻納寶物匯聚一堂。
  • 一眼千年,正倉院展第71回唐物珍寶盡覽
    每年十月底至十一月中旬,大批文博愛好者湧入日本奈良,共赴正倉院寶物年度之約。在此,我們開啟了一條通往大唐的時空隧道,去窺視一場讓人心動神移的千年繁華,盛世榮光。
  • 正倉院與唐朝
    伴隨新一任天皇的即位典禮,奈良國立博物館一年一度的文物盛會「正倉院展」拉開帷幕,並被賦予一個特別的名字——「御即位記念,第71回正倉院展」,展出正倉院秘寶41件(組)。與此同時,在東京臺東區的上野公園內,還有另一場大展與之遙相呼應。東京國立博物館「正倉院的世界——皇室守護傳承之美」特展。
  • 正倉院展為何顯得如此神秘?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48期,原文標題《正倉院展為何顯得如此神秘?》,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2020年的日本第72屆正倉院展,於11月9日剛剛結束。因為疫情的緣故,以往一年一度大展期間都觀者如織的正倉院,今年罕見地沒有成為熱點。
  • 奈良正倉院寶物展「四宗最」,最大的銀盤和最不可思議的塗鴉
    在前兩期內容裡,我給大家分享了今年正倉院展覽中我的最愛,同時也是明星擔當的三件展品,還有一直深受歷代天皇厚愛的鳥毛立女屏風,今天要帶大家欣賞的是正倉院裡的「四宗最」,有最大,最華麗,最不可思議。還有首次展陳的四件文物,由以光明皇后的寫經最為珍貴。
  • 唐代名物細節精美絕倫,正倉院寶物高清圖全面開放
    第71回日本正倉院展落幕不久,今年,日本宮內廳上線了改版後全新的正倉院官方網站。澎湃新聞了解到,這一次,正倉院寶物、文書檢索資料庫已全面開放。除了在「正倉院寶物檢索」中加入了展出年代與刊登雜誌記錄的信息之外,更增加了可閱覽微縮膠捲的「文書檢索」。
  • 10月28日 | 史上最強的正倉院展及古建築深度人文之旅
    東京國立博物館將於10月14日至11月24日舉行「正倉院的世界——皇室守護傳承之美」特展,「正倉院寶物」和「法隆寺獻納寶物」代表作約110件將同時公開,呈現以正倉院珍寶為中心的飛鳥、奈良時代的文化遺產。與「正倉院的世界」同期舉行的,還有奈良國立博物館「第71回 正倉院展」。
  • 日本正倉院資料庫開放,3000多張寶物大圖,一睹盛唐風採
    原創 朵朵編輯部 耳朵裡的博物館你好呀,我是朵朵~一年一度的「正倉院寶物展」(第72回日本正倉院展)最近正在日本展出。今年由於疫情,很難去日本看展了,但是木關係,早在去年,正倉院寶物、文書檢索資料庫全面開放!可以瀏覽正倉院所擁有的高清文物圖片資料。根據2019年9月的統計,資料庫中已能看到1111件寶物——其中,北倉260件,中倉411件,南倉440件,共計3709張圖片。更多圖片,正陸續上傳中…… 什麼是「正倉院」?
  • 日本正倉院資料庫全開放,3000+寶物高清大圖,一睹盛唐風採
    >(第72回日本正倉院展)最近正在日本展出。今年由於疫情,很難去日本看展了,但是木關係,早在去年,正倉院寶物、文書檢索資料庫全面開放!可以瀏覽正倉院所擁有的高清文物圖片資料。根據2019年9月的統計,資料庫中已能看到1111件寶物——其中,北倉260件,中倉411件,南倉440件,共計3709張圖片。
  • 來自大唐的"中國最美銅鏡"亮相奈良,正倉院寶庫再次開啟
    很多人認為「正倉院展」是在正倉院展覽,這其實是一種誤解。試想一座一千多歲的木質建築,本身都是一件寶物。前兩年,正倉院還進行了一次百年大修,對於一般遊客而言,也只能看看其外觀,無法入內參觀。沒有特展的時候,所有文物都被放置在舊庫西南邊新建的兩棟水泥新倉庫,只不過擺放的位置原樣延續了舊庫。從1946年在京都帝室博物館首展開始,除了於1959年、1981年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外,「正倉院展」全部都在奈良國立博物館舉辦。今年,「正倉院展」的展期是10月27日至11月12日,共展出56件寶物,包括北倉10件、中倉16件、南倉27件,還有3件聖語藏,其中有10件是第一次展出。